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演奏家]

朱穎[演奏家]

公元2001年1月,中國農曆春節,維也納金色大廳,一位美麗的女子站在舞台中央,氣定神閒。她輕盈地舉起那支陪伴自己多年的嗩吶,把蘆葦作成的哨子放到唇邊……於是,古老而華貴的金色大廳里,迴蕩起了來自中國的嗩吶名曲——《百鳥朝鳳》。這位我國民樂界第一位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獨奏的女嗩吶演奏家,正是朱穎。

基本信息

概述

朱穎 嗩吶演奏家朱穎 嗩吶演奏家

朱穎,上海民族樂團青年嗩吶演奏家,中國嗩吶委員會理事、中國柳琴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朱穎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音樂世家。九歲始隨其父朱鉅昌(上海淮劇團嗩吶、 笛子二級演奏員)啟蒙學嗩吶,後得任同祥老師的精心輔導。自小在上海市民樂比賽中屢獲大獎。1989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師從劉英老師。199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 同年考試中脫穎而出加入上海民族樂團。
長年持之以恆的嚴謹好學、刻苦演練,以及謙和友善,唯美追求的個性,造就了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巧、獨到的音樂悟性和對美妙音色的的表現力; 她演奏的嗩吶音色優美、細膩華麗,蘊含現代樂感; 她不僅能熟練演奏近百首各種流派的嗩吶獨奏曲, 對我國各派的嗩吶演奏風格有較深的理論研究。難能可貴的是對藝術的執作追求,她常犧牲假期自費前往安徽、山東濟南等地向劉炳臣、 吳安民、周東朝等業內名師學習。
她演奏的“百鳥朝鳳”“打棗”是上海民族樂團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她的重要演出始於1988年,年僅12歲即參加了楊禮科從藝40周年師生音樂會,被譽為上海嗩吶小明星。94年參加第96期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嗩吶與探戈”的實況轉播演出,1990和2001年曾兩次出訪日本;此外,香港、 澳門、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海外各地都留下過她的美妙曲聲。尤為可圈可點的是2001年隨上海民族樂團赴歐洲演出,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蛇年春節民族音樂會上演奏的“百鳥朝鳳”引起轟動,成為我國民樂界第一位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獨奏嗩吶的女嗩吶演奏家。
2004年7月創辦了她中國第一個嗩吶網站,為全國甚至海內外愛好嗩吶的朋友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台。同年11月錄製中國第一張帶有個人改編曲譜和CD伴奏帶的流行嗩吶專集。
除演奏外,她還是位優秀的音樂教師,為上海多家藝校,少年宮和重點中學傳授嗩吶、柳琴和鋼琴等課程;教書育人,明德言志,有些優秀學生多次出訪香港、台灣、新加坡,法國等地演出。04年2月其學生榮獲首屆中國青少年演藝新人大賽金獎,本人被評為優秀園丁獎。在雙向互動教學過程中,不僅傳播普及民樂,還使個人技藝,對藝術和生活的理解有更深層次提高。
她演奏的嗩吶音樂典雅、細膩、華美,《百鳥朝鳳》 、《打棗》是她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另外,她的嗩吶音樂蘊含的現代樂感十足,曾為《臥虎藏龍》、《金舞銀飾》等多部影視及歌舞劇錄音,受到了廣大音樂及影視愛好者的好評。她出訪過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外國觀眾留下了妙趣橫生的中國嗩吶樂曲,多次受到各國媒體的褒獎。

