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

民族史

民族學是一門以民族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世界民族學史就是指這門科學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民族史

民族學是一門以民族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世界民族學史就是指這門科學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民族史民族史

對於民族學的研究方法,歷史上的民族學家、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們進行過有意義的探索,留下過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珍貴著述。但是,隨著新科技革命的到來,民族學的實踐方法和認識方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和有效。其中有綜合歸納法、社會分析法、追蹤法、類比法、還原法、田野調查法、比較異同法、立體思考法、擴大功能法、語言結構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等。總之,民族學的開放性研究使各種具體方法及方法論的研究十分活躍,許多具體方法的新探索,又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學方法論的新發展。
作為一門世界性的科學史來說,《世界民族學史》20多萬字,恐難稱“學術力作”,然而我們卻就世界民族學的發展史構畫出一幅脈絡和輪廓,這在我國學術界尚屬道次實踐。為了幫助學生和廣大讀者開拓視野,把握這門古老而又年輕學科的轉機,我們應該立足於民族學的現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來,虔誠地艱辛地去控索、去研究,必須保衛和增進那些作為傳統研究對象的民族的利益目的”,才是民族學的真正的光明前途。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world nationalities)

世界各國民族的總稱。“民族是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及表現於共同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比較穩定的社會共同體,或人們共同體”。(史達林

概述

目前,全世界共有48億居民,分屬2000多個民族。這些民族的社會、經濟、 文化分別處於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其中,有人口一億以上的民族,也有不足千人的民族。中國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南美洲火地島上的阿拉卡盧夫人雅馬納人則是人數最少的民族。據1978年統計,全世界一億以上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巴西人日本人;一千萬以上人口的民族有60個,包括比哈爾人旁遮普人爪哇人朝鮮人泰米爾人埃及人豪薩人德意志人義大利人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墨西哥人哥倫比亞人等等;一百萬以上人口的民族有200多個。以上這些民族人口的總數超過了全球人口的96%,而在其餘不到4%的人口中,卻包括著1800多個民族。在世界5大洲,民族人口的分布極不平衡,亞洲約占全球人口的58%,非洲占10.5%,美洲占14%,歐洲占17%,大洋洲占0.5%。

從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世界民族統計資料來看,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民族的總體數目呈現下降的趨勢。在民族、文化融合愈益加快的形勢下,小民族的數目逐漸減少;若干個小民族聚合為一些大民族,而大民族的數目則在日漸增多。

世界民族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

①移民。人類在舊石器時代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僅僅居住在亞、非、歐3洲,進入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的歷史至多不過幾萬年,進入玻里尼西亞群島的時間更晚,約在公元前1000年紀。世界上大規模的移民,在歐洲各國發生“民族大遷徙”時期。7—11世紀阿拉伯人移入北非,以及後來突厥人的西遷和蒙古人的西征,對亞、非、歐地區民族成分的變化影響很大。到了“地理大發現”時期,大量歐洲移民湧向美洲大陸,還有“奴隸貿易”,都對美洲及非洲的民族構成產生了深遠影響。19世紀後半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又有大批歐洲移民流向美洲,部分移居澳大利亞、紐西蘭、北非和南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帝國主義者製造民族矛盾,也引起一些大規模的移民。近20年來,由於西歐地區工業的迅速發展,又引起了一個新的移民浪潮。目前,西歐各國的外來移民已超過1200萬人。

②人口增長。據計算,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15000年前),全球人口只有幾百萬。進入新石器時代,尤其是進入金屬時代以後,人口增長速度迅速加快。在最近3個世紀裡,全世界人口大約增加了7倍,由1650年的5.4億增加到1978年的42.6億。而世界各地人口增長的速度很不均衡,從目前情況看,開發中國家一般高於已開發國家。這也必然導致全球民族構成的變化。

③民族共同體自身的發展變化。隨著一些新獨立國家的誕生和發展,出現了不少新的民族成分。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非洲即如此。與此相反,有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結合或被同化。這也影響著世界民族構成的變化。此外,如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種族差別、語言同化、政治上不平等、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外來侵略和挑撥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民族成分的變化。

種族類型

世界上對人類種族有多種的劃分方式。目前我國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三分法,即把人類分為三大人種:蒙古人種(黃種人)、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黑種人)。

①蒙古人種,亦稱亞細亞人種或黃種。主要特徵是頭髮硬直墨黑,膚色黃褐,體毛不甚發達,顴骨突出,眼有內眥褶。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以及美洲大陸。②歐羅巴人種,亦稱高加索人種或白種。主要特徵是頭髮細軟呈波狀,膚色較淺,體毛和鬍鬚發達,顴骨不明顯,鼻高唇薄。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北印度,16世紀以來逐漸擴散到美洲和大洋洲。③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亦稱赤道人種或黑種。主要特徵是發色深黑呈捲曲狀,頜部微凸,鼻寬唇厚。一般分成尼格羅和澳大利亞兩支,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後者分布在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及亞洲部分地區。人種的混合類型,多在中古和近代形成。由於民族遷徙,不同種族互相通婚而形成多種混血民族。

人種與民族,既有區別,又有緊密聯繫。我們每個人都是某個民族的一員,同時又屬於一定的人種(種族)。一般來說,同一人種的人都分成為不同的民族;一個民族通常有著自己特定的人種(種族)背景,屬於一個人種(種族)集團,但對那些帶有混合色彩的過渡類型民族來說,有時則含有多重種族成份,像部分中亞民族、衣索比亞人、部分現代美洲民族等等。

民族分類

關於世界民族,存在著多種分類法:有的按分布地區,有的按種族特徵,有的則按經濟文化或語言系屬。國際上多以語言譜系分類為基礎來劃分。

據國內外多數語言學家研究,全世界的語言分屬17個語系。其中:①屬一洲獨有的語系有10個:美洲一個,即印第安諸語;大洋洲有兩個,即澳大利亞諸語和巴布亞諸語;非洲3個,即尼羅—撒哈拉語系、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和科伊桑語系;亞洲4個,即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和古亞語系。②屬兩洲跨界的語系有7個:亞、美一個,即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亞、大一個,即南島語系;亞非一個,即閃含語系,亞歐4個,即印歐語系、高加索語系、烏拉爾語系和阿爾泰語系。這是“地理大發現”以前的情況。隨著近代移民的擴散,語言分布也發生較大變化。

印歐語系包括日耳曼斯拉夫羅曼克爾特伊朗印度等10個語系,分布於世界各國,約有150個民族使用,使用人數最多,占全世界人口的45.5%。漢藏語系使用人數居第二位,包括漢、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等地。閃含語系各族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各族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高加索語系各族分布在高加索地區。達羅毗荼語系各族分布在印度南部。烏拉爾語系各族散居於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烏拉爾山一帶。阿爾泰語系各族分布於從東北亞到小亞細亞的廣大地區。南亞語系各族分布在中南半島。南島語系各族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各島國。尼羅—撒哈拉語系各族分布在蘇丹地區。科伊桑語系各族分布在西南非。古亞語系各族分布在東北亞。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各族分布在東北亞和北美北極圈內。印第安諸語各族分布在美洲大陸。澳大利亞諸語各族分布在澳大利亞。巴布亞諸語各族分布在伊里安島。

