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技術學院

株洲技術學院

株洲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已升級為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是國家綜合職業培訓基地,全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農民工培訓示範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學校技術練兵基地”。株洲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培養現代高級技術工人為主要目標的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是國家綜合職業培訓基地、湖南省技師培訓鑑定點、全省唯一的“學校技術練兵基地”、全國首批100個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之一。謝再榮,男,1962年出生,湖南攸縣人,中共黨員,湖南農學院湘潭分院農學專業大學畢業,歷任攸縣酒埠江鎮副鎮長,蘭村鄉、湖南坳鄉、檟山鄉、鴨塘鋪鄉黨委書記,中共攸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政法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等職,曾獲攸縣政府記功獎勵。

學校簡介

學院正門學院正門

株洲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培養現代高級技術工人為主要目標的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是國家綜合職業培訓基地、湖南省技師培訓鑑定點、全省唯一的“學校技術練兵基地”、全國首批100個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之一。學院始建於1958年,歷經40多年的創業,其辦學規模、師資隊伍、實訓條件、教學質量等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居領先地位,是有志青年求知、求職、獲取技能和繼續深造的理想園地。

經批准,株洲技術學院與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聯合組建湖南工商技師學院(籌),株洲技術學院為南校區,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為北校區。

校容校貌

湖南工商技師學院湖南工商技師學院

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學院地處市中心,交通便利,綠樹成蔭,是市政府授予的園林式單位。學院有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和規模宏大的室內實訓場地,建有數控、模具、焊接、電子技術等多個實訓中心。現有數控工具機和工作母機170多台,儀器儀表、精密量具3700多套(件)。每間教室配有電視機,寢室備有電話、電風扇、飲水機。院內設有醫務室為學生免費就診。

師資力量

教學樓教學樓

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上層。學院現有教職工166人,專職教師112人,其中高級講師、高級技師、講師、技師近100人。學院在培養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被譽為“紅色技工搖籃”,在全省和全國同類學校中享有較高聲譽,多次被選定為省、市技能競賽代表隊集訓指定單位和決賽賽點。由該院集訓的省、市代表隊曾分獲全國第四和全省第一的好成績,被省四廳、局授予特殊貢獻獎。多年來,在校學生和教師參加全省、全國技術比武活動屢獲全省總成績第一和全國優秀獎,社會各界對學院辦學質量和成果好評如潮。

辦學理念

1、辦學方針:善教繼志、學以致用、以人為本、人人有得。

2、校訓:仁愛兼愛、知行合一。

3、三種能力構想:即著力培養學生具備三種能力:近期就業能力、職業核心能力、自主創業能力。

4、可選擇素質教育: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和入校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選擇不同專業,確定自身職業發展方向;入校後,在教師指導下,可選擇側重理論知識學習和側重操作技能學習,力求各有所得,教師可根據不同主體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滿足學生個性發展以達到全面發展;教師根據學生的認同程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理想道德和法律知識教育,使學生成為合格公民、優秀工人和先進分子等不同層次的主體,學校不僅關注基礎好的學生,更要注重基礎差的學生成長環境,追求人人可以成功。

5、就業走在招生前: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推動供需合作、委培合作、資源合作、技術合作等各種校企合作模式,進一步張揚學院的就業特色。

6、開放式學生管理:開放視野、開放思維,注重師生交流與溝通,解除學生精神禁錮和逆反心理,引導學生理性回歸校園,學得開心,玩得愉快。

7、堅持平民教育思想:面向最廣大基層民眾,珍視學生,體諒家長,憑良心辦教育,投入關愛,營造和諧。將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和諧就沒有學院未來的共識根植於全體師生心靈深處。

8、實行畢業學生召回制:企業實際情況和洽談情況嚴重不符而影響學生就業的,學院負責將學生全部召回,另行推薦就業,學生因專業技術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的,經企業和學生本人同意,由學院召回進行再培訓,合格後送回用人單位或另行推薦就業。引

