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乾哈達蘇木

查乾哈達蘇木

查乾哈達蘇木位於巴林左旗西南部,北臨林東鎮,南部與巴林右旗寶日勿蘇鎮接壤,西與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相連。東西長約28公里,南北寬約24.3公里,總面積78.7888萬畝,查乾哈達蘇木,位於旗政府所在地林東鎮西30公里,境內貫穿305、303國道、查毛線、集通鐵路及省際大通道。查乾哈達蘇木轄:查乾敖包、希拉哈達、阿拉騰圖格3個嘎查。查乾哈達蘇木,位於旗政府所在地林東鎮西30公里,境內貫穿305、303國道、查毛線、集通鐵路及省際大通道。全蘇木共有7個嘎查,1335產,5240口人,總土地面積53萬畝。蘇木製定的工作思路是:生態為本、牧業為主、科技優先、全面發展,在實行禁牧舍飼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的基礎上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使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查乾哈達蘇木:草牧場面積61.5萬畝。全境屬丘陵山區,平均海拔628米。蘇木政府所在地位於東經119°15'40",北緯43°47'40",全蘇木屬半農半牧區,共有耕地8.7萬畝,水澆地1.555萬畝、旱地7.145萬畝、人均占有4.7畝。2006年末牲畜存欄7.5萬頭(只),撒鄉並鎮後轄14個嘎查村。截止2006年末共有3831戶,15178口人。

全蘇木共有7個嘎查,1335產,5240口人,總土地面積53萬畝。其中在冊耕地19366畝,飼料基地及草庫倫2萬畝,可利用草場47.6萬畝。沙源項目區、生態項目區、圍封項目區三項合計30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6.6%。2002年6月末牲畜存欄57354頭(只),其中牛2134頭,山羊35068隻,綿羊5000隻,其它3456頭(只)。2002年蘇木農牧業總產值1173.9萬元,其中牧業604.5萬元,農業421.2萬元,林業148.2萬元。財政收入4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全年預算內支出84.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1200元。‘
2006年,全蘇木社會總產值486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22萬元,牧業總產值224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該蘇木地處左旗西南,距林東鎮25公里,303國道、305國道、省際大通道、集通鐵路貫穿於該蘇木,交通十分便利。汪安池嘎查境內有豐富的珍珠岩礦一處。該蘇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聞名遐爾的真寂寺(召廟),遼祖州、遼祖陵、石房子。另外,七鍋山冰臼群、石桌子山、蓮花石、野豬林、西日他拉湖、紅光草原等景點、景區也位於該蘇木境內。對新時期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蘇木黨委、政府適時提出了“三色一業”的發展戰略(即白色:絨山羊;黃色西門塔爾牛;綠色:草原生態建設;遼文化旅遊業)。目前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總投資50萬元的絨山羊交易市場已建成。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投資40萬元的西門塔爾黃牛交易市場也已建成交付使用。屆時,查乾哈達蘇木將以嶄新的發展態勢融入地區經濟發展的循環網路,為左旗經濟的快速騰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發展思路目標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蘇木製定的工作思路是:生態為本、牧業為主、科技優先、全面發展。在實行禁牧舍飼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的基礎上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使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實現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5%,牧民增收300元的目標。2005年實現“1135”工程的長遠目標,即牛存欄1萬頭,綿羊存欄1萬隻,山羊存欄3萬隻,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元。利用三年時間實現生態優美、牧業優質、牧民優秀,;環境優良的“四優”目標;建設三個基地即:西門塔爾養牛基地罕山絨山羊種羊基地德美肉羊基地

實施措施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l、以人為本抓落實。蘇木黨委、政府認為發展思路目標確定後,關鍵在於幹部,只有這樣政策才能得到真正落實。抓幹部將從兩個層面抓起,一是蘇木領導班子從自身做起在全蘇木幹部中開展“以制度抓作風,以學習提素質”活動,在蘇木全體幹部尤其是共產黨員中宣傳旗、蘇木兩級方針、政策,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工作落實在最基層。同時引進競爭機制對事業單位及科技人員實行全員聘任制。二是嘎查幹部以支部為核心,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抓班子建設,並根據蘇木的發展思路及目標,做到以黨的建設帶動經濟建設,以經濟建設鞏固黨的建設,並把這一精神貫穿於今年的兩委班子換屆中。