世界民族與世界宗教

在世界許多民族和國家的社會生活中,宗教信仰有其特殊作用。宗教分3大類:原始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性宗教。

①原始宗教一般包括圖騰崇拜、巫術和萬物有靈觀念。目前,在中南半島、熱帶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島嶼的某些民族(如蒙達人、布須曼人、印第安人、巴布亞人)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②民族宗教種類很多,如印度教、猶太教、神道教等。③世界宗教是指佛教(包括喇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和伊斯蘭教。這三大宗教的信徒估計占全世界民族人口的一半。佛教主要在東南亞國家、部分朝鮮人和日本人中較流行。喇嘛教,即藏傳佛教,在藏人和蒙古人中較流行。基督教廣泛行於世界各地。伊斯蘭教流行也很廣,其中,遜尼教派分布於北非、西非、中亞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什葉教派主要分布於伊朗,在伊拉克、阿拉伯葉門和巴林的阿拉伯人中也有部分什葉派教徒。另外,在歐洲巴爾幹半島的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有相當一部分伊斯蘭教徒。現在,由於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傳播,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宗教勢力的影響正在日趨削弱。

世界各大洲民族概述

亞洲民族

亞洲地區居住有1000多個民族。他們在種族、語言、宗教、經濟和文化生活上各有自己的特點,處於社會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就種族而言,亞洲民族多屬蒙古人種,占亞洲人口59%,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其次屬歐羅巴人種的民族,占亞洲人口29%,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印巴次大陸。屬尼格羅人種與歐羅巴人種混合類型的民族,占亞洲人口的9%,分布於印度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沿海地區。在東南亞居民中還可以見到維達、美拉尼西亞和尼格利陀等種族類型,以及蒙古人種與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約占亞洲人口3%。亞洲民族的語言非常複雜。漢藏語系各族全部在亞洲,占亞洲人口的一半以上。漢藏語系下分4個語族,其中 使用漢語的有漢族和回族等,絕大多數居住在中國境內,另有2000多萬散居在東南亞各地。使用藏緬語的民族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和南亞東北部,主要有藏、彝、緬、克倫、尼瓦爾和雷布查等民族。使用壯侗語的民族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主要有壯、侗、泰、撣、寮和儂等民族。使用苗瑤語的有苗和瑤等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和中南半島東部。南亞語系包括孟高棉和蒙達等語族,南亞語系各族約占亞洲人口2.8%。使用孟高棉語的民族,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西南地區。使用孟達語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印度中部山區。達羅毗荼語系各族,分布於印度中部、南部及斯里蘭卡北部。人口達1.6億多。主要有泰盧固、泰米爾、坎納拉和馬拉雅蘭等民族。巴基斯坦西部的布拉灰人也使用達羅毗荼語。印歐語系在亞洲有兩個語族:印度語族和伊朗語族。屬於這兩個語族的民族,約占亞洲人口29%。使用印度語的民族幾乎都分布在南亞地區,人口約6.5億。其中主要有印度斯坦、孟加拉、馬拉地、旁遮普、比哈爾、古吉拉特和僧伽羅等民族。使用伊朗語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有普什圖人和波斯、庫爾德、塔吉克、俾路支等民族。在亞洲,使用印歐語系語言的還有賽普勒斯的希臘人,以及居住在西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在西亞,屬於閃含語系的主要是阿拉伯各族,有5000多萬人,占亞洲人口2%。阿爾泰語系各語族(突厥語族、蒙古語族和滿—通古斯語族)的民族,在亞洲有6000多萬人,占亞洲人口2.6%。使用突厥語民族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以及阿富汗、伊朗和土耳其,其中主要有維吾爾、烏孜別克、亞塞拜然、土耳其等民族。使用蒙古語的民族有蒙古人,使用滿—通古斯語的民族有滿人、鄂溫克人等。日本語和朝鮮語,至今系屬未定,部分學者認為與阿爾□語系關係較密切。高加索語系的民族在亞洲僅有400多萬人,主要分布於土耳其、伊朗和蘇聯境內。其中主要有喬治亞和切爾克斯等民族。南島語系在亞洲主要是印度厄西亞語族各族,分布在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其中主要有馬來、爪哇、巽他、都拉、他加祿和比薩揚等民族。

歐洲民族

歐洲各國的民族成分比較單一。大多數民族都是在各自民族國家的範圍內形成的,民族分布區域國界大體一致或接近。只是在民族分布交界的地區,民族成分比較混雜。歐洲共有大小民族160多個,其中,蘇聯境內有100多個。在歐洲的各民族中,人口上千萬的有18個,約占歐洲人口84.5%。印歐語系的日耳曼、羅曼和斯拉夫3大語族占歐洲民族90%以上;其餘多屬這一語系的克爾特語族、希臘語族、列托—立陶宛語族、阿爾巴尼亞語族和亞美尼亞語族。此外,還有一些民族語言,屬於烏拉爾語系、阿爾泰語系和高加索語系各語族。日耳曼語各族占歐洲人口25%,主要分布在中歐、西歐和北歐。包括德意志人、奧地利人、荷蘭人、佛拉芒人、英格蘭人、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島人等。羅曼語各族占歐洲人口24%,主要分布於西南歐地區。包括義大利人、雷托羅曼人、法蘭西人、瓦隆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此外,分布於東南歐的羅馬尼亞人和阿羅蒙人,也使用羅曼語。斯拉夫語族分為東、西、南3支。東斯拉夫語支的民族,主要分布於蘇聯,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西斯拉夫語支的民族,主要分布於東歐,包括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等;屬於南斯拉夫語支的民族有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黑山人和馬其頓人,主要分布在東南歐地區。克爾特語各族,主要分布於西歐地區。其中,大多居住在不列顛群島。包括愛爾蘭人、威爾斯人和蓋爾人。目前,大部分愛爾蘭人和威爾斯人已講英語。居住在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人現已兼用法語。此外,巴爾幹半島阿爾巴尼亞人和希臘人的語言也屬於印歐語系。使用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的民族,在東歐有匈牙利人,在北歐有芬蘭人和拉普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人,使用的是閃含語系阿拉伯語的一種方言。在西班牙和法國交界地區,居住著庇里牛斯半島上最古老的民族——巴斯克人。他們的語言很特殊,至今系屬未定。此外,歐洲各地還散居著一定數量的猶太人和吉普賽人,現多使用所在國的語言。蘇聯境內的民族主要分屬4大語系: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高加索語系和烏拉爾語系。除斯拉夫語族外,蘇聯還有8%的居民屬於印歐語系其他語族(列托—立陶宛語族、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伊朗語族、亞美尼亞語族)。蘇聯民族成分最複雜的地區是高加索一帶。這裡居住著50多個民族,主要屬於高加索語系各語族。其中,人數較多的有喬治亞人、卡巴爾達人、切爾克斯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和達格斯坦各族等。在中亞地區,分布著屬於突厥語族的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土庫曼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屬於伊朗語族的塔吉克人。在西伯利亞地區,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已占絕大多數。當地土著民族有哈卡斯人、雅庫特人、布里亞特人,以及北方少數民族。