學院榮譽

2006年

學院獲2006年湖南省技能人才培養先進單位

學院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團體第一名

王定勇獲“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張艷軍獲“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張建獲“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王定勇獲全國第二屆數控技能大賽決賽全國十佳第九

曾海獲全國第二屆數控技能大賽決賽全國十佳第十

張建獲全國第二屆數控技能大賽決賽全國二十強

龍浩獲全國第二屆數控技能大賽決賽全國二十強

張艷軍獲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數銑職工組第三名

張建獲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加工中心職工組第三名

趙剛獲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數銑職工組第六名

王定勇獲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數車職工組第三名

廖述雨獲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加工中心職工組優秀獎

張志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維修電工第一名

文潛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維修電工第二名

張玉喜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一名

卜鷹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二名

賴樂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三名

龍傑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四名

劉勁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五名

鄒龍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六名

郭華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工具鉗工第一名

羅龍文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工具鉗工第三名

田優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焊工第四名

陳開梅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操作員網頁製作職工組第二名

劉良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優秀獎

王丹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優秀獎

彭丹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優秀獎

陳琳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優秀獎

覃睿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優秀獎

2007年

學院獲2007年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教學組織獎

學院獲2007年“天煌杯”湖南省電氣控制技術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

李湘獲全國首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獎

程滿鳳獲株洲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株洲市優秀教師稱號

張鑫獲“高教社杯”全國國語課程說課比賽三等獎

傅偉明獲聘為“高教社杯”全國國語課程說課比賽評審專家

曾平平被評為湖南省模具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

彭志紅在省電動控制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被評為優秀教練員

龍湘獲省可程式序控制系統設計師競賽職工組第四名

黃世雄被評為湖南省模具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教練員

王亦鋒獲湖南省模具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獎

張志獲維修電工學生組第四名

陳開碧獲維修電工學生組第五名

曾習文獲湖南省電氣控制技術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獎

焦艷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李銘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段仁平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王丹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孫靈芝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鄧雨微被評為湖南省計算機操作員優秀選手

黃美蓉獲中職女子鉛球第八名

謝菊香獲中職女子200米第三名

易斌獲中職男子100米第七名

謝菊香獲中職女子100米第三名

謝菊香獲中職女子跳遠第五名

錢項獲工具鉗工全國第五名

郭華獲工具鉗工全國第七名

黃永明獲焊工全國第八名

黃永明獲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雛鷹獎

王煒獲單片機快速開發專項技能職工組第五名

嚴妍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術多媒體製作職工組第三名

嚴妍獲湖南省技術能手

陳開梅獲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術多媒體製作職工組第五名

張璐青獲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優秀領隊獎

劉少軍獲湖南省模具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教練員獎

王斌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黃莉獲湖南省2007年案例征評一等獎

錢項獲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雛鷹獎

郭華獲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雛鷹獎

楊模根獲工具鉗工全國優秀獎

劉超獲工具鉗工全國優秀獎

唐再章獲工具鉗工全國優秀獎

蔣露獲工具鉗工全國優秀獎

張志獲維修電工全國優秀獎

易鵬獲維修電工全國優秀獎

錢項獲株洲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工具鉗工第四名

陳瑤獲湖南省模具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優秀選手

張志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維修電工高級組第一名

易鵬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維修電工高級組第三名

黃永明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焊工中級組第一名

唐在章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高級組第一名

劉超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高級組第二名

楊模根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高級組第三名

郭華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高級組第二名

蔣露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中級組第二名

錢項獲全國第二屆技工院校大賽湖南選拔賽工具鉗工中級組第三名

2008年

學院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團體一等獎

張建獲第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教師組第六名

張建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職工組第一名

張建獲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張建指導的胡水良同學獲2008年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銑床操作工中職學生組第二名,被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王定勇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車工職工組第一名

王定勇獲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

王定勇指導的張鵬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王定勇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省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王定勇指導的王興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數控車競賽項目二等獎

