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汽車

華泰汽車

華泰汽車集團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以汽車製造業為主,多元化發展、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控股集團,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現有員工3000餘人,固定資產達38.1億元。華泰汽車集團研發機構分布在中國、韓國、德國等地,已形成以北京為管理和研發中心,在魯、蒙、吉等多個省市擁有三大生產基地,一個汽車工業園,四大平台和十大系列車型的大型集團企業。

基本信息

簡介

華泰汽車集團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以汽車製造業為主,多元化發展、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控股集團,總部位於北京朝陽區,現有員工3000餘人,固定資產達38.1億元。華泰汽車集團研發機構分布在中國、韓國德國等地,已形成以北京為管理和研發中心,在魯、蒙、吉等多個省市擁有三大生產基地,一個汽車工業園,四大平台和十大系列車型的大型集團企業。

標誌

華泰汽車標誌華泰汽車標誌

品牌歷史

2000年——華泰汽車榮成工廠成立。
2001年——華泰吉田四驅越野車投產。
2002年——華泰與韓國現代簽訂合作協定;華泰延邊工廠成立。
2003年——華泰特拉卡在山東榮成下線;華泰格林柏德大型客車、康迪中型客車在吉林延邊下線。
2004年——特拉卡被選為中國維和部隊指揮用車。
2005年——華泰引進韓國現代經典的SUV車型“聖達菲”;
2006年——華泰聖達菲投放中國市場,歐意德動力總成基地開工建設。
2008年——年產15萬台節能環保轎車的鄂爾多斯生產工廠奠基;年產30萬台柴油發動機、自動變速器的歐意德動力公司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華泰自主開發的中高檔轎車完成產品試驗試製;華泰成功研製出歐意德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華泰捐助1500萬元給汶川地震災區
2009年——華泰聖達菲C9、華泰特拉卡t9上市,歐意德轎車柴油發動機及自動變速器正式下線
2010年--《亮劍》主角、著名實力派演員李幼斌成為華泰元田B11首位擁有者;
2010年——在2010年4月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上,華泰B11首次亮相,贏得媒體、觀眾的高度關注和好評,贏得一系列榮譽。
2010年--華泰汽車攜手英特爾。華泰B11搭載英特爾車載IVI信息系統配置的先河。

主要車型

華泰B11
華泰B11華泰B11

華泰B21
華泰B35
華泰吉田
華泰聖達菲
華泰聖達菲C9
華泰特拉卡
華泰元田

企業榮譽

2005中國年度輕車評選——SUV及越野車環保王
2005年度“水煮奧斯卡”車壇評選——評審會特別獎
2005年度消費者最喜愛車型評選——消費者最喜愛車型
2005年搜狐汽車年度節能環保滿意度車型(SUV)
2006CCTV年度SUV大獎
2006中國汽車風雲榜最受消費者喜愛的SUV
2006北京國際車展主流車型推選——最受期待主流SUV車型
2007年AutoAwards年度車榜2007年度柴油車型
2007年度中國長春汽車節汽車奧斯卡“十大消費者信賴的品牌”
2007年度中國長春汽車節汽車奧斯卡“最受歡迎節能柴油車”
2008年度華泰聖達菲榮獲最受商旅精英歡迎的中級SUV
2008年度華泰聖達菲榮獲車壇奧斯卡“2008年度自主品牌價值體現車型”
2008年度華泰聖達菲榮獲汽車風雲榜最受消費者喜愛的SUV大獎
2008年度華泰聖達菲榮獲年度十大口碑車型獎
2008年度中國車市西部總評榜——華泰特拉卡獲年度消費者最喜愛的SUV
2008年度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華泰汽車——中國“紅十字人道服務獎章”
2008年度華泰汽車集團獲“抗震救災眾志成誠愛心企業”稱號
2009年度政府採購最佳節能環保公務車品牌
2009年度政府採購自主品牌越野車首先車型
2009年度最受商旅精英歡迎的SUV
2009年度第八屆車壇奧斯卡自主品牌SUV
2010年度北京國際車展“太平洋汽車網”授予華泰元田-B11“卓越綠色動力獎”
2010年度北京國際車展“搜狐”授予華泰元田-B11“最佳首發(自主)新車”
2010年度北京國際車展“搜狐”授予華泰元田-B11“最佳首發(自主)新車”
2010年度北京國際車展“搜狐”授予華泰柴油發動機“組委會特別獎”
2010年度北京國際車展“新浪”授予華泰元田-B11“最佳自主中級車”