經歷

“第一”· Internet(網際網路)
朱穎似乎與“一”很有緣。當她考附中時,由於瘦小,附中也從沒招收過女孩子,在父親的再三懇求下,終於破格參加考試,由於專業成績“第一”,她也由此成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歷史上“第一個”吹嗩吶的女孩子。朱穎告訴我,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她就開始自食其力,沒有拿家裡的一分錢,一生清平的父母看到如此懂事的女兒,很是欣慰。在談到上海民族樂團宣布由她在2001年春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奏《百鳥朝鳳》時,朱穎非常激動,因為這不僅是她的“第一次”歐洲之行,同時也是她所在的上海民族樂團赴歐洲的“第一次”演出,更是歷史上“第一次”由女孩子在金色大廳獨奏嗩吶。
2003年,她改編錄製了中國第一張帶有伴奏帶和樂譜的嗩吶教學CD,為眾多嗩吶學生的學習、進修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在事情業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朱穎將眼光放得更遠,2003年7月她與我國最大的民族樂器網合作,創立了“第一個”個人嗩吶網站。
談到這裡,朱穎顯得興奮而開心:“做為21世紀的年輕人,我覺得自己要與時代的發展合拍,充分利用新的傳播手段來為嗩吶音樂的推廣、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 Internet(網際網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傳播平台。利用它的多媒體功能和互動特點,我不僅可以跟國內、而且可以跟世界上所有喜歡嗩吶的人們建立直接而深入的聯繫。因此,我自己添置了設備,從頭學起關於電腦和網路的各種知識。很快,我就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我的網站順利的辦起來了,短短一年間, 網站的點擊率節節攀升。通過這個專業性的嗩吶網站,朱穎為遍及海內外的嗩吶愛好者義務提供所有嗩吶教學方面的服務,建立了一個全面了解、學習嗩吶的網際網路平台,為推動嗩吶音樂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
總之,她還有許多與 “一”有關的故事。
金色大廳·女孩
公元2001年1月,中國農曆春節, 維也納金色大廳 —— 一位美麗的女子站在舞台中央,氣定神閒。她輕盈地舉起那支陪伴自己多年的嗩吶,把蘆葦作成的哨子放到唇邊……於是,古老而華貴的金色大廳里,迴蕩起了來自中國的嗩吶名曲 ——《百鳥朝鳳》。
這位我國民樂界第一位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獨奏的女嗩吶演奏家,正是朱穎。
金色大廳是欣喜的,因為通過這位年輕姑娘的音樂,它領略了那遙遠中國的瑰麗和神奇。然而,欣喜的不僅僅是金色大廳,在法國巴黎的塞納河畔、德國科隆大教堂的穹頂下、澳大利亞悉尼海灣大橋旁、加拿大溫格華6月的晴空里、埃及開羅金字塔的龐然身側…… 都曾留下過這位女演奏家的美麗身影,都曾迴響過她那嗩吶的美麗聲音。

慈父·明師

對民樂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嗩吶是相當難學難精的一種民族樂器。而且,吹嗩吶的基本都是男性。而朱穎小時侯體質並不是很好,做為一個女孩子,她付出了比一般人更艱辛的努力。對為什麼選擇了嗩吶,她是這樣說的:“我小時侯非常調皮,父親在我9歲那年決定讓我學門樂器收收心。憑直覺我選擇了嗩吶。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我覺得選擇是對的,作為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嗩吶帶給我完全不同的感受。”也許是嗩吶造就了朱穎更質樸、更直爽的性格。
朱穎的父親朱鉅昌是我國著名的嗩吶、笛子演奏家及教育家,自幼師從於孫振江、任同祥老師。他對我國各派嗩吶都有較深研究,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生涯中,曾為各大專業團體培養了許多嗩吶、笛子人才。
“都說自己的孩子難教,可父親很耐心,但他一有空,總是帶我下鄉,錄下了許多小鳥的叫聲,讓我仔細聆聽、分辨。現在回想起《百鳥朝鳳》中百鳥的叫聲吹得好、吹得像,父親功不可沒。我真的很感謝父親。”聽著朱穎那悅耳的嗓音,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對父親的愛,在我的眼前,似乎浮現著一幅父親帶著女兒在田間地頭聆聽百鳥歌唱的溫馨畫面。此時,我甚至有些想念自己的父親……
除了父親,從小朱穎就得到嗩吶泰斗任同祥先生的指點。任先生總是說:小朱穎悟性好,什麼技巧一學就會。在2000年底,在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之前,為了把《百鳥朝鳳》演繹得更臻於完美,任先生經常在自己家裡對朱穎進行專門輔導,一句一句地指點《百鳥》。此後朱穎在金色大廳獲得的成功,有任先生太多的心血和支持。
朱穎說自己很幸運,跟隨嗩吶大師劉英老師學習了十多年。在她看來,劉英老師也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藝術領路人。
她說:“我在做學生時曾問過劉老師:‘什麼時候我也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劉老師回答道:‘希望你三十歲之前不要急於形成自已的風格。在此期間,要多看、多聽、多實踐,多吸收別人的長處。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1994年,劉老師和我一起去北京,在中央電視台演出嗩吶節目《鴿子》。在京期間,即使在去吃飯的路上,劉老師都在教我舞步怎么走,樂句怎么分。那一次演出很成功。從劉老師身上,我不但學到專業知識,還深深感悟到了對藝術應保有的認真和嚴謹。”

