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

棧橋

青島棧橋是青島海濱風景區的景點之一,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4A級國家旅遊區。青島棧橋由回瀾閣、中山路、小青島、海水浴場等景點組成。青島棧橋位於遊人如織的中山路南端,橋身從海岸探入彎月般的青島灣深處。橋身供遊人參觀並停靠旅遊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 青島棧橋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現在是青島的重要標誌性建築物和著名風景遊覽點。青島棧橋全長440米,寬8米,鋼混結構。橋南端築半圓形防波堤,堤內建有民族形式的兩蹭八角樓,名“回瀾閣”,遊人佇立閣旁,欣賞層層巨浪湧來,“飛閣回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橋北沿岸,闢為“棧橋公園”,園內花木扶疏,青松碧草,並設有石椅供遊人憩坐,觀賞海天景色。

基本信息

歷史

青島棧橋青島棧橋
青島棧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189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山東巡撫張曜的陪同下來當時的膠澳視察,回京後果斷向清廷提議應在青島口一帶設防。同年6月14日,內閣明發上諭:“擬在膠州、煙臺各海口添築炮台,著照所請。”同時要求登州鎮總兵衙門由登州(今蓬萊)移居青島口。隨後登州鎮總兵章高元在青島口建總兵衙門,是為青島建置的由來。
青島棧橋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總兵章高元帶四營官兵駐紮青島,為便於部隊軍需物資的運輸,建了兩座碼頭,其中一座就是棧橋,1893年竣工,長200米,寬10米,石基灰面,橋面兩側裝有鐵護欄。
光緒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隸總督李鴻章奏摺:“登州總兵章高元,承辦各台基址已具,道員龔照璵又於青島前建設大鐵碼頭一座,現擬於鐵碼頭後建造水雷營,緊扼口門現辦煙臺、膠州兩海口防務,事同一律,宜各設水雷兵營,各制下雷輪船一艘。”
李鴻章的奏摺可知,在青島的軍事防禦設施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晚清中國北方海防系統的一部分。而在膠澳建造的每座建築也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大鐵碼頭就是專供“下雷輪船”裝卸水雷、上煤運械而建造的海軍專用碼頭。棧橋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該碼頭原稱謂很多,有海軍棧橋、前海棧橋、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另一座位於總兵衙門前方的“衙門橋”長100米,寬6米,亦稱“蝸牛橋”。這兩座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是青島最早的碼頭。
青島棧橋是當時惟一的一條海上“軍火供給線”,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1897年,德軍以演習為名,從棧橋所在的青島灣登入,武力占領了青島,棧橋成為德軍侵占青島的見證。德國侵占青島後,清政府被迫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後,當局開始進行新的城市規劃,許多物資由海上運來。為了方便運輸,德國人又對棧橋進行了改造,在橋面上鋪設軌道,上面可以跑軲轆馬(專門裝貨物的車子)。
1901年5月,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鐵護欄改為鐵索護欄,在南端鋼製橋架上鋪設木板,並建輕便鐵軌,將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用碼頭。1901年10月7日,小港碼頭建成,運輸物資均由小港碼頭承擔,棧橋的運輸功能也慢慢減弱。1904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遊人開放。1905年前後,商貨運輸移至青島大港,棧橋遂成為船舶檢疫、引水專用碼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艦隊到達青島海域,封鎖了青島海面。日軍從陸路和水路進攻青島。當時水路方面是從嶗山灣完成登入,不過最終占領青島後,日軍也效仿德軍在棧橋上舉行了閱兵儀式以此證明其對青島享有“充分主權”。
1922年12月,青島被中國北洋政府收回後,中國水兵在此閱兵,以顯示中國主權的收回。
1931年9月,青島市政當局出25.8萬元,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擴建,橋身加長到440米。將原橋的鋼木結構部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34排樁通透結構,橋面鋪以水泥,同時將橋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棧橋北端沿海建了棧橋公園,種植樹木花卉。橋南端增建了箭頭型的防浪堤,並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1933年4月,整個工程竣工。從此,棧橋成為青島的重要標誌性建築物和著名風景遊覽點。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開始。1938年1月10日,大批日軍從沙子口登入再次占領青島,次日一撥日軍又開始從棧橋登入。一個時期,棧橋作為軍用碼頭,不準中國人進入。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棧橋進行維修,1985年青島市又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將橋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樁改為16排樁,並新建眺望台1座,同時將橋入口處的6根擋車石柱拆除,兩側圍以鐵索護欄,12對歐式橋燈相峙而立,外鋪花崗岩石台階。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橋身按抗風浪50年一遇標準、回瀾閣基礎按百年一遇標準加固。棧橋北段拆除重建,側牆採用漿砌蘑菇石鑲面,整個橋面用機刨花崗岩板鋪裝。此次維修既達到防風浪、防腐蝕,保持原有的風韻的要求,又與兩側護岸設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觀效果。
2013年5月26日下午,青島遭暴雨襲擊,全市平均降水量26毫米。5月27日清晨青島棧橋中段東側出現了一處30多米長的坍塌。2013年11月2日,山東省青島棧橋的橋身部分實現合龍。2014年4月25日,經過11個月的加固維修,棧橋重新運行開放。
經過數次重修和改建,現橋身長401.45米,其中引橋長236.1米,孔橋149.7米,回瀾閣處三角形橋頭長15.65米。棧橋南端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回瀾閣”,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周圍有24根圓形亭柱,閣占地151平方米,總建築面340平方米,閣內為兩層圓環形亭堂,中央有34級螺鏇式階梯,登樓遠眺,前海景色盡收眼底,即為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
青島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現為青島市重點的文物保護建築。前海棧橋是青島的象徵。遊人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外形如彎月,棧橋似長虹臥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所指即此。遠處,小青島如螺,島上樹影婆娑、綠蔭噥噥,一座白燈塔亭亭玉立。灣東側和北側,紅瓦綠樹交相輝映,各式建築參差錯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灣西側的現代化高層建築緊靠海岸拔地而起,壯麗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崗岩壘砌,高出水面10餘米。漲潮時,驚濤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來無數遊人觀看;潮退後,赭色岩礁和金色沙灘露出水面,海灘上滿是趕海拾貝的遊人。

