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新聞

斷頭新聞,是指社會上發生的新聞或事件,隨著時間流逝,新熱點或新事件的出現,逐漸被媒體和公眾忽視或忘記,從而掩蓋了該事件的解決。斷頭新聞會侵蝕公眾的信任,在類似事件再度出現時,公眾會陷入習慣性懷疑,出現更嚴重的矛盾。

簡介

“表哥”楊達才“表哥”楊達才
所謂“斷頭新聞”,是指本是社會輿論特別關注的焦點新聞,在公眾集中關注一段時間後,卻成了沒有結果的新聞。它因大眾的強烈關心、欲知新聞真相而熱,卻又因公眾熱情的減退而變得沒有下文(結果)。

實質

“斷頭新聞”的實質,是各種問責處理機制並未按照既定程式發揮作用。

產生

新輿論熱點的出現,不斷轉移公眾的視線,掩蓋了舊聞的解決。但是,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會因為新熱點的出現而習慣性地遺忘“舊聞”。在完善的法律體制下,事故的處理不會因為媒體和公眾的注意力減退或轉移而受影響,該擔責的應擔責,該處置的要處置。

影響

陽明灘大橋坍塌陽明灘大橋坍塌
輿論熱點成為“斷頭新聞”,最喜不自勝的當屬應當擔責的單位和個人。人們一直期盼“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但新熱點的接踵而至,使“舊聞”成功擺脫了媒體和公眾的視線,減輕了依法依規處置問責的壓力,也就給涉事的單位和個人“暗度陳倉”提供了天然而又惡劣的掩體。

“斷頭新聞”並不意味著事情的圓滿解決,同類事件的出現會使得公眾拾起遺忘的往事,變得更加憤怒,更加懷疑,甚至以後出現模稜兩可的事情時,陷入習慣性懷疑,寧信其壞寧信其假。“斷頭新聞”的存在,不但欺騙了公眾,掩蓋了社會矛盾,還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斷頭新聞”不斷侵蝕的無疑將是公眾的信任。公眾或許會一時遺忘,一旦驚醒,產生的將是失望、遺憾、沮喪和懷疑等負面情緒。本該從嚴處置的“舊聞”不斷石沉大海,不法分子、不公現象在新熱點的掩護下逍遙法外或懸而不決。久而久之,社會信用銀行里的“糊塗賬”不斷增加。隨著新問題不斷產生,舊矛盾不斷積累,“斷頭新聞”的無果而終,讓疲於奔命的公眾陷入一個又一個熱點的同時,心中的疑慮和不安也不斷增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