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樂團

上海民族樂團

上海民族樂團成立於一九五二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樂團,樂團擁有一支八十人的大型樂隊,並設有作曲指揮、獨奏、獨唱三個藝術家小組。樂團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和演奏精湛著稱。經常上演氣勢宏大的民族管弦樂合奏以及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彈撥合奏等富有特色的中小型節目。樂團創作活躍。積累了豐富的曲目,許多做品曾在"上海之春"、"上海藝術節"中獲獎,並流傳到海外。

簡介

上海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

上海民族樂團是中國著名高水準的大型民族音樂藝術表演團體,建立於1952年 ,原為上海樂團民族樂隊,1957年獨立建制,改稱現名,擴建成為以民族器樂為主的大型民族音樂表演團體。

樂團現在擁有一個八十人的大型民族樂隊,一個聲樂組及一個理論創作研究組,實力雄厚,

陣容整齊。現任藝術總監是顧冠仁,指揮是王永吉。[1]

成員

著名的老一輩琵琶演奏家孫裕德、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揚琴演奏家周惠、古琴演奏家張子謙、二胡演奏家項祖英等,都曾擔任該團演奏員。六十年代起,又吸收了一批聞名于海內外的中年演奏家閔惠芬、蕭白鏞、俞遜發、王昌元湯良興、龔一等。近年來,更致力於新生代音樂家的培養。

演出內容

經過數十年來的經驗累積,該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們不但在演奏優美動聽的江南樂曲方面具有特色,還擅長演奏廣東音樂、浙江音樂、吹打樂、鼓樂及世界各國民間樂曲。1962年,他們曾演出一場具有濃郁異國風味的(亞、非、拉)作品音樂會,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深獲好評。

近年來,該團的一些作曲家顧冠仁、曾加慶、瞿春泉、周成龍等不斷探索求新,創作了一批具有時代氣息的民族器樂曲,更加豐富了音樂會的內容。

樂團經長期藝術積累,能舉行古韻豐足的古典音樂會,各類民間音樂會,不同類型的個人獨奏、獨唱音樂會;富有探索性的新作品音樂會;外國作品音樂會等,其中許多作品不但在歷屆“上海之春 ”音樂會和全國器樂曲比賽中獲獎,還流傳到港、澳及東南亞一帶。歷年來樂團所錄製的幾十張唱片及專輯錄音帶,包括和雨果公司合作出版了《小刀會》、《江南好》、《賣花姑娘》。深受廣大聽眾所喜愛。

成績

閔惠芬、肖白鏞、楊維、周韜、趙劍華、劉波、韓雷、柴志星、張鳴傑等人先後在“上海之春”二胡比賽、“上海之春”琵琶比賽、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演出、中國樂器APT杯國際比賽、中國民歌分類演唱精英賽、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等各種全國性重要賽事中獲得大獎。近年來,樂團廣納良才,人才輩出,顯現出高水平、年輕化、朝氣蓬勃的特點。50年來,樂團作品的積累經歷了由少到多、由單一到豐富的過程,創作出一批技法現代、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顧冠仁、周成龍、俞遜發、彭正元等人的作品屢屢獲獎。樂團錄製的大量唱片及專輯錄音帶暢銷海內外。

對外交流

上海民族樂團足跡遍及全國十多個省的八十多個城市,還經常為來訪的外國元首、友好人士及藝術團體舉行演出,如美國前總統卡特、里根、南斯拉夫已故總統狄托、丹麥女王、法國總理、約旦國王胡笙及新加坡領導人王鼎昌等,又為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著名作曲家團伊玖磨及俄羅斯作曲家代表團、柏林交響樂團、日本東京交響樂團等演出。歷年來,該團的演奏家相繼訪問東歐、西歐、澳洲、東南亞及美洲等40多個國家,進行演出和講學活動,受到各國觀眾的一致讚賞,為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主要演員

閔惠芬

閔惠芬,江蘇宜興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二胡演奏家。1945年11月出生, 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在中國藝術團、上海樂團、上海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曾獲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中獲一等獎、上海文學藝術獎、第十二屆“上海之春”創作二等獎、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寶鋼高雅藝術獎、“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系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羅小慈

羅小慈深情演奏羅小慈深情演奏
羅小慈,上海民族樂團獨奏演員,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她的演奏委婉華麗,剛柔並濟,揮灑自如,音樂表現細膩傳神,創作了《漁家傲》、《如夢令》等原創作品,推出了《西楚霸王》、《釵頭鳳》等大型作品。以古箏獨奏的《如夢令》取材李清照的詞,運用各種演奏技巧表現出雨後春曉、綠肥紅瘦的朦朧畫境,演奏者自身的吟唱更生動地表現了殘醉未消的詩人感懷,呈現出一種形由意成、形意合一的古樸意境。

陸春齡

陸春齡陸春齡

陸春齡,1921年9月出生於上海。笛子演奏家,我國一代笛子宗師。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被國內外聽眾譽之為“魔笛”。

陸春齡既是笛子演奏家,又是音樂教育家。他培養了俞遜發、孔慶寶林文增周林生趙越超、魏顯忠、余占友、鄭濟民、杜聰、陸如安、趙慶中、周晴等學生。他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些人在海內外樂壇、教壇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陸春齡從事民族音樂已有近七十年之久,在這半個多世紀的笛藝春秋中,其氣口之精微、指法之奧妙、音色之純淨、風格之濃郁,韻味雋永、甜潤醇厚;壓北方梆笛,奔放粗獷、開闊亢亮。尤其在江南絲竹的基礎上,廣蓄並納,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體系和流派,被譽為“南方笛派的傑出代表”。

陸春齡創作的笛曲,以《今昔》、《喜報》和《江南春》更為膾炙人口。1985年,他榮獲上海首屆文學藝術獎,1989年更以《鷓鴣飛》一曲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1993年,他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被授予美國榮譽公民及金鑰匙獎。2004年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授予“民樂藝術終身貢獻獎”殊榮。

錢軍

國家一級演奏員,現任上海民族樂團笛子獨奏演員,笛子首席。中華笛研究所全國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上海笛子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03年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世界民族器樂大賽中獲“沙木爾汗政府”大獎。2007年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專業組第一名。2008,2009年兩屆《上海之春》演繹外國人作品分別獲第一,第二名。曾受聘於新加坡華樂團。

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八歲學笛,並深得笛子大師俞遜發的教益,十歲以“音樂小使者”的身份出訪美國,受到當時總統里根的接見。

他以音樂大使的身份多次赴法國為上海申辦世界博覽會作宣傳活動。在維也那金色大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比利時國家劇院演出時擔任獨奏。他還以獨奏家的身份應邀參加捷克“布拉格之春”,第八屆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開幕式,澳門回歸慶典,台北傳統藝術節等。他的口笛演奏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APEC期間為各國元首演奏時,一致稱奇。2007年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和大劇院成功舉辦 “笛子獨奏音樂會”。並在各大院校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2007年被推選為“粉墨佳年華”上海優秀青年演員-年度之星。 2009年獲上海十大文化新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