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位於風景優美的泮坑旅遊區,現在是梅州市一級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梅江區水白中學位於風景優美的三角鎮約亭崗,學校創辦於1937年,走過了從無變有,由小到大、三次搬遷的風雨歷程。發展到今天,已成為擁有29個教學班,師生1800多人,占地面積36685平方米,建築面積14343M2的初具規模的一所初級中學。1999年被評為梅江區一級學校,2003年被評為梅州市一級學校。

辦學條件

教學大樓落成典禮教學大樓落成典禮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屆人士的關心支持下,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所需的禮堂、課室、教學樓、實驗大樓、體育場、音響設備、師生宿舍等一應俱全,圖書室、閱覽室、電腦電教室、語音室和各學科實驗儀器等場室的設施先進完備。學校管理體制健全完善,校長帶領行政一班人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教師綜合素質較高,辛勤耕耘,從嚴治教,校風校紀良好,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學校不僅實現了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的教學目標,而且逐步實現了學生“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較佳的辦學效益。學校連續五年國中升高中綜合評分和入重點中學的人數穩居全區前列,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區組織的各科知識競賽及文娛、體育等比賽屢屢獲獎。學校連續九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學校連續五年被梅州市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警校共建先進單位”,是“梅江區禁毒教育示範學校”、“梅州市學生行為規範示範學校”等。
展望未來,學校將瞄準規範化、示範性學校目標,本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辦學精神,高標準、嚴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環境一流、教育教學質量一流、富有特色的學校,並且努力邁向“省一級學校”的行列。

學校簡史

實驗樓實驗樓
水白中學,於1937年由原水南、白土兩堡熱心桑梓教育人士李訓麟、梁銳民等先生倡議,經兩堡熱心公益事業的梁達宏、熊鵬初、侯子豪、侯鐵毅、侯昌麟、侯經則、梁紹達、熊理、劉品三、劉谷園、劉君甫、劉玉軒、梁懋1960年春,校舍被徵用,由政府指定遷建於梅江約亭崗原仰賢國小及龍上國小校址,並改名為梅江中學。1960年秋,周恩林任校長期間,奉上級指示,復辦高中班。一年後,高中班又停辦。1962年起,秦紹友任校長。於1968年秋又辦起了高中班直至1983年秋停辦。1976年起,先後任校長的有鄧雪英、劉思靜、張新靈、吳英元、池源慶、鍾宏昌、梁萬名、葉勝春、張對昌、林青山、熊慶龍、鍾啟洵等。
