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縣教育局

旺蒼縣教育局

旺蒼縣教育工會 教育股 十、

部門簡介

旺蒼縣教育局位於旺蒼縣 東河鎮新華街38#。清代沿襲明制,名教渝署;光緒二十九年改為學務局;光緒三十二年改為勸學所;民國二年改為教育科,次年又恢復勸學所;民國十一年,更名為教育局;民國二十四年從政統一後,裁局併科,於縣府內設定第三科;民國二十八年改為教育建設科;1950年1月13日旺蒼縣人民政府建立,設“旺蒼縣人民政府教育科”;1950年11月改為文教科;1960年7月裁科設局,成立“旺蒼縣文教局”;1963年底,文化大革命運動展開奪權,文教管理機構癱瘓;1967年3月旺蒼縣生產委員會成立,下設文衛辦公室;1978年6月,恢復為文教局;1997年機構改革改為“旺蒼縣教育委員會”;2002年更名為“旺蒼縣教育局”。內設5個職能股室:辦公室、人事股、計畫財務股、教育股、學校後勤與產業管理股。後增設成人與職業教育股、安全辦公室(掛學校後勤與產業管理股內)。核定人員編制26名。

旺蒼縣教育局旺蒼縣教育局

全縣轄35個鄉鎮,共有教師進修校1所、普通高中3所、職業高中1所,單設中學12所、中心國小38所、基點國小14所、村小217所,幼稚園2所和民辦學校80所,共有教職工3840名,學生68216人.
近年來,全縣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兩基”工作全面達標,1999年順利通過評估驗收,2000年至2003年複查驗收合格;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多渠道籌資7000餘萬元,新建校舍51901平方米,改造危房30928平方米,有近1萬名學生住進學生公寓,有近3萬名師生能在標準化食堂就餐;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加快,各校有了微機室,建起了100套衛星接收站,150個光碟播放點,7間語言實驗室,5間多媒體教室,5間多媒體備課室;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縣先後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牌學校和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5325人,重本上線人數逐年上升,國小、國中教育質量也逐年穩步提高;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縣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師德師風人民滿意,教學技能逐步提高,學識水平不斷增長,學歷層次不斷提高,國小教師專科學歷達到40.8%,國中教師本科學歷達13.1%,高中教師本科學歷達到61.2%;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全面啟動了新課程改革實驗,穩步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教師全員聘用制,學校後勤服務改革社會化和布局調整步伐加快,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教育局先後獲得“市級最佳文明單位”、“市級綜治模範單位”、“市級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市級衛生先進單位”、“四好領導班子”等榮譽稱號,目標考核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檔案管理達省一級。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旺蒼縣大學中專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旺蒼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旺蒼縣教育工會
教育局辦公室
教育股
人事股
計畫財務股
學校後勤與校辦產業管理股
職教成教股
安全辦公室

直屬機構

旺蒼縣電化教育館
旺蒼縣教學儀器站
旺蒼縣教育局教研室

主要職責

一、 貫徹執行教育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研究提出全縣教育發展戰略,革擬教育工作的政策和規範性檔案,並監督執行。
二、 編制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擬定教育事業發展重點、規模、速度、指導、協調教育規劃、計畫的實施,指導教育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輿論監督工作。
三、 綜合管理全縣的基礎教育,指導全縣中國小及幼稚園的教育工作,負責對學校辦學質量的管理,對學校辦學行為和教育質量進行監督、督導和評估。組織指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承擔語言文字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四、 統籌管理本系統的教育經費;預算教育經費,並審計使用實施;執行教育收費標準,負責學校布局調整。指導中國小教學儀器裝備管理。
五、 按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負責對中國小教師、幼稚園領導班子的考察考核和任免工作;推行中國小校專聘任職, 實行校長任期制,推行校長職級制,指導學校班子思想建設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六、 主管教師教育培訓工作,指導學校內部體制改革,加強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負責調配、聘用、工制福利,考核獎懲,管理教師專業技術職評審初審、聘任工作;指導教師資格考試,資格認定和證書管理工作。
七、 指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法律教育工作,體育衛生與美育工作。國防教育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
八、 統籌管理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專業學校招生考試工作和自學考試工作。
九、 規劃管理學校結構布局,統計資料及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建設工作。
十、 指導實施全縣中小學生體檢及健康監測。

單位地址

地址:旺蒼縣東河鎮新華街38#。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