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聯合四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公司,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地發行上市了6000萬A股,成為中國客車行業少數幾個上市公司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風光秀麗的古城揚州,是一個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9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中國最大的客車生產企業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了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了6000萬A股股票,成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是我國客車行業少數幾家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規模

公司總資產9億餘元,淨資產2.8億餘元,員工1600多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0多人,占地8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7萬平方米,下設揚子廠、平山廠、座椅廠、銷售公司。公司在城間客車、城市客車、旅遊團體客車、客車底盤、座椅及關鍵零部件、特種車輛的開發和生產上具有國內領先的優勢。目前擁有“亞星”、“揚子”兩個品牌20多個系列百餘個品種,產品覆蓋大、中、輕型,高、中、普檔客車。

生產能力

公司具備年產各類客車10000輛、客車底盤10000輛、客車座椅30萬座的生產能力。公司成立以來已經向社會提供各類客車40000餘輛,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0餘億元,歷年的產銷量、銷售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位於全國客車行業前列。

今日亞星

在中國,專注於客車製造60年以上的公司,只有亞星,沒有之一。
作為中國客車開路者和“中國客車夢”踐行者,從第一輛亞星客車的誕生開始,亞星已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並創造了中國客車行業的多項第一。第一輛專業客車JT663、第一輛特色的臥鋪車JT6970、第一台後置式底盤客車JS6970H、腳踏車型銷量最高記錄的客車JS6820、節油率第一的新能源客車JS6126GHEV、最佳公路客車YBL6125H、第一輛達到EPA2010排放標準並出口美國的豪華大客......
亞星亞星

濰柴集團入主亞星之後,亞星又迎來了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變革。亞星充分利用濰柴在技術研發、海內外市場開拓和服務網路等方面的優勢,強化與濰柴的戰略協同,全面提升了亞星客車整體競爭力。
亞星現擁有揚州和廈門兩個生產基地。廈門基地,占地總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生產高科技新能源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及歐五低排放豪華客車,產品出口歐美澳等已開發國家。揚州基地,2013年8月擴張投產,產能近三萬台,擁有國內一流的客車生產線和產品研發試驗室。
亞星客車的產品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國家3C認證、澳大利亞ADR認證、美國DOT認證和歐洲ECE認證,並獲得聯合國採購供應商資格。
亞星客車旗下有“亞星”、“豐泰”、“揚子”等子品牌,產品涵蓋5-18米各型號長途客車、校車、高端旅遊客車、城市客車、團體客車、豪華房車和特種專用車等環保節能型客車。各類型客車不僅暢銷國內,並遠銷北美、澳洲、東歐、東南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等地,在海內外建有500多家經銷和售後服務網點,確保為用戶提供聯網式的一體化服務。
作為“中國客車夢”的踐行者,亞星勇挑為中國客車正名的重擔,創新提出客車“星標準”(星動力、星設計、星工藝和星智慧),並投入重金打造WertStar(維特思達)系列高端客車,讓世界客車版圖的中心,不再只是歐洲一個。
展望未來,亞星客車提出“打造百億亞星,成為為全球大眾提供安全、舒適運輸服務的專家,打造中國標桿產品,做中國最好的客車“的戰略目標;以“為全球提供一流的大眾交通生活”為使命;以全球化視野,提供客戶滿意的客運解決方案,成為國際知名的客車製造商為願景;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宗旨;依託集團協同競爭的優勢,達到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實現為社會貢獻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員工實現價值的宏偉發展藍圖。
全新亞星亮相,開啟中國客車“星未來”!

股權結構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聯合四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公司,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地發行上市了6000萬A股,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成為我國客車行業少數幾個上市公司之一。2003年,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格林柯爾入主亞星。 股份公司目前擁有總資產11.32億元,擁有員工2580多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00多人,公司占地63萬平方米,下設揚子基地,平山基地,座椅基地,底盤公司,銷售公司,售後服務中心和技術中心等部門,2000年生產和銷售各類客車1萬多輛,實現銷售收入10.4億元,實現利稅7700多萬元。公司現已形成了"亞星"、"揚子"牌2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的大、中、輕型、高、中、普檔客車,大、中型客車產銷量等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股份公司將通過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和檔次,進一步增強產品競爭力,形成年產1.5萬輛客車整車,2萬輛客車底盤以及40萬張客車座椅的綜合生產和配套能力,年銷售收入達30億元,年實現利稅達到3億元,將成為我國民族客車工業中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產企業。
2010年11月1日,公司控股股東江蘇亞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知,亞星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53.71%股份的全部或部分無償劃轉至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直屬公司。
2010年3月4日,公司接控股股東亞星汽車集團通知,其與濰柴(揚州)亞星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濰柴揚州”)於3月3日簽署了《關於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51%國有股份變更協定》,亞星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1220萬股國有股份(占總股份的51%)無償劃轉變更給濰柴揚州持有。濰柴揚州系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濰柴控股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出資成立的國有全資公司,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出資人為山東省國資委。本次股份變更完成後,濰柴揚州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山東省國資將成為公司的最終控制人。 