慈善事業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華泰汽車集團通過宋慶齡基金會的安排,總計捐款1500萬元,支援災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地震再一次震動全國。當得知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惡劣的玉樹州在醫療救援及物資運輸等方面遇到困難時,華泰汽車當即決定向玉樹捐贈20輛價值280萬元的越野車“特種兵”——特拉卡,協助災區同胞早一天獲得急需的救援支持。

發展理念

經濟技術特徵

上世紀90年代,柴油發動機技術出現重大突破。隨著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技術,可變截面渦輪增壓中冷技術,廢氣再循環等技術的突破和採用,新型柴油發動機與同期最先進的汽油發動機相比,在動力、節油和清潔排放等主要性能方面,展現出獨特、明顯的經濟技術優勢。使用清潔柴油發動機的乘用車輕易就能達到歐Ⅳ/Ⅴ排放標準。清潔柴油發動機也被歐洲稱為綠色柴油發動機。
1、經濟節能
經國外權威部門測試,清潔柴油發動機與同等的汽油發動機相比,百公里節油達30%-40%,可以明顯降低油耗和使用成本。清潔柴油車在汽車保有總量中的比重越大,節油效果越明顯,社會效益就顯著。
2、清潔減排
清潔柴油發動機與同等汽油發動機相比,整車一氧化碳可減排92%、二氧化碳可減排25%、氧化氮可減排98%、顆粒物可減排99%。排放達到歐Ⅴ標準的清潔柴油發動機,在怠速情況下,燃燒100分鐘的排放值,大約只相當燃燒一支香菸造成的污染。
3、動力性強
清潔柴油發動機與同等汽油發動機相比,扭矩提高了50%,功率和動力性能明顯增強。
4、優良安全
清潔柴油發動機轉速低、噪音震動小、壽命長。清潔柴油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相對簡單,因而故障少、維修簡便、整車乘坐舒適。由於柴油比汽油燃點高,清潔柴油車的安全性普遍比汽油車要高得多。