地理環境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

景點景觀

回瀾閣

青島棧橋青島棧橋
回瀾閣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海濱,與小青島隔水相望,北端與中山路成一直線相連。被視為青島的重要標誌。此閣為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24根紅漆柱子支撐,閣心有螺鏇形樓梯,樓上四周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說。我們可以憑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麗的青島灣和周圍的各個景點以及著名建築。
1930年,在當時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的主張下,決定對已成為青島重要遊覽觀光景點的棧橋進行全面改造。
1931年9月開工,橋南端增建半園形防波堤,堤上新建一座中國民族傳統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名“回瀾閣”。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圓形亭柱。閣內為二層圓球形廳堂,中央有34級螺鏇式階梯,可迴旋登上二樓。1933年4月,全部工程竣工。
飛閣回瀾“回瀾閣”匾額上的3個字最初是由原青島市市長沈鴻烈題寫的,這個匾額在日本第二次占領青島期間被掠往日本,新中國成立後許多人到日本尋找這塊牌匾,都沒有找到。當前“回瀾閣”三字為著名書法家舒同所寫。
1936年,由市政府會同專家市民共同評選的“青島十景”中,以棧橋為主景的“飛閣回瀾” 成為其中的第一景。1992年1月16日,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路

同棧橋在一條南北直線上的這條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島市一條老商業街,有著100多年的歷史。德國占領青島後,為了在後海修建深水碼頭,於1899年開闢了一條南北連線的道路,這便是中山路的雛形。德縣路以南是德國人居住區,命名為“斐迭里街”,德縣路以北是中國人居住區,稱為大馬路,1922年,兩條路合併在一起,命名為山東路。1929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又改名為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築,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示範點之一。
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市區最繁華的地方之一。這樣看來,棧橋成了大海與街市的過渡。它將大海和陸地緊密地連線在一起。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築是“百盛商廈”,1998年9月開業。它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全國18家合資零售企業之一,由青島第一百貨公司與馬來西亞的金獅集團合資興建,總投資7.8億元人民幣,地下5層,地上49層,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商場面積5萬平方米。在當時被稱為齊魯商業第一樓青島

小青島

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小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美景天成。小島原名就叫青島,這個小島因為常年林木蔥鬱,對面有黃島,彼黃此青而得名青島,青島市1929年建置,當時也是由這個小島得名而來。其距離海岸720米,海拔僅為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志》載:“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該島形如古琴,水如弦,風吹波音錚錚如琴聲,故又被人們稱為“琴島”。每逢夏季,海風吹拂,樹木蔥鬱,有“琴崗翠滴”的美譽。島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島的象徵之一。
德國占領青島時,將小青島命名為“阿克那島”,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占領青島後,將該島改為“加藤島”。青島回歸後,膠澳督辦公署將其命名為小青島,並於20世紀30年代初開闢為“小青島公園”,設有茶廳、花圃、石凳、石椅、闢建了道路,修築了遊艇碼頭,遊人可乘船前往。日本二次侵占青島後,成為日軍駐地,此後一直被作為軍用。1942年修築長377米、寬8米的堤壩與陸地相連,成為陸連島。
小青島最高處有一座白色燈塔,它於1900年由德國人建造,是青島市重點保護文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內裝有水晶稜鏡鑲成的反射鏡,並以牛眼形鏇轉式閃光燈發光,1997年更換為西班牙製造的航標燈,原燈送到秦皇島航標博物館收藏。這座燈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過往船隻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它與棧橋一起,被視為青島市的主要標誌。有“茫茫海灣有紅燈,時明時滅自從容,翠島白塔沐夜色,琴嶼飄燈傳美名。”之說。
1988年夏,小青島經重新規劃建設成為前海一處旅遊景點。如今的小青島,遍植黑松、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