王定勇指導的賓利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車床操作工高職學生組第一名,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趙剛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職工組第四名

趙剛指導胡水良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趙剛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省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趙剛指導的周勇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數控車競賽項目二等獎

趙剛指導的張鵬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職學生組第一名,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曾海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職工組優秀獎

曾海指導的黃春同學獲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車床操作工中職組第三名,授予優秀教練稱號

曾海獲株洲技能職業院校教師技能競賽數控車第一名

曾海指導的黃春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車床操作工中職學生組第二名,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曾海指導的郝利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銑床操作工中職學生組第五名,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胡水良獲第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學生組第二名

張鵬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中職中技學生組第一名

黃春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中職中技學生組第二名

胡水良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中職中技學生組第二名

朱岳松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中職中技學生組第四名

張志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高職高技學生組第五名

郝利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中職中技學生組第五名

宋宗仁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高職高技學生組優秀獎

彭天承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高職高技學生組優秀獎

張艷軍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職工組優秀獎

廖述雨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職工組第六名

廖述雨獲株洲技能職業院校教師技能競賽數控車第四名

廖述雨指導的朱岳松同學獲2008年湖南省數控技能競賽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湖南選拔賽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高職學生組第四名,授予優秀教練員稱號

凌魁獲株洲技能職業院校教師技能競賽數控車第三名

宋禕華獲株洲技能職業院校教師技能競賽數控車第五名

凌增光獲株洲市首屆職業教師競賽一等獎

廖劍獲株洲市首屆職業教師競賽一等獎

張京昌獲株洲市首屆職業院校教師競賽二等獎

程滿鳳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省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危穎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市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汪大慶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市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育工作者

王定勇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省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趙剛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省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嚴妍被評為2007-2008年度全市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優秀教師

付偉民在第五屆全國中職學校“文明風采”徵文比賽中指導的學生作品獲優秀獎

段穎馨在第五屆全國中職學校“文明風采”徵文比賽中指導的學生作品獲優秀獎

付偉民獲教師報全國教師論文大賽壹等獎

羅建宏論文獲全國職業教育第一屆優秀教育論文一等獎

劉志清獲市多媒體作品製作員三等獎

賓立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高職高技學生組第一名

郭紅偉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操作工高職高技學生組優秀獎

易鳴獲湖南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銑工高職高技學生組優秀獎

張鵬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胡水良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王興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周勇獲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職數控技術類項目二等獎

胡錦容第五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徵文比賽作品獲優秀獎

段芳艷第五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徵文比賽作品獲優秀獎

2009年

學院獲2009年株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團體一等獎

學院獲2009年技能月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獎

宋宗仁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車工一等獎

鄒誠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銑工二等獎

賀豹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車工三等獎

何延鋼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加工中心一等獎

胡盼攀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組合一等獎

馬滔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車組合一等獎

張亮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車工三等獎

郭華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技術鉗工項目三等獎

石磊獲湖南省職業院校春季技能競賽數控技術車工項目二等獎

株洲技術學院獲株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團體一等獎

易文斌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焊工第三名

段湘如老師獲株洲市計算機操作員技術能手稱號

宋安寧老師獲株洲市維修電工技術能手稱號

張紅軍老師獲株洲市車工技術能手稱號

宋安寧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維修電工第一名

張紅軍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車工第一名

曾捷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維修電工第四名

石磊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車工第三名

劉斌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車工第四名

黃峰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工具鉗工第四名

倪海紅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焊工第二名

黃永明獲市職業技能大賽院校組焊工第六名引

歷史沿革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職業中專學校(以下簡稱一職)位於市紅旗北路58號,毗鄰320國道,所在地屬株洲市石峰區範圍。現為副縣級事業單位。

[曙光民辦中學]創辦於1957年9月,屬田心區教育辦創辦的民辦學校。地址在田心北門外麻塘坳,時任校長為黃壽貴同志。其時學校規模僅有國中3個班,在校學生百餘人。其後學校三易校址,分別在田心芋頭沖、田心東門曙光國小辦學。辦學規模逐步有所擴大,但最大時亦不過10個班的水平。1960年,沈友文同志接任校長。

