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位於江西省新余市,1986創辦的一所融工學、理學、文學、教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於一體多科性高等院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校。

學校位於“七仙女下凡”神話傳說發祥地、擁有“鋼城”美譽的新興工業城市——江西省新余市。學校現有新老兩個校區,占地2400餘畝,校園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緊鄰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仰天崗省級森林公園,距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僅二十分鐘的車程。

概況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86年的新余職業大學,1987年,新余職業大學與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余分校、江西師範大學新余專科班合併。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新余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余分校從新余高專分離出去。

建校二十餘年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各項事業呈現勃勃生機,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融工學、理學、文學、教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於一體,規模結構較為合理,教學質量優秀,辦學效益顯著,辦學特色鮮明,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開設專業

學校現設有機電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太陽能科學與工程系、數學與信息科學系、醫學與生物工程系、人文科學系、外國語系、經濟與管理系、藝術系、體育系、職業教育部、成人教育部等十二個教學單位,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成教生約2000人。

學校專業特色鮮明。現有4個聯辦的本科專業以及40多個專科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基本形成了以工科為主導,文、理為基礎,太陽能光伏學科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專業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在所開設專業中,有1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示範專業。光伏材料加工與套用技術專業是全國高校中首個此類專業。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500餘名,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5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80人(其中博士8人),聘請外籍文教專家7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骨幹教師、省級教學名師12人。此外,學校聘請了台灣大學胡述兆教授、著名畫家傅抱石之子傅二石教授、南昌大學周紹森教授、中山大學黃民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副教授李點博士、美國里昂大學章向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崔容強教授、南昌大學周浪教授、內蒙古大學季秉厚教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教學設施

近年來,學校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教學行政用房等辦學基本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已達5000多萬元,裝備了設備先進的語音室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建設有基礎化學實驗室、普通物理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數控仿真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EDA技術實驗室、高頻電子線路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D-Link聯合網路技術實驗室、微機原理實驗室、基礎護理實驗室、康復醫療實驗室、醫學美容實驗室等40多個校內實驗(實訓)中心(室)。圖書館藏圖書80餘萬冊,中外期刊600餘種,收藏有整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建有設備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學校圖書館是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諮詢二級站。

2007年2月,學校斥資6.5億元,正式動工建設新校區。新校區占地2000畝、規劃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實驗行政用房23萬平方米。新校區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設設計,以“融於自然的山水校園”為設計理念,採用“集中型、組團式”規劃格局,塑造“以人為本”的多重交往空間,努力打造生態化、園林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現代化大學校園。截至2008年5月,已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新校區已初具規模,屆時,環境優美、設施優良的新校園將為莘莘學子的成才提供良好的條件。

教學方針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適應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通過強化管理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體系,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年,學校有3門課程被評為省級優質課程,多項優秀教學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學生在全國、省級數學建模大賽、電子電腦大賽、英語演講大賽、大學生文藝展演等重要比賽中屢創佳績,多次榮獲一、二、三等獎。

學校重視實踐教學,依託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中國小建立了10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附屬的新余市逸夫國小是學校師範類畢業生見習、實習基地。學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與世界級光伏企業、亞洲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矽片生產企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聯合辦學,採取“訂單式”培養模式,加強高校與企業的融合。學校畢業生素以實際操作能力強、適應面廣、綜合素質好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05年、2007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全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的理念,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績。自2001年以來,我校教師出版教材、著作數百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數千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數百篇,有多篇論文被SCI、EI檢索收錄。學校承擔並完成了包括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在內的各級科研項目100多項。學校編輯出版的《新余高專學報》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是江西省九家核心期刊遴選期刊之一,在省內外專科院校學報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畢業就業

歷經20餘載的春華秋實,學校共向社會輸送了2萬餘名各類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江西及廣東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一大批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中堅骨幹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擔任了大、中型企業主管,政府部門負責人,有的成為校長、優秀教師、優秀記者、公務員,還有不少畢業生已獲得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的博士、碩士學位。

“深感東風暖,喜見桃李芳”,在全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高專人的共同努力下,學校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全校師生員工正戮力同心,銳意進取,秉承“求新、求實、求善”的校訓,不斷加快新校區建設步伐,積極推進建院升本工作,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立足地方、面向全國、接軌國際、獨具特色的本科院校和一流的太陽能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奮鬥。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劉冬

黨委書記

羅玉峰

黨委副書記、校長

寧世春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劉桂華

黨委副書記

胡 涌

黨委委員、副校長

歐陽長城

副校長
李 敏 黨委委員、副校長
肖曉廣 黨委委員、校長助理
胡珍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龔麗春 黨委委員、副校長
陳裕先 黨委委員、副校長
姚中國 黨委委員、宣傳部長
晏隆德 黨委委員、組織部長
周文生 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

江西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南昌大學
普通院校 江西師範大學 | 江西財經大學 | 江西農業大學 | 華東交通大學 | 南昌理工學院 | 東華理工大學 | 江西理工大學 | 贛南醫學院 | 南昌航空大學 | 南昌工程學院 | 江西中醫學院 | 宜春學院 | 江西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上饒師範學院 | 九江學院 | 景德鎮陶瓷學院 | 井岡山大學 | 江西藍天學院 | 南昌大學醫學院 |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 | 江西科技師範學院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 |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公安專科學校 |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 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城市職業學院 |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大宇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套用技術職業學院 |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 | 南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 贛南師範學院 |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 | 江西理工大學套用科學學院 | 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九江職業大學 | 南昌鋼鐵職工大學 | 南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南昌市業餘大學 | 南昌市職工科技大學 |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 | 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大學 |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套用工程職業學院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 江西理工大學套用科學學院 |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