發展趨勢

上世紀90年代,由於清潔柴油發動機在節能、環保方面突出優勢,以及對巨觀經濟產生的明顯效果,歐洲及美、日、韓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紛紛通過開徵能源稅,加大購車補貼和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等方面,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加大支持清潔柴油車的發展力度。
在過去十五年中,歐洲柴油車市場份額增加了三倍。柴油乘用車在歐洲乘用車銷量中所占的比重從2000年的32.8%上升至2007年的52.9%。其中德國所占比重為44%,義大利占55.8%,法國占73.9%。比利時、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挪威等國,柴油轎車銷量遠超過汽油車,平均高達70%以上。經計算,僅柴油車的推廣就幫助歐洲,平均每輛車的油耗從1980年的10公升/百公里,降低到2000年的8公升/百公里。最近研究顯示,歐洲豪華車保有量中的50%以上是柴油驅動的,其中義大利為70%,奧地利為77%,法國為82%,比利時為87%。
美、日、韓的情況與歐洲不同,對清潔柴油車政策各有差異。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汽車產銷大國,其汽車和能源政策對全球清潔柴油車的推廣有重大影響。
長期以來,美國崇尚大房子、大汽車,是有名的高能耗社會:一是美國政府高層強調要維護“美國生活方式”,主張美國的能源政策傾向於“開源”而非“節流”;二是在能源、環保、產業利益等政策的取向上,布希政府明顯向能源集團傾斜;三是在未來汽車節能和環保路線的選擇上,更傾向於依賴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未把混合動力車或清潔柴油車技術作為當前的重要選擇;四是美國的能源政策還未完全涉及油價和燃油稅改革,一旦清潔柴油車大量使用,美國柴油產能和配售網路不足所造成的矛盾,很難在短時間解決。
但隨著新世紀歐洲清潔柴油車的快速增長,2005年,美國的汽車政策發生了改變。美國政府從清潔柴油車全球發展趨勢中清楚看到,推行清潔柴油車產生的綜合效果遠比推行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面臨的問題要簡單的多。相比之下,制定和實施清潔柴油車發展戰略,對解決美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要更簡便、更現實,幾乎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美國能源部的研究表明,美國機動車燃油效率每提高1%,每年可節約20億美元,如果到2020年,美國把清潔柴油車的比重提高到30%,就可使美國石油消費量每天減少70萬桶,相當於每年減少3600萬噸石油,這對陷入經濟危機的美國肯定不失為一項重大策略。
美國政府在反思原有能源政策和汽車發展戰略的基礎上,開始對原有政策做出重大調整。2005年,美國立法規定,清潔柴油車技術享有與混合動力車技術相同的消費稅減免優惠。規定在2006-2010年期間,凡購買清潔柴油轎車,輕卡和SUV的消費者,可根據車重,燃油效率和排放情況,最高得到3400美元的返稅。這些優惠政策大大刺激了美國清潔柴油車的發展,標誌著美國能源政策和汽車發展戰略發生了重大改變。
2000年以來,美國柴油轎車銷量增加56%,2000-2005年柴油車註冊增長80%。隨著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和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美國政府對清潔柴油車的重視程度還會進一步提高。
兩年前,韓國的乘用車中,柴油車比重超過40%,各種娛樂設施中的車輛幾乎全部使用

華泰汽車華泰汽車
油車。2005年,以“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型中,汽、柴油車銷售比例就已達到1:1。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2002年日本汽車出口占整個製造業出口總值的16%,占機械工業總產值35%,日本汽車產業就業人員491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10%,汽車是日本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目前,日本掌握著世界最先進的混合動力車技術,是全球最大的混合動力車生產和出口國。日本依託在汽油車方面的技術優勢,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生產工藝改變,保持了混合動力車的技術領先優勢,從出口中獲得盈利。但由於混合動力車的技術缺陷和市場推廣問題,日本的混合動力車出口戰略正在經受考驗。
近幾年,隨著清潔柴油車在歐、美等地區和國家的迅速增長,日本出口和本國市場都受到了清潔柴油車的明顯衝擊。2000年,克萊斯勒公司正式在日本推出柴油轎車,這標誌著清潔柴油車已登入日本市場。與此同時,由於清潔柴油車在節能減排上的明顯優勢及全球發展趨勢,迫使日本政府從政策上重新審視清潔柴油車發展對本國汽車工業產生的影響,制定相應對策。
總之,儘管國情和能源戰略各有差異,但歐洲和美、日、韓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幾乎一致的制定了積極發展和推廣清潔柴油車的汽車發展戰略。在清潔柴油車的生產和推廣上,已開發國家取得了一致的認知。
歐洲是清潔柴油機技術的發源地,在運用先進柴油機技術,推廣制定清潔柴油機標準,保持產業競爭力和政策創新等方面處於領導地位。是目前推行清潔柴油機技術最早、最徹底、最成功的地區。其推行的清潔柴油機發展戰略,代表了今後一段時期全球汽車的發展方向,是全球汽車產業成功實現戰略轉型的標桿。