一九六六年,轟轟烈烈的文革烈火也燒到了曙光中學。學生紛紛走入社會,參加運動,學校被迫停課。民辦學校無學生,失去了經濟來源,學校處於極其困難的時期。後求助、反映、造反到市教育局,因文革中株洲市教育局機關也處於癱瘓或半癱瘓狀態,所以經濟來源問題一時難以解決,但這所民辦學校從此在市教育局引起關注。

[株洲市第九中學]一九七一年,株洲市教育局在調整城市中學布局時,正式批覆將曙光民辦中學改制為公立學校,定名為株洲市第九中學。除原教師轉正外,還從全市調入部分骨幹教師,從大學應屆生中分配來部分新教師充實九中隊伍。當時在校班級有8個,不足400名學生,教職工總數不足30人。學校隸屬市教育局領導,原市二中校長劉益祥同志調九中任負責人,原市教育局政工科周迎福同志也調入九中,由於周迎福同志仍主持市教育系統冤假錯案平反工作,暫沒有到位。學校正式遷入現校址,採取“一邊建校,一邊辦學”的形式,辦學條件仍十分簡陋,電力不足,經常停電,用水不夠,師生員工的吃水都需到市鏈條廠去挑。

七三年至七四年,為回響“五七”指示精神,學校開始“學工、學農、學軍”活動,籌辦校辦工廠。在田心機車廠工宣隊的支持下,開始一些簡單的機械加工生產。七三年底周迎福同志正式到任,當時學校負責人為劉益祥,周迎福(政工組長)。

一九七五年,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由李繼志任革委會主任,周迎福與袁翠分別任革委會第一、二副主任,晏許厚任校政工組長。

一九七六年,根據上級指示,學校撤消“革委會”,正式任命周迎福同志為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袁翠同志任副校長。

從73年至77年,雖然教學樓、宿舍等都是“乾打壘”房子,但通過上下努力,學校辦學迎來了第一次輝煌期,入學人數逐年增加,最多時初、高中在校學生超過15個班,計700餘人;77年恢復聯考,形勢喜人。學校開始有學生考入高校深造;校辦工廠學工、學農也有成績,學校經濟狀況也開始有所復甦。

一九八四年,學校進行機構改革,周迎福同志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李定基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正規院校本科生任學校校長,軍轉幹部王偉到校任副校長;吳倩升任副校長。但新的校領導班子雖盡力尋求新的辦學思路,冥思苦想仍難有回天之術,教職工隊伍仍不穩定,其時吳倩調市十一中。

一九八六年,陳天星同志被任命為學校副校長。學校確定繼續辦好初、高中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校辦企業,由陳天星同志主抓這一工作。該年中,陳天星同志通過內部挖潛,引進人才,開發新的產品,企業出現轉機;同時創辦江南環保設備廠,邊建廠邊投產,校辦企業終於出現扭虧為盈。

[株洲市財會職業學校]一九八七年,李定基同志支援湘西貧困縣——古丈,由陳天星代理校長,主持學校工作。同年王偉副校長調市十一中,何章旺轉業到學校任副校長。

當時的辦學方針是:繼續發展校辦企業,醞釀創辦職業高中。在秋季招生中,通過市財政局及省財校的扶持,學校正式招財會專業兩個班,同時改名為株洲市財會職業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學校從此跨入職教行列。

一九八八年,財會專業招生4個班,顯示了職業教育的廣闊前景。同年,校領導班子進一步調整:校黨支部書記周迎福;校長陳天星(李定基同志返株後調入市八中);副校長章定湘;工會主席何章旺。

