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艦

護衛艦

護衛艦(英文名稱:Frigate)是以飛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可作為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登入作戰編隊或運輸船隊的護衛艦,擔負防空、對海和反潛中的一個方面或多方面的戰鬥任務,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入支援作戰等任務。現代護衛艦上多數以飛彈為主,故也稱飛彈護衛艦;雷達護衛艦艦上裝有多種警式、搜尋和偵察雷達,專門用於招待對空、對海的搜尋和偵察任務。

基本信息

概述

護衛艦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艦炮,飛彈,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主要用於反潛和防空護航,以及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入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又稱為護航艦。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隻。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

戰艦起源

護衛艦早在16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就曾把三桅武裝船稱為護衛艦。然而,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護衛艦恐怕要算19世紀40年代英國建造的“阿姆菲翁”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潛艇神出鬼沒,使用魚雷等連連擊沉英、法等國的運輸船隻;同時封鎖其基地、港口,給協約國造成很大的威脅。而當時各國所擁有的護衛艦噸位小、續航力低,於是各國開始注重建造1000噸以上、能夠遠洋作戰的護衛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再次沿 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用潛艇襲擊盟國戰艦和運輸船隊的故伎,擊沉了大量艦船。為此,英、法、美等國迅速調整策略,加緊建造1000噸--l500噸的護衛艦。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海上便出現1800餘艘各級護衛艦,參與保衛海上交通線、兩棲登入戰及海上機動戰等。特別是70年代之後各級護衛艦普遍裝備了飛彈。此時護衛艦滿載排水量均在2000噸--4000噸,個別的還超過5000噸;航速為30節--35節,續航力在5000海里--6000海里;一般均裝備有反艦、反潛、防空等各型飛彈,以及火炮、魚雷、深水炸彈、干擾火箭等武器,相當數量的艦隻還搭載有l架--2架直升機。此外艦上裝備有性能優良的探測設備、指揮控制設備等。

功能特點

護衛艦護衛艦
護衛艦可分為近海護衛艦和遠洋護衛艦兩大類;按使命的不同,可分為對海型、防空型、反潛型和多用途型。一些噸位較大的(3000噸以上)護衛艦還將受到諸多國家青睬,個別護衛艦噸位可能突破7000噸;1000噸左右的護衛艦也不會受到冷落,會繼續受到重視和發展。
艦載武器種類將增多,而且性能會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護衛艦的防空武器的性能將會出現質的突破,護衛艦將普遍配備直升機,用它來擔負反潛、反艦、探測、電子干擾等任務。艦上的探測裝置,包括雷達、聲納等將有較大的改進與提高;探測距離遠、靈敏度高的拖曳線列陣聲納將普遍裝設。指揮控制系統性能也將得到明顯的提高。全燃動力和柴燃交替動力兩種動力形式今後仍會被各國海軍有選擇地採用。

護衛艦的特點是:輕快、機動性好、造價、適宜於批量生產。其排水量一般為1,000-3,000噸,航速為25-30節,其動力裝置以採用中速柴油機者居多,也有採用汽輪機燃氣輪機聯合動力裝置。護衛艦根據其排水量的大小不同,可以是多用途的,也可是單用途的。因此,其上武備可分別配有艦對艦飛彈、艦對空飛彈、火炮以及反潛魚雷、大型深水炸彈和火箭式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有的護衛艦還帶有反潛直升飛機。現代護衛艦上的各種電子設備也在不斷地得到改進和完善。

承載能力

初期的護衛艦排水量為240噸~400噸,裝備艦炮主要是為了對付潛艇。有時甚至使用艦體去衝撞敵方潛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為800噸~1300噸,航速12節~20節,以深水炸彈和魚雷、水雷為主要武器,並裝備了聲納和雷達、炮和高射炮。護衛艦可參加海戰和兩棲登入作戰。20世紀70年代以來,護衛艦裝備了各種飛彈,大大提高了防空反艦能力。現代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達2000噸~4000噸,航速30節~35節,續航能力500海里~600海里,採取封閉式結構,具備“五防”能力,裝備武器全面。還配備有多種類型雷達、聲納和自動化指揮系統、武器控制系統,以及及艦載直升機,擔負遠程反潛警戒、飛彈中繼制導等任務。

