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佩奇

拉里·佩奇

拉里·佩奇,全名勞倫斯·愛德華·佩奇(Lawrence Edward Page),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榮譽畢業生,擁有密西根大學理工科學士學位和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佩奇是Google公司的創始人之一,2011年4月4日正式出任谷歌CEO 。 2013年,拉里·佩奇獲選2013美國40歲以下最有影響力CEO, 並以230億美元資產榮登福布斯2013全球富豪榜第二十位 。2016年10月,《福布斯》發布“美國400富豪榜”,拉里·佩奇排名第九。 2016年12月14日,榮獲“2016年最具影響力CEO”榮譽。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家庭身世

拉里·佩奇1973年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東蘭辛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卡爾文森·佩奇是一個密西根州立大學計算機教授,擁有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母親葛洛麗亞·佩奇也是密西根州立大學(MSU)的一個計算機教授,是一名猶太教徒。

求學時代

拉里·佩奇在1975-1979年就讀於奧基莫斯的蒙台梭利學校,並於1991畢業於東蘭辛高中。

1992年佩奇進入密西根大學學習,在美國安阿伯就讀期間,他擔任密西根大學Eta Kappa Nu榮譽學會的會長, 並是太陽能汽車組織的成員之一, 他還用樂高積木製成一台可程式的繪圖噴墨印表機,其指導教授是 Terry Winograd 博士。

1996年,佩奇進入史丹福大學學習,在攻讀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期間,拉里·佩奇遇到了謝爾蓋·布林, 佩奇在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開始休學。

2003年獲得IE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創建谷歌

兩位Google創始人,左為佩奇,右為布林 兩位Google創始人,左為佩奇,右為布林

1996年,佩奇和布林開始合作研究一名為“BackRub”的搜尋引擎,到1998年上半年逐步完善這項技術後,兩人合作運行Google搜尋,並以PageRank為基礎給網頁排名,同時兩人也開始為這項技術尋找合作夥伴。

他們找到雅虎的創始人之一戴維·菲洛,菲洛認為他們的技術確實很可靠,但建議他們自己建立一個搜尋引擎公司發展業務,發展起來後再考慮合作。他們的一位教師,也是SUN微系統的創始人之一安迪·別赫托希姆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們很大幫助。別赫托希姆確是個很有遠見的人,在看完他們的演示後,立馬開了張10萬美元的支票幫助成立Google公司。之後兩人又從家人朋友那裡到處借錢,籌得100萬美元作為最初投資。

1998年9月7日,Google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曼羅帕克正式成立。他們雇用了第一位員工克雷格·希爾弗斯坦成為Google公司的科技主管。

1999年2月他們搬了新的辦公室,雖然條件仍然簡陋,但比車庫好點,一張桌球桌就作為正式的會議場所,8名員工在辦公室里都轉不過身,一個人要出門所有人都得起身挪開凳子才能騰出地方。 到了6月份時,Google得到紅杉資本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兩家風險投資基金的2500萬美元注資, 並在9月21日這天,Google不再是測試版的搜尋引擎,開始每天處理約3億個搜尋結果。

2000年在佩奇的領導下Google發展成為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雅虎選擇Google作為默認的搜尋結果供應商。

2001年,佩奇辭去了CEO的職位,從 Novell公司聘請埃里克·施密特博士擔任谷歌公司CEO,自己則擔任了產品總監。

2003年,佩奇主導谷歌在以1.02億美元收購了Semantics和Sprinks後推出AdSense, 這一廣告計畫能按照網站內容做廣告。

2004年,Google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5年1月6日凌晨,谷歌CEO拉里·佩奇已因其超級遊艇“Senses”而遭到起訴,提出指控的是從事該遊艇改裝工作的一名油漆工,理由是其因為從事這項工作而患上疾病。

建立家庭

拉里·佩奇與辛達·索思沃思 拉里·佩奇與辛達·索思沃思

2007年12月6日,拉里·佩奇在加勒比海的內克島上同史丹福大學

生物醫學信息學專業的博士生露西·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

舉行婚禮。 並且兩人在2009年和2011年生下兩個孩子。

重掌谷歌

拉里·佩奇 拉里·佩奇

時隔10年,在2011年4月4日,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正式接替埃里克·施密特重新成為谷歌新任CEO,開始領導谷歌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戰略。

重新掌舵谷歌后,佩奇砍掉了數十款偏離核心或未能成功的項目,例如Google Health,在佩奇的領導下,Android和YouTube都成長為規模可觀的業務,其中YouTube2013廣告年收入已經達到50億美元。並且佩奇領導著Google X團隊,專門研究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等項目。