為加快改革步伐,學校決定實行結構工資制,雖然這種競爭機制的引入在教職工隊伍中曾引起強烈“地震”,但校領導通過過細思想工作,堅持了這一改革舉措。事實證明,這一舉措,適應了市場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學校後來的飛速發展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該年秋冬時分,創建華日進口汽車修理廠,同時開辦進口汽修專業,引入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隊員野村秀彰來校工作。為進一步拓寬辦學渠道,先後與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計量局、市稅務局商洽聯合辦學的新途徑,在株洲職教界形成率先之勢。

[株洲市環保職業中專學校]一九九零年在市環保局的支持下,環保專業開始招生2個班,學校也再次改名為“株洲市環保職業中專學校”。由此,學校正式開始全面步入中等職教的快車道,內部管理得到強化,開設專業不斷拓新、拓寬,迎來了第二次辦學高峰期,社會聲譽不斷擴大,“環保學校”已在市內外家喻戶曉。當時的校級班子是:市環保局閻雙林局長任名譽校長,陳天星同志任校長;周迎福同志調離,易斌初同志調入任黨支部書記。一九九四年,任命曾立明、彭程同志為副校長。

由於適應了市場要求,把握了職教規律,學校辦學日益好轉,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循環逐漸引起省、市領導的關注。至一九九四年底,在省、市領導的關懷下,市政府確定我校申報“國家重點職業高中”,簡稱“晉百強”工程,並且首批投資1200萬元。

一九九五年,全校師生員工上下一致、團結一心、加班加點、奮力拚搏,準備迎接國家教委的驗收評估,同時也從全國各地調入一批骨幹教師,充實隊伍,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是年,學校以全省第一名的佳績順利通過“國檢”,晉升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株洲第一職業中專學校株洲機械電子工業學校]一九九六年,學校更名為株洲市職業中專學校,是年加掛“株洲機械電子工業學校”校牌,實行“一校兩制”,同時執行職業中專及普通中專教育。學校被市委、市政府定為副縣級教學事業單位,同時成立校黨委,時任校長為陳天星;黨委書記為易斌初;副校長先後有曾立明、彭程、鄧志革等人;校工會主席仍為何章旺同志。以上成員均為校黨委委員。另有鍾立軍同志九六年上半年被任命為副校長,下半年彭程、鍾立軍兩同志調離。

一九九八年,學校更名為“株洲第一職業中專學校”,同時保留“株洲機械電子工業學校”校名。根據事業發展需要,陳天星校長一九九八年調任株洲教育學院院長,株洲四中校長侯作亭同志調任我校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易斌初同志仍任黨委書記,我校副校長為曾立明、鄧志革同志,工會主席為何章旺同志。其時學校開始第三次創業高潮,進行了如下幾件大事:

1、自籌資金三千多萬元,完善辦學條件和美化校園。

2、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進出口暢通”。自2001年來每年招生均突破千人大關,2004年新進各級各類學生3000餘人。2002年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02年獲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3年獲國家就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3、順利完成省級重點普通中專學校評估及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復檢。

4、先後完成與中國重汽集團職工大學株洲分校、株洲汽齒廠子校、株洲市交通技工學校的整合工作,擴大了學校實力(在校教職工達320人,在籍學生達9000餘人),盤活了教育資源。

期間,易斌初、何章旺同志先後退休,曾立明同志調教育局機關工作。2001年9月,由市委組織部任命鄧志革同志接任學校黨委書記職務;任命譚李華、陳忠林為學校副校長。2002年3月,任命黎修良同志為副校長;任命高興同志為紀委書記;任命熊振倜同志為校工會主席。其後,再任命瞿維中同志、汪炎珍同志為副校長。鄧志革、侯作亭、陳忠林、譚李華、黎修良、熊振倜、高興同志為黨委委員。