發展三階段

目前國際普遍認為,汽車發展從技術路線看大致分為傳統汽車、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階段。
1、汽、柴油車階段
經過十幾年的研發、改進和生產,清潔柴油機以其獨特的節能和環保特性,代表了當今最先進的汽車內燃機驅動系統,被廣泛採用。
專家估計,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汽車發動機仍會以汽、柴油發動機為主。從歐洲和全球的汽、柴油車比重和發展趨勢看,2010年大體可以作為一個分水嶺。從1885年第一輛汽車誕生,至2010年,基本屬於以汽油車為主、柴油車為輔的時期;2010年後,柴油車數量將會明顯超過汽油車,占據主導地位。世界將進入柴油車為主,汽油車為輔的新時期。汽車生產和使用也將同時進入清潔柴油車時代。
從內燃機汽車的技術進步和市場占有率的情況看,汽、柴油汽車還有很長的發展前景。1993年,美國國會發布“新一代汽車合作計畫”(PNGV),對研發新一代汽車提出:必須要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減少燃油消耗三個總體目標。要求新型轎車,在性價比不變的情況下,百公里油耗由9公升降至3公升。美國的研究表明,汽、柴油發動機在技術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生命周期還很長。但實現這一目標,尚需較長時間和巨額資金投入。
2、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階段
純電動車效率高、不排放尾氣。但由於電池體積大、壽命短、行使里程少、價格高,只適合於大城市公車使用。即便研究機構能在短期突破技術障礙,使鋰電池成本能夠降低到600美元/kw.h,其價格和使用的局限性,市場仍然難以接受,商業開發並不成功。
混合動力車是以傳統汽、柴油發動機與電動機兩套動力系統共同為整車提供動力的汽車。慢速行駛時,由電動機提供動力,高速行駛時,轉為由汽、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同時為電池充電,制動能也可轉化電能。混合動力車可比傳統汽車節油20%-40%,減排二氧化碳40%,最先進的混合動力車,百公里油耗不足3升,一次充滿油、電後,可持續行駛500-1000公里,其節能、環保性能明顯高於傳統的汽、柴油車。
由於清潔柴油發動機更優良,使用柴油發動機與電動引擎搭配的混合動力車性能會更好。因而在混合動力車製造中,清潔柴油機比同等汽油機有更強的競爭力、更大的市場潛力和更長的生命周期。
但混合動力車的製造成本很高,能與其配套的發動機很少,不能大規模推向市場。即使將來混合動力車的電池價格能夠降低到160美元/kw.h,可連續行駛100公里的電池組,製造成本也需要3750美元。即使企業達到年產10萬輛規模,混合動力車每輛售價比傳統汽油車高4000-6000美元,明顯缺乏市場競爭力。再加上維修和市場配套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專家估計,混合動力車普遍推向市場還需要10-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3、燃料電池車階段
燃料電池汽車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使用氫能源替代傳統燃料的劃時代產品,是當今汽車與最高科技的結合。
燃料電池並不是電池,實際是一套發電裝置。它是將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通過電極反應,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高科技化學能發電機。反應過程不涉及燃燒,也不需要機械系統,排出的是水蒸氣。燃料電池能量轉換率高達80%以上,使用效率是普通內燃機的2-3倍,真正實現了零排放。是新世紀出現的真正無污染的綠色能源設備。
專家普遍認為,燃料電池技術將遠超過21世紀內燃機的誕生意義,最終實現氫能源全面替代石油等能源,最終解決造成全球污染,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能源危機。研究表明,五種燃料電池中,以氫做燃料的質子膜燃

