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馬邊地震帶

武都馬邊地震帶

武都-馬邊地震帶--又稱龍門山地震帶,位於青藏雙層底可疊加區,從甘肅省武都到四川省馬邊,綿延長約500公里,寬達70公里,地震頻繁,震級較高。

基本簡介

武都—馬邊地震帶武都—馬邊地震帶

武都—馬邊地震帶,又稱龍門山地震帶,它南起天全,往北經都江堰、汶川、茂縣、北川、青川入甘肅武都,恰與地質構造上的龍門山斷裂帶相對應。龍門山斷裂帶則由3條大斷裂構成,自西向東分別是龍門山主後緣斷裂(屬於逆沖斷裂),龍門山主中央斷裂(屬於逆沖-走滑斷裂),龍門山主邊界斷裂(屬於逆沖斷裂)。震源深度一般小於20公里。在歷史上,這條地震帶並不安分。

中國科學院馬宗晉院士指出:“汶川所在的川西地區本身就是地震多發的地帶。整個西部地區是南北向山脈的集中區,能夠劃分出7個地震活躍帶。以往這裡常見7級以上地震,甚至8級以上強震也發生過,一直是科學家們最為關注的地帶,也是中國地震局重點觀測的地區。”

較大地震

1、1657年汶川地震,估計7級,4月21日(清順治十四年三月初八),汶川發生7級地震,山體崩裂,岷江咆哮,房屋大多倒塌,死傷無數。波及平武、松潘、雅安、成都、樂山、宜賓、內江、南充、閬中,陝西漢中、寶雞,甘肅成縣、武都、文縣等地。自三月初三起有廣泛前兆。

2、1713年茂縣、汶川地震,估計7.5級,9月4日(清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茂汶北發生7.5級地震,城牆和大批房屋倒塌,居民死傷嚴重,波及綿竹、漢州、什邡、廣元、江油、三台、射洪、蓬溪、樂至、中江等地。

3、1748年汶川地震,估計7級,2月23日(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發生7級地震,房屋倒塌,橋樑毀壞,道路阻塞,並引發地質災害,波及一百多個州縣。

4、1933年茂縣疊溪地震,7.5級,1933年8月25日下午3時50分,四川西北茂縣疊溪發生7.5級地震,疊溪及岷江兩岸山崩地陷,塵霧遮日,山河改易,城廓村寨蕩然無存,疊溪周圍30里內滿目瘡痍,方圓百里之內皆罹奇災。地震死亡6865人,受傷和受災難民8277人,牲畜死亡8978頭(只),倒塌房5100餘所,農田、糧食損失80%以上。疊溪地震不僅使疊溪全城及周圍60餘城鎮、村寨全部覆滅,而且山崩13里多,石塊泥沙橫壓岷江上,堵塞岷江,積水形成“海子”(堰塞湖),岷江為此斷流43天,江水倒流20多公里。大震後45天,即10月9日19時,疊溪海子霹靂一聲巨響,積水傾湖潰出,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怒涌而下,吼聲震天,10數里外皆聞。在大定以上水頭高達20丈,9時到達茂縣,11時到汶川,次日3時到灌縣時,水頭仍有4丈之高。洪流之中,夾有巨石泥沙,沿江各大城鎮都無法避免此浩劫。茂縣共死340人,沖沒田地2686畝,房舍729所,沖失糧食2579石,牲畜2170頭;汶川全縣總計死亡男女576人,漂沒房屋346間,沖沒田土約6000餘畝,糧食353石,牲畜2315頭;都江堰之魚嘴、飛沙堰沖壞,大水經離堆公園衝進街市,淹死1600餘人,沖毀熟地4000餘畝。洪水所經之地皆成礫石河灘,災區長達2000餘里。此次地震,四川各縣幾乎全部波及。

5、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間地震,7.2級,8月16日22時6分45秒地震:震中位置北緯32°36′,東經104°06′,震中烈度Ⅷ度,震源深度15公里。極震區內房牆普遍倒塌,涪江上游兩岸出現嚴重山崩、垮崖、滑坡,造成交通、通訊中斷,道路、農田、村莊被毀;小河鄉陳家村白崖山崩,堵塞河道,形成200米長、120米寬、30多米深的地震湖,淹沒村舍;小河城南及白崖、黃水溝一帶發生土石流,海拔3667米的元寶山發生嚴重崩塌、剝落;地震重力裂縫單條一般長5—6米,最長10餘米,寬10—130厘米,裂縫帶長200米,呈鋸齒狀。

6、1976年8月23日松潘、平武間地震,7.2級。8月23日23日11時30分05秒地震:震中位置北緯32°30′,東經104°18′,震中烈度Ⅷ度,震源深度23公里。極震區(Ⅷ度)在松潘豐岩和平武葉塘、土城、田家灣和小灰山一帶,房屋坍塌,地表裂縫,山岩崩塌,滑坡嚴重,堵塞河流成湖,淹沒農田房舍,交通、通訊中斷。松潘、平武地震是3次強震組成的震群型地震,有感範圍較大,西至甘肅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最大半徑1150公里。地震疊加,震害嚴重,加上震後連降暴雨,造成山崩石塌及土石流等,受災人數23.7萬人。松潘、平武、茂汶、南坪因地震死亡41人,重傷150餘人,輕傷600餘人;損失牲畜2800多頭,毀壞耕地80多萬畝,倒塌房屋5000餘間,倒斷郵電電線桿750餘公里,損壞橋樑30多座,涵洞200多個和小水電站數處。對松潘、平武地震,四川地震部門在1975年底,國家地震局在1976年初相繼作了中期預報,震前又作了較好的短期和臨震預報。由於有預報,並採取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人畜傷亡較少。

7、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8.0級。5月12日發生的地震造成8萬餘人遇難、受災面積逾12萬平方公里。這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汶川縣城及它東北方的茂縣、青川,坐落於龍門山主後緣斷裂上;受災最重的震中區汶川映秀及什邡紅白、北川,坐落於龍門山主中央斷裂上;另一些重災區都江堰、綿竹漢旺、安縣、江油,則坐落於龍門山主邊界斷裂上。

地震帶與斷層

地震源於地殼斷層的相對運動,也就是說如果能避開斷層所處的斷裂帶就能避開地震的傷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