九八年以來,學校不斷加強內部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教育教學、招生就業之雙中心,取得了一批批令人矚目的成績:學生方面,由於學校注重技能訓練,學生在省市級大型比賽中頻頻獲獎,特別是校計算機特長隊2001年參加全省大中專學校學生技能比武獲團體第一名,校文工團屢次在省市級大型活動中表現不遜,成為省內風景。學生參加對口升學考試,錄取率已達85%以上,學生畢業後因為“好用、管用、能用”受到全國30多家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當年就業率達95%以上。2002年9月,被評為湖南省中專學校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教師隊伍得到不斷加強,九五、九七年分別從省內外及有關高校一次性引進各科優秀教師共50餘人。侯作亭校長被評為特級教師;張亦剛老師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個人;鄧志革書記被評為湖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有20多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或優秀班主任。

2002年4月,學校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樣板為全國德育工作會議提供了參觀現場;5月,教育部部長親臨學校考查,對學校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欣然題詞:“發展職業教育,培育高素質勞動者”。是年9月,學校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株洲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籌)]2003年6月,經湖南省教育廳批准,正式籌建株洲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進入了高等教育行列。2003年有汽車套用等5個專業進行了全日制大專學歷教育生招生,2004年有汽車套用、機電一體化、電子套用、計算機及套用、電子商務、財務會計、市場行銷、經貿英語、環境工程等9個專業進行了全日制普通大專學歷教育生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大專學歷教育生近500人。

[株洲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33號檔案批覆正式建立株洲職業技術學院。

院系設定

管理信息系

管理信息系以培養現代管理、信息、動漫技術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同時擔負全院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向全院提供計算機維護等服務。系部自2005年10月成立以來,在學院的重視與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發展成為學院最重要的教學系之一。

師資力量充實。現有專兼職教師37人,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6人;有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教師近20人,計算機專業“雙師型”教師占總人數的90%以上。師資專業知識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是學院發展的核心力量。其中文化教研室承擔著株洲市職成教中職語文、數學研究會的大部分工作(傅偉民高級講師任語文研究會會長,黃莉高級講師任數學研究會副會長)。

專業特色鮮明。本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體現學院工貿特色,成功開設了動漫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套用、工程文秘等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全面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實現個個有得,促進人人成功,為社會輸送適應性強的高技能人才。

教學設施齊全。共有電腦機房12間,現代新型計算機800多台,多媒體教室8間,充分滿足了全院計算機教學的需要。

教研成果顯著。近三年來該系教師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編寫教材、講義8本,語文課改成果獲全國一等獎;教師參加省市各級各類競賽屢屢獲獎。陳開梅老師獲2006年湖南省計算機套用技能競賽計算機操作員(網頁製作)職工組第二名,在07年省計算機套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多媒體作品製作員職工組第五名;黃莉老師獲2006年省“湘科杯”中職數學教師技能競賽教案設計二等獎、數學教師技能競賽說課二等獎。張鑫老師獲2007年株洲市中職學校國語口語教學設計與說課比賽《朗讀的技巧》二等獎,並直接派送參加全國比賽。嚴妍老師在07年省計算機套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多媒體作品製作員職工組第三名,被授予“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段湘如老師08年省計算機套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中獲計算機操作員職工組第四名。2009年,在市職業院校數控套用技術專業教案設計與說課比賽中,黃莉老師獲一等獎。在株洲市“新觀念、新教法”課堂教學比賽複賽中,韓明老師的數學課、楊偉鳳老師的語文課獲得一等獎,羅芳、劉偉、段相如老師的課均獲二等獎。在決賽中,韓明、楊偉鳳的課分獲一、二等獎,韓明老師還被授予“2009年株洲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能手”稱號。楊偉鳳、胡艷紅、左美霞、段穎馨參加株洲市語文學案比賽,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在株洲市首屆技能月活動中,計算機老師段湘如被授予“株洲市技術能手”稱號。胡艷紅老師12月初參加在浙江寧波舉行的語文說課比賽,獲得三等獎。傅偉民老師擔任評審。

學生參賽方面:2008全國文明風采大賽中,該系指導學生獲得1個全國二等獎,2009年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該系指導學生獲得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一個四等獎。參加株洲市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2008年9人獲獎,其中2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2009年6人獲獎,其中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引