開展併購

在佩奇新的管理下,谷歌只收購一定能推動主要產品線發展的公司。

2011年3月8日谷歌收購原創視頻網站Next New Networks。

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2011年9月8日,谷歌收購餐館點評網站Zagat。

2013年,谷歌13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地圖服務公司Waze。

2014年1月15日,谷歌宣布32億美金收購Nest。

2014年2月17日,谷歌收購聲波身份識別技術初創公司SlickLogin。

讓權

2014年10月26日,谷歌管理層即將進行重大重組:谷歌CEO拉里·佩奇將把谷歌核心產品的領導權交給桑達爾·皮猜。

成就榮譽

2002年獲世界經濟論壇選為“未來的全球領袖”,同時獲 MIT 的《技術評論》雜誌 (Technology Review) 選為“創造未來的年輕發明家”。

2004 年,佩奇入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

2004年獲得馬可尼基金獎,並被評為哥倫比亞大學馬可尼基金會研究員。

拉里佩奇的成就榮譽 拉里佩奇的成就榮譽

2005,佩奇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財富》“2012“全球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中,谷歌拉里·佩奇奪冠。

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2007年佩奇以166億美元位列第26位,2008年以186億美元位列第33位,2009年以120億美元重回第26位,2010年以175億美元上升到第24位,隨後的2011到2012年,分別以198億美元和187億美元穩居排行榜第24位,在2013年佩奇則以230億美元上升到了第20位。

2013年被《福布斯》評為美國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CEO。

2015年6月職場網站Glassdoor公布拉里·佩奇稱被評選為美國最佳CEO。

2018年5月,福布斯十大最具影響力CEO排名第二。

經營理念

佩奇認為,創新才是谷歌的未來,而不僅僅是保持現有的實用性。佩奇說:“很多公司一旦開始盈利,就會減少對研發的投入。的確,做你熟悉的事情確實非常容易。但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停止創新,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所超越。”因此,對於管理像谷歌這樣的新型網際網路公司,需要的不僅僅是發揚已有產品,更重要的在於對公司產品研發的不斷投入和鼓勵,去讓公司開拓更多新的方向。並且,佩奇認為創新沒有實現商業化是沒有意義的,它舉了一個例子,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是一家著名的專注於大思路和創新的公司,它貢獻了許多創新,但是卻因為糟糕的商業化導致最終的失敗。

在面對競爭方面,佩奇認為公司的動機很重要,與其將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上,去做相同的產品以謀求與他的競爭,去保護自己,不如去研究新的和有趣的東西更使自己有生命力。

佩奇還認為,訴訟和競爭不會讓一家公司失敗,讓它失敗的是公司走錯了方向和缺乏競爭的野心。

慈善事業

2014年,拉里·佩奇(Larry Page)宣布,他死後不會把錢捐給非營利慈善機構,而是要交給一個能有創新的公司,比如特斯拉汽車公司和Space X CEO以及SolarCity董事長Elon Musk。拉里·佩奇認為,像特斯拉汽車公司那樣的公司對人類會帶來更大的好處。

社會評價

2011年4月5日李開復在微博中評價佩奇重新擔任谷歌CEO的的優勢在於他2005年主導收購安卓表現出的有遠見,敢做夢,敢做大膽決策,理解產品,深得內部產品技術團隊擁戴,但同樣表現出的劣勢就是佩奇太內向,溝通能力一般,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2012年9月18日英國《衛報》評價佩奇為最具媒介影響力的人,在重新成為谷歌CEO後,他用創新帶領著谷歌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

2013年1月14日美國《財富》雜誌刊登署名米古爾·赫爾夫特的文章評價佩奇有著瘋狂的想法,並且帶領團隊在追逐瘋狂夢想的同時,可以將谷歌管理的井井有條。

2013年《巴倫周刊》在全球最佳30位CEO評選中評價佩奇作為一名CEO有著精明的頭腦,他將知識轉化成了巨大的財富,文中這樣評價:“這個15年前與他人共同創建谷歌的書呆子,證明自己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精明。”

2013福布斯富豪榜前20

排名 人物 資產 主營業務 國家
1 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 Helu 730 億美元 電信 墨西哥
2 比爾·蓋茨Bill Gates 670 億美元 微軟 美國
3 阿曼西奧·奧特加 Amancio Ortega 570 億美元 ZARA 西班牙
4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535 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5 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 430 億美元 甲骨文公司 美國
6 查爾斯·科赫 Charles Koch 340 億美元 多種行業 美國
7 大衛·科赫 David Koch 340 億美元 多種行業 美國
8 李嘉誠 Li Ka-shing 310 億美元 房地產等 中國香港
9 利利安·貝滕科特 Liliane Bettencourt(女) 300 億美元 歐萊雅 法國
10 伯納德·阿諾特 Bernard Arnault 290 億美元 路易斯威登集團 法國
11 克里斯蒂·沃爾頓 Christy Walton 282 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2 史蒂芬·佩爾森 Stefan Persson 280 億美元 H&M服飾公司 瑞典
13 麥可·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270 億美元 布隆伯格新聞公司 美國
14 吉姆·沃爾頓 Jim Walton 267 億美元 沃爾瑪總裁 美國
15 謝爾登·阿德爾森 Sheldon Adelson 265 億美元 博彩:拉斯韋加斯金沙集團 美國
16 艾麗斯·沃爾頓 Alice Walton 263 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7 羅伯森·沃爾頓 S. Robson Walton 261 億美元 沃爾瑪 美國
18 卡爾·阿爾巴切特 Karl Albrecht 260 億美元 連鎖折扣超市ALDI 德國
19 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 252 億美元 亞馬遜 美國
20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230 億美元 Google 美國