非洲民族

非洲大陸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但人口只有4億多,約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尼格羅人約占非洲人口的三分之二,大多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和衣索比亞高原以南。屬於歐羅巴人種和黑白混血人種的居民,主要居住在北非、衣索比亞高原和索馬里半島。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的居民則具有蒙古人種的血統。非洲民族的語言分屬4個語系:閃含語系、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和科伊桑語系。閃含語系各族主要分布在北非和東北非,分屬4個語族:閃語族、柏柏爾語族庫希特語族和查德語族。屬於閃語族的民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廣泛分布於埃及、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境內。使用柏柏爾語的民族是散居在北非各國山區和沙漠地帶的柏柏爾人。使用庫希特語的有加拉人、錫達莫人和索馬里人等,分布於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里境內。使用查德語的有豪薩人等,分布在奈及利亞、尼日等地。 在撒哈拉以南,廣泛分布著尼日—科爾多凡語系的各族居民,約占全非人口的一半。按其語言的特點,又可分:①西大西洋各族,包括富拉尼人、沃洛夫人和基西人等,他們是幾內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和甘比亞的主要居民;②曼德各族,包括曼丁戈人和索寧克人,主要居住在甘比亞、馬里和布吉納法索等國境內;③沃爾特各族,包括莫西—格魯西人和塞努福人,分布於西蘇丹內地;④克瓦各族,包括阿肯人、埃維人、伊博人、約魯巴人,居住在加納、貝寧、奈及利亞、多哥等國;⑤貝努埃—剛果各族,主要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班圖各族,廣泛分布於東非、中非、西非和南部非洲;⑥東阿達馬瓦各族,主要是班達人和阿贊德人,居住在中非地區。尼羅—撒哈拉語系,包括桑海語族、撒哈拉語族和沙里—尼羅語族。這一語系的居民主要分布在閃含語系各族的東南地區,人口較少。使用科伊桑語系諸語言的是布須曼人和霍屯督人,生活在西南非洲的半沙漠地帶。而馬達加斯加人的語言,則屬於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近年來,歐洲移民人口明顯下降,已不足非洲人口的百分之二。

美洲民族

美洲的民族除印第安各族外,多是近代才形成的。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移民陸續遷入,使美洲的民族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除了屬於蒙古人種的印第安人,還有屬於歐羅巴人種的歐洲移民,屬於尼格羅人種的非洲“黑奴”後裔,以及不同種族互相通婚而形成的混合人種類型。從16世紀開始,經過近500年的重新組合,在美洲已形成了一系列使用印歐語的新興民族。他們全是混血民族,只是在不同地區混入的種族成分有所不同:如阿根廷人和烏拉圭人以白人血統為主;海地人和牙買加人以黑人血統為主;巴拉圭人和秘魯人以印第安人血統為主。美洲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國家。現在百萬以上的民族有40個,占美洲人口的90%左右,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美利堅人、巴西人、墨西哥人、哥倫比亞人、阿根廷人、克丘亞人、委內瑞拉人、古巴人等。現代美洲民族的語言主要屬於印歐語系的兩個語族:羅曼語族(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和日耳曼語族(英語)。使用這些語言的居民占美洲人口的90%。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現有3500多萬人。北美印第安各族,主要是阿塔帕斯克人、阿爾袞琴人、易洛魁人和納瓦霍人;在拉丁美洲,主要是阿茲特克人、瑪雅人、基切人、奇布查人、克丘亞人、艾馬拉人、瓜拉尼人、巴塔哥尼亞人和火地人等。印第安人的語言比較複雜,尚無統一的分類法。美洲的愛斯基摩人、阿留申人的語言構成一個特殊語系。

大洋洲民族

當今住在大洋洲的居民,主要是歐洲、美洲和亞洲的移民及其後裔,約占該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二強。大洋洲各土著民族,多屬澳大利亞人種以及各種混合類型。其語言多屬南島語系的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3大語族,少數屬澳大利亞諸語和巴布亞諸語。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目前主要居住在西澳大利亞州、昆土蘭州和澳北區,部分居民被驅入荒漠和各保留地內。他們的語言與世界上任何其他語言都沒有明顯的親屬關係。巴布亞各族分布在紐幾內亞島及附近島嶼。玻里尼西亞各族分布於太平洋東部,主要有夏威夷人、湯加人、塔希提人和薩摩亞人,以及紐西蘭的毛刺人等。美拉尼西亞各族主要分布於西自紐幾內亞東南至斐濟的廣大地區,主要有斐濟人、所羅門人、萬那杜人和新喀里多尼亞人等。密克羅尼西亞各族分布於大洋洲北部,包括諾魯人、查英羅人、加羅林人馬紹爾人吉爾伯特人等。現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絕大多數居民,是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移民及其後裔。夏威夷群島的居民以美國和日本的移民及其後裔居多。斐濟島上幾乎一半是印度移民的後裔。在新喀里多尼亞則有許多法蘭西人以及他們與當地土著居民混血的後代。此外,在大洋洲還居住著一些華人、菲律賓人、爪哇人亞洲移民及其後裔。

世界民族研究的情況

民族,也和其他歷史現象一樣,有其自身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和規律。人類區分為民族的歷史,在整個人類歷史漫漫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正是由於出現了民族區分,我們這個星球便開始出現紛繁多變的民族情況和民族關係,同時也向人類的智慧和科學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探索的重大課題,從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進行研究。

如社會科學其他學科一樣,世界民族研究經歷了一個長期的資料積累過程。從中外歷史記載來看,各族人民出於和平交往和戰爭防禦的需要,對於周圍民族的關注和了解很早便已開始。撇開多少帶有神話色彩的口頭傳說,最早見於文獻史料而包含大量民族情況、記述比較翔實並流傳至今的古代著作,在西方有公元前5世紀希羅多德的《希波戰爭史》,公元前1世紀G.J.凱撒的《高盧戰記》,1世紀C.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斯特拉博的《地理學》和大普林尼的《自然史》等;在中國有公元前2~前1世紀司馬遷的《史記》,1世紀班固的《漢書》,3世紀陳壽《三國志》,以及歷代正史、稗史和方誌等。