2、立足生態建設。蘇木黨委、政府長期以來始終貫徹以生態為本,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蘇木的路子,以項目為依託,建設和保護並舉,以保護為主。今年在去年退耕還林(草)2700畝的基礎上承擔了9000畝的退耕還林(草)項目,並克服勞動力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困難,以嘎查班子為核心,黨員幹部帶頭,蘇木幹部指導的方式,勝利完成了項目的前期工程,今年我蘇木將完成造林2萬畝,(其中:退耕還林9000畝,荒山造林9000畝,社會造林3000畝)種草1.1萬畝,為了任務的落實蘇木科級領導幹部擔保賒欠6萬斤草籽給牧民發放,並把97年以後未分到產的20萬畝的草場全部分到各產,使廣大民眾能儘早享受退牧還草的國家優惠政策

3、抓住發展畜牧業這一主線。堅持“舍飼禁牧”的路子,改善當前的畜群結構,大力發展養牛業,綿羊業,逐步實現建設跨國道養牛、養羊基地的目標。今年將引進肉奶兼用型優質西門塔爾牛500頭,使牛達到3500頭,將山羊控制在35000隻的規模,綿羊在5000隻的基礎上發展到6000隻,落實旗大下鄉工作精神,無畜戶均發展養羊5隻以上。扶持養牛業的發展,蘇木將新建畜牧改良點13處,保證每嘎查一處,每處有1名改良員,並爭取高標準棚圈建設項目100處,使養畜達到小區化養殖規模。力爭年內建一處奶站,蘇木決定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執行舍飼禁牧,做義務宣傳員。嘎查黨員幹部要帶頭引進優質奶牛,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起模範帶頭作用,保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

4、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今年將繼續實行牲畜100%高密度畜牧防疫,培訓畜牧業科技人員,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優質高效牧業。擴大優質飼料的種植面積,降低舍飼成本。今年將落實飼料高梁1100畝,蘇丹草1050畝,青貯4800畝,為確保完成種植計畫,蘇木採取兩種辦法:一是蘇木政府從赤峰購進種子,採取包嘎查幹部、嘎查幹部層層擔保的形式,賒給牧戶秋季結算的辦法。二是典型引路,各嘎查黨支部黨員優先的條件下抓2—3個典型產,為其提供種子,確保飼料種植成功。畜群結構向敖特根、秸桿轉化向寶音德力根看齊。

5、抓好項目的落實工作。蘇木本著從項目上要效益的原則,積極爭取項目。今年將在落實阿寶力格75萬元治河工程,東哈達英格8萬元人畜飲水工程,爭取胡北溝88戶移民搬遷項目的基礎上,逐年將剩餘的耕地納入到國家退耕還林(草)項目中。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水澆地面積,爭取三年內使水澆地由現在的3500畝增加到5000畝。鞏固現有的良好治安環境,最佳化經濟環境,利用國道交通便利的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引資力度。蘇木黨委把握一切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大局,努力使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和全面提高。