華泰汽車華泰汽車
料電池最適合汽車使用。
上世紀90年代,各國開始加強對氫能源研究的大規模投入,加快了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2002年,美國能源部成立了“氫燃料電池和基礎設施技術規劃辦公室”,提出了《向氫經濟過度的2030年遠景展望報告》。2003年,布希總統批准12億美元用於支持2002—2007年氫燃料的研發,該計畫的目標是為確保美國能夠成為氫能源汽車的全球領導者。
2003年,歐盟宣布投資28億歐元,用於氫能源燃料電池的研究計畫,力求保持在這一領域的領先位置。
在我國,燃料電池技術和示範項目同樣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2000年,科技部啟動了973項目“氫能規模製備,儲運及相關燃料電池的基礎研究”計畫。2001年,科技部啟動了投資24億元的863計畫“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主要任務是建立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開發平台,在世界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中取得話語權。
長期以來,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時代高科技交通運輸工具,成為全球各已開發國家和各大汽車公司不懈追求的戰略目標。
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重點要解決質子交換膜成本過高的問題。目前,質子交換膜的成本為2000美元/kw。研究表明,只有其成本降到50美元/kw時,燃料電池汽車才可能具有市場競爭力。此外目前的質子交換膜平均壽命只有2200小時,超過人們所能承受的使用成本。這兩項關鍵指標的提高,還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資金投入。
目前全球有100多家燃料電池製造企業,但只有美國、日本幾家公司能批量生產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全氟璜酸質子交換膜。由於質子交換膜技術目前只掌握在少數國家手裡,生產上很難突破和普及。市場壟斷會給質子膜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壟斷企業不會輕易轉讓生產技術。
目前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主要障礙是需要一套成本高昂的制氫、分配、加氫的基礎設施。沒有充足的市場需求就不可能建立成本高昂的氫氣供應系統;同時如果沒有低價格的氫氣加氣站和發達的加注網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就不可能增長。這是一個典型的“雞與蛋”的難題。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建立起國際公認的氫燃料電池的制氫標準和車載存儲技術的質量標準。這表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專家們估計,燃料電池汽車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在技術上也需要10-15年才能正式進入汽車銷售市場。
由於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車受自身技術條件、製造成本、市場價格、配套設施建設等因素的制約,任何一種車型想憑藉自己的技術優勢,完全替代其他車型,在短時間占領汽車市場,都難以實現。
與此同時,汽車發展趨勢的客觀情況表明,清潔柴油車將可在傳統汽車發展後期、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發展的整個時期、以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前期,依靠自身的卓越技術特性和經濟、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優勢,贏得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空間,成為今後一段時期汽車市場的主導產品。
同時,專家們普遍認為,即使世界進入燃料電池汽車時代,由於汽、柴油汽車在技術上的不斷改進和市場需求多元化的要求,汽油車、柴油車、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車在汽車市場共存的局面將長期存在。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到有完全顛覆傳統觀念的新型交通運載工具的出現為止。