由於古人的地理概念和時空觀念比較狹小,對於四周民族了解的廣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方由近而遠逐步擴大與外界交往的範圍,從而使各地民族情況的記載也得以日益豐富和翔實。例如,中國東晉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遠遊天竺、中亞和東南亞所寫下的《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 宋代趙汝適的《諸蕃志》和周去非的 《嶺外代答》,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和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以及明代馬歡、費信和鞏珍跟隨鄭和七次下西洋所寫的見聞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和《西洋番國志》,都包含有大量關於遠方民族的情況資料,使中國人的視線逐步向西擴展,直達地中海和非洲東岸。再如,義大利旅行家M.波羅(即馬可·波羅)於13世紀遠遊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所留下的《馬可波羅遊記》,使歐洲人大開眼界,詫為奇聞,他們深被東方各國的民族風情和繁華富庶所吸引。在15~17世紀掀起的開闢新航路、“發現新大陸”的熱潮中,歐洲各國的航海家、探險家、 傳教士、商人和殖民者, 紛紛到達美洲、非洲、大洋洲和東南亞。他們關於新接觸到的各族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特點的報導,進一步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大大豐富了人們對於世界民族的認識和了解。儘管其中有些報導帶有種種偏見,但總的說來,在世界民族資料的積累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近代各國關於世界民族的研究,便是在以上各個時期積累的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至19世紀中葉,以世界民族資料為基礎的研究著述大量湧現,引起馬克思主義奠基人的興趣和關注。K.馬克思和F.恩格斯為了論證他們的唯物史觀以及人類成文歷史以前的社會狀況,曾仔細閱讀瑞士、英、美、俄等國的民族學家J.J.巴霍芬、J.F.麥克倫南、H.J.S.梅因、J.拉伯克、E.B.泰勒、L.H.摩爾根、Μ.Μ.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著作, 引用了關於美洲印第安人、 亞洲印度人、大洋洲玻里尼西亞人和澳大利亞人、歐洲克爾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資料,使他們對人類歷史早期階段的推測得到了充分的實證。同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出於當時革命鬥爭的需要,還親自對歐、亞許多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進行研究,寫出大量論著,如《論日耳曼人的古代歷史》(1881~1882)、《法蘭克時代》(1881~1882)、《愛爾蘭史》(1870)、《1867年12月16日在倫敦德意志工人共產主義教育協會所作關於愛爾蘭問題的報告的提綱》(1867)、《印度史編年稿》(1881)、《印度起義》(1857),以及關於中國、中亞、波斯、波蘭、匈牙利反對民族壓迫和帝國主義侵略的論述。這些論述提出的關於民族和民族問題的基本思想,對於世界民族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外對於世界民族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在進行世界民族的研究。凡是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全都設有專門的研究機構,擁有大批研究人員,有的多達數千人。不過由於國家的性質不同,他們進行世界民族研究的目的、任務、範圍和規模也有所不同,將世界民族研究列入的科學體系也有所不同。

在歐美各國,對世界民族的研究並不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的,而是將其分屬於不同學科。首先,他們將世界民族區分為兩類:一類是文明民族,或稱先進民族、歷史民族、有文字民族;另一類是野蠻民族,或稱落後民族、 自然民族、無文字民族等。實際上, 他們所謂的“文明民族”僅指他們自己,而把以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統統歸入“野蠻民族”。他們在研究活動中一直將兩者嚴格區分開來。對於歐洲文明民族的研究,皆由文藝復興運動以後所形成的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各學科分別進行。關於歐洲民族運動興起時期所產生的民族概念、民族原則和民族主義思潮等問題,一般由政治學研究;關於民族來源和形成發展問題,由歷史學研究;關於民族意識和民族性格問題,由心理學研究;關於社會結構和社會矛盾問題,由社會學研究;關於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問題,則由民俗學研究。然而,面對“地理大發現”所接觸到的廣大非歐洲民族,所有這些學科都感到生疏和無所作為。於是,在19世紀中葉便形成了一門專以美洲、非洲、大洋洲和東南亞落後民族為研究對象的特別學科──“民族學”,(在歐洲大陸稱“民族學”,在美國稱“文化人類學”,在英國稱“社會人類學”),使“民族學”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歐美各國世界民族研究的主要部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殖民體系的崩潰,始有人主張將民族學的研究範圍擴大到歐美各國的發達民族,將研究“簡單社會”所得出的理論、方法和經驗推廣到對於“複雜社會”的研究。有人甚至主張將民族學變為一門包羅萬象的超級學科,用以取代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的所有學科。不過,這僅僅是某些學者的一種構想或趨向。但實際上,歐美民族學的研究對象主要還是在第三世界。

蘇聯對於世界民族的研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便已開始,但規模不大。戰後,隨著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的增大,世界民族研究的規模迅速擴大。自1954年至1966年,陸續編輯出版了一套《世界民族志》叢書,共18卷,1200多萬字。自70年代起,又開始出版《國家和民族》叢書,共20卷,800多萬字。此外,還出版有《世界民族地圖集》、 《世界民族百科手冊》(1卷)、《世界民族百科全書》(2卷)、《世界民族藝術百科全書》(5卷)和各種專著。他們在學科體系上與西方不同,認為民族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部門,並將民族學擴大為研究世界上古今一切民族的學科。

日本對世界民族的研究也非常重視。過去,他們把研究重點放在東亞和東南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範圍逐漸擴大,並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近年來,先後編輯出版兩套大型畫冊:《世界民族大觀》(8卷)和《世界之民族》(20卷);並於1977年在大阪吹田市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建築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收藏世界民族文物約5萬餘件。但在學科體系上多受歐美各國的影響,對各國各派學者的觀點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歐各國以及第三世界一些新興國家也不同程度地開展了世界民族的研究,一般著重於對近鄰地區民族的研究。例如南斯拉夫側重於巴爾幹半島,波蘭側重於斯拉夫各族,印度側重於南亞次大陸等。捷克斯洛伐克的研究範圍較廣,出版了許多關於美洲、 非洲、印度、斯里蘭卡、 紐幾內亞和西伯利亞各民族的著作。羅馬尼亞非常重視世界民族著作的翻譯,還經常編寫通俗性讀物,介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

新中國的世界民族研究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包含著豐富的世界民族資料。近代的林則徐主編的《四洲志》,以及楊炳南的《海外番夷錄》、魏源的《海國圖志》和徐松龕的《瀛環志略》等著作,都有世界民族情況的介紹;在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時期,同樣湧現出許多介紹世界民族和民族問題的文章和著作。20世紀30~40年代,也有不少學者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開展國內民族研究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對國外民族情況的了解和研究。但限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和本身的人力物力條件,只能翻譯介紹一些世界民族情況,以及在小規模範圍內開展世界民族問題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如1954年創辦了《民族問題譯叢》;1956年起在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設立民族學專業,系統講授世界民族志課程;196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世界民族志研究組, 對蘇聯和亞洲、 非洲、拉丁美洲民族進行初步研究。在此期間,一些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單位在探討各國政治、經濟、歷史和社會問題的同時,也注意到對外國民族問題的研究。通過以上活動,積累了一批關於世界民族情況的資料,培養出一批有志於世界民族研究的人才。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中,中國的世界民族研究一度被迫中斷。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恢復,並迅速發展。1979年 5月在全國民族研究工作規劃會議上確定世界民族研究的方針和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研究和介紹世界各國的民族情況和民族問題,為中國的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中國的民族工作服務,為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服務。同時,成立了中國世界民族研究學會,先後兩次召開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學院建立了世界民族研究室。此外還出版了一批世界民族著作和文集。

新中國的世界民族研究,是一個綜合性的學術領域,主要研究內容有3個方面:①民族情況。即各個國家的民族構成,以及各個民族的人口分布、種族類型、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民族來源、歷史梗概、社會形態、經濟活動、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②民族問題(包括種族問題)。即各個多民族國家的民族關係、民族矛盾、民族鬥爭及其表現形式、社會根源和發展趨勢;有關國家的政府為解決這些問題所依據的理論和原則,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某些地區因民族問題而引起的國際糾紛和邊界衝突等重大事件;第三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反對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鬥爭等。③民族理論。即對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民族的形成、發展、分化、同化、繁榮和融合過程和規律進行探索;對民族主義思潮和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和規律,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所產生的不同歷史作用進行研究。同時注意研究各國各派學者所提出的關於民族和民族問題的理論和學說。