工業自動化系

湖南工貿技師學院工業自動化系成立於2005年10月,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且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是目前學院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專業最多的系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64人,專兼職教師36人,外聘教教師8人,其中高級講師、高級實習指導教師16人,講師14人,“理實一體化”及“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80%以上,高級技師、技師25人;湖南省知名專家2人,國家級數控專家裁判(兼本係數控專業首席教師)1人,湖南省技術能手5人,學院名師5人。

工業自動化系是培養機械製造、數控維護及工業自動控制類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教學系部。現已分三層次開設近20個專業。

系部根據學院“憑良心辦教育”的平民教育理念和“善教繼志、學以致用、以人為本、人人有得”的辦學方針在教學中狠抓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統一與技能成才。在實際教學中廣泛採用“理論一體化”教學和“過程性素質”教育,培養和造就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和“雙師型”教師。為適應技能訓練對大量硬體設備的需求,系部配備了近1000萬元設備。

二、辦學特色

該系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辦學宗旨,重視學生實踐技能和素質培養;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單位歡迎且學生、家長滿意,已成為本系最為突出的辦學特色。

該系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一專多能”專業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上採用校內外相結合的強化訓練方式,使學生就業後能很快適應企事業單位的要求,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畢業實行雙證書制度(畢業證(學歷證)+技能等級證),使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取得相關專業技能等級證和上崗證。

三、辦學成果

工業自動化系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學設備,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近年在各項專業技能競賽和專業建設方面取得如下成果:

1、近年種類比賽主要成果

“數控擎天領風騷”,該係數控專業連續在2006、2008年全省數控技能比賽中奪冠,並在全國大賽中表現出色,成為全省最有實力的數控技術教學單位;“電氣控制創一流”,傳統電類專業青春煥發,比賽成績斐然,實力大幅增強。

2、專業建設成果豐碩

全系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成果顯著,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編寫了多本教材,進行了多項課題的研究和開發。

四、就業狀況與前景

該系學生完成學業後統一由學院分配就業,由於畢業生上崗後適應能力強、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每年學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高居100%。引

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是學院規模較大、整體實力雄厚的系部,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學術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優秀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高級講師、高級實習指導老師、高級技師10人,講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技師15人,技術能手4人。開設專業有模具設計與製造、裝配鉗工、機械CAD/CAM、模具鉗工、機修鉗工、焊工等專業。

機械工程系實訓教學設備齊全,設備精良,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工具機等先進的實習設備及注塑、衝壓、焊接等生產實訓車間,可充分滿足生產實訓教學的需要。

機械工程系教學科研能力強,成果顯著。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幾十篇,參加全省模具設計大賽和全市模具鉗工、焊工技能大賽中,本系多位教師、學生獲獎。

學院堅持“就業走在招生前”的工作思路和“推薦有序、專業對口、層次提高”的就業方針,率先實行“實習與就業聯動”舉措,推行“校企聯動、共同培養”的辦學模式,為企業定向培養和輸送掌握現代工藝技術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保證了畢業生就業安置的穩定。多年來,該院畢業生就業穩定率一直在98%以上。

該系學生完成學業後統一由學院安排就業,由於畢業生上崗後適應能力強、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每年學生供不應求,就業率100%。畢業生在北京、上海、湖南、江蘇、浙江以及廣東深圳、廣州、東莞、惠州等地供不應求。該系專業就業後待遇在1500元以上,最高達5000元以上。引

裝飾工程系

株洲技術學院裝飾工程系是湖南省內唯一一所專業培訓裝飾行業從業人員的院系,是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指定培訓認證中心,同時還是鴻揚家裝等眾多家裝飾公司指定的定點委培單位。

裝飾工程系占地10000M2,擁有實踐樓2000M2,在7省26個城市設立實習基地。開設有施工監理(裝飾)、環境與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市場行銷(裝飾)、裝飾鑲貼、裝飾塗裱、水電設計與安裝共6個專業並開展家裝顧問、項目經理、室內設計師、家裝工人、企業員工定製培訓等多種培訓項目以及大專、本科成人教育函授學歷教育(湖南工業大學)。

