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莊鎮

施莊鎮

施莊鎮位於阜寧縣城南郊,與江蘇省阜寧經濟開發區毗鄰,與正在建設的阜寧新區融。施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早有先民在此耕種勞作、繁衍生息。興鹽鐵蜃蛤,素有“田間輪作稻麥,渠溝栽種柴柳,河中魚蝦蚌蜆,陸上雞鴨豬羊”之美稱。

基本信息

概況

施莊鎮施莊鎮
施莊人文薈萃。全市僅有的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施莊的戴浩院士獨居其一。從這塊土地上走出的將軍、專家、教授等黨政軍企高級人才達100餘人。施莊風光旖旎。區域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這裡有平如棋盤的良田、南北朝古井遺蹤、鶯蝶翻飛的果園,水清見底的沙塘浴場,綠蔭環抱的鄉村垂釣,射河大堤十里綠色長廊以及射河夕照、漁舟唱晚等自然景觀,具有優越的生態旅遊資源。施莊區位獨特。二O四國道、沿海高速接線穿境而過,與長江、大運河航運貫通的國家二級航道串場河、通榆河傍鎮而行。施莊發展迅速。近年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方針,大力實施“以工強鎮、興農富民”戰略,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在2005年財政稅收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的基礎上,2005、2006連續兩年實現財政收入翻番目標,形成了機械製造、五金電器、精細化工和紡織服裝等支柱產業。農業產業化經營已具規模,“銀橋大米”、“小香玉花生”、“富裕掛麵”、“紅心蕃茄”通過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飲譽大江南北。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有線電視光纜已進入千家萬戶,程控電話聯接五洲四海,全鎮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和服務行業一派繁榮。2006年分別獲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財政收入跨越發展獎”、“社會治安安全鄉鎮”,縣委、縣政府頒發的“財政貢獻獎”、“開放型經濟獎”、“全民創業獎”“招商引資獎”、“城鄉建設獎”、“十佳文明鎮區”和“三個文明建設綜合先進集體”。

歷史沿革

施莊鎮施莊鎮
施莊鎮位於阜寧縣城南郊,與江蘇省阜寧經濟開發區毗鄰,與正在建設的阜寧新區融。施莊人文薈萃。從這塊土地上走出的將軍、專家、教授等黨政軍企高級人才達100餘人。施莊交通便捷。二O四國道、沿海高速接線、231省道穿境而過,與長江、大運河航運貫通的國家二級航道串場河、通榆河傍鎮而行。施莊風光旖旎。區域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景觀獨特,具有優越的生態旅遊資源。

施莊發展迅速。通過“以工強鎮、興農富民、協調發展、促進和諧”戰略的實施,經濟社會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新型工業化雛形初現。油田機械、五金電器、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已具規模,一批農副產品先後通過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飲譽大江南北。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全鎮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一派繁榮。擁有全國農村素質教育示範區、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鄉鎮、鹽城市社會治安安全鎮、鹽城市書畫藝術之鄉、鹽城市十佳特色文化鄉鎮、鹽城市信用鄉鎮、鹽城市造林綠化十佳鎮、阜寧縣“三個文明”建設綜合先進鎮等光榮稱號

“奮戰四年達小康,躋身全市五十強”。施莊人民正圍繞新的目標,按照“融入新城區、接軌開發區、做強服務區、當好先導區”的發展思路,負重奮進、跨越爭先,用靈巧的雙手編織施莊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開放的施莊充滿無限商機。

城鎮建設

施莊鎮施莊鎮
“彎彎故道流盡滄桑,跨越坎坷奔向海洋,粉紅的桃花笑意飛揚,潔白的梨花高雅端莊。蘇北桃花源,美麗鄉村,古鎮施莊鎮用勤勞的雙手譜寫華彩篇章,托起明天的太陽!”

欣賞這首動聽的“桃花源之歌”,踏步在闊別十餘載的故鄉土地,其情深深,其景依依,盡情地吸收著老家的親情氣息,陶醉在蘇北家鄉阜寧縣施莊鎮那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如火如荼大發展的氛圍中。

四月的鹽阜平原,春光無限,桃花盛開,就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故鄉施莊,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蘇北桃花節暨西域風情度假村開業典禮,遠在江南崑山創業的家鄉人士,有幸接到鎮人民政府邀請,喜滋滋地趕赴享受一次“貴賓”禮遇,與省市縣領導一起參加了這一特別的盛會,所見所聞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施莊鎮,那一樁樁、一幕幕的貧困情景記憶猶新,因為窮,當時處於渠北三鄉鎮的施莊、蘆蒲、北沙,在蘇北是出了名的“三靠鄉”;民眾吃糧靠救濟,用錢靠貸款,遭災靠政府,因為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制約,東有蘇北灌溉總渠、排水渠兩條大河擋道,西有地上河古黃河把關,進出都是靠擺渡往返,因為水深流急,經常發生翻船等事故,人們出行還選擇所謂的“黃道吉日,以祈求平安。這幾道被百姓恨之入骨的河道,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手腳。特別是人們耐以生存的數萬畝古黃河灘涂,因水利設施不到位嚴重缺水,晴天黃沙隨風舞,雨天流水沖泥土,種糧食廣種薄收,有時又得不償失,只能眼睜睜地靠天吃飯。

