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包括歷時3年的短期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兩個部分。包括五大框架:新能源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規劃目標、工作任務和重要項目、政策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出台背景

金融危機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造成了中國能源需求的下降,並對在近幾年發展迅速的新能源產業造成了衝擊,但是也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
新能源規劃出台的背景首先是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加就業,其次是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能源結構、可持續發展。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在危機中蓄勢,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國家能源局於4月2日正式啟動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歷時兩個月,目前已經完成了對於各部門、地方、企業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徵求工作,形成了成熟的討論稿,即將按照程式上報發改委和國務院。
除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之外,核能也將成為新能源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之一。

簡介

風電太陽能光伏

新能源發展規劃將包括歷時3年的短期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兩個部分。其中3年規劃與之前發布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相同,重點著眼於如何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調整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結構。而中長期規劃則將從戰略高度上制定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具體措施。
內容的制定上,新能源發展規劃將更加寬泛。“一方面包括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還將包括對傳統的能源進行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慧型電網等內容。”劉琦表示。
新能源發展規劃無疑將加大對於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力度。對此,劉琦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發展規劃的總投資額只經過了初步測算,還沒有最後審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投資力度肯定會大大超過原有的計畫規模。其中,核電的投資將占據總投資額的很大比例。

框架

新能源發展規劃的五大框架:新能源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規劃目標、工作任務和重要項目、政策保障措施。

戰略意義

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風電

用“一石三鳥”來形容新能源發展的戰略意義:第一是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加就業;第二是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能源結構,持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第三是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提升中國能源的國際競爭力。

特點

新規劃特別突出了科技的分量

一個新的產業發展,不光是要政府推動、市場拉動,關鍵還要有科技去撬動。只有實現了科技的進步和撬動,才能使這個產業降低成本,形成規模化、產業化。規劃最後出台的時候大家會發現,科技在規劃中的分量相當重。
國家能源局已經關注到新能源的有序發展問題,強調要又好又快,就是要規避風險,把“好”擺在前面。許多時候,我們寧肯慢一點。

瓶頸問題有望得解

目前中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一個瓶頸在於新能源如何併入電網。由於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標準不一、維護成本不一、電網公司動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尚無統一的新能源併網辦法。
中國12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中,僅有8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入網發電,三分之一的風電裝機容量白白浪費。“發得出電,送不出電”成為新能源發電的窘況。 併網問題已經涵蓋在新能源發展規劃之中,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電網公司、設備製造企業和投資業主三方協調研究解決辦法。
關於新能源的界定,目前在業內也存在諸多爭論。正在編制中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把新能源主要界定在兩個方面:一是關於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的能源,二是對傳統的能源進行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比如對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車用新型燃料、智慧型電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