敬業·師表

作為一名專業的民樂演奏家,朱穎給人的突出印象是兩個字“敬業”。對演出的認真和執著,是她的特點,所有和她合作過的人都是如此評價她的。1990年她還是個孩子,一次去日本訪問,登台前她胃出血復發住院。然而,第二天她依然咬牙堅持了演出。在2003年去法國時,她為了第二天的演出能更完美,一個人躲在賓館練琴,甚至放棄了去凡爾塞宮的參觀。2004年一場全國及東南亞直播的重要演出,在舞台上她面對攝象機鏡頭,不顧數日的排練勞累,堅持真吹。2004年6月赴加拿大演出,因為旅途勞累和倒時差,她兩天沒有睡覺。但下飛機之後她第一時間就趕到劇院,投入到排練之中。在隨後的演出中,第一個上場的朱穎以《正月十五鬧雪燈》和《打棗》贏得了全場的開門紅。
“在我心中,觀眾永遠是第一位的。”朱穎是這樣看的:“無論多么辛苦勞頓,只要走上舞台,我就把一切疲乏都甩開了,盡全力把我最好的表演奉獻台下的觀眾們。不管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還是在某個街道社區的臨時舞台,我都是這樣去做的。”
職業演奏之餘,朱穎還是位優秀的音樂教師,為上海多家藝校,少年宮和重點中學傳授嗩吶、柳琴鋼琴等課程。有些優秀學生多次出訪香港台灣地區、新加坡、法國等地演出。在她的辛勤培育之下,2004年2月她的學生在北京首屆全國青少年演藝新人比賽中獲得金獎,她也獲得全國優秀園丁獎。

憧憬·鳳凰

然而,在與朱穎的交流中,她跟我談得更多的,不是對過去的總結、而是對未來的展想。
“我覺得我的嗩吶音樂,要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她安靜而認真地說著:“2001年歐洲巡演回來後,我在嗩吶演奏中碰到了困難,有停滯不前的感覺。雖然從小接受的是良好的傳統的學習和訓練,演奏一些經典曲目也得到大家的肯定,但總好象缺了什麼。直到去年我才想明白,思想是決定一切事物的關鍵,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年輕人,要做的不僅僅是對優秀傳統的繼承,而且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分辨嗩吶吹奏的好壞,不光要看對名曲的把握,還應該看是否能接受現代意識、與國際接軌,把嗩吶與時代更好融合。在很多人眼裡,嗩吶不是樣很普及、很前衛的樂器。我覺得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大家對嗩吶的一些看法,讓更多人了解嗩吶、喜歡嗩吶。從自身方面而言,畢竟我是女孩子,而且是屬於世紀交替的年輕一代,我有意識地往自己的嗩吶中注入一種有特質的感覺。”
的確,細細品味朱穎的嗩吶,不由得讓人覺出許多獨特的味道——細膩、華美、感性、親和力。在她在樂聲中,能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裡面蘊涵著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對時代前行的憧憬……
2005年12月在上海音樂廳,朱穎將舉辦自己的首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在她看來,這場音樂會不僅僅是對自己以往藝術生涯的一個總結,更是自己新的音樂歷程的開始。
在這場音樂會中,除了演奏經典的傳統嗩吶曲目之外,朱穎還有意識地引入了不少全新的嗩吶曲,風格多樣。這裡面很多曲目將是首演。
“我還年輕。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和不斷探索,我覺得我的嗩吶藝術事業正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朱穎的語氣中透出一種自信與憧憬。
聽著她那沉靜而富於朝氣的話語,我的耳邊似乎迴響起一段熟悉的嗩吶鏇律 —— 那正是朱穎第一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吹響的《百鳥朝鳳》。我不由得感慨:這位以嗩吶為生命的女子,就象那美麗的鳳凰,在經過烈焰的洗禮之後,將開始她的更為絢爛的藝術歷程。 祝願你,年輕的民樂人!願你和你嗩吶,美麗永遠!

中國著名演奏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