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

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青山銘記,綠水藏情,八女殉難之地,吸引了各界人士慕名而來。1995年,家鄉人民捐款40多萬元,將紀念碑增高到10米,還建起130多平方米的紀念館。“雖然大家捐的錢不多,碑和紀念館也都不大,但林口人精神上是富有的。紀念碑建成揭幕那天,山上坐滿了民眾。”如今紀念館已被列為紅色旅遊景點,年接待遊人3萬餘人。八女投江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和戲劇舞台。

簡介

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

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位於林口縣刁翎鄉三家子村附近烏斯渾河西岸,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英勇犧牲的八位女同志而建。 1938年7月至9月,東北抗日聯軍四、五軍主力由依蘭向五常一帶徵戰。當部隊返回刁翎附近時,五軍婦女團只剩下指導員冷雲,班長鬍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查桂清、王惠民、李鳳善(朝鮮族)和四軍被眼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八位同志,其中最大的23歲,最小的僅13歲。10月上旬隊伍遭到敵人突然襲擊,冷雲等八名女同志被隔斷在河邊,同大部隊失去聯繫。她們頑強戰鬥,寧死不屈,最後子彈打光,共同跳入烏斯渾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建國後,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附近山坡上,建立了紀念碑。正面是抗聯老戰士陳雷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殉難地位於刁翎鎮三家子村東北約4公里處,柞木崗子山下,烏斯渾河左岸老道口一帶。紀念碑位於河左岸大小關門咀子山西坡,公路東30米處。現在的碑1995年在原址上修建的。 殉難地標誌為“八女投江”紀念碑。碑質為花崗岩,正面刻有陳雷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豎寫八個大字。為紀念1938年秋,抗聯八名女戰士英勇抗擊日軍,彈盡援絕,寧死不屈,集體殉難的英雄業績於1982年修建的。碑的左面是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著烈士簡介及畫像,以及刀槍和遺物。同時還展出刁翎地區的抗日史實及抗聯將領的遺像及遺物等。 由於八女英烈事跡傳遍國內外,影響巨大。“八女投江”殉難地已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修建目的

林口八女投江紀念館殉難地位於刁翎鎮三家子村東北約4公里處,柞木崗子山下,烏斯渾河左岸老道口一帶。紀念碑位於河左岸大小關門咀子山西坡,公路東30米處。現在的碑1995年在原址上修建的。殉難地標誌為“八女投江”紀念碑。碑質為花崗岩,正面刻有陳雷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豎寫八個大字。為紀念1938年秋,抗聯八名女戰士英勇抗擊日軍,彈盡援絕,寧死不屈,集體殉難的英雄業績於1982年修建的。碑的左面是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著烈士簡介及畫像,以及刀槍和遺物。同時還展出刁翎地區的抗日史實及抗聯將領的遺像及遺物等。

展覽內容及精神

“八女投江”紀念館以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鬥爭歷程為背景。國內其他紀念館最大的區別在於,“八女投江”紀念館展出內容將體現“鏡泊湖連環戰是中國共產黨人打響的抗日第一槍、金日成同志率領朝鮮人民游擊隊與東北抗日聯軍並肩作戰、鏡泊湖南湖頭板石場會議確定成立朝鮮人民第一支軍隊武裝、解放牡丹江地區戰鬥是中蘇雙方投入兵力多、持續時間長、傷亡慘重、影響特別大的一次戰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一戰、‘八女投江’的英雄壯舉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第一偉大婦女群體”五大亮點。 展館目前正處於籌建階段,待展館建成後,將以大量詳實的文物史料,輔之以科技和藝術展陳手段,充分展現“八女英烈、視死如歸、忠魂永駐、流芳千古”的主題。八名女戰士最可貴之處是她們原本有生的希望,因為敵人並沒有發現她們,只要躲起來不出聲,就能活下來。但是她們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全力掩護大部隊突圍,這種精神可歌可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