當前擺在新中國世界民族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任務,主要是有計畫地大量收集資料,系統地介紹世界民族情況,重點研究有關地區的民族問題,以及培養從事世界民族研究的專業人才,為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做出更大的貢獻。

民族簡史

東北古代民族  北方古代民族 
西北古代民族  南方古代民族 
宗教與文化
藏傳佛教  薩滿教 
伊斯蘭教  民族風俗 
其他民族 
草原之主
蒙古的興起   蒙古國的強盛 
其他時期的蒙古族 
匈奴帝國
匈奴族源  上帝之鞭 
雪域高原
吐藩  西藏的神靈 
西夏王國
西夏建立  西夏政經 
西夏人物  西夏軍事 
大遼
遼的建立  大遼政經 
大遼人物  遼的軍事 
大金
金國建立與滅亡  大金政經 
金國的軍事 

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 history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中國各民族歷史的總稱。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現在全國有56個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祖國的歷史和文化。中國民族史包括中國古今各民族的族別史,各個地區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專史和民族關係史等內容。

中國民族史概要

 中國各民族的祖先,主要起源於祖國各地的古人類。大約從一百幾十萬年以前起,遠古人類就已經勞動、生息、繁衍在祖國的土地上。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山西芮城貴州黔西觀音洞廣西柳江安徽和縣和遼寧金牛山等地發現的古人類遺骸、遺物和遺址,反映了祖國人類的起源和早期人類演化的情況。

從六、七千年前起,分布在中華大地各處的人們共同體,陸續進入以農耕和畜牧為標誌的新石器時代。人們由從事採集漁獵經濟,進而改造自然,出現了磨製石器、陶器紡織等,形成了黃河流域一帶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長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許多文化遺存。與此同時,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有大量的、延續時間較久的、以細小打制石器為特徵的遊牧和狩獵民族的文化。當時,中華民族先民的足跡已遍布祖國遼闊的大地。從這一時代起,中華各族人民的祖先,已為逐步形成多民族的國家開始奠定基礎。

早在傳說時代,居住在中國北方的人被統稱為,其中大漠南北的葷粥是北方強族;東方的人被統稱為夷,分布在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帶;南方的人被統稱為蠻(見群蠻),包括九黎三苗等;西方的人被統稱為戎,其中羌人在黃河與湟水之間。在中原地區,炎帝之族先進入黃河中游,後來黃帝之族也遷徙到這裡,兩族逐漸融合。

傳說中的炎帝是上古姜姓部落首領,一說即神農氏。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黃帝之族原先遊牧於北方。虞、夏二代尊黃帝為始祖。舜時的少數民族,西有戎、析枝、渠庾、氐、羌,北有山戎、發、息慎(肅慎),東有長夷、鳥夷,南有交阯等。

傳說為部落聯盟領袖時,由四方部落首領推舉舜為繼承人。禹的繼承人皋陶,偃姓,是夷族。皋陶死後,伯益被預定為禹的繼承人,也是夷族。夏帝啟死後,五子爭立,夷人后羿、寒浞曾“因夏民以代夏政”,先後統治中原達數十年之久。所以在華夏族的祖先中,很早就包括一部分原屬羌、夷等族的成員。

商、周至春秋、戰國 (公元前16世紀~前221)黃河流域的居民歷經夏、 商、周三代, 不斷吸收周圍羌、夷、戎、狄、苗、蠻等族的成分,逐漸形成華夏族。同時,東方九夷、東北肅慎、南方苗蠻、西方和北方的氐、羌、狄等族,與華夏族的聯繫日益加強。殷商稱周圍的少數民族為“方”,如西北的方、土方和鬼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王武丁同各方國接觸頻繁。周人原在戎狄之間,早期與羌族姜姓部落通婚。周朝始祖棄即為有郃氏之女姜嫄所生。及至周武王伐商紂,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少數民族都派兵參戰。周初,分布在黑龍江流域的肅慎已是周朝的遠方屬國,向武王獻楛矢石砮,成王時又來朝賀,成王使榮伯作《賄息慎之命》。

周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周圍少數民族產生巨大影響。這一時期西北戎、狄和西南巴、蜀等族的銅器都模仿周人。同時,少數民族對周朝也有重大影響。在推翻已經腐朽了的西周王朝時,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幽王,於是周室衰微而東遷,進入春秋時代。

春秋時,南蠻中的群蠻、百濮、盧戎等居於長江和漢水流域。東夷大多在今山東和淮河流域,有萊夷、淮夷、群舒等許多分支。北狄在今河北境內有屬於赤狄別種的甲氏,屬於白狄別種的鮮虞(後來建立中山國)、肥和鼓等。西方既有大戎、小戎、犬戎、姜戎、茅戎等西戎,也有白狄和赤狄。赤狄(潞氏等)大多在今山西境內。許多少數民族在中原地區與華夏族雜居,雙方關係密切。據記載,這一時期“渭首有狄、、邽、冀之戎,涇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水)、洛(水)之間有楊拒、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當春秋時,間在中國,與諸夏盟會”(《後漢書·西羌傳》)。

春秋時有齊、楚、秦、晉、吳、越六大強國,北方諸國稱其中吳、越、楚三國為蠻夷,視秦為戎狄。

江南的吳國,原為“斷髮文身”的少數民族地區,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南來,與當地民族結合,逐漸形成了兼有商周和當地特點的文化。吳國的南方為越國。吳、越對中國東南地區的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江中游的楚國,周人稱之為荊蠻,成王封熊繹為子爵。熊繹的子孫立國號為楚,逐漸強大。及至春秋初年,熊通稱王,統率南蠻。楚國對於長江流域的初步開發,曾起到了巨大作用。

秦本西方小國,秦穆公得戎人由余輔佐,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戎人本無君長,夏末及商周之際,一部分戎人從征有功,商、周天子授予爵位,以為藩服。西戎中的羌族原以射獵為生。公元前 5世紀羌人爰劍從秦學得農業知識,教本族人耕種和牧畜,民眾敬服,推為首領。從此羌族逐漸興起,成為西方強族。秦人和西戎諸族(包括羌族),在共同開發祖國西北的事業中有不可磨滅的功績。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秦滅蜀、巴兩國以後,對川西和川東的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

戰國時楚為南方大國,疆土遼闊,境內有華夏族和許多少數民族。在各族人民彼此影響、互相交流的情況下,南方諸族文化和華夏文化相融合,產生了以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絢麗多彩的楚文化。楚統一南方,為後來秦漢統一全國準備了條件。

在北方,各國逐戎、狄遠離中原。匈奴逐漸成為中國北部的強大遊牧民族。趙武靈王向北方少數民族學習,“胡服騎射”,在軍事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總之,在“戰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中,秦和楚對少數民族的影響最大。最後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這是一個從分散逐步走向集中統一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戎、狄、蠻、夷接受了華夏文化,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華夏文化也吸收了兄弟民族的許多創造和成就。

