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核技術

水文核技術是利用核物理原理,主要利用同位素的特性,觀測和研究水文現象、水文過程和水體特性的一種技術。

水文核技術

正文

利用核物理原理,主要利用同位素的特性,觀測和研究水文現象、水文過程和水體特性的一種技術。水文學中有些用常規方法難以觀測研究的問題,可利用核技術得到部分或全部解答,擴展研究範圍和認識深度。在水文研究中以有效、安全和經濟為目標,利用同位素的下列性質。
①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隨時間按指數規律衰變的性質,處於某衰變階段的同位素就帶有相應的歷時信息,可作為一種時間尺度。例如,通過對地下水大陸冰蓋冰川中同位素碳-14所處衰變階段的分析,可推算地下水的年齡和冰蓋、冰川形成的地質年代。利用半衰期較短的同位素矽-32和氬-39,可對較年輕的地下水作計年分析;通過對1954年前後因熱核試驗產生的地下水中同位素氫-3(即氚)的濃度變化及其衰變性質的分析,可了解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狀況。
② 放射性同位素有發出一定種類輻射的性質,如γ射線、中子等。這些射線與周圍介質的相互作用同介質的性質有關。利用這種作用反映出的各種信息可以測定周圍介質的某些特性。如根據γ射線穿透清水和渾水時強度衰減程度的不同,可利用同位素銫-137和鎘-109等作為γ源,測定河流懸沙的含沙量;根據快中子在含水介質中的散射和能量損失特性,可利用同位素鎇-241等作為快中子源,在不取出土樣的情況下連續、快速測定一定範圍內的包氣帶含水量。此外,利用上述性質還可測定積雪深度、積雪水當量、洪水期河床變化等,所用放射源可按要求選定。
③ 放射性同位素有易被微量測定的性質,有的還不易被土壤、岩石等吸收,化學性質穩定,或本身就結合於水(如氚),把示蹤劑置入水中或標記所研究對象,通過輻射探測對它跟蹤,便能直接反映出水流和被標記對象的運動信息。
這一性質主要套用於以下方面:第一,測定河川暢流期或封凍期流量。可用已知濃度的示蹤劑,以一定方式注入水流,並在一定混合長度的下游取水樣分析所含示蹤劑的濃度以推算流量。常用作示蹤劑的同位素有氚、銫-131、鐿-169、銣-86、溴-82等。為防止污染,也可在現場配製半衰期較短的同位素,如碘-132。用同位素測定河川流量一般只在其他方法難以收效時才採用。第二,測定地下水運動參數。常用同位素氚、溴-82、硫-35、碘-131、鉻-51、鈷-60和金-198等作示蹤劑。採用一處注入、多處檢測的方法,在井中可測出地下水流速、流向、擴散係數、滲透係數給水度等,在水庫中可測出滲漏及補給,在岩溶地區可判定地下河系分布及流速、流量等。第三,研究流域產流和匯流。例如,用同位素溴-82或鉻-51、金-198、碘-131等作為示蹤劑攙入雨水或徑流中,可直接測定坡面和河槽匯流速度,降水下滲表層流過程等。第四,研究流域侵蝕、河流底沙和水庫異重流的運動。通常用與上述相似的同位素以標記土壤和泥沙顆粒,進行跟蹤測定。第五,研究河口水文現象。可在淡水、鹹水中用不同的示蹤劑測定其界面、河口水流和潮流變化過程等。選擇適當的示蹤劑還可跟蹤近海海流的運動。用於示蹤的放射性同位素種類很多,除上述外,還有碳-14、磷-32、鈉-24、鈷-58、銅-64等。
④ 周期表中大部分非放射性元素,有被中子輻照後轉變為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質,測量所生成的放射性同位素髮出的射線和能量等,就可決定某元素是否存在並計算出它的含量。利用這種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在水文研究中有多種用途。例如將天然水體中的水及懸移質樣本,經一定注量(積分通量)的中子輻照後,可測得其中微量級甚至痕量級的各種元素含量,從而確定水質和污染狀況。利用中子活化分析還可將非放射性物質用作示蹤,例如將某些便於與泥沙結合的元素,如鉭、銻等攙入泥沙、淤泥中,通過取樣活化分析,研究其運動。
⑤ 自然環境中的同位素之間,特別是同一元素的穩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之間,往往有某種依存比例關係和平衡態勢。可利用這種性質對環境作出評價和進行水量平衡分析。例如,天然水體中含有穩定同位素氫-2(即氘)約有320ppm,氧-18約有2000ppm,它們的變化和比例關係,常可反映河川水流中地表水與地下水(包括淺層地下水與深層地下水)的比例關係;當研究湖泊水量平衡關係時,可以建立相應的氫-2或氧-18平衡方程,並可利用同位素平衡方程來估算水平衡方程中的某項要素。上述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比還有:氘/氚、(氧-18)/(氧-16)、(碳-13)/(碳-12)、(硫-34)/(硫-32)等。此外,厚冰川層或冰蓋中的同位素狀態與氣候變化有一定關係,據此可進行古水文和古氣候的研究。
在水文觀測研究中套用核技術,必須保證人身健康和不污染環境,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令和放射防護規定。同時,對套用核技術的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訓練。
參考書目
 IAEA,Guidebook on Nuclear Techniques in Hydrology,IAEA,Vienna,1968.
 IAEA/Unesco,Stable Isotope Hydrology:Deuterium andOxygen-18 in the Water Cycle,IAEA,Vienna,1981.
 IAEA,Isotope Hydrology1983,IAEA,Vienna,1984.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