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李氏王朝

尉遲婆拔繼位當上了于闐王,自稱為唐朝的屬國,並改姓尉遲氏為唐朝的國姓李氏,稱“李聖天”。 于闐王國與喀剌汗王朝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直到公元1001百喀剌汗朝的軍隊攻破國都,李氏王朝滅亡,役屬喀剌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和于闐佛教王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時間之長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

唐朝滅亡後的二百多年裡,西域出現三國對峙的局面。于闐李氏王朝就是三強之一。 北宋時,西域已存在高昌回鶻汗國、于闐李氏王國、喀剌汗王朝三個並立的地方政權,它們之間因為宗教、土地等因素不斷進行爭鬥,後來都淪為西遼的藩屬。于闐王國歷史悠久,自漢魏以來一直與內地中央王朝密切聯繫。
“安史之亂”之後,于闐曾受到吐蕃的奴役,到九世紀中葉,吐蕃勢力被西遷的回鶻人驅逐,912年, 尉遲婆拔繼位當上了于闐王,自稱為唐朝的屬國,並改姓尉遲氏為唐朝的國姓李氏,稱“李聖天”。因此,于闐政權被稱作“于闐李氏王朝”。回鶻西遷時曾有一支到了于闐地新復州,史稱“新復州回鶻”。 于闐李氏很可能就是回鶻人。 至少這個以他為主的王朝同回鶻喲很密切的關係。李聖天崇尚佛法,十分仰慕華夏文化,不僅改姓, 而且模仿漢人的衣冠服飾,採用同慶等年號,它們推行的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模仿唐朝。它們所建造的金冊殿、丹鳳樓等宮殿,也都面向唐朝所在的東方。
962年,于闐李氏王朝受到推行伊斯蘭教的喀剌汗王朝擴張的進攻,李聖天曾經多次向北宋求援,宋朝尚在建國初期,南方尚未統一,北方還有其擔任建立的遼朝對峙,實在無力派兵相救。于闐王國與喀剌汗王朝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直到公元1001百喀剌汗朝的軍隊攻破國都,李氏王朝滅亡,役屬喀剌汗王朝。于闐民間至今還有于闐和喀喇汗王朝“百年宗教戰爭”之說。于闐王國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及遼等朝代,與中原王朝的聯繫不斷,朝貢不絕,其王朝至少跨越了13個世紀,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王朝,如此驚人的生命力與延續性,即便是在整部世界史上都是相當罕見。
喀剌汗王朝、高昌回鶻王國、于闐李氏王朝, 三國的首領都認為自己與中國皇帝是外甥關係,可見無論三國怎樣爭鬥,西域三國都不過是窩裡鬥的家務事,既是三個地方政權的爭鬥,也是宗教勢力之間的爭鬥。在北方,喀剌汗王朝遇到了比于闐強大奪得阻力,當時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國的領袖,包括客車、且末、高昌等地,都對喀剌汗朝的擴張進行了堅決抵抗,致使伊斯蘭教勢力從13世紀直到14世紀都未能超過客車一線。伊斯蘭教在西域的傳播,經過了西遼時期、察合台汗國時期,直到東察合台汗國的禿黑魯汗時期,成為清一色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在西域的傳播,新疆境內的佛教洞窟寺院作為歷史遺蹟存留至今,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不幸。喀喇汗王朝和于闐佛教王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時間之長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區成為刀光劍影、硝煙瀰漫的戰場。長期的戰爭給南疆地區的社會經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千百萬人或家破人亡,或流離失所,人口銳減,田園荒蕪,嚴重阻滯了南疆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