秦朝  (公元前221~前207)中國開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見彩圖)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設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後來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增設閩中(治所在今福州)、南海(治所在廣州)、桂林(治所在今廣西桂平西南)、象郡(在今廣西西部及其鄰近地區)4郡。在北方,秦將蒙恬攻匈奴,取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地區)和陰山以南地區,設定34縣。淮河流域的東夷,長江流域的南蠻,閩浙粵桂的越人,西方諸戎,雲貴一帶的笮、僰等族,都歸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直接統轄。國家的統一,郡縣的設定,對於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各族社會生產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漢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華夏族進一步吸收其他民族成分,擴大形成為人口近6000萬(公元2年)的民族,後來稱為漢族。這一人數眾多而又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對國家的統一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朝繼承秦代統一大業,使祖國的統一有了新發展,至漢武帝時又進而北敗匈奴,西收西域(包括今新疆),南轄南越和西南夷。

漢初,中國北部的匈奴控制從東北至西域的廣大地區。漢王室與匈奴和親,以緩和民族矛盾,避免國內戰爭,有利於各族人民休養生息。漢武帝時匈奴戰敗北撤,後來又遭丁零(又作丁令)、烏桓、烏孫三族圍攻,內部五單于爭立,勢力衰落。公元前52年,呼韓邪單于朝漢稱臣,匈奴基本統一於漢朝。

西域三十六國在漢朝初期曾受匈奴統治。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見彩圖),同當地少數民族進行聯繫。西征大宛後,漢置使者校尉領護西域各國。公元前60年改設西域都護,直接管轄“三十六國”。統一西域以後,漢族先進的冶鐵、耕作灌溉和建築等技術,文化和音樂,以及絲綢、漆器等特產,傳往西域各族;西域的佛教哲學與藝術,音樂與舞蹈,以及良馬、苜蓿、胡桃、葡萄和石榴等傳入內地。

漢朝在西北地區還先後設立河西 4郡、護羌校尉和金城屬國,以保護與安置羌族。在南越故地設南海等9郡,以轄百越西方支系諸族。這時,西南夷各族也紛紛歸附漢朝,漢在雲南、貴州、四川一帶置牂牁等8郡。東北的烏桓屬於東胡。武帝時遷烏桓人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塞外居住,設護烏桓校尉。又置玄菟等郡管轄東北各族。

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附漢,內遷西河郡美稷縣。北匈奴一部分降漢,一部分西遷歐洲等地,其餘10餘萬戶併入遷至匈奴故地的鮮卑。鮮卑族首領檀石槐死後,族內各部互相攻擊。三國時,檀石槐部萬餘落內遷并州、太原、雁門等郡,為魏國防守邊境。東漢名將班超在西域30年,官至都護,深得當地各族人民的擁戴,是這一時期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代表人物。東漢末,大量少數民族遷居陝西一帶,與漢族雜處,形成了“關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分布狀況。

魏晉、南北朝(220~589)  除西晉曾統一全國半個世紀外,國家經常處於漢族和少數民族所建各王朝鼎立並峙、群雄割據的狀態,並且發生了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大同化的過程。

三國時期(220~280),孫吳和蜀漢分別對東南(包括台灣)與西南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諸葛亮經營蜀國邊鄙,綏服南人,開建寧、雲南、興古、永昌4郡,任命當地少數民族人士為官吏,改善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自東漢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少數民族陸續內遷,魏晉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控制,補充內地勞動力的不足,也招誘和強制他們入居內地。西晉時,北方幽、並、雍、梁、秦、涼等州,各族錯居雜處。西晉末“八王之亂”造成嚴重的戰禍、饑荒和瘟疫,各族人民群起反抗。一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乘機起兵,建立政權。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發生了各族統治階級之間連綿不斷的爭奪戰,形成了長期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

當時,北方和西南等地出現了舊史所稱的“五胡十六國”。五胡指入居中原的匈奴、 鮮卑、 羯、氐和羌。十六國為成漢、二趙(前、後)、三秦(前、後、西)、四燕(前、後、南、北)、五涼(前、後、南、北、西)和夏。另有冉魏、西燕和北魏的前身代國等。這些國家大部分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只有前涼、西涼、冉魏、北燕等是漢族政權。

十六國前期,前秦帝苻堅(氐族)重用漢士王猛,曾暫時統一北方。苻堅企圖消滅東晉,但淝水一戰,晉軍以少勝多,前秦潰敗瓦解,北方再度分裂。十六國後期,出現的割據政權更多,且更迭頻繁。這時,鮮卑族拓跋部崛起於代北(都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建立北魏。北魏統治者依靠漢族塢堡主建立基層統治網,並吸收大批漢族官僚和士族入朝為官,至太武帝時終於統一北方。

此後,北方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和南方的宋、齊、梁、陳4朝相繼對峙,形成了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

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在歷史上有許多貢獻。 485年頒布的均田令,影響深遠,經北齊、北周至隋、唐,各朝都因襲其制。魏孝文帝從北方遷都洛陽,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推行改革和漢化,對於北方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原居北邊的匈奴、鮮卑、烏桓、羯等少數民族,南遷中原的不下百萬,後來他們大都和當地漢族人逐漸同化。與此同時,大量漢族人為逃避戰亂南下長江及珠江流域,促進了與南方各民族之間的往來和融合。南北朝時,北方周邊的室韋、契丹、柔然、 高車、突厥、 吐谷渾和西域各族,同北朝保持密切的政治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南方的南、北蠻和僚、俚等族主要從屬於南朝,一部分鄰近北方的有時也依附北朝。

隋、唐(581~907)  隋文帝楊堅的祖輩世代在北魏為官,深受鮮卑影響,其父是鮮卑宇文泰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賜姓普六茹氏。楊堅於589年從北周取得政權,進而滅南方陳朝。在經歷近300年的分裂動亂以後,全國終於恢復統一。618年隋亡,唐立。

唐代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比過去更加密切。唐太宗對少數民族主要採取以恩惠撫和為主的政策。當益州奏報僚人反叛,要求派兵鎮壓時,他認為僚人居深山,有時出掠,不能當作反叛,如果地方官公平對待,自然相安無事,決不可輕動干戈殺害他們。他將文成公主(見彩圖)和親於吐蕃贊普松贊乾布,加強了中原地區與西藏的經濟文化聯繫。(見彩圖)由於文成公主對漢、藏友誼和發展藏族文化作出了貢獻,藏族人民長期以來一直對她懷有親切的感情和敬意。唐太宗手下有許多少數民族將領,他們得到重用,屢建功勳。許多少數民族久居長安。太宗授突厥貴族官職,“五品以上百餘人,因而入居長安者數千家”(《舊唐書·突厥傳》)。由於唐太宗對少數民族採取優待的政策,許多部落、部族相率內附。

唐朝在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羈縻府、州,由中央王朝冊封各地民族首領為都督、刺史等世襲官職,成為唐朝的地方政權。全國共設羈縻府、州856個,普遍加強了中央王朝同各民族地區的聯繫。

