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

形聲。字從手,從匽(yà),匽亦聲。“匽”為“堰”省。“堰”意為“水壩”。“手”與“匽”聯合起來表示“壘砌水壩”。本義:壘砌水壩。編碼信息:鄭碼:DHKZ,U:63E0,GBK:DEEB ,五筆86/98: rajv,倉頡: qsav,鄭碼: dhkz,四角號碼: 51014,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3E0。基本字義:撥。

基本信息


pull up;


(1)
形聲字。從手,匽(yán)聲。(本義:拔起【tugupward】)
(2)
揠
揠,拔也。――《說文
拔心曰揠。――《小爾雅·廣物》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孟子·公孫丑上》
(3)
又如:揠苗助長
(4)
提拔 【promote】
德與瓊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則必爭。――《宋書·岳飛傳》
(5)
抓著馬鞍 【hold the saddle】
殺得曹操盔斜發亂,發甲捶胸,揠鞍吐血。――《老殘遊記
揠苗助長
yàmiáo-zhùzhǎng
(1)
【 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as one who tries to help the shoots grew by pulling them up】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點。後來用來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把事情弄壞
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宋·呂本中《紫微雜說
(2)
也說“拔苗助長”

yà ㄧㄚˋ
拔:~苗助長(zhǎng)(亦稱“拔苗助長”)。
鄭碼:DHKZ,U:63E0,GBK:DEEB
筆畫數:12,部首:扌

拼音是y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