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颱風”戰鬥機

歐洲“颱風”戰鬥機

歐洲“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鬥機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義大利共和國和西班牙四個國家共同研製,是採用前置鴨式三角翼、雙發、單垂尾、機腹進氣道布局,具有超視距、空中超機動攻擊能力和格鬥能力的多用途空中優勢戰鬥機,還具有短距起降(STOL)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不使用加力燃燒室就能在音速之上持續飛行。

概述

歐洲“颱風”戰鬥機歐洲“颱風”戰鬥機
歐洲“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鬥機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義大利共和國西班牙四個國家共同研製,是採用前置鴨式三角翼、雙發、單垂尾、機腹進氣道布局,具有超視距、空中超機動攻擊能力和格鬥能力的多用途空中優勢戰鬥機,還具有短距起降(STOL)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不使用加力燃燒室就能在音速之上持續飛行。

歐洲“颱風”戰鬥機發展歷史

1、歐洲多國共同研製
1984年7月,法、德、英、義大利共和國、西班牙五國國防部長達成協定,聯合發展一種90年代用戰鬥機,命名為“歐洲戰鬥機”(EFA)。推出了一些機種進行考核,其中主要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法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EAP(為EFA研製的戰鬥技術驗證機)方案就是現在EF-2000的原型,而法國的方案則是現在“陣風”(Rafale)的原型。經過評估,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EAP方案獲勝。1985年7月,法國由於飛機性能不太適合艦載,再加上發動機選用多國合作的EJ-200型而不是法國的M-88型,退出合作研製計畫獨自發展,研製出現在的“陣風”(RAFALE)多用途戰鬥機。但其餘四國繼續發展,投資比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各占33%,義大利共和國占21%和西班牙占13%,並做了一系列的調整,主要是為降低成本,新方案稱為EF2000,據估計,EF2000單價為1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6670萬美元)。EF-2000於1999年通過全部測試並命名為“颱風”,之後參加航空展的EF-2000垂尾上都漆有“Typhoon”字樣標誌。
2、生產具體分配
歐洲戰鬥機是最重要的歐洲軍事航空計畫。生產階段的製造分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占36.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占30%,義大利共和國占20%和西班牙占13.7%。負責生產的四家合資公司的實際責任是:
·義大利共和國阿萊尼亞(Alenia)航空公司:左翼,外部的襟副翼,第二和第三後部機身部件。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的沃頓工廠:前面機身,前置三角鴨翼,座艙蓋,升降舵,機身背部骨架,後部機身第一個部件。
·西班牙赫塔費斯(Getafe)的歐洲航空防務與空間公司(EADS)分部(CASA)的總裝廠製造:右翼和條板。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歐洲航空防務與空間公司(EADS)軍用飛機分部(Dasa)的Manching工廠:機身中心部件。
3、原型機製造和飛行試驗計畫情況
計畫生產7架原型機分別在四家製造廠裝配,首架原型機於1992年5月11日出廠,後續陸續完工。多次拖延的飛行試驗計畫在1994年啟動,包括七架原型,如下所述:
*DA1:首次飛行在1994年3月27日,由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歐洲航空防務與空間公司(EADS)軍用飛機分部(Dasa)的Manching工廠製造。安裝RB199發動機。
*DA2:首次飛行在1994年4月6日,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的沃頓工廠製造。安裝RB199發動機。
*DA3:首次飛行在1995年6月4日,由義大利共和國阿萊尼亞(Alenia)航空公司製造。
*DA4:首次飛行在1997年3月14日,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的沃頓工廠製造,雙座型。
*DA5:首次飛行在1997年2月24日,由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歐洲航空防務與空間公司(EADS)軍用飛機分部(Dasa)的Manching工廠製造。
*DA6:首次飛行在1996 年8月31日,由西班牙赫塔費斯(Getafe)的EADS-CASA公司的總裝廠製造,雙座型。
*DA7:首先飛行 27 日 1997 年1月27日,由義大利共和國阿萊尼亞(Alenia)航空公司製造。