唐朝先後統一北方和西北的東、西突厥及其控制下的地方政權。唐太宗設燕然都護府統轄大漠南北各部,其中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應各部要求,從回紇往南開一驛路,稱參天可汗道,密切了內地同北方各族的聯繫。唐在東北的契丹族分布地區設松漠都督府,在靺鞨(見勿吉-靺鞨)粟末部設渤海都督府,在靺鞨黑水部一帶設黑水都督府,在室韋地區設室韋都督府,在遼東半島設安東都督府,在西域南北分設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在西南邊疆,彝族和白族聯合建立了南詔政權。開元二十六年(738),唐朝冊封南詔皮邏閣為雲南王。居住在中南和西南地區的俚、僚、西原蠻、五溪蠻(見群蠻)等族,則分屬於嶺南等道。

五代、十國(907~960) 907年,唐亡以後,國家又處於割據狀態。五代指相繼在黃河流域建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朝。十國指從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吳、南唐、 吳越、前蜀、 後蜀、閩、南漢、楚、荊南(南平)和山西的北漢。十國之中,吳與南唐前後相繼,前蜀與後蜀先後同在一地。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和後漢,以及十國中的北漢,為少數民族沙陀(突厥之別部)所建立。此外,還有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國(後稱遼),白族建立的大理國。雲南的大理國始建於937年,至1254年為蒙古所滅,前後存在300多年。

宋、遼、金(960~1279) 五代十國的多元割據結束以後,繼之出現的是宋朝先後同契丹族的遼朝、女真族的金朝長期南北對峙的局面。此外,還有党項族(羌族之一支)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甘州回鶻,西域高昌回鶻,于闐李氏王朝、黑汗王朝(哈拉汗朝),吐蕃和大理等少數民族政權。

宋和遼、 金、 西夏之間既有和平相處的時期,也曾一再發生戰爭。這些戰爭都是由各族統治階級發動的,戰爭雙方的勞動人民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受害者。戰爭中有正義的一方和非正義的一方。但是,雙方都是中國的民族,宋遼、宋金、宋夏之間的戰爭都是中國的國內戰爭。

在這一時期中,契丹、女真、党項等族人民和漢族人民一起,開發了中國北部的廣大地區,發展了社會生產,也創造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其中金代的文化基本上是宋代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為元代的北方文化奠定了基礎。

在南方,宋朝在嶺南的部分地區授予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的知州、知縣、知峒等官職。這些土官在經濟上是領主,在政治上是本民族中的封建統治者。

元、明、清(1280~1911)  蒙古族建立元朝,結束了宋、金、夏以及吐蕃、大理、回鶻等政權長期並立的局面,規模空前地重建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從元朝開始直到現代,中國長期保持國家統一達700年之久,在這期間即使出現分裂或割據,也都是短時的或局部的。國家的長期統一,對於各民族的發展,對於民族之間聯繫的不斷加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元朝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設立行中書省(行省),開創了以行省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建置,將現在內蒙古、東北、新疆、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都劃在有關行省範圍之內,並設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設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台灣。

與此同時,元朝在雲南及其周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廣泛任用各族上層人物充當各級官吏,上起行省大員,下至州、縣、鎮吏,皆稱土官,確立了土司制度。明朝進而在雲、貴、川和西康等地少數民族聚居的府、州、縣設立土官。當時由各族首領擔任的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官隸屬於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官隸屬於吏部,皆世襲其職,授予符印,並建立了承襲、等級、考核、貢賦、徵發等制度。至此,土司制度趨於完備。它比羈縻府、州制度進一步密切了中央王朝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關係,但是仍舊保持少數民族統治階級對本族人民的奴役和壓榨。清雍正時在雲南、貴州等省積極推行“改土歸流”政策(由清政府派流官代替土官),其目的在於直接統治少數民族人民和增加賦稅收入。但是,在客觀上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的過渡,加強了內地和民族地區的聯繫,有利於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土司制度的改變經歷了很長時期,直到中華民國時代在部分地區仍有殘存的土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徹底廢除。

明朝在東北女真等族分布地區設奴兒乾都司,其下設衛和千戶所,至萬曆年間 (1573~1619)達384衛、24所。在東北的蒙古族分布地區設“兀良哈三衛”等衛所。在藏族分布的西藏等地設烏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在今新疆東部、甘肅西部和青海西北部的少數民族地區設哈密等八衛。西域的別失八里,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後裔統治的地區,察合台後王歸順明朝。後來別失八里政權改稱亦力把里。北方的元朝王室後裔各部,當時總稱為韃靼。明朝先後封韃靼的阿魯台為和寧王,俺答汗為順義王。達延汗時曾以漠南、 漠北地區為6個“萬戶”,分封子弟。後來各部分裂,相繼恢復對明朝的臣屬關係。明朝封瓦剌(西蒙古)首領為順寧王、賢義王和安樂王。這些邊疆民族都與中央王朝有密切的聯繫。

東北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先世為明朝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各部後,受明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割據遼東。皇太極繼位後,改女真為滿洲(滿族),1636年改後金為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大批滿族進入山海關,不少漢族遷居東北地區,形成滿、漢雜居的局面。在長期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鬥爭的過程中,滿、漢兩族人民的共同性愈來愈多。

清朝建立以後,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在北方和西北先後統一了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在西域先設伊犁將軍,至1884年建新疆行省。同時,維護和鞏固了西藏地區的統一。在台灣設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改為行省。清代奠定了現在中國各族人民所共有的疆土,中國各民族完全統一於祖國的版圖之內。

從元代至清代,中國少數民族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和科學家。如蒙古族帖睦爾達世,西夏人斡玉倫徒,畏兀兒(維吾爾)人廉惠山海牙、偰哲篤和沙剌班等參加了《宋史》、《遼史》與《金史》的編撰。薩都剌、貫雲石和納蘭性德等少數民族詩人的詩詞樂府至今膾炙人口。札馬魯丁向元世祖忽必烈獻萬年曆,並製造了7種天文儀器。維吾爾族農學家魯明善著《農桑衣食撮要》,為元代三大農書之一。明代回族航海家鄭和 7次“下西洋”,訪問了亞、非兩大洲30餘國,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創舉。他的隨員回族馬歡著《瀛涯勝覽》,對於研究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價值。明代回族李贄的《藏書》等著作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清代蒙古族明安圖曾任欽天監監正,著《割圜密率捷法》,是中國運用解析方法對圓周率進行研究的第一人。這些少數民族的傑出人物,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代後期朝政極其腐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民族深受壓迫、剝削的共同命運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的共同鬥爭,激勵各族廣大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對敵。

