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兵變

晉陽兵變,大業十三四月,李淵見時機成熟,乃命劉文靜偽造隋煬帝敕書,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陽)、雁門(治雁門,今山西代縣)、馬邑(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四郡20至50歲的男子為兵征高麗,以激怒人民起來反隋。

簡介

晉陽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隋朝太原太原郡晉陽縣,隋煬帝建有晉陽宮)留守、唐國公李淵大業十三年(617年)起兵奪取長安,為次年建立唐朝奠定基礎的事件。
李淵在次子李世民、僚屬裴寂劉文靜等人的幫助下,誅殺了隋煬帝監視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得到了始畢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奪取西河郡。六月,正式起兵。李淵自為大將軍,以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髮長安。在霍邑大破宋老生,從龍門黃河,開永豐倉賑濟百姓。關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回響。十一月,攻克長安,以代王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為大丞相、唐王。次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宇文化及所殺,五月,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唐,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經過

大業十三四月,李淵見時機成熟,乃命劉文靜偽造隋煬帝敕書,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陽)、雁門(治雁門,今山西代縣)、馬邑(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四郡20至50歲的男子為兵征高麗,以激怒人民起來反隋。又命劉文靜派人備了一份厚禮,到突厥可汗那裡講和,相約攻入長安後,突厥可汗得財寶美女,李淵得土地。而後又藉口劉武周占據汾陽宮,命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募兵,10天之內有近萬人應募。李淵還秘密派人將李建成、李元吉和在長安的女婿柴紹召到晉陽。李淵父子的起兵準備引起煬帝派來監視其行動的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拉攏晉陽鄉長劉世龍,企圖利用在晉祠求雨的機會,將李淵誅殺。李淵得到劉世龍密報,乃決定立即採取行動。五月十四日夜,李淵命李世民率精兵500埋伏於晉陽宮城東門的左邊,加強戒備。十五日晨,命劉文靜和鷹揚府(一說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出面污衊王威、高君雅謀反,私通突厥,引突厥兵南攻。高君雅剛申辯,劉文靜、長孫順德和劉弘基等人立即將他們逮捕,旋將其斬首。這個事件史稱“晉陽兵變”。

結果

裴寂等人為李淵上尊號“大將軍”,又晉獻晉陽宮財物作為軍資之用,計有糧食九百萬斛,雜彩五百匹,鎧甲四萬副。裴寂並請“大將軍”李淵移駕晉陽宮。
大業十三年六月十四日,李淵於晉陽宮設定大將軍府,封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 統率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率右三軍;李元吉為姑臧公,鎮北將軍,太原太守。以裴寂為大將軍府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唐儉溫大雅為記室,溫大有為太原令,殷開山為府掾,武士鑊為鎧曹,劉政會、崔善為、張道源等為戶曹,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張綸、王長諧、姜寶誼等為統軍,柴紹為右領軍府長史,許世緒、許洛仁兄弟分別為左右領軍府司馬。軍士皆稱為義士。
至此,舉義反隋的組織工作業已就緒,史稱之為“晉陽兵變”,亦稱“六月十四日事變”。
李淵父子反隋興唐的大業就此揭開序幕。是年,李世民二十歲。因其生於臘月,實足年齡僅十八周歲,故古人有“太宗十八舉義兵”之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