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裝飾工程系辦學條件日趨完善,教學方案科學實用,教學管理自成體系。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業務素質精幹、專業技能突出、勇於開拓創新的師資隊伍。該系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基礎、以技能為目標的教學原則。與鴻揚家裝等眾多國內知名家裝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走校企結合,產學結合的辦學之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企結合,產教一體”的辦學模式。成功實現了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統一,專業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統一,學生學習與實習就業的統一。在教學方面,該系實行“教—練—跟—做”的全新教學模式,使學習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被動接受過程,更是一個反覆消化的強化過程,最終真正變成學員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自專業開辦以來,共向省內外知名家裝公司輸送施工監理、項目經理500餘人、室內設計師200餘人、家裝行銷人員120餘人、計算機輔助室內設計初級人員100餘人、裝飾工人2600餘人。由於該系教學理論結合實際極富針對性,學員知識全面,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引

學院領導

院長—陳洪星

陳洪星,男,漢族,1960年4月出生,湖南省茶陵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統計師,高級講師。先後在教育局,統計局、計委、外貿等部門任教員和管理幹部。1983年任茶陵縣計委副主任,1998年任株洲外貿集團副總經理,2002年初任株洲技術學院院長至今。先後被評為2003-2006年度湖南省職業教育培訓優秀教育工作者,2006年湖南省職業教育優秀工作者,全國技能鑑定先進個人,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04至2006年連續三年在株洲市領導幹部考核中評為優秀。

黨委書記—謝再榮

謝再榮,男,1962年出生,湖南攸縣人,中共黨員,湖南農學院湘潭分院農學專業大學畢業,歷任攸縣酒埠江鎮副鎮長,蘭村鄉、湖南坳鄉、檟山鄉、鴨塘鋪鄉黨委書記,中共攸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政法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等職,曾獲攸縣政府記功獎勵。現為株洲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副院長—唐懿

唐懿,男,漢族,1961年11月出生,湖南株洲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機械製造工程師,車工高級技師。1981年7月在株洲市勞動技校參加工作。1985年7月至2001年9月在株洲技術學院實習工廠,並從1993年起任實習工廠廠長。2001年9月至今任株洲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副院長—郭莉

郭莉,女,漢族,1965年出生,湖南株洲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講師,會計師。1985年7月參加工作,在株洲市科委開發中心任會計。1989年調株洲市建委職校(湖南城建學校)任會計。2001年調入株洲技術學院,任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至今。

副院長—左榮

左榮,男,漢族,1958年3月出生,湖南省衡東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76年8月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前在株洲縣教育系統先後擔任校團委書記,學區團總支書記,校領導。1985年至1989年在株洲市郊區中學先後擔任校工會負責人、教學主管領導、學區普教專乾。1989年7月至1992年3月在株洲市城建局市政管理處、局政工科工作,先後擔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2年4月公開選拔到株洲市勞動局,先後任副主任科員、科長,兼任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辦公室主任。2005年1月至今任株洲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2001年至2006年連續6年年度考核為優秀,2006年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榮記二等功。

紀委書記—康志光

康志光,男,漢族,1964年4月出生,湖南省衡東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80年10月入伍,歷任戰士、學員、排長,作訓參謀、連長、偵察股長、作訓股長、作訓科副科長、團副參謀長。2000年4月調任湖南省軍區工作,歷任祁東縣人民武裝部軍事科科長、副部長、部長等職。2007年1月轉業,任株洲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工會主席—皮步安

皮步安,男,漢族,1966年10月出生,湖南攸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講師。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實習教師和文化教研室主任、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黨政辦公室主任,2008年8月起任株洲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調研員—房迪華

房迪華,男,漢族,1955年8月出生,湖南省湘陰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1978年在株洲第二工具機廠工作。1979年調株洲市技工學校,歷任校團委書記,學生科長。2001年至今任株洲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