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霞峰

望霞峰

望霞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雲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旅遊資源

望霞峰望霞峰
望霞峰在巫山縣東巫峽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之一。從遠處眺望,此峰宛如一位矯健的少文,亭亭玉立,俯視長江。因為她站在群峰雲巔,每天第一個迎朝霞,最後一個送晚霞,所以江名望霞峰。

望霞峰植被良好,果樹繁多.二十四億年前的海底礁石和第四紀冰川岩石星羅棋布,形成了美麗的神女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站在橋頭望此峰,為美女子頭像;站在城門望此峰,為美男子頭像.此外,還有觀音峰,駱駝峰,猿人頭石擎天柱等奇特景觀,還有唐代古廟遺址和泉水常流的古井,及冶鐵古礦洞可進行探險和覓史等活動.

望霞峰與長江呈丁字形分布在縣境內,景點繁多,沿江而下,可觀巫峽十二峰之九峰,進入神女峰景區不

僅可窺鮮為人知的巫峽十二峰中的另外三峰,而且可賞其景,觀其物,探其險,玩其樂,感其趣,多種新奇美的 感受應接不暇,樂不思蜀。該景區的開發可和現巳享譽世界的大寧河小三峽並駕其驅,相互聯為一體,相互爭艷競放。

望霞峰望霞峰

神女峰聞名古今的原因有三:

一是宋玉在“神女賦”中虛構了一個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

一是神女瑤姬下凡助禹治水的傳說,

一是峰側確實有一石聳立,形如少女。

歷代騷人墨客都慕名而來,為此峰寫了許多詩詞歌賦。唐代詩人劉禹錫游神女廟後賦詩說:“巫山十二郁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

曉霧乍開疑卷幔,山花欲謝似殘妝。星河好夜間清佩,雲雨舊時帶異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眸就楚襄王。”李商隱一首無題詩中,有“神女生涯原是夢”一句,也是源出於此。

著名景點

望霞峰觀音峰
美麗的望峽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站在橋頭望此峰,為美女子頭像;站在城門望此峰,為美男子頭像.此外,還有觀音峰,駱駝峰,猿人頭石和擎天柱等奇特景觀。

觀音峰

為36小峰之一,海拔1686米。山峰體形較小,狀若神話傳說中的觀音大土,故名。當雲霧級繞或雲海沒涌之際,山峰則化為“觀音飄海”奇景。但見觀音雙目平視,胸部微微隆起,在雲海之上悠閒自得地飄行。觀音峰,寺名圓通庵。因寺臨峰而建,久而久之,峰名便取代了寺名。寺庵造在萬丈峭壁之上,建築奇特,工程艱巨,有人把它比作宋代建造的“妙高台”。今住持尼宏成。
圓通庵殿宇兩層,前殿上下6間,後殿樓閣十餘間。後殿南有小院,一條山石小路婉蜒通向澗底,為僧人汲水之徑。兩殿之間有一小巷相通,從巷道小門俯視,下臨萬仞深淵,十分陡險。門前,一奇石聳出峰端,酷似佛寺塑繪的“白衣觀音”形象。長袍、寬袖大領,風帽披至肩頭,左肘微曲,襟袍使兩足不露於外,輪廓很清晰。在無邊無際的雲海上,又似“水月觀音”。尤其是在晚霞放彩時,夕陽殘照里,顯得愈加絢麗多彩。這便是九華奇景之一的觀音岩。
觀音岩下,石峰如柱,古松挺秀。其間有一“觀音洞”,又名、“圓通古佛洞”,相傳為“神仙棲止”之處。此外還有“太極洞”、“犀牛望月”等勝景

望霞峰駱駝峰
駱駝峰

景區大門,沿石田小溪溯源,經佛頂山,就可見一頭仿佛正在原野馳騁的大駱駝--“駱駝峰”。它由四座石峰組成頭、軀、脊、尾,錯落有致,比列精確,形象非常逼真。鞭駝身長273米,高187.7米。駱駝峰旁有“蠟燭峰”,高217.8米,形似一支紅色蠟燭,直插雲霄,該峰西南側,從頂到麓平整如刀劈斧砍,面積1500平方米,光滑無瑕,稱為“無字天碑”。在“蠟燭峰”東面陡崖腳下有一條巨大天然縫隙,長100米,深50米,寬0.4--1.8米,上下岩石如刀削一樣平整,形似一條巨龍向東方張開傾斜40度的巨口。每當上午11時,太陽從龍口直射隙底,可形成龍口吞珠,五光十色的“龍口朝陽”壯觀景象。當遊人爬出“龍口”,便登上了通向駱駝峰的險要天梯,順著險梯攀援而上,爬到“駱駝峰”峰頂,放眼遠望,頓覺乾坤廣宇盡收眼底,所有紅岩巨石形成“拔地芙蓉聳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門”之勢,令人心曠神怡,遠處有一高達180米,頭大腳小,形似一隻碩大無比的大紅辣椒的“辣椒峰”又與它遙相呼應。

歷史傳說

望霞峰望霞峰秋色
遠古時代,瑤池宮裡住著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名瑤姬。她在紫清闕里,向三元仙君學得了變化無窮的仙術,被封為雲華夫人,專司教導仙童玉女之職。瑤姬生性好動,那裡耐得住仙宮裡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終於帶著待從,悄悄地離開了仙宮,遨遊東海。

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瑤姬致謝。上得山來,只見眼前一塊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會,青石化為一縷青煙,裊裊升起;繼而又形成團團青雲,霏霏細雨,游龍、彩鳳、白鶴飛翔于山巒峽谷之間……夏禹正在納悶,美麗動人的瑤姬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瑤姬說:"你治水有功,但還要懂得天地間事物變化的道理。"邊說邊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黃綾寶卷送給夏禹。

水患雖已治理,瑤姬並未離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巔,為行船指點航路,為百姓驅除虎豹,為人間耕雲播雨,為治病育種靈芝。年復一年,她忘記了西天,也忘記了自己,終於變成了那座令人嚮往的神女;她的待從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塊塊屏障,一名名衛士,靜靜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

神女峰的傳說,在巫山地區流傳甚廣,其說不一,古代巫山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心目中“神女”尊稱她為“妙用真人”,在飛鳳峰山麓,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觀(即神女廟)。山腰上的一塊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書的授書台。

發展現狀

望霞峰望霞峰煙雲
三峽大壩蓄水後,遊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如現在一樣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七女塘於2006年10月,被三峽3期水位永久的淹沒了,這段美麗的峽谷帶著神女的夢幻,動人的故事永久性的沒入江底,與世隔絕。

巫山小三峽少數景點會被本次蓄水淹沒,同時也會增加不少看點,全程遊覽時間約5小時左右。小三峽將會更加方便進入遊覽,大昌古鎮與新鎮將同時呈現在遊客面前。巫峽十二峰平均海拔千米左右,神女峰等均不會受蓄水影響。巫峽中的新景神女溪將更方便進入遊覽,景色更加秀麗。蓄水後,巫山新城前的長江水域將會形成一個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湖泊,當地將開闢快艇環湖旅遊。

相關詞條



湖北風景區

湖北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約占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占24.5%,平原湖區占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