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溝

果子溝

果子溝是伊犁地區的天然門戶,是一條北上賽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峽谷孔道,在古代,這裡是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咽喉,被成為“鐵關”,同時也因為它宜人的風景被譽為“伊犁第一景”、“奇絕仙境”,古人賦詩讚其“山水之奇,媲於桂林,崖石之怪,勝於雁岩”。 果子溝全長28公里,地勢險要,成吉思汗西征時,始鑿山通道,曾架橋48座,可見路之險峻。清乾隆時改建為42座,現在仍是烏伊公路幹線的重要路段。

基本信息

簡介

果子溝風景秀麗,景觀奇異,歷來被視為新疆的名勝之地,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美稱。果子溝的另一個名字是“塔勒奇達坂”,是一條北上賽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峽谷孔道,全長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台率軍,鑿石理道,刊木為橋,始成車道,曾架橋48座,可見路之險峻。清乾隆時改建為42座。該溝古為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鐵關”之稱。它縱貫北天山,是312國道烏魯木齊——伊犁公路的必經通道,也是伊犁的天然門戶。

主要景點

松樹頭,是果子溝的絕頂之處,北下直達賽里木湖畔,南下直入果子溝峽谷。賽里木湖,亦稱三台海子,與果子溝唇齒相依,亦為新疆名勝之一。由松樹頭南下二台林場,山路盤鏇崎嶇,一落幽谷, 是果子溝的險峻之處。落谷傍山,有一高山瀑布凌空奔瀉而下,狀如白練懸空,壯觀異常。二台,是由清代軍台、驛站得名。

從二台南下,山勢漸低,谷口漸開,公路兩隻見雲杉疏透,奇楊檉柳交柯,山杏、野果,滿眼新綠。果子溝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寶庫,以野果分布廣闊而聞名, 藥材資源也很豐富,自春至秋香草馥郁,野花爛漫,艷麗多姿。

春天的果子溝春天的果子溝
果子溝溝內峰巒聳峙,松樺繁茂,果樹叢生,鮮花競放,湧泉飛瀑,氣候涼爽,景色優美,當年全真派真人邱處機應成吉思汗之邀進西域路經此地,曾賦詩:“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岩萬壑橫深溪。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通輪蹄。前年軍興二太子,修道架橋徹水溪。今年吾道欲西行,車馬喧闐復經此。”又“銀山鐵壁千馬重,爭頭競角夸清雄。日出下觀滄海近,月明上與天河通。”果子溝的險奇和秀美,可見一斑。清代林則徐流放新疆,進入溝中,感嘆“如入萬花谷中”,可見果子溝在夏花絢爛之時的艷麗。

旅遊季節

果子溝一到春夏,那肯定是新疆西線最美麗的山谷。這段時間會從每年5月下旬一直持續到9月份。

物產資源

果子溝風景果子溝風景

果子溝,也是一處飽藏著山區資源的地方。整個溝谷的河灘、山坡,長滿了野生的塞維氏蘋果和山杏、核桃。“果子溝”之名,正是由此而來。元初耶律楚材在《西遊錄》中就說到果子溝“地皆林檎,樹陰蓊鬱,不露日色”。這裡所說的林檎就是野蘋果。又據科學工作者考察,果子溝還生長著百種中藥材,如黨參、當歸、貝母、獨活、蓁艽、佩蘭、山大黃、赤芍、野牡丹(即白芍)等。有的溝內,野牡丹密株連片達三四畝地的面積。在這些野牡丹的根下,長出一種叫冬蟲夏草的黑蘑菇,僅有火柴頭那樣大,它是全國稀有的名貴藥材,具有扶元益氣、滋腎補腦、明日提神、活血健脾的功能。果子溝中還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和粗質的磨刀石頭;樺木和松木資源也相當可觀。在密密的山林里,出沒著許多野兔、狐狸、狼、熊、野豬、馬鹿等走獸飛禽,形成一個環境非常優雅的天然動物園。

伊犁著名旅遊景點

伊犁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州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景點那拉提草原 庫爾德寧風景區| 恰西風景區| 火龍洞| 那拉提森林公園| 伊犁河民族文化旅遊村| 察布查爾靖遠寺| 惠遠古城| 林則徐紀念館| 喬爾瑪 | 賽里木湖| 伊犁河| 唐布拉草原 | 禿黑魯克帖木爾汗麻扎| 夏塔旅遊區| 小洪納海石人| 伊犁將軍府遺址| 果子溝| 格登山記功碑| 奴拉賽銅礦遺址|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札|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阿克塔斯避暑山莊| 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 小葉白臘自然保護區| 霍爾果斯口岸| 沙灣縣森林公園|錫伯民俗風情園| 惠遠古城 | 特克斯縣 |奎屯市 |三道河 | 格登山峰 | 鞏乃斯草原 |火龍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