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鄉

栗木鄉

栗木鄉位於衡東縣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建國初,栗木屬衡山縣新塘區,1958年成立栗木人民公社,1966年屬衡東縣歐陽海區,1984年改為栗木鄉.1989年,泉新鄉併入栗木鄉。栗木鄉交通便利,省道1843線穿境而過,距霞流市火車站僅8公里,且村村通公路,因而交通運輸業很發達。交通業的發展,極大地加速了商品流通.每逢陰曆3、8日,為栗木的趕集日,人山人海,貨物豐富,是衡東縣農副產品主要集散地之一。

基本信息

栗木鄉栗木鄉
栗木鄉位於衡東縣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建國初,栗木屬衡山縣新塘區,1958年成立栗木人民公社,1966年屬衡東縣歐陽海區,1984年改為栗木鄉.1989年,泉新鄉併入栗木鄉。栗木鄉交通便利,省道1843線穿境而過,距霞流市火車站僅8公里,且村村通公路,因而交通運輸業很發達。交通業的發展,極大地加速了商品流通.每逢陰曆3、8日,為栗木的趕集日,人山人海,貨物豐富,是衡東縣農副產品主要集散地之一。

簡介

栗木鄉栗木鄉旱地

全鄉總面積約87.5平方公里,轄9個村和1個居委會,花木栽種面積達1.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5%,並形成了以栗木鄉為核心,輻射鄉頭、黃興、跳馬的種植規模達3萬畝。人口2.1萬,從事花木種植經營達1.5萬餘人。花木品種1200多個,產品遠銷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年銷售額達1.3億元。花木之鄉美名遠揚,考察參觀的領導及客商更是絡繹不絕,先後有全國政協副主席毛致用、中國花卉協會會長江澤慧、湖南省委書記楊正午、原省長儲波、原省長張雲川等領導蒞臨栗木鄉考察花木產業,年平均接待參觀達4萬人次。正是由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關心和大力支持,使得我鄉產業得到蓬勃發展,經濟得到迅速增長。國土總面積為106.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9386畝,其中田5606畝,土13780畝,可開發利用荒山25000餘畝,人均占有耕地1.13畝,全鄉土石山兼有,石山區比重較大,屬喀嘶特地形地貌的村有6個共55個組,土地都比較貧脊,嚴重缺乏水資源。森林覆蓋率為28%,2003年人均純收入為1374元,占有糧管所450公斤。栗木鄉農產品資源豐富,以生產稻穀為主,盛產柑桔、油茶、菜油、大豆、席草、花生等.栗木人民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把發展養殖業作為致富奔小康的“拳頭項目”來抓,為衡東的“養殖業之鄉”。栗木鄉城鎮基礎設施正在加緊興建,現已初具小城鎮的雛形。
栗木鄉主要經濟來源於畜牧業、勞務輸出、早菜、經果林四大支柱產業。全鄉現建成養牛示範場2個集中養殖肉牛136頭,養豬示範點1集中養殖商品豬個45頭,帶動養殖示範戶28戶423頭。年均出欄肥豬l.5萬餘頭、仔豬6萬餘頭,出籠家禽2萬餘羽。全鄉現有水池水窖2000餘個,沼氣池356口;已建成栗木村播團組蔬菜種子繁育基地1個70餘畝。經果林基地8個約2000餘畝,主要有楊梅、布郎李、優質石榴、梨、柿柄等物種,2003年實施退耕還林1972.8畝。 該鄉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鄉共有完小7所,教學點1個,1所獨立中學;有小型交易市場1個;全鄉有10個村、88個組已通公路,98%的組通電,60%的村已通電話;電視覆蓋率達80%,行動電話覆蓋率達60%以上;已建成鄉政府駐地長800米寬10米的“丁”字型水泥路面,全鄉70%的民眾飲水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栗木鄉在全縣有“養殖之鄉”之美稱,民眾養殖生豬的基礎比較好,而且已大面積鋪開了生豬養殖“兩全三保”工作,仔豬的銷售遍布全縣大部分交易市場。栗木鄉地勢比較平緩,較適宜經果林的發展種植,已引進多種品種進行種植且獲得成功,如楊梅、優質石榴、布朗李金秋梨黃花梨、桃等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經濟概況

栗木鄉栗木鄉建築
瀏陽市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特徵分明,春夏潮濕多雨,秋冬寒冷乾爽。夏季多為東南風冬季轉偏北風。熱量充足,無霜期長,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為16.7-18.2℃,日照1490-1850小時,輻射量為100-112千卡/m2,無霜期271.8天,年降水量1552.3mm,平均風速1.4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0.27億元,財政收入實現18.1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3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6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1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229元。2006年,栗木鄉基本競爭力首次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位列第92位。栗木鄉經濟以鞭炮煙花、生物醫藥、紡織服裝建築材料機械製造、礦產冶煉、食品加工、化工塑膠、竹木加工、花卉苗木等十大產業支撐。其中以鞭炮煙花、生物醫藥、紡織服裝和花卉苗木頗有影響。鞭炮煙花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享譽全球,作為響譽全球的花炮之鄉,栗木鄉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花炮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並擁有全球唯一花炮上市公司—湖南瀏陽花炮股份有限公司。栗木鄉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產權制度改革、金融安全區創建、城市建設、經濟環境最佳化等工作在全省獨樹一幟,被譽為“瀏陽現象”,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市)”和“湖南省文明城市”。湖南省商檢局、外匯管理局等均在瀏陽栗木鄉設立了分支機構或分局。2004年,瀏陽栗木鄉又成為國家開發銀行扶持區域經濟發展的全國四個試點地區之一。

特色資源

栗木鄉地理位置優越,長株高速、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穿境而過,距長沙市區25公里,距株洲市區26公里,距湘潭市區28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14公里,融入了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栗木鄉產業特色顯著,全鄉花木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年銷售收入2.2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500元,栗木鄉自然資源豐富,瀏陽河、仙人造等自然資源及花木始祖陳熹、大石嶺、將軍廟等人文景觀蘊藏極大的開發價值。栗木鄉人居環境很好,境內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非常適宜人居。栗木鄉民眾休育文化活動開展經常,各種健康向上、積極有益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

栗木鄉栗木鄉森林
栗木鄉耕地面積6.5萬公頃,林地面積3236平方公里,森林蓄積量771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63.5%,是“全國綠化造林百佳縣”、“中國紅桎木之鄉”、“中國油茶之鄉”和“全國花卉苗木基地”。地下水資源較豐富,屬鬆散堆積層、基層和裂隙溶洞水。地表水較發達,有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三大水系,支流236條以及180座大中水庫。栗木鄉礦產已探明8個大型礦、5箇中型礦、13個小型礦,分布地150個,有、硫、煤、菊花石海泡石等30多個礦種。境內地質環境好,不存在工業污染及土地惡化現象。成土母質有板岩、花崗岩、砂岩砂礫岩和石灰岩等岩石的風化物,第四紀紅色粘土和河流沖積物,其中以板岩分布最廣,面積最大。土壤類型有紅壤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紅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其中紅壤面積最大,分布最廣。

社會事業

計生工作
為保證全鄉人口和計生工作的有序發展,栗木鄉結合全鄉實際,突出“四個到位”,做好計生工作。思想認識到位。鄉黨委、政府要求鄉各單位和各村要認清計生工作形勢,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對全鄉計生工作負責與對本單位工作負責統一起來,把對集體負責與對個人負責統一起來,切實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努力形成齊抓共的工作格局 。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