現代飛彈護衛艦是一種能夠在遠洋機動作戰的中型艦艇,滿載排水量一般為2000~4000噸,個別已達4900噸,航速30~35節,續航力4000~7500海里。主要武器是飛彈、魚雷、火炮等,一般均可攜1~2架反潛直升機。根據武器配備情況及所執行任務的不同,護衛艦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防空型、反潛型、反艦型等。在20世紀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護衛艦是英國的22型“大刀”級護衛艦的第3批艦,達4900噸,比一般驅逐艦還要大。“大刀”級裝有8枚“魚叉”反艦飛彈、1座115毫米主炮、4座30毫米防空炮和1套“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此外還裝有2座六聯裝“海狼”艦空飛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和2架“海王”反潛直升機。

技術特點

(圖)護衛艦護衛艦

大型化

由於載機直升機、飛彈武器和電子設備的大量使用,護衛艦排水量超過3000噸。進入21世紀以來,不少國家建造的新型飛彈護衛艦已經超過了5000噸,如挪威的南森級、西班牙的巴贊級、荷蘭的德澤芬省級、德國的薩克森級,以及法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建造的多功能護衛艦。曾作為20世紀90年代主力艦的佩里級飛彈護衛艦現已不能滿足美國海軍發展的需要。

智慧型化

新技術革命成果和人工智慧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套用,使武器作業系統和作戰指揮平台逐步融為一體,雷達的精度、可靠性以及電子 對抗能力均有大幅提高,使護衛艦具備了可在近岸水域全天候執行反潛、水雷對抗、布雷、反艦、監視、巡邏和遠洋深海作戰能力。

模組化

在艦體設計上,預留了直升機平台,採用新型的燃氣輪機,艦體外形不斷的變化,將逐步完善成為最為理想的艦體結構。世界各國正在發展的新型護衛艦將會利用新一代船體線型,定製、模組化的作戰系統設計將會使護衛艦能夠滿足在各種情況下有效地執行海上作戰任務。

主要類型

反潛型

通常裝備有多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水炸彈發射裝置1~2座,多聯裝反潛飛彈發射裝置1座,反潛直升機1~2架,以及中、小口徑艦炮、反艦飛彈和近程艦空飛彈,以兼顧反艦,增強防空、反導能力。裝有性能先進的艦殼聲吶、拖曳變深聲吶或線列陣聲吶,具有由遠及 近2—3層的探測和攻潛能力。反潛護衛艦分為遠洋反潛護衛艦和輕型反潛護衛艦。遠洋反潛護衛艦主要用於為戰鬥艦艇編隊、兩棲編隊和運輸船隊護航,擔負搜尋和攻擊敵潛艇的任務;輕型反潛護衛艦主要擔任近海防潛警戒和為運輸船隊護航。

20世紀70年代起,反潛護衛艦開始裝載飛彈、直升機等。美國、蘇聯、英國等紛紛設計建造裝有各種現代武器的遠洋護衛艦,排水量和戰術技術性能接近驅逐艦,已成為驅逐艦的補充力量。如蘇聯從1970年開始建造遠洋反潛型飛彈護衛艦克里瓦克級,滿載排水量3650噸,航速32節,採用4台燃氣輪機,先後有I、II、ITI三個型號。I型裝備有雙聯裝76毫米艦炮2座,四聯裝反潛飛彈發射裝置1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彈發射裝置2座。Ⅱ型裝備有100毫米艦炮2座,四聯裝反潛飛彈發射裝置l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多管火箭深彈發射裝置2座。發展到Ⅲ型則裝備SA—N一4型雙聯裝近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1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100毫米艦炮1門,6管30毫米艦炮2座 ,12管火箭深彈發射裝置2座和卡一27反潛直升機1架。

20世紀90年代初,由德國設計建造的MEK0200齣口型,因採用模組化設計概念而成為當代護衛艦家族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員。以出口葡萄牙海軍的伽馬級反潛飛彈護衛艦為例,滿載排水量3300噸,採用柴一燃聯合動力裝置,航速32節,裝備有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四聯裝“捕鯨叉”艦艦飛彈發射裝置2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飛彈發射裝置1座、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l座、100毫米炮l座,20毫米炮2座,“超山貓”反潛直升機(設有機庫)2架。還裝有艦殼聲吶和拖曳聲吶,有較先進的電子設備。滿載排水量4900噸的英國海軍大刀級曾是20世紀80年代大型護衛艦的代表,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先後出口巴西、智利、羅馬尼亞等國。