由於逐漸搞活市場經濟,國家、集體、家庭三位一體,積累了豐富的物質基礎。經過勤勞智慧人民的精心治理,水害變水利,天塹變通途,由於加大水利設施配套,將源頭活水引上了幾十米高的黃河灘涂,使得古老堆堤旱澇保收恢復生機,生態農業特色盡顯眼前。現如今,一座座致富金橋橫空出世,道路變寬了,渡船絕跡了,故鄉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尤其是古黃河灘涂廢沙土變黃金,名優果樹,中藥材,特種蔬菜蘆筍等基地獨具特色身價不菲。

城鎮特色

施莊鎮施莊鎮
大棚蕃茄之鄉──施莊鎮

阜寧縣施莊鎮大棚蕃茄生產已有20多年的歷史。現有2萬個大棚,占地10130萬畝,主要分布在宋家、紅星、永豐、孫橋、沙崗、喻口、營港及204國道沿線的安樂、新民等15個村3441戶。 每年生產早春茬蕃茄4萬噸左右,產值4000萬元,純收入達3000萬元, 長蕃茄的農戶人均增收千元,占全年收入的40%。目前, 該鎮已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大棚蕃茄接水稻栽培模式,大棚蕃茄成為了廣大菜農增收致富渠道。

施莊鎮萬畝大棚蕃茄栽培模式是:過寒菜──蕃茄──水稻。即上年秋季種菠菜、耐寒菜,在當年1-2月份上市,畝產地菜等2000 公斤,經濟效益可達600-1000元;上年11月下旬-12 月上旬進行蕃茄冷床育苗,2月份定植到大棚,4月上旬上市。6 月下旬進行水稻秧苗栽40插,10月初收割,畝產水稻650公斤,產值可達800-1000元, 三季合計畝產值5400-7000元。與種麥、油相比,麥子畝產450公斤,油菜畝產200公斤,產值只有400-500元,純收入只有250-350元, 蕃茄畝效益是麥油種植的15-20倍。 沙崗四組周其友是大棚蔬菜接水稻最早示範戶之一,僅搞3.1畝蕃茄接水稻,純收入即近2萬元。過寒菜、蕃茄、水稻栽培茬口較緊,技術要求高,在技術上要做到統籌兼備,抓住關鍵。

1、選擇適宜土壤:蕃茄對水份十分敏感,在田塊選擇上,我們必須首先考慮供水,蕃茄田最好靠近水源、電源、交通便利,並建立良好的排灌水系統。其次要注意輪作,最好劃片實施3-4年輪作, 以減少土壤病菌傳播。

2、最佳化品種組合:大棚蕃茄的前茬蔬菜應以生長期短、耐肥、產量高的蔬菜為宜,如菠菜、耐寒青菜等。蕃茄則應選擇耐低溫、開花較早、座果節位低,座果率高,早熟豐產,優質,抗逆性強,果型大,單果重150-250克,如西粉一號、三號、蘇粉2號、霞粉8901等。後茬水稻則選擇耐肥高產品種,如65002、鎮稻88、武育粳3號等。

3、合理安排茬口:過寒菜可直播或移栽,但必須在2 月上旬前結束。蕃茄在上年11月底前採用冷床育苗播種,2月中、 下旬進行旱育秧苗,蕃茄在6月20日前後拆棚騰茬,保證水稻在6月中下旬適時栽插。

4、推廣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栽培,可比一般大棚提早定植7-10天,上市期提早5天左右,畝產量增加20%。

特產資源

礦產資源:優質黃沙 境內除了喻口、沙崗等地有泥炭礦、粘土礦外,還有一條呈東南—西北走向長約7公里,腹寬1.5公里的沙地。沙層厚度5米左右,沙質純淨,沙粒均勻。顆粒為70—120目,是工業、建築業的理想材料。

地方特產:小香玉花生 產於桃園崗北沙崗一帶的黃沙崗上,型小殼薄、果仁勻稱、清脆味香、營養豐富。清朝乾隆年間曾被選為貢品,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的席位時,曾作為招待與會代表的風味食品。

經濟建設

施莊鎮以增加稅收為核心,項目推進為重點民營經濟為抓手,優勢產業為支撐,全力組織工業經濟新突破。近年來,實現技改投入2.5億元,培植稅收超百萬的企業達4家。形成了“機械電氣、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產業優勢,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2006年,實現工業開票銷售1.3億元,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210萬元。獲得“鹽城市財政收入跨越發展獎”。

基礎設施

供電:電力基礎設施配備齊全,供電網路結構優越,擁有35kv變電所一座,在建110kv變電所一座。
供水:可連線縣城區地面水廠,日供水能力10萬噸。
供熱:處於2×1.2萬kw香港協鑫熱電公司供汽範圍。
電信:電話容量充足,信息傳輸實現光纖化寬頻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