環保戰略

1、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中國自2009年起,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但由於千人人均擁有率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市場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從已開發國家經驗看,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000-2000美元,就開始進入大眾汽車消費期,據世界銀行研究,國民收入每增加1%,機動車擁有量就會增加1.02%—1.95%。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轎車增長就會進入高峰期。研究表明,根據GDP增長同汽車增長的比例計算,2005—2020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將達到年均增長12%以上,其中轎車平均增長將達到17.8%。民用轎車的保有量占汽車總量的比重將從2010年的45.4%增長到2020年的61.2%,
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將可能同時達到2000萬輛,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2500萬輛,那時中國將穩居世界汽車產銷量的頭把交椅。如果按中國目前汽、柴油車構成情況,那時,由於中國汽車增長帶來的石油需求壓力,中國和世界都難以承受。中國汽車的增長前景要求中國必須製造和使用更符合中國國情的節能汽車。
2、減少石油進口的要求
2005年,我國石油剩餘可采量為23.4億噸,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4%,按同年開採量,儲采比不足13年。從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開始,每年新增進口石油約達1000萬噸左右。2008年,我國進口石油達到創紀錄的2億噸,占國內石油消費總量的51.3%。今後這種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情況會有增無減,長期存在。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可能會超過4.5億噸,那時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將超過60%。面對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國家不得不長期支付巨額外匯,我國進口石油的70%來自中東,中東地區的環境變化和國際石油價格波動都會對中國經濟和國家石油安全造成巨大影響。
在石油消費中,汽車用油高居不下。研究表明,其比重將從2000年的33%上升到2020的60%以上。這種燃油需求結構,要求中國須儘快製造和使用更加節能的汽車。
3、保護環境的要求
中國是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對保護環境有莊嚴的承諾。2000年,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0.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交通運輸占8%。2007年,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到67.2億噸。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車污染物排放對大氣質量,特別對城市大氣質量形成了嚴重威脅。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市不得不出台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斷出台限制機動車油耗和減排標準等強制性規定,但相對汽車增長的情況而言,成效不大。汽車產業要不斷加快引進、研發和生產更加節能環保的新型汽車。清潔柴油車是有效解決當前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最佳選擇。
4、人口城市化的要求
2007年,全世界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同年中國城鎮人口總數也上升到5.77億,城鎮化比重提高到了43.9%。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0個百分點,從鄉村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規模就相當於日本的人口總和,每提高20個百分點,就相當於美國的人口總合。
中國人均汽車擁有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006年美國汽車平均擁有量為816輛/千人,2007年世界平均汽車擁有量為137輛/千人。2007年中國平均汽車擁有量只有32輛/千人,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與同等發達程度國家相比,差距更大。按國務院規劃,2010年中國平均汽車擁有量將達到40輛/千人。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GDP將達到3500美元左右。那時受人均GDP增長和人口城鎮化的雙重影響,中國汽車市場將進入一個需求的高峰期,希望購買更加節能、更加清潔的汽車將是人們普遍的要求。
中國經濟面對能源、環境、資源的巨大壓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需要儘快調整目前汽、柴油車生產結構,制定更明確的發展清潔柴油車的思路和戰略,加快制定扶持生產使用清潔柴油車的政策力度,支持清潔柴油發動機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從政策上限制、壓縮、減少高能耗、高污染汽車的產銷量。
以華泰的2.0L、2.5L、2.8L、3.0LV6清潔柴油機為基礎,只需作些改進和適應性設計就可作為航空活塞式發動機,具有廣泛的航空用途。
五、迎接低碳時代