(圖)護衛艦護衛艦

防空型

防空飛彈護衛艦,仍分為輕型防空型護衛艦和遠洋防空型護衛艦兩類,前者裝備有近程艦空飛彈系統和“密集陣”近防系統,主要用於為小型艦艇編隊和運輸船隊護航,以增強對空防禦力量;後者裝備中程艦空飛彈系統和近程艦空飛彈系統,主要用於擔任編隊區域防空任務。20世紀80年代建造的赫姆斯科克級防空飛彈護衛艦滿載排水量3750噸,裝有“標準一IMR”中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1座,八聯裝“海 麻雀”近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1座,7管30毫米“守門員”近防系統1座,四聯裝“捕鯨叉”艦艦飛彈發射裝置2座,雙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並有作戰指揮系統。進入21世紀,隨著護衛艦的大型化,以及電子技術的進步和先進武器系統的小型化,包括近、中程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的普遍採用,於2002年服役的新型防空護衛艦德澤芬省級滿載排水量達6048噸,艦首主甲板上裝備1座t27毫米炮,其後設定1座Mk41垂直飛彈發射裝置,主要發射“標準II”和“改進型海麻雀”防空飛彈,2座30毫米“守門員”近防炮和2座12.7毫米炮;同時裝有“捕鯨叉”反艦飛彈發射系統,以及2座魚雷發射管。當初這一超大噸位和強大功能設計方案問世時,英國《簡氏戰艦年鑑》稱其為防空驅逐艦,後統一歸類護衛艦。

通用型

自20世紀70年代後,護衛艦排水量增大,普遍裝備有艦艦飛彈、艦空飛彈、艦炮、魚雷、深水炸彈、反潛直升機等武器系統,使護衛艦可以遂行多種任務,出現了多用途護衛艦。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國海軍現役唯一一級護衛艦佩里級,服役近30年間,其滿載排水量從3638噸增N4100噸,可發射“捕鯨叉”反艦飛彈和“標準”艦空飛彈,主要裝備有單管76毫米艦炮1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1座,對空/對海飛彈發射裝置1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中型反潛SH一60B直升機2架,以及艦殼式和拖曳線列陣式聲吶等先進電子設備。作為一種通用型飛彈護衛艦,在 動力、武器、電子等方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多種戰術用途,其主要使命任務是為航母編隊、兩棲特混艦隊、海上補給編隊和軍事運輸船隊提供反潛及對空、對海防禦。至1989年該級艦建成51艘,現役30艘,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護衛艦的主力。該級艦還向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轉讓技術,其中澳大利亞6艘、西班牙6艘、台灣8艘、土耳其8艘、埃及4艘、波蘭2艘、巴林1艘。 英國的公爵級(23型)、法國拉斐特級、荷蘭卡雷爾·多爾曼級、義大利西北風級、西班牙偵察級等護衛艦,除了擔負傳統護航使命外,作為當代大中型護衛艦,它們普遍具有較強的對海、反潛、防空能力和良好的機動性,適於擔負海上突擊、護航、巡邏警戒等多種任務。

中國海軍艦隊概況

艦隊名駐地駐泊港口海軍基地防務區域規模
北海艦隊青島青島膠南旅順葫蘆島威海成山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連雲港以北渤海、黃海防禦任務擁有330艘艦艇,1個驅逐艦支隊、1個護衛艦支隊、1個核潛艇支隊、1個常規潛艇支隊、1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此外還有一個登入艦大隊。
東海艦隊寧波上海吳淞舟山定海杭州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連雲港以南到南澳島以北的東海及台灣海峽的防禦任務6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護衛艦混編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南海艦隊湛江湛江汕頭廣州海口榆林北海黃浦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駐香港艦艇南澳島以西南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島的防禦任務3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核潛艇常規潛艇混編支隊,一個常規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以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