歐洲“颱風”戰鬥機性能特點

1、 設計
歐洲“颱風”戰鬥機廣泛採用碳素纖維複合材料、玻璃纖維增強塑膠、鋁鋰合金、鈦合金和鋁合金等材料製造,複合材料占全機比例約40%。採用一些隱形技術,包括低雷達橫截面和被動感測器。前置鴨式三角翼構造空氣動力學不穩定設計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別在超音速)、低空氣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機翼使用無縫隙襟翼。飛行員通過每秒自動控制40次的飛行控制計算機和全權4餘度主動控制數字式電傳系統控制飛機去提供好的飛行控制特性。在不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情況下就具有優異的超機動性能,得益於良好的機身設計,不但維持高速優異操縱性、也具有很好的纏鬥能力,特別是高速高過載纏鬥。為增加航程,還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2、 駕駛座艙
飛行員控制系統具有特色的是採用語音控制操縱桿系統(VTAS),直接的聲音輸入允許飛行員使用聲音命令實現模態選擇和數據登錄程式,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語音操控系統,覆蓋感測器、武器控制、防衛幫助管理和飛行中的操縱,提供24個原來需要指尖控制的指令。飛行員配備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打擊者”(Striker)頭盔安裝顯示系統 (HMS)。平視顯示器顯示飛行參考數據、武器瞄準、插入字幕提示和前視紅外(FLIR)影像。駕駛間有三個多功能彩色下視顯示器(MHDD),顯示戰術情形、系統狀況和地圖。一個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與羅克韋爾·柯林斯數據鏈方案LLC公司(DLS)組成的國際合作EuroMIDS集團公司,提供Link 16軍用數據鏈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MIDS)小體積終端用於數據的安全傳遞。另外,還安裝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TERPROM地面接近警告系統。
3、動力裝置
歐洲“颱風”戰鬥機安裝2台歐洲發動機公司(Eurojet)EJ200 雙軸渦扇發動機(加力燃燒室),推重比9。最大的靜推力2 x 60千牛頓 (13,490磅),加力推力2 x 90千牛頓 (20,250磅) 。採用數字控制和綜合最佳狀態監視系統,單晶渦扇葉片,一個收斂/擴散排氣噴嘴。1998年開始設計矢量噴嘴,除了增加機動能力,主要用於能夠更短距離起飛來實現上艦操作,目前EJ-200還在進行推力提升改進。
4、電子對抗系統
歐洲“颱風”戰鬥機裝備先進的“頻譜防禦輔助子系統”(DASS),安裝在機體結構內和航空電子系統整合。該系統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系統航空電子設備公司、西班牙的英迪拉(Indra)系統公司和義大利共和國的Elettronica公司共同組成的EuroDASS公司合作發展,歐洲航宇防務(EADS)在2001年10月加入。“頻譜防禦輔助子系統”對單一或複合的威脅提供完全自動的回響並進行威脅優先次序評定。“頻譜防禦輔助子系統”包括一個電子對策/支援措施系統(ECM/ESM),前面和後面的飛彈接近告警系統,可超音速時使用的拖曳誘騙系統,雷射告警接收機和SaabTech 電子技術公司BOL箔條和曳光彈撒布系統。航空電子系統基於北約組織標準數據鏈,採用光導纖維信息通路。
5、感測器
歐洲“颱風”戰鬥機安裝一套CAPTOR ECR 90多模式X-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是由歐洲雷達公司(Euroradar)合作發展,最大探測距離約150公里,據稱是目前掃描最快的機載機械掃描雷達,具有極高的數據更新率。ECR 90多模式雷達有三個處理信道,第三個信道作為干擾機分級、干涉消隱和旁瓣無效。歐洲雷達公司(Euroradar)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宇航公司(BAE)、西班牙的英迪拉(Indra)系統公司、義大利共和國FIAR公司和歐洲航宇防務(EADS)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部合作組成。EUROFIRST公司被動紅外機載跟蹤裝置(PIRATE)安裝在機身左舷風擋玻璃前面。EUROFIRST公司由義大利共和國Galileo Avionica (FIAR)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泰利斯光電子技術公司和西班牙Tecnobit公司合作組成。被動紅外機載跟蹤裝置(PIRATE)能在3-5 和 8-11微米兩種光譜帶工作。當在空對空任務中使用,它如一個紅外搜尋和跟蹤系統 (IRST) 的職能,提供被動目標探測和跟蹤;在空對地任務中,它履行多目標捕獲和辨識,也提供導航和降落幫助功能,還提供一個易操縱的圖像到頭盔安裝顯示器上。

