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飄拂草

東南飄拂草

東南飄拂草(Fimbristylis pierotii Miq.),莎草目、莎草科、飄拂草屬植物。產於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雲南,生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林下。日本、朝鮮和喜馬拉雅山西北部與中部亦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東南飄拂草東南飄拂草

種中文名:東南飄拂草

種拉丁名:FimbristylispierotiiMiq.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拉丁名:Fimbristylis

海拔:1-3000

命名來源:[Ann.Mus.Bot.Lugd.-Bat.II:1865.145]

中國植物志:11:081

形態特徵

匍匐根狀莖的直徑達2毫米,外被卵形的鱗片。稈單生,扁三稜形,高13-35厘來,上部粗糙,基部有4-6個葉,最下面有1-2個近於無葉片的葉鞘。葉短於或幾等長於稈,寬1.2-2毫米,平張或邊緣向里捲,頂端急尖,有時鑽狀,邊緣具細齒,鞘前面部分膜質,銹色,鞘口斜裂,無緣毛,無葉舌。苞片1-3枚,短於花序,鑽狀或鱗片狀而具長芒;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長1.5-20厘米,具2-7個小穗;小穗長圓形、橢圓形或卵形,頂端急尖,長6-10毫米,寬2.5-4毫米,具9朵花;鱗片寬卵形,頂端鈍圓或近於急尖,長4毫米,栗褐色,邊緣膜質,白色,有3條脈,背面具綠色龍骨狀突起,最下的1-2片鱗片頂端有短硬尖;雄蕊3,花葯線狀長圓形,長2毫米,約為花絲長的1/4;子房長圓形,三稜形,下部稍狹窄,花柱三稜形,基部圓錐狀,無緣毛,柱頭3,幾與花柱等長。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長1毫米強,褐色,有細疣狀突起。

花果期5-6月。


產地分布

產於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雲南;海拔1-3000米。此外日本朝鮮喜馬拉雅山西北部與中部亦有分布。

莎草科·飄拂草屬

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Vahl ),莎草科,200種以上,全產溫帶地,中國有47種,全國均有分布,南部尤盛。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見於田間或曠野濕地上;花序頂生,為單生或復生的傘形花序或退化為一單生小穗;小穗有花多朵;鱗片螺旋排列於小穗軸的四周或下部的多少2列,下位剛毛缺;花柱基部收縮成一小球體;柱頭2-3;堅果平滑或有條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