舫

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寬約丈余,一般分為船頭、中艙、尾艙三部分。船頭作成敞棚,供賞景用。中艙最矮,是主要的休息、宴飲的場所,艙的兩側開長窗,坐著觀賞時可有寬廣的視野。後部尾艙最高,一般為兩層,下實上虛,上層狀似樓閣,四面開窗以便遠眺。艙頂一般作成船篷式樣,首尾艙頂則為歇山式樣,輕盈舒展,成為園林中的重要景觀。在中國江南園林中,蘇州拙政園的“香洲”、怡園的“畫舫齋”是比較典型的實例。

基本信息

正文

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園林水面上的建築物。供遊玩宴飲、觀賞水景之用。舫是中國人民從現實生活中模擬、提練出來的建築形象。處身其中宛如乘船蕩漾於水澤。舫的前半部多三面臨水,船首常設有平橋與岸相連,類似跳板。通常下部船體用石料,上部船艙則多用木構。舫像船而不能動,所以又名“不繫舟”。中國江南水鄉有一種畫舫,專供遊人在水面上蕩漾遊樂之用。江南修造園林多以水為中心,造園家創造出了一種類似畫舫的建築形象,遊人身處其中,能取得仿佛置身舟楫的效果。這樣就產生了“舫”這種園林建築
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寬約丈余,一般分為船頭、中艙、尾艙三部分。船頭作成敞棚,供賞景用。中艙最矮,是主要的休息、宴飲的場所,艙的兩側開長窗,坐著觀賞時可有寬廣的視野。後部尾艙最高,一般為兩層,下實上虛,上層狀似樓閣,四面開窗以便遠眺。艙頂一般作成船篷式樣,首尾艙頂則為歇山式樣,輕盈舒展,成為園林中的重要景觀。
在中國江南園林中,蘇州拙政園的“香洲”、怡園的“畫舫齋”是比較典型的實例。北方園林中的舫是從南方引來的,著名的如北京頤和園石舫──“清宴舫”(見圖)。它全長30米,上部的艙樓原是木結構,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重建時改成現在的西洋樓建築式樣。它的位置選得很妙,從昆明湖上看過去,很像正從後湖開過來的一條大船,為後湖景區的展開起著啟示作用。

舫

配圖

相關連線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本任務是盤點園林相關的一些基本術語,讓大家在休閒娛樂之餘了解園林相關的知識

拼音是fang的漢字

拼音是fang的漢字共有38個,如下:

|||||||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