海水浴場

棧橋西邊這個沙灘是第六海水浴場,它是市區浴場中最小的一個,與繁華的中山路相鄰而且周圍環境十分優美,可同時容納上千遊客戲水。沙質細軟,尤其適合沙灘嬉戲。第六海水浴場距離小青島不遠,每到晚上琴島上的導航燈光影與浴場波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

海關大樓

海關大樓始建於1992年10月,共26層,地上24層,地下2層,139.9米高,青島海關雖然以青島命名,但卻是山東口岸進出境監督的總管理機關,下轄濟南、淄博、濰坊、煙臺、威海等十多個海關,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而且自1997年開始連續五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

海上皇宮

海上皇宮是一座集遊覽、娛樂、演出、餐飲於一體的旅遊場所,投資一億多人民幣,整座建築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的,共6層,地下一層,地上5層,整體用108根柱子支撐,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環境,五星級的服務,被列為青島餐飲特一級店。

棧橋賓館

棧橋以東、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棧橋賓館,原是德國青島大飯店附屬的旅館部,由德國建築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築。而原德國大飯店的主要建築於1993年拆毀。
德國占領青島期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親王多次來過青島,並曾下榻於這座飯店,因而當時俗稱“亨利親王大飯店”或“亨利王子飯店”。當時的德國墨克連堡親王、清朝郵部大臣盛宣懷也曾在此住過。1922年8月,孫中山到北京與袁世凱會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於9月28日抵達德國統治下的青島,曾下榻於此飯店。

旅遊信息

景區票價

青島棧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開放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後,實行對遊人收費的封閉式管理。2003年3月5日開始,青島棧橋重新免費開放。

交通信息

乘2路、5路、6路、8路、25路、26路、217路、220路、223路、225路、301路、304路、305路、307路、308路、311路、312路、316路、320路、321路、325路、412路、501路、隧道2路、隧道3路、隧道6路均可到達。

海洋學相關知識(四)

浮性生活期
沙面生物
沙間生物
沙紋
沙波
沙壩島
殘留沉積
浮冰群
條件密度
沙內生物
浪基面
正壓海洋
測波桿
歐亞板塊
濁積物
沉積腐殖質
沉積生物
沉積物通量
沉積物界面
淺海帶
沉積物捕集器
淺海動物
沉積動力學
淺水係數
次表層流
流環
氧飽和潛水
污著生物
氧潛水
永久性溫躍層
活性磷
水質監測儀
活塞取芯器
活體螢光技術
次表層水
次級種群
洋中脊玄武岩
氧化膜
水生群落
桁拖網
泥面生物
泥質海岸
泥內生物
氣邊界過程
水生生態系
機械式溫深計
波鋒線
水層虛反射
水層耦合
氣相互作用
水層改正
水層區
波浪衍射
氣界面
水密
波浪爬高
橫盪
板塊會聚
水產栽培
水產養殖場
模擬潛水
水中視程
極地冰
波控三角洲
水中牧場
水中對比度傳輸
水中對比度
水下採油系統
水下通訊
機會種
板內火山活動
沿岸泥沙流
沿岸水
沼澤生物
油氣水處理系統
油柵
水下照度計
河源物質
河控三角洲
毛初級生產量
橢餘波
水下壩
橢余擺波
水下信標
活性矽
板塊碰撞
洋殼
沙嘴
沿岸流
沉箱
沉積速率
浮性卵
浮式防波堤
浮式軟管
浮式結構
浮式碼頭
浮力沉墊
板樁
浪感電磁場
測深儀
氧最小層
氧最大層
濁流
板塊邊界
橢圓余擺線波
淺海聲道
淺海傳播
氣爆震源
流渦
流型
氣源物質
流體動力噪聲
水層生物
氣泡效應
洄游魚類
橢圓餘弦波
波齡
波高
波陡
波能譜
波群
氣舉
毛細波
波浪預報
比鹼度
水下結構
水下爆破
波浪水槽
波浪散射
波浪推算
波浪折射
波浪反射
波流
波周期
波剖面
波候
比容偏差
泛大洋
泊位
河界面
橈足幼體
河口灣
雜食動物
氯量
氯度比值
沙壩
機載紅外輻射計
氮磷比
次級生產量
氯度
濁積岩
淺灘
次級生產力
沉井
流冰
洋盆
水力模型試驗
瀉湖
波紋
波級
波浪荷載
氧分壓
標準海水
氣密
水生生物學
模組
浮冰
測波儀
水中能見度
淺水波
洋中脊
死亡率
波浪水池
泛大陸
橫搖
河口治理
河口化學
溝弧盆系
水下切割
污染物
棧橋
水色
水系
水生生物
水深測量
水尺
水團
氣象潮
水芙蓉
波浪能
氮循環
水下焊接
淺海沉積
板塊構造學
板塊
水產養殖
水下機器人
河口鎮
沉積作用

川籍作家

由四川省作家協會主辦,《當代文壇》雜誌社承辦的“2010中國當代文學論壇——新世紀文學創作與理論發展學術研討暨《當代文壇》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評論家就“如何打造文學川軍”與四川作家對話。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文學川軍”。

青島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