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

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

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共有6艘,東南亞最先進水面艦艇,是來自法國的新一代飛彈作戰艦,由法國DCNS負責設計、製造,是新加坡向法國提出的採購案。

武器簡介

法國 《航宇防務》2007年5月9日報導倫 敦城內各處的安全監視系統中都被連線到中央行動中心,這箇中心會記錄下安全監視系統的所有資料。通過這個方法,只需要很少的警察巡邏就可以了,因為突發事件的準確位置和真實情況僅僅通過滑鼠的點擊就可獲得。

新加坡“可畏”號飛彈護衛艦

與之相似的是,“可畏”級護衛艦將成為新加坡海軍未來“海上移動行動中心”。“可畏”級護衛艦的影響範圍近200海里的跨度。它可以接收部署在這個距離內的姊妹艦船和空中設備傳送回的信息,並對這些信息的可疑之處做出判斷,準確了解作戰區域,然後把這些信息傳送回岸上、陸軍、空軍指揮部。
(圖)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

過去,輕型飛彈護衛艦和兩棲登入艦是海上指揮平台,但這些艦艇通訊能力有限,很難管理信息流和建立如此多的信息鏈。
新加坡國防部長TeoCheeHean在5月5日樟宜海軍基地舉行的第一艘可畏級隱形護衛艦下水典禮上說,“‘可畏’號護衛艦服役是新加坡軍事轉型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這級軍艦將在未來的第三次新加坡武裝力量變革中起到關鍵作用。

新加坡國防部(MINDEF)為設計和建造新型護衛艦制訂了“三角工程”(Project Delta),而且由新加坡國防科技局(DSTA)管理。2002年3月,新加坡國防部授予法國艦艇建造局(DCN)承包契約,為新加坡海軍建造六艘“可畏”級多任務護衛艦。這並不是一份單純性的購買契約,承包契約包括一個技術轉移計畫,第一艘護衛艦由法方建造,其餘五艘由新加坡科技船舶公司(STM)建造。整個“三角工程”,新加坡國防科技局(DSTA)同新加坡科技電子公司(STE)廣泛參與。
新加坡海軍新型護衛艦“三角工程”計畫建造六艘:第一艘RSS“可畏”號(Formidable)舷號68;第二艘RSS“無畏”號(Intrepid)舷號69;第三艘RSS“堅定”號(Steadfast)舷號70;第四艘 RSS“不屈”號(Tenacious)舷號71;第五艘RSS“堅強”號(stalwart)舷號72;最後一艘RSS“無比”號(Supreme)舷號73。
“可畏”級前二艘已經分別動工建造,目前正在進行中。2003年3月,第一艘“可畏”號龍骨在法國洛里昂造船廠安放;2003年11月,第二艘“無畏”號龍骨在新加坡科技船舶公司造船廠安放,並且完成了鋼材切割工作。
2004年1月7日,“可畏”級的第一艘RSS“可畏”號,在法國布列塔尼半島洛里昂造船廠下水,新加坡國防部長出席了下水儀式。下一步開始安裝作戰和平台系統的工作,試航預定在2004年12月啟動,在2005年第二季度將會交付新加坡海軍。所有的六艘“可畏”級護衛艦將會在2009年之前全部服役。新型“可畏”級護衛艦將會代替六艘在1972年服役的德制“海狼”(Sea Wolf)級飛彈艇,這些陳舊噸位較小的飛彈艇正在接近操作壽命極限。
“三角工程”新型護衛艦設計是法國“拉法葉”級隱形護衛艦的一種派生型,但噸位略小。由於技術方面借鑑,隱形性能方面優於“拉法葉”級。在雷達、聲音、紅外線和電磁等方面具有低信號特徵。高度自動化、智慧型化、精密的綜合作戰和艦舶管理系統使“可畏”級船員總數只有70名。“可畏”級新型護衛艦全長114.8米;艦寬16.3米;艦高6.0米;滿載排水量3,200噸。

(圖)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

指揮控制

作戰管理系統由新加坡國防科技局和新加坡科技電子公司共同承擔,用以符合新加坡海軍的操作需求。新加坡國防科技局也承擔戰鬥系統集成的職責。新加坡科技電子公司提供採用20英寸液晶顯示器(LCD)的標準操作集中控制平台,還提供綜合通信系統。