相關資訊

濰柴入主亞星客車 發力新能源汽車
在中國客車工業史上,有一家令人無法忘記的企業。它曾經那么輝煌,客車銷量連續7年位列行業第一,巔峰時期年銷量超過第二至五名銷量之和。它又那么命運多舛,從頂峰滑落的速度快得令人震驚,一次次重振旗鼓的努力又總是事與願違。它就是揚州亞星客車,中國現代客車生產體系的創立者。
最近,有關濰柴控股將收編亞星客車的訊息,再一次將這家在人們視線中幾近消失的企業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方是資金實力雄厚、核心零部件資源豐富、發展勢頭強勁的汽車業“新貴”,一方是技術底蘊尚存、知名度猶在的客車“老帥”。濰柴控股的介入能否讓亞星再造輝煌,又將對相關行業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請看本報記者的報導。2010年11月2日,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星客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江蘇亞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星集團)擬將所持股份全部或部分無償劃轉至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重工)直屬公司。
訊息一出,立即在汽車行業和資本市場引起廣泛關注。雖然亞星客車至今沒有說明參與重組的是山東重工旗下哪家直屬公司,但業界普遍認為,亞星客車的控股權最有可能劃轉至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控股)。
濰柴控股是山東重工三家直屬公司中實力最強的一家,旗下上市公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動力)不僅掌握著我國車用重型柴油機、變速器、車橋等核心零部件的優勢資源,而且擁有陝西重汽51%的股份。近年來,有關濰柴控股收購重卡、大中型客車等商用車整車資源的傳聞接連不斷,其藉助核心零部件資源壯大整車實力的戰略思路十分明顯。
不僅如此,濰柴控股與亞星客車所在地的江蘇省揚州市政府還有一層“特殊”關係。2009年11月24日,濰柴控股與揚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通過整合各自優勢資源進行深層次合作,把揚州打造成濰柴控股在長三角地區的汽車零部件及船舶動力系統製造中心。僅僅幾天后,這一合作就有了實質性進展———濰柴動力將與亞星客車同屬亞星集團的揚州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揚柴)收至麾下。
魏潔在擔任亞星集團董事長期間,就提出藉助外力壯大亞星客車和揚柴的思路。最早開始談的是亞星客車,但最先談成的卻是揚柴。”一位接近亞星客車的人士告訴記者。
有人猜想,濰柴控股擁有商用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資源優勢以及出色的資本運作能力,加上亞星客車尚未耗盡的家底,這一重組是否要達到三個目標?
猜想一、改變我國大中型客車行業格局?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大中型客車行業由“一通三龍”主導的發展格局日益穩固。年銷量占我國大中型客車總銷量一半以上的宇通、大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4家企業,不僅保持著高速增長勢頭,而且在技術和工藝進步、品牌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全面領先整個行業。
獨立客車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是我國大中型客車行業的一大特色。與此相對應,客車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快速的市場反應和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然而,受產銷規模限制,獨立客車企業都不擁有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配套資源,難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也制約了行業的技術進步。
濰柴控股重組亞星客車的可能,讓業內人士看到改變這一現狀的機會。重慶交通大學教授王健分析:“國內客車企業在技術、工藝上差別不大,如果濰柴控股能夠有效整合旗下動力總成資源與亞星客車的整車技術,可能對以‘一通三龍’為代表的獨立客車企業形成挑戰,甚至可能改變我國大中型客車行業的基本格局。”
另據透露,入主亞星客車後,擅長資本運作的濰柴控股還有可能借亞星客車之手收編其他客車企業。
猜想二、挑戰玉柴在大中型客車柴油機市場的優勢地位?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濰柴控股是我國重型車用柴油機市場的領軍企業,然而,在大中型客車用柴油機市場,它的地位遠不如競爭對手———廣西玉柴。後者在大中型客車用柴油機市場的份額超過50%。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濰柴控股車用柴油機銷量是44.7萬台、1.05億千瓦,以台計不到玉柴銷量的60%,但以千瓦計是玉柴銷量的1.17倍。這表明,濰柴控股的優勢是重型柴油機,廣西玉柴的優勢是中型柴油機,我國大中型客車大量採用的正是中型柴油機。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亞星客車雖然經歷了很多動盪,但仍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客車整車製造經驗。如果濰柴控股能很好利用這些資源,提高旗下動力系統與客車整車性能的匹配,將增強在大中型客車市場的競爭力。另外,廣西玉柴準備借聯合卡車批量上市發力重卡用大功率柴油機市場,濰柴控股難道會對自己的短板視而不見嗎?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客車產品規劃專家楊立慧認為,濰柴控股要提高大中型客車用柴油機市場的占有率並非易事,產品和行銷策略都需要調整。
猜想三、濰柴控股將借力進軍輕卡和乘用車領域?
一位已經離開亞星客車的員工告訴記者,雖然只生產大中型客車,但亞星的汽車生產資質很全。“除了轎車,亞星客車幾乎可以生產所有種類的汽車”。換言之,亞星客車能在整車製造領域為濰柴控股提供不小的施展空間。
來自亞星客車的官方資料為這一說法提供了佐證。2010年12月,亞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兼亞星客車董事長金長山在一次企業內部會議上,提出了下一步產品戰略。其中一條是,計畫投資8億元,從2011年開始啟動微客、MPV、SUV的研發。
另一類容易讓人聯想到的車型是輕卡。收編揚柴後,濰柴動力斥資引進義大利VM公司先進的輕型柴油機技術及產品,搭建起全新的研發平台。按照計畫,在新平台上研發的產品今年將投入大規模生產,濰柴控股借勢進入高端輕卡市場並非不可能。
最近,有接近亞星客車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亞星客車的重組方案有望在3月公布。與傳聞略有不同的是,山東重工可能在揚州專門註冊一家公司,接收亞星客車及亞星集團旗下的其他整車資產,出資方是濰柴控股。

滬市工業類上市公司(二)

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證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大連橡膠塑膠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航空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廣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國祥製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昌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珠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江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秦嶺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甘肅榮華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滄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太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國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三房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精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美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鹼業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諾迪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萬向德農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萬通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獨山子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美克國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華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開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紫江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恆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藍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牡丹江恆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鼎盛天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巢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大楊創世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南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西水創業股份有限公司
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億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旭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