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登山記功碑

格登山記功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全名為《平定準葛爾勒銘格登山之碑》,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北距松拜邊防站哨所約100米。立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

格登山記功碑點擊查看大圖

歷史記載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廷命班第、永常分兵兩路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的叛亂。清軍抵伊犁後,達瓦齊逃往格登山。五月十四日夜,清軍以22 人突襲達瓦齊軍營,達瓦齊部眾被驚潰散,降者6500 余騎。戰役結束後,在格登山樹此御碑,石碑高為2.95米,寬0.83米,厚0.27米。碑額鐫刻盤龍,正面刻“皇清”,背面刻“萬古”二 字,碑文為日出東海浮雕圖案。其正面用滿、漢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種文字鐫刻,全文豎排,以漢文總計210餘字,主要記載了清軍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叛亂的經過和戰績。格登山碑建於公元1760年。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親自撰擬,是樹立在格登山上的一方巨型花崗岩石碑。碑上有乾隆御製的碑文,至今猶存。200多年來,格登山因此石碑而聲名遠播,現石碑雖經風蝕雨剝,碑文漫漶斑駁,但整體碑石完整無損1975年,政府撥款加固整修。此碑是“新疆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

伊犁著名旅遊景點

伊犁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州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景點那拉提草原 庫爾德寧風景區| 恰西風景區| 火龍洞| 那拉提森林公園| 伊犁河民族文化旅遊村| 察布查爾靖遠寺| 惠遠古城| 林則徐紀念館| 喬爾瑪 | 賽里木湖| 伊犁河| 唐布拉草原 | 禿黑魯克帖木爾汗麻扎| 夏塔旅遊區| 小洪納海石人| 伊犁將軍府遺址| 果子溝| 格登山記功碑| 奴拉賽銅礦遺址|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札|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阿克塔斯避暑山莊| 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 小葉白臘自然保護區| 霍爾果斯口岸| 沙灣縣森林公園|錫伯民俗風情園| 惠遠古城 | 特克斯縣 |奎屯市 |三道河 | 格登山峰 | 鞏乃斯草原 |火龍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