歐洲“颱風”戰鬥機的機載武器系統

歐洲“颱風”戰鬥機機內安裝一門27毫米毛瑟機炮,用於武器攜帶共有13個掛點,每個機翼下各有四個,進氣道正下方一個,進氣道兩邊角落各兩個半埋式掛點(裝備超視距空空飛彈)。一套武器控制系統(ACS)管理武器選擇、發射和監控武器狀況。歐洲戰鬥機能使用廣泛多樣性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
1、機載武器的最大限度。具體如下:
·6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或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流星”(Meteor)中程空對空飛彈(現處在發展中)
·6 x AIM-9 “響尾蛇”(Sidewinder)或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或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博登湖機械技術公司(BGT)IRIS-T近距空對空飛彈
·4 x ALARM反輻射飛彈
·4 x “企鵝”(Penguin)空對地飛彈或波音魚叉(Harpon)反艦飛彈
·18 x “硫黃”(brimstone)反坦克飛彈
·2 x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風暴陰影”(Storm Shadow)或LFK“金牛座”(Taurus)遠距離投射武器
·4 x Paveway GBU-10/16雷射制導炸彈(使用指示吊艙)
·6 x BL 755集束炸彈
·12 x 500 –2,000 磅常規炸彈
·4 x布里斯多航空宇宙公司(Bristol Aerospace)CRV-7火箭吊艙
·3 x外部燃料箱
2、機載武器的典型組態
歐洲“颱風”戰鬥機武器最大負載是不能被同時攜帶的,根據作戰需要選用不同的典型組態。具體如下:
·3 x AIM-120 “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AIM -9,1 x雷射指示吊艙和 4 x GBU12 炸彈,3 x外部燃料箱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AIM -9,1 x油箱,6 x “企鵝”空對地飛彈(ASM)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AIM –9,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4 x “企鵝” 空對地飛彈(ASM)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AIM -9,1 x外部燃料箱,5 x 450公斤炸彈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ALARM反輻射飛彈,2 x “風暴陰影”巡航飛彈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18 x “硫黃”反坦克飛彈
·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 2 x “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1 x 1,000油箱,6 x ALARM反輻射飛彈
· 6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AIM-9 L ,2 x “鋪路”(Paveways)雷射制導炸彈,2 x 外掛油箱·4 x 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2 x “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ASRAAM),2 x ALARM反輻射飛彈,4 x“鋪路”(Paveways)雷射制導炸彈,在機身下面1個外掛油箱。
3、主要歐洲機載武器系統
歐洲“颱風”戰鬥機為了同美、俄等其他國家機載武器系統抗衡,將採用大量由歐洲國家共同研製的先進機載武器。
MBDA公司、EADS CASA公司、INMIZE公司和薩伯動力公司共同研製的“流星”(Meteor)中程空對空飛彈,採用衝壓/火箭複合推進,計算機自動調節推力,使用中段指令修正、末段主動方式導引,最大射程超過100公里。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ASRAAM是歐洲新一代近距格鬥空對空飛彈,據稱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空軍鑑定中,該飛彈的截獲與跟蹤距離是AIM-9飛彈的2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首發命中目標,增強了飛機的作戰能力;另一種是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博登湖機械技術公司(BGT)研製的“虹膜”(IRIS)-T(紅外成像系統-尾翼推進矢量控制)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採用推進矢量控制技術,IRIS-T飛彈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正負90度的尋的器離軸視角、發射後鎖定目標能力、防對抗圖像處理能力。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毛塞公司BK27“毛塞”機炮是一種轉膛炮,其特點是採用閉合無鏈供彈系統,消除了拋棄彈殼和彈鏈時造成的危險,使現有系統的體積減小60%。
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硫黃”(Brimstone)反坦克飛彈是在美國“海爾法”反坦克飛彈基礎上研製的,提高晝夜、全天候條件下的自主式攻擊能力,並增大飛彈射程。
歐洲飛彈設計局(MBDA)“風暴陰影”(Storm Shadow)是世界上第一種隱形巡航飛彈,該飛彈系統飛行中段採用GPS全球定位加地形景像匹配製導,末段採用紅外成像精確制導,因而具有極高的打擊精度。同時,“風暴陰影”還大量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自動識別目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也被許多軍事專家稱作目前世界上最完備的隱形飛彈。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LFK和瑞典薩伯研製的“金牛座”(Taurus)飛彈,射程350公里,可攜帶450千克彈頭,具有末制導能力。

歐洲“颱風”戰鬥機具體技術參數

1、尺寸
機長:15.96米;機高:5.28米;翼展:10.95米,包括翼尖ECM吊艙;機翼面積:50平方米
2、重量
空重:10,995公斤;燃料容量:4,000個公斤;外面武器負載::6500-8,0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3,000公斤
3、飛行性能
最高飛行速度:馬赫 2.0+;低高度最大速度:1,390公里/小時(750節當量空速KEAS);最小速度:203公里/小時(110節當量空速);實用升限: 16,765米 (55,000英尺);計時到35,000英尺(10,600米) /馬赫1.5:2.5 分鐘;起飛距離:<700米;降落距離:<700米;作戰半徑:3,700公里(2,000海里);
4、作戰半徑
中途攔截使用10 分鐘巡邏>750海里 (1,390公里);在定點附近空中巡邏3個小時>100海里 (185公里);地面攻擊,高-低-高飛行軌跡>750海里 (1,390公里);地面攻擊,高-高飛行軌跡>350海里 (650公里)
5、其它
航程:大於2,000海里 (3,700公里);限制過載:+9/-3;每飛行小時維護工時:9小時
歐洲“颱風”戰鬥機具有F-22的90%空戰能力以及遠超過F-22的對地攻擊能力。計畫生產620架,其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訂購232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80架、義大利共和國121架和西班牙87架。另外,奧地利已經決定購買24架“颱風”戰鬥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