黨政建設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精神,紮實推進構建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進一步轉變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作風,切實解決基層民眾生產、生活中諸多問題,2005年以來,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在全旗7個鎮1個蘇木77個村嘎查(村)中推行了“三定三評”制度,使5984名黨員通過“三定三評”制度接受民眾監督,充分調動了黨員幹部為民乾實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明確工作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三定”就是蘇木鎮、嘎查村兩級黨組織在年初根據上級對當地經濟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建等方面的要求做出“三定”:一是定出當年的工作目標和措施;二是定出為民眾所要辦的具體實事、好事和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農牧民黨員根據自己的實際,定出為民眾辦的實事、好事和下功夫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確定“三定”內容時,要立足於一個“實”字,即要防止大而不實,難以實現,又要防止虛而不實,走過場,做到貼近當地基礎條件、貼近旗、蘇木鄉鎮發展思路,貼近民眾意願。每年年初,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或召開黨員、民眾代表會廣泛徵求意見,然後歸納、整理,經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充分醞釀後,研究決定“三定”內容,並在村民大會上公告或在顯要地方長年公示,便於民眾監督。蘇木鎮黨委的“三定”內容分別以責任目標、自報目標的形式列入年度考核評價範圍。嘎查村黨支部、農牧民黨員要在年初分別與所屬黨組織簽定目標責任書和服務承諾書。“三定”,為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使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經濟方面找到了一個抓手,改變了過去就黨建抓黨建、就經濟論經濟的兩張皮現象。達茂旗希拉穆仁鎮呼和點素嘎查以牧業為主導產業,多年來,牧民人均收入徘徊在3000多元。“三定三評”制度實施後,該嘎查領導班子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將開發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草原旅遊資源這兩個項目列入黨支部“三定”內容後,先後引進了5000萬元鐵精粉加工和1500萬元的旅遊投資項目,使牧民收入人均年增加1000多元,嘎查村集體經濟增加到28萬元。嚴
把“三評”關
“三評”就是年終對照年初的“三定”內容完成情況,召集黨員、民眾代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大會,對蘇木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兩委”幹部和民眾黨員進行組織評、黨員評、民眾評的考核評議。蘇木鎮黨委的年終評議會由蘇木鎮幹部、各二級站所負責人、嘎查村幹部和民眾黨員代表參加。嘎查村兩委和黨員評議會由包嘎查村蘇木鎮領導及幹部、嘎查村全體幹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蘇木鎮黨委給予指導、監督。每名蘇木鎮領導和嘎查村幹部根據“三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工作履職表現等向民眾述職,要回答黨員、民眾的詢問。在總結、述職的基礎上,由參會人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給予評議,在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蘇木鄉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幹部要評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黨員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台。石寶鎮腮吾村黨支部書記栗天喜多年從事馬鈴薯產業化種植和銷售,2005年他成功引進一家高科技馬鈴薯種薯繁育公司,村民全部為該公司繁育種薯,戶均增收2000餘元。2006年他引資又新建了9個高科技噴灌圈,使全村的馬鈴薯種植都實現自動化、高科技化,使戶均又增收2000元。

獎懲機制

查乾哈達蘇木查乾哈達蘇木
“三定三評”工作制度實施的好與壞,最終要落實到獎優罰劣上。在“三定三評”制度執行情況的考評活動中,堅持做三個結合:對蘇木鎮的考評要與年終實績考核結合起來,對嘎查村的考評要與旗制定的《嘎查村幹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結合起來,對農牧民黨員的考評要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結合起來。蘇木鎮的考評由旗紀檢委、組織部實施,嘎查村幹部、農牧民黨員的考評由蘇木鎮黨委組織實施。“三定三評”制度實施三年來,召開民主評議大會3次,旗紀委和旗委組織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蘇木鎮、嘎查村圍繞“三定”內容開展調研督查48次,徵集民眾意見560餘條,採納並已落實的320餘條。423名蘇木鎮和嘎查村幹部向民眾代表述職述廉,自覺接受民眾監督。考評結果將作為表彰“五個好”蘇木鎮黨委、“五個好”嘎查村黨支部、民眾滿意部門的主要依據;對蘇木鎮領導班子成員的考評結果,將作為其提拔使用和工資晉升的依據;對嘎查村幹部的評議結果,將與其工資獎懲、職務任免直接掛鈎;對黨員的評議結果,要按照黨員管理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或組織處理。“三定三評”制度實施三年來,有69名嘎查村黨支部書記受到蘇木鎮表彰獎勵,發放個人獎金124200元,優秀班子補貼34萬元。
嚴格的監督獎懲機制,培養了幹部親民、愛民、為民的工作作風,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權建設。原查乾哈達蘇木黨委了解到民眾購買奶牛自籌資金難解決的問題後,動員蘇木幹部每人拿出3000—5000元資金,墊資為牧民購買奶牛,解決了牧民的實際困難。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民眾能夠全程監督,賦予了民眾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權利。正如村民所說:“三定三評”制度是衡量幹部工作的標尺,工作乾好乾壞是擺在明處的,乾好工作的幹部我們擁護,乾不好工作的幹部我們就有罷免他的依據。
“三定三評”制度的實施,將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還給了黨員民眾,給基層幹部帶上了“緊箍咒”,實現了“四個轉變”:即由過去辦什麼事少數幾個幹部說了算變為大多數民眾說了算;由過去黨支部工作相對封閉運行變為公示承諾和陽光運作;由過去搞督查只是上對下變為上級督查和民眾監督相結合;由農牧區幹部黨員對上負責變為上對下雙向負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