震撼全球商界的10大創業奇才

他們當中有的是技術天才;有的只是普通員工,但是憑藉著獨特的商業嗅覺和潛在的天份,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完成了人生財富的巨變。

盤點美國知名企業家

提姆·奧萊理
約翰·皮爾蓬·摩根
大衛·葛芬
里歐·梅拉梅德
肯尼士·阿諾德
毛昭寰
傑西·李佛摩
羅蘭·馬克
文達德
麥晉桁
鮑伯·帕森斯
梅長錡
喬治·芒羅
史蒂夫·巴爾默
陳庭丈
阿蘭·庫珀
亞提·莫雷諾
高登·摩爾
查爾斯·古德伊爾
孟懷縈
約翰·柏格
安吉·穆洛茲
瑪麗·蓋茨
蒂夫·福塞特
格倫·盧瑟·馬丁
史蒂芬·凱斯
亨利·路思義
傑弗里·皮特森
提姆·庫克
拉里·H·米勒
徐詠芫
貝蒂·查爾斯·福布斯
常瑞華
山繆·亨利·卡瑞斯
陸宏亮
李錄
拉里·奧古斯丁
穆罕默德·埃里安
卡文·克萊
埃茲拉·康乃爾
唐納德·川普
史提芬·艾倫·永利
愛德華·雅各布森
約翰·霍普金斯
湯米·席爾菲格
湯姆·希克斯
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
阿莫德·哈默
奧花·雲費
傑克·威爾許
托馬斯·J·沃森
瑪德琳·李·潘恩·鄧納姆
德威特·華萊士
黃桑希蘭
詹姆斯·哈羅德·杜立德
喬治·威斯汀豪斯
泰德·透納
胡安·特里普
麥克·哈靈頓
瑪莎·史都華
邁克·大衛·丁曼
狄伊·哈克
喬治·史坦布瑞納
羅伯特·艾倫·斯坦福
山姆·史匹格
威廉·克萊頓
赫伯特·亨利·道
塞繆爾·斯萊特
雅各布·希夫
肯尼思·布賴恩·埃德蒙
哈蘭德·桑德斯
鮑伯·古喬內
里洛易·格魯門
史蒂夫·傑克遜
威爾伯·羅斯
艾琳·羅森費爾德
老詹姆斯·羅斯福
亨利·羅傑斯
李·艾科卡
白賴仁·基沙
詹姆士·雷迪
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史丹利·隆堡
柯蒂斯·詹姆斯·傑克遜
凱特·蕭邦
嘉貝麗·吉佛斯
威廉·佩利
阿爾夫·蘭登
潘妮·普利茨克
查爾斯·道
李摩西
莫尼卡·萊文斯基
王恆
約翰·李利
雷·克羅克
卡莉·費奧麗娜
張濟民
桑福德·華萊士
陳偉良
勞倫斯·貝爾
楊依寧
西恩·帕克
約翰·諾斯洛普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喬治·埃勒里·海耳
大衛·沙諾夫
威廉·愛德華·波音
塞繆爾·柯爾特
納爾遜·洛克菲勒
約翰·沃納梅克
安迪·魯賓
麥可·戴爾
亞歷山大·黑格
詹姆斯·西蒙斯
迪克·切尼
里德·哈斯廷斯
加布·紐維爾
丹尼斯·蒂托
諾蘭·布希內爾
裴熙亮
尼克·貝爾格
林敏俐
彼得·諾頓
喬治·伊士曼
雷倩
彭博[彭博社創始人]
史蒂夫·賈伯斯
謝爾蓋·布林
吉姆·坎塔盧波
威廉·休利特
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斯金格
拉里·桑格
約翰·保爾森
彭日成
陳士駿
威廉·伯恩巴克
拉里·佩奇
馬克·扎克伯格
莊思浩
馬丁·庫珀
凱文·米特尼克
菲利普·費雪
亞歷山大·貝爾
威廉·江恩
彼得·林奇
雅詩·蘭黛
山姆·沃爾頓
埃里克·施密特
安德魯·卡耐基
吉米·威爾斯
大衛·斯特恩
喬治·索羅斯
艾爾弗雷德·P·斯隆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查理·芒格
威廉·赫斯特
黃仁勛
休·海夫納
安迪·葛洛夫
班傑明·格雷厄姆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沃倫·巴菲特
高民環
謝爾登·阿德爾森
吉姆·羅傑斯
楊致遠
魯迪·朱利安尼
比爾·蓋茨
亨利·福特
保羅·艾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