1939年春,李訓麟校長出南洋募捐。時值抗日戰爭,歷盡艱險,共募得白銀三萬多元。由梁達宏、梁紹達兩先生和溫姓鄉賢等捐寮背嶺土地建校,兩翼三層的校本部樓於1942年落成。在此期間,被公認為學校校產的新塘,為梅揭師管區霸占放養。後因民眾捕魚糾紛,株連學校,創辦人李訓麟、梁銳民二人被逮捕入獄,幾經鄉賢和師生奔走營救,始平冤出獄。1943年,梁民出任校長,繼續得到國內外鄉賢贊助,並經師生共同努力,相繼興建“樂群堂”一座,開闢籃球場和足球場各一座。此時,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分設了春秋班組946年秋葉錦城接任校長,增辦高中,成為完全中學。1948年夏,葉錦城、梁銳民連袂前赴香港、廣州等募捐籌建“敬業堂”,同年秋興建,第二年秋竣工啟用。與此同時,師生出錢出力擴建了“樂群堂”後半部,並擴大了足球場、加辟了籃球場,增添了圖書儀器。從此,辦學條件更具規模,教育質量日高,學校聲譽日隆。解放後,水白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任命葉錦城續任校長,由於就讀人數激增,教育不敷,曾搭竹篷教室兩間上課。1951年秋,高三、高二、高一三個班分別併入東中、梅州和聯合三校。1953年秋至1960年夏,政府先後任命劉松華、丘石文、劉斌相繼任校長。1954年,教育事業大發展,全校師生增至1000多人,開設18個班,教室不夠,再搭竹篷上課。1956年,政府撥款在校本部對面嶺上,興建兩幢教室,設備日臻完善。1960年春,校舍被徵用,由政府指定遷建於梅江約亭崗原仰賢國小及龍上國小校址,並改名為梅江中學。1960年秋,周恩林任校長期間,奉上級指示,復辦高中班。一年後,高中班又停辦。1962年起,秦紹友任校長。於1968年秋又辦起了高中班直至1983年秋停辦。1976年起,先後任校長的有鄧雪英、劉思靜、張新靈、吳英元、池源慶、鍾宏昌、梁萬名、葉勝春、張對昌、林青山、熊慶龍、鍾啟洵等。
操場操場
1982年10月,恢復“水白中學”校名,同年10月成立“水白中學校友會”,葉錦城任會長。
水白中學自六十年代遷校以後,就得到了劉潤楠先生、熊淑宜女士、劉宏慶、劉淼慶、劉錦慶等先生捐資興建起大禮堂一座。1984年,劉錦慶等又帶頭捐資及發動旅外鄉賢集資興建正校門及兩翼課室600M2;1985年旅外僑胞劉豪曾、闕呈祥先生、熊桂嬌女士發動旅外鄉賢二十五人集資改建正校門右翼兩間教室。
1986年校友曾憲梓為緬懷母校,獨資捐建仿寮背嶺原水白中學校本部模式的教學大樓一座,建築面積998M2,1987年熊德龍先生獨資捐建德龍體育場一座,占地面積15000M2及體育保管室、廚房等。
1990年,曾憲梓、羅煥昌、劉錦慶、姚永芳、姚美良、熊德龍、李貴輝、劉欣麟等先生捐資36萬元人民幣建造大禮堂(繼賢堂)一座,建築面積925M2。
1992年,劉錦慶先生獨資捐建外校門及值班室。市、區、鎮三級政府撥款興建學校圍牆,全長687M。建造學生宿舍一座,建築面積440M2,建造教工宿舍一幢1098M2。
1992年,校友梁錫光捐贈價值人民幣8萬多元的語言實驗設備一套。為鼓勵教師和學生勤教勤學,1985年起,劉錦慶先生還為學校設立了獎教獎學金,侯振麟、鍾讓娘、李仕銳捐資在學校設立了獎學基金。1998年葉勝春校長調任梅州中學任校長由張對昌副校長接任校長一職。新的領導班子團結一致,繼續狠抓教育教學工作,完善各項管理體制,使教育教學,校紀校風,素質教育出現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受到社會各方面讚譽,並得到廣大校支鄉賢的大力支持。