飛彈

在反艦方面,“可畏”級新型護衛艦將裝備美國波音公司“魚叉”反艦飛彈。“魚叉”反艦飛彈射程130公里和使用主動雷達制導,配備一個227 公斤彈頭。
在防空方面,將裝備歐洲飛彈設計局“阿斯特”15型防空飛彈和法國艦艇建造局Sylver垂直發射系統,整套系統備彈32枚使用四套8單元SYLVER A43發射模組。“阿斯特”15型飛彈使用二級固體發動機,具有非常高的敏捷性和高機動性,可有效防禦射入的那些採用末端機動和再攻擊模式的飛彈,如掠海反艦飛彈。在防禦飛彈模式中“阿斯特”15型有效射程15公里;防禦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飛機的有效射程達到30公里。
 

 艦炮

“可畏”級的主艦炮是一門Oto Melara 76毫米/62型快速炮,使用6公斤炮彈,射程16公里,射速達到120發/分鐘。
 

 反潛作戰

“可畏”級反潛作戰裝備EDO公司980 ALOFTS型主動低頻拖曳聲納,提供對抗潛艇的遠距探測和分類能力。ALOFTS包括一個可變深度聲納(VDS),拖曳主要部分使用一組拖曳基陣。護衛艦裝備二具三聯裝輕型魚雷發射裝置,使用Eurotorp A244S型魚雷。
 

 艦載直升飛機

“可畏”級有能力去容納一架10噸等級中型直升飛機。在船尾的直升機甲板大約22米 x 16米(360平方米),只有一個降落點。配備的機庫裝備完善的直升飛機支援和維護系統。“無畏級”護衛艦用於直升飛機操作任務,專門增加15名機組成員。新加坡海軍將會飛行艦載直升飛機,但這些直升飛機機組人員將會來自新加坡空軍。新加坡國防部正在考慮選擇採購艦載直升飛機,主要候選機型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美洲獅、NH工業公司NH-90或西科斯基S-70。
 

 感測器

“可畏”級裝備由泰利斯公司提供的“武仙座”(Herakles)多功能雷達,這是護衛艦的主要監視雷達。“武仙座”多功能雷達是一種先進無源相控陣雷達,三維搜尋和火控雷達,在F-波段操作。雷達安裝在主桅桿頂部一個天線罩內,用於遠距離空中/水面監視和武器控制。“武仙座”雷達與“阿斯特”防空飛彈系統整合。“可畏”級護衛艦水面搜尋和導航雷達是Terma Scanter 2001型,在I-波段操作。

 推進系統

“可畏”級護衛艦動力系統使用四台MTU 20 V 8000型柴油機,採用組合柴油和柴油 (CODAD)配置。每台發動機額定功率8,200千瓦。發動機雙軸驅動兩具五漿葉等距螺旋漿。巡航速度18節和最大航速27節,航程7,200 公里(4,000海里)。

武器特點

這級新的護衛艦是裝備有先進的作戰系統和具備隱身能力的高度通用型艦艇。其續航力更大,可以長時間部署在海上。每艘護衛艦都可以搭載1架S-70B海軍直升機來增強其反艦和反潛的能力。

(圖)新加坡“可畏”號飛彈護衛艦新加坡“可畏”號飛彈護衛艦

“可畏”號護衛艦是新加坡海軍的中堅力量,其滿載排水量1924噸,艦長103.2米,航速27節,裝備有8枚“魚叉”艦艦飛彈,4座飛彈垂直發射系統,作戰系統先進,隱身性能好。其續航力也很大,可以長時間部署在海上,搭載1架S-70B直升機以增強其反艦和反潛的能力。
“可畏”號於2004年1月在法國下水,05年7月到新加坡,然後進行了試驗階段,包括系統綜合、試驗和訓練。在完成了海試和作戰訓練以後,“可畏”號護衛艦正式加入新加坡海軍。餘下的5艘護衛艦都已經下水,其中的4艘可畏號、無畏號、堅定號、頑強號都已經交付給了新加坡海軍。其餘的2艘“堅決”號和“超級”號正處在不同的建造階段。所有的6艘護衛艦預計於2009年形成完全作戰能力,並完全取代已經服役了25年的飛彈快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