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頸犀鳥

棕頸犀鳥

棕頸犀鳥,別名:棕頸無盔犀鳥,亦稱無斑犀鳥,屬於犀鳥科,為典型的熱帶留鳥,產於雲南南鄰、西藏東南部,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山地森林中。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棕頸犀鳥,屬於犀鳥科,學名為 Aceros nipalensis。別名:棕頸無盔犀鳥,亦稱無斑犀鳥。是大形鳥類。 
同物異名:BuceronipalensisHodgson,1829,

形態

棕頸犀鳥棕頸犀鳥

全長約 120厘米。雄鳥頭、頸、胸部羽毛棕色;眼周淡藍色;喉部皮膚亮腥紅色。背、翅黑色,具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先端白色。尾羽基部黑色具綠光澤,下半部為白色。腹部、兩脅及肛周為棕紅色。嘴蠟黃色長而大,上嘴有寬黑斑紋。腳為帶棕或綠的黑色。雌鳥兩翅和尾羽帶有白色,羽衣除頭和羽冠外均為黑色而具綠色光澤。

雌雄鳥都有強大的嘴,形巨大而向下彎曲,嘴上無盔突(即盔狀突起)。雄鳥的上嘴為黃白色,靠近基部的兩側有大約5道橫行的黑色雕紋,下嘴的基部為橄欖色,端部為乳白色。眼周裸露的皮膚為亮藍色,嘴基的皮膚為紫藍色,其後有一個大的肉色斑。喉部的裸露部分為亮紅色,基部為青藍色。頭上具有象頭髮一樣的羽冠,羽冠和整個頭部,以及頸部和胸部均為橙棕色,腹部和其餘下體逐漸變為栗色。背部和翅膀為黑色,具有綠色光澤,初級飛羽的尖端為白色。尾羽基部的一半為黑色,端部一半為白色。雌鳥的頭部、頸部和下體為黑色。臉部裸露的皮膚為淡藍色,嘴基裸露的皮膚為深藍色。嘴較雄鳥的嘴為小,嘴上的雕紋也比較少,其餘和雄鳥基本相似。

叫聲:雄雌兩性均發出輕聲嘯叫Kup,聲不如雙角犀鳥深沉。

虹膜為血紅色,腳和趾為褐色或綠黑色。

習性

為典型的熱帶留鳥,較其他犀鳥更喜山區環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山地森林(海拔600-1800米)中,在樹洞內營巢。常成對或10多隻集結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榕樹果等肉質野果為食。常成對或10多隻集結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榕樹果等肉質野果為食。

棕頸犀鳥棕頸犀鳥

繁殖

一般在4~6月繁殖,利用自然的大樹洞營巢,每窩產1或2枚,卵的大小平均為59.2×43.1mm,卵殼呈白色。由雌鳥孵卵。

分布

產於雲南南鄰、西藏東南部。 喜馬拉雅山脈尼泊爾至中國西南、緬甸北部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棕頸犀鳥種群數量較為稀少,在西雙版納勐臘自然保護區內偶爾見到,估計數量大約每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於1~3隻。

國外廣泛分布於不丹印度尼泊爾錫金巴基斯坦緬甸泰國越南寮國高棉。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地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乾燥樹林地區。隨著各國熱帶兩林地區的廣泛發展及開墾種植經濟作物等因素,令其棲地減少;亂捕濫獵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國內外動物園有飼養,但未有成功繁殖紀錄。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生效年代:1997

IUCN瀕危等級: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瀕危等級:VUA1cd+2cd,C1生效年代: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稀有生效年代:1996

瀕危等級瀕危等級

致危因素

棲息地破壞: 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開墾,使棕頸犀鳥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
因為貿易被捕獵: 由於棕頸犀鳥為保護動物,一些不法商販收購棕頸犀鳥以牟取高額利潤。

保護措施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保護級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列為稀有;
已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
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將棕頸犀鳥列為地區重點保護動物,嚴禁獵捕。

佛法僧目百科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鳥綱的一目。成員體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多數種類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食魚,還有些種類食果實。

犀鳥目鳥類

犀鳥目Bucerotiformes有1科13屬57種,廣泛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島、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島,為典型的熱帶森林鳥類。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並趾型。常被列入佛法僧目。我國有5種:冠斑犀鳥、雙角犀鳥、棕頸犀鳥、銹頰犀鳥、棕頸犀鳥,大都見於雲南和廣西熱帶雨林地區,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