1997年,149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限制已開發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已開發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從2005年2月《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起,世界開始進入低碳經濟時代。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改變人類生存方式的又一次重大進步。制定低碳戰略已成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1998年,中國成為《京都議定書》締約國。儘管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在2010年前暫不承擔《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減排責任,但《京都議定書》反映出的全球環境問題和世界各國所應承擔的歷史責任,都將對中國今後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007年9月胡錦濤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提出,各國應加強推廣節能技術、環保技術、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減緩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兩會期間宣布,雖然《京都議定書》對開發中國家沒有規定必須執行的指標,但中國政府還是本著對世界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履行我們應盡的國際義務,中國將從2006-2010年,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
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中國政府從戰略高度認為,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興國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隨著人均GDP增長和人口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中國已進入汽車產銷高峰期。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壓力和中國政府對改善自然環境的莊嚴承諾,中國汽車產業今後必須走更加節能環保的道路,來滿足新時期社會需求。華泰作為國內清潔柴油機和清潔柴油乘用車的生產者,在執行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的基礎上制定了製造清潔柴油乘用車,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企業發展戰略。
——總體目標是按照國家“十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節能減排要求。從2009年末,以清潔柴油發動機技術為核心,批量生產清潔柴油乘用車,投放市場。使清潔柴油發動機和清潔柴油乘用車比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汽油車普遍節能30%-40%,二氧化碳減排25%。企業整體減排指標將以較大比重超過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要求,在汽車製造業作出表率。
——以現有清潔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技術為基礎,加快擴大企業生產能力,為華泰自身和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提供更多乘用車清潔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配套,提高國內汽車行業整體節能減排水平。力爭2015年前達到100萬台清潔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的生產能力。
­——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加快研發更加節能環保的新型柴油發動機和新型自動變速器。力爭與國際先進水平清潔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在技術上保持同步發展。使國內清潔柴油發動機技術長期保持世界領先水平,產品能夠大批量出口歐美。
——加快清潔柴油混合動力汽車的研製與開發,力爭在汽車節能環保領域,走向世界前沿,為中國新型汽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首款達到歐五排放標準的乘用車發動機上市 2010年12月28日,華泰B11承載著中國首款柴油轎車的光環隆重上市,綠色清潔動力無疑是其最大亮點。據悉,柴油版華泰B11達到了歐五排放標準,與同級別汽油機相比,碳氧化物排放量減少25%左右、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低45%左右、可形成臭氧的碳氫化合物排放僅為汽油機的三分之一。
華泰B11搭載的是來自亞洲最大的清潔型乘用柴油動力總成製造商歐意德動力集團的2.0T清潔柴油發動機。功率達到110千瓦,最大扭矩達到310牛米,排放達到歐Ⅴ標準。這些指標不僅代表了國內柴油機技術的最高水平,同時也達到了國際先進發動機的性能、質量標準。
據了解,歐意德擁有國內最先進、最全面的技術合作平台。歐意德柴油機通過搭載新一代高壓共軌燃油噴射(CRDI)、可變截面渦輪增壓(VGT)以及廢氣中冷再循環(EGR)三項國際領先技術,保障了清潔排放的實現。其中,CRDI技術實現了對噴射壓力和噴射量的精確控制,並通過燃油的四次噴射,使少量的燃油在主噴射之前進行預噴加熱,使其燃燒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大大提升燃油經濟性的同時也減少了碳煙排放,為歐意德發動機能夠達到歐五排放標準奠定了基礎;而EGR技術通過將一部分廢氣引入燃燒室,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來降低燃燒溫度和壓力,同時利用廢氣中惰性氣體對氧氣的稀釋作用,來破壞Nox產生的條件,達到減少Nox的生成量的效果,解決了長期困擾柴油機的氮氧化物問題,最終實現發動機排放水平的提升,是歐意德發動機排放達到歐五的重要保障。歐意德綠色發動機與同等排量的汽油發動機相比,實現了百公里節油30%、二氧化碳減排25%,扭矩提高50%的性能優勢。
先進的技術使得歐意德發動機成為中國內燃機領域的環保標桿。2010年歐意德憑藉著出色的性能和質量,榮膺“低碳中國領軍品牌”稱號,並奪得由中國內燃機協會頒發的“環保動力金獎”。另外,藉助華泰B11的上市,歐意德也實現了由產品研發到搭載上市的跨越,進入了市場開拓的新階段。未來歐意德將在30萬產能規模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到100萬台的規模,迎接柴油車井噴時代到來。
隨著世界能源緊缺和環境惡化壓力的加大,低碳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競爭的新高地,縱觀世界汽車市場,歐洲一直對柴油動力車青睞有加,普及率早已超過50%,波蘭、奧地利等國家甚至超過80%;美國、日本、韓國等汽車強國也紛紛加大力度推行柴油車。對於渴望在國際化道路上謀局布勢的中國車企來說,節能環保的汽車低碳技術已經成為了進軍國際市場的前提所在。歐意德發動機將憑藉著先進技術,以比肩歐洲的環保動力,為中國汽車在低碳時代的話語權,提供動力保障。