校大事記

風光風光
1998年葉勝春校長調任梅州中學任校長由張對昌副校長接任校長一職。新的領導班子團結一致,繼續狠抓教育教學工作,完善各項管理體制,使教育教學,校紀校風,素質教育出現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受到社會各方面讚譽,並得到廣大校支鄉賢的大力支持。
1999年始,熱愛鄉梓事業的陳用宏先生全心全意支持學校,出錢出力。先後捐資三十多萬元完善學校圖書、複印機、一體機、電子琴、印刷紙張等設施及資助貧困學生就讀。
陳用宏、鍾仕達等先生的熱心人士關心支持,大大調動了全校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學校呈現一派生機。
1999年升高中統考入重點分數線人數實現了歷史的突破,被重點中學錄取了三十四名,其中東山中學有6名,填補了十多年的空白。1999年冬,學校被梅江區區委.區政府評為區一級學校.2000年4月5日,舉行掛牌揭幕儀式,這是我校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
2000年10月7日,水白廣州校友分會年會在廣東大廈舉行。梅江區政府辦公室梁典元副主任,三角鎮黨委吳獻華書記、三角鎮人民政府楊柏康鎮長及水白中學張對昌校長、熊慶龍副校長、三角鎮教辦鍾啟洵主任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廣東省財政廳熊展譽副廳長專程到會祝賀。會議聽取了楊鎮長、張校長對家鄉、母校的近況匯報,到會校友們盛讚母校所取得的成績和家鄉變化,並為母校今後如何發展獻計獻策。本次年會的一切開銷,再次由鍾仕達校友資助。第二天,鍾仕達校友又專程從廣州趕到深圳,帶領學校主要領導拜會了深圳國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榮譽市民梁錫光校友,並受到熱情款待。他們都表示要把母校的發展建設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一部分。
2000年12月3日,三角鎮黨委廖秀芬書記、張海輝副書記、旅港鄉賢陳用宏先生、水白中學張對昌校長一行四人專程到深圳拜見國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錫光校友並得到熱情款待。梁錫光先生表示認捐30萬元人民幣支持學校興建實驗大樓。
2000年12月31日,三角鎮黨委廖秀芬書記率三角鎮四套班子成員、旅港鄉賢陳用宏先生來校與全校師生一起參加我校“喜迎新世紀”元旦文藝匯演,並對學校在新世紀的發展藍圖作了具體的規劃指導。
2001年元月7日上午,市、區、鎮人大代表蒞臨我校視察,對我校近年來的辦學思路和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
2001年2月10日,三角鎮人民政府楊柏康鎮長陪同鍾仕達校友、鄉賢葉小天先生及梅州市設計院工程師專程來校策劃實驗大樓的興建工程。2001年4月14日,三角鎮人大林金英主席、鎮政府梁福昌副鎮長陪同旅港鄉賢陳用宏先生、梁勝發先生來校指導,檢查學校實驗大樓籌建工作。
2001年6月15日,2001年度陳用宏先生獎教獎學金頒發大會在“繼賢堂”舉行。梅江區教育局李婉霞副局長、三角鎮政府楊柏康鎮長、梁福昌副鎮長、陳用宏先生及全校1600多名師生參加了大會。
2001年8月27日,市政法副書記張潤方、區政法委副書記張國慶等市區領導來校檢查指導“警校共建文明校園”活動工作,對我校開展此項活動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
2001年9月12日,2000~2001學年度梁錫光獎教獎學金頒發大會在繼賢堂隆重舉行。全校師生參加了大會,在今年國中升中統考中有突出貢獻的近三十位老師獲獎。
2001年9月15日,實驗大樓動工興建,三角鎮黨委、政府的部分主要領導,主要捐資人代表鍾仕達先生及部分師生參加了隆重簡樸的動工儀式。
2001年9月15日,梅江區“警校共建文明校園”授匾表彰暨水白中學現場會在我校隆重舉行,市政法委辦公室副主任劉俊岳、梅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萬年、市公安局副局長、梅江區公安分局局長劉桂達、梅江區教育局局長陳林華、三角鎮鎮長楊柏康等市、區、鎮領導及各中國小校長、法制副校長共100多人出席了大會。會議高度評價了我校開展此項活動的做法、經驗和所取得的成效。
2001年9月28日,第五屆《鍾叔平、葉演文伉儷獎教獎學基金》暨第四屆《鍾仕達獎教獎學基金》頒發大會在本校禮堂隆重舉行。
2001年10月6日,旅新加坡華僑、鄉賢張熙粦、黃杜英伉儷一行8人蒞臨我校,並慷慨捐資人民幣3萬元用於建設實驗大樓。
2001年11月21日,原深圳市住宅局局長,現深圳市住宅局巡視員、深圳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中科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榮元校友回母校省視,並表示要為母校的發展盡心盡力。

教師榮譽

時間 獲得稱號 級別 獲得者
2001、9 區優秀德育工作者 區級 熊慶龍
2001、9 區優秀班主任 區級 藍佳玲
2001、10 區中學優質課三等獎 區級 吳艷冬
2001、11 法制教育先進個人 市級 張育藩
2002、4 優秀共表團幹部 區級 肖仁貴
2002、4 十佳共青團員 區級 肖仁貴
2002、4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優秀指導老師 國級 林青山
2002、4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優秀指導老師 國級 李桂謀
2002、4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優秀指導老師 國級 熊瑞
2002、5 市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 市級 王喜鳳
2002、5 優秀共表團幹部 區級 肖仁貴
2002、5 優秀共表團幹部 區級 肖仁貴
2002、6 省國中數學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二等獎 省級 王喜鳳
2002、9 市德育工作積極分子 市級 張對昌
2000、8 教改積極分子 區級 林青山
2000、8 教改積極分子 區級 謝小旺
2000、8 教改積極分子 區級 梁慶霞
2000、9 市德育工作積極分子 市級 林青山
2000、9 市德育工作積極分子 市級 劉文芳
2001、2 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區級 王喜鳳
2001、2 優質課評比二等獎 區級 梁冬萍
2001、6 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 市級 林青山李桂謀熊瑞元

機構領導

校 長:熊慶龍
副校長:劉文芳、吳志明
教務主任:陳紅梅教務副主任:黃森祥
政教主任:梁劍輝政教副主任:吳煌源
總務主任:梁概華總務副主任:葉禮昌[1]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