幾千年的漫長歷史表明,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祖國的統一大業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少數民族開發和保衛了祖國東北、北方、西北、西南和南方的廣大邊疆地區,建立了不朽的功業。綜觀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國家統一、各民族友好相處的時期約占以往整個歷史時期的三分之二,並且統一越來越鞏固,分裂越來越減少,因此各民族之間存在著悠久的深厚情誼。許多以畜牧經濟為主的少數民族,對促進祖國的畜牧業和多種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代西域地區的一些農作物玉米、 高粱、棉花和果、 菜等相繼傳入內地。有些少數民族古代的手工業,如採礦、紡織、金玉器具的製作等對中原地區的漢族也有較大影響。許多少數民族燦爛的文學藝術在中原地區廣為傳播。同時,漢族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也具有廣泛的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各兄弟民族在締造統一國家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共同推動了祖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從秦末到清朝,歷代都有少數民族同漢族共同發動的農民起義,既反抗民族壓迫又反抗階級壓迫,給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近代以來,各民族人民在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中,表現出不甘屈服於內外壓迫的堅強鬥志。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民族人民不屈不撓地共同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鬥爭(見中華民族)。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根除了民族壓迫制度,各民族之間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關係。30多年來,各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事業都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到處呈現出一片興旺的新景象(見中國民族志)。現在,56個兄弟民族正在為振興中華、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共同奮鬥。

中國民族史研究的發展

 中國各民族歷史悠久,具有燦爛的文化。但對民族史的研究卻始於近代。

豐富的民族史料  中國的歷史是由中國各民族的歷史共同組成的。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浩瀚的中國史籍雖主要記述漢族的歷史,但有關少數民族的史料也很豐富。二十四史中有“四裔傳”類目,是專門記載各兄弟民族歷史的篇章。儘管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及不少史學家往往從大民族主義的立場出發,對少數民族有所歧視,甚至污衊,但是只要作具體分析,區別使用,這些記載仍不失為舉世罕見的珍貴資料。

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北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金史》和《元史》,以及後來的《清史稿》等,記述了各有關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歷史,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民族史料。若干出土的甲骨文、古銅器銘文、竹簡、木簡和帛書,先秦文獻,《吳越春秋》、 《越絕書》、《華陽國志》、 《十六國春秋》、《蠻書》、《契丹國志》和《大金國志》、《資治通鑑》以及一些古代人的筆記文集,都載有少數民族史的重要資料。許多少數民族文字的文獻,如豐富的古藏文文書經籍、《蒙古秘史》(見《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回鶻文和察合台文文獻、老彝文文獻、傣族的《泐史》、《滿文老檔》和大量故宮滿文檔案等,以及少數民族的古代文物,也是中國民族史不可缺少的寶貴材料。

近現代的研究和發展 及至近代,出現了“民族史”這一專門術語,並逐步開展中國民族史研究,20世紀20~30年代先後出版了幾本《中國民族史》專著。這些著作是當時中國民族史研究的新成果,但大都比較簡略,且或多或少存在大漢族主義思想。有的所謂民族史作品甚至宣揚中國只存在“宗族”,不承認少數民族為民族的反動觀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對於反動派的民族史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少數進步的歷史學家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對於一些民族的專史,如蒙古史和回族史等,進行了許多開拓性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解放區,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開始了民族問題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大規模全面開展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開始的。 30多年以來, 特別是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建立和加強了中國民族史的各種研究機構,中國民族史研究團體聯合會下屬10多個分會相繼成立,對協調各地的研究計畫,加強協作,開展學術交流都起了推動作用。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得以有領導、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對各民族的起源、形成、發展及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進行系統地研究。在研究中,重視考古發現的大批文物,特別注重地區的或專題的社會歷史調查。中國民族史研究的隊伍正在壯大,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員包括許多少數民族出身的研究人員正在實踐中成長。一些民族學院和高等院校增設了民族史專業或開設了民族史課程。同時,已經發表了大量中國民族史方面的論文,出版了許多民族史專著。

最重大的一項工作是為全國的少數民族各編寫一部民族簡史,這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相當艱巨的。以往,中國絕大多數民族從來沒有編寫過自己的歷史,並且缺乏有關資料,有的甚至沒有文字記載。從50年代中期開始,黨和國家集中了有關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文化機關的近千名人員,組成16個社會歷史調查組,對全國所有少數民族進行全面調查研究,並蒐集各種文字資料和歷史文物。在此基礎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民族理論為指導,編纂了50多部民族簡史,正在陸續出版。這些簡史闡明了各兄弟民族形成與發展的過程,記述了他們漫長的痛苦經歷、光榮的鬥爭傳統和對祖國的偉大貢獻。這對於增進各兄弟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加強民族團結,起了很好的作用。這一整套民族簡史叢書的出版,對於今後進一步開展中國民族史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拍攝了一批少數民族的資料影片,整理、翻譯和出版了少數民族文字(如突厥文、回鶻文、西夏文、藏文、蒙古文、滿文、彝文、東巴文等)的古代文獻。在民族考古方面新發現一大批少數民族的遺址、墓葬、碑銘和銅鼓等文物。(見彩圖)1981年出版了綜合介紹55個兄弟民族歷史和現狀的《中國少數民族》一書。

學術討論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過許多民族史問題的探討,主要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問題。 ①怎樣理解歷史上的多民族國家“中國”這個概念。這一問題關係到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否屬於中國以及古中國的疆域範圍如何計算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中國一詞在古代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一種褒稱。中國不是專指哪一族的國家,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國家。不能把歷史上的中國與歷代封建王朝相等同,更不能僅僅與漢族王朝等同。歷史上的中國不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也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因此,中國各民族在歷史上長期分布和管轄的地區,也就是相應時期全中國的疆域範圍。 ②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是什麼?經過多年的討論,大都認為,中國各民族間的關係,從本質上看,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愈來愈密切的接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內聚力,儘管歷史上各民族間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見,歷史上也曾不斷出現過統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間還是互相交往,互相吸收,互相依存,越來越接近,從而共同締造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偉大祖國,這乃是歷史上民族關係的主流。 ③有些人強調民族矛盾的實質是階級矛盾。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對於歷史上的民族矛盾,應該用階級觀點去分析,但是民族矛盾並不等於階級矛盾。 ④關於歷史上民族之間戰爭的性質,少數人認為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對於漢、唐、宋、明等王朝的入侵可以說是外族或外國對中國的侵略。但是,大多數的意見認為,一般都屬於國內民族矛盾的性質。所有在今天中國版圖內的各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員,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在今天看來不過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都應以國家的內部矛盾對待。但是,進行戰爭的敵對雙方,仍有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凡是違反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阻礙歷史前進的,就是非正義的戰爭,反之,就是正義的。 ⑤在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大家認為必須用民族平等的原則去分析、對待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對於有關兩個以上民族的事件和人物,套用一個標準衡量與評價。應當肯定各兄弟民族在開發和建設祖國特別是遼闊邊疆中的偉大功績,發掘並研究少數民族對於祖國文化寶庫的重要貢獻,用以闡明各民族共同締造祖國的歷史。必須承認各兄弟民族人民通過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艱苦鬥爭,對中國歷史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在肯定各兄弟民族在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同時,也應當承認漢族在歷史上的主導作用。在歷史上起主導作用,並不是說某一民族擁有民族特權,而是表明這一民族人數眾多和生產方式先進,在歷史上起的作用大於其他民族。 此外,關於一些兄弟民族的族源問題,一些民族(特別是遊牧民族)在發展過程中是否越過奴隸社會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問題,各民族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評價問題等,也引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正在繼續深入探討。今後隨著研究人員隊伍的壯大和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必將有長足的進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