產品介紹

華泰SantaFe聖達菲
聖達菲汽油四驅自動SDH6450F標準型
聖達菲汽油四驅自動SDH6450F標準型:
SantaFe是現代設計開發的第一款SUV車型,它表明了現代汽車公司對擴大旗下的車型範圍有著強烈的渴望。
SantaFe按照轎車的駕駛要求進行設計,主要用於公路路面的行駛,但是它也能滿足普通SUV購買者的需要,能夠在不同的天氣情況和惡劣的附著條件下有出色的表現。
SantaFe的全鋁製V6發動機為2700cc排量、24閥門、雙頂置凸輪軸。該車型採用四輪驅動系統。聖達菲汽油四驅自動SDH6450F豪華型:
2.7V6DOHC汽油發動機
全鋁式氣缸的缸體和缸蓋,重量較輕而功率極高,能產生高達131.6KW的驚人動力,最大扭矩達到225/4,000(kg-m/rpm),動力強勁,在中低高轉速領域均表現不凡,隨意運用的動感力量,讓它能夠穿越任何未知地域,給您帶來酣暢淋漓的駕駛享受。
聖達菲柴油GVT四驅自動SDH6453FA標準型:華泰現代聖達菲2.0VGT裝備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新一代CRDi高壓共軌柴油直噴系統和VGT可變截面渦輪增壓系統。
華泰現代聖達菲2.0VGT的百公里油耗僅為6.3L,同時也是目前國內率先達到歐III排放標準的柴油SUV。。華泰現代聖達菲2.0VGT發動機在4000轉/分時輸出的最大功率為92.6KW,最大扭矩在2000轉/分時為290NM,動力強勁可見一斑。
聖達菲柴油GVT四驅自動SDH6453FA豪華型:CRDi高壓共軌柴油直噴系統將燃油噴射壓力的產生和噴射過程彼此完全分開,通過對共軌管內的油壓實現精確控制,使高壓油管壓力大小與發動機的轉速基本無關,最大限度地降低柴油發動機的振動和噪聲;電磁閥控制的噴油嘴,使燃油霧化更精細,並具有兩次噴射的功能,預噴射少量油先與高溫空氣混合燃燒,二次噴射的大量燃油因此能燃燒的更充分,在降低油耗的同時,使排放更加清潔。
華泰Terracan特拉卡
華泰Terracan特拉卡
踏上新征途
無論是馳騁在平順開闊的城市馬路上,還是駕御在崎嶇顛簸的山間野林,特拉卡都掌控自如。特拉卡是華泰汽車集團至今為止所生產的SUV中駕乘最為舒適,動力性能最為強勁的一款優秀車型。特拉卡的內飾細緻入微,無處不體現著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車內駕乘空間及後置儲物空間等各方面都充分滿足了駕乘者對舒適性急貨物運載能力的不同要求。驅動新境界
初識華泰特拉卡——那強健奔放、敦實動感的身影就是您開創全新生活的自信來源。特拉卡在坎坷的征途中無畏前行,道路終結的地方是真正挑戰的開始。特拉卡眾望所歸。優雅的商務氣質,與側圍流線相吻合的外飾件,式樣流行的車燈點綴其間,與高強度的底盤一起向您宣布其超凡品質。特拉卡是一款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值得您信賴的忠實同伴。
蘊藏新科技
在公路上,表現非凡,越野時,不同凡響,特拉卡用時尚和舒適踏平所有崎嶇。目光灑向白色底襯得各種儀表,落在有指南針顯示的多功能數字儀表上,看看海拔、氣壓或者時間。打開天窗享受一下新鮮空氣。探察一下兩級中央控制的便利,打開“彈出”扶手可以看到很多儲物空間。您還應該關注一下前后座椅的雙杯托。在前后座椅處共有三個供筆記本電腦使用的外接電源,為您提供的貼心設計,無不體現特拉卡是您的移動辦公室或者第二個家。
華泰County康迪
VIP商務旅行車:
“康迪”牌中型系列客車主要適用於各級政府會議、禮賓、接待用車;銀行、學校、郵電等高效益機關團體用車;旅遊公司用車。康迪是韓國現代研發成功的新考斯特車型,無論從動力性、行駛的平穩性、內裝修的豪華舒適性等性能對比上,康迪車都占有一定的優勢,其微帶瘦腰身的造型,使其更具有人性化的魅力,而價格方面,康迪車卻是本著讓利給用戶的思想。這樣具有高性能、低價格的產品一定會受到市場的青睞。車名(COUNTY)的含義:
表示“伯爵(COUNT)管轄的領土”的意思追求全員安樂感和現代美相協調的新概念的中型客車。
華泰Granbird格林伯德華泰Granbird格林伯德
公路上的頭等艙
“格林伯德”牌大型豪華客車主要適用於高速公路客運,我國豪華大客市場需要的是高性能低價位的產品。格林伯德的各項性能指標卓越,價位適中,特別是最新車型,車身率先選用了國際流行的無大梁全承載結構,增加了便於乘客上下車的車身升降結構、電腦控制的自動駕駛系統和清晰瞭望車後情況的後視電視系統等高新技術。這樣的優越條件使“格林伯德”系列車型定能成為客車市場中新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