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責任流

成本責任流

成本責任流是指由不同成本責任元根據上下游關係相互連線而形成的,傳遞成本責任的成本管理活動過程。成本責任元對應於作業單元,是成本責任流的基本構成單位。成本責任流理論對責任成本控制理論進行了拓展,它以動態管理的思想,結合現代集成製造系統(CIMS)等先進制造技術,力求建立基於信息系統支持的成本控制體系,以滿足企業成本管理的要求。它的基本出發點是從強化人員責任管理人手,以信息技術支持為依託,以實現企業生產經營計畫為目標,建立全員、全面、全過程的成本控制。

理論來源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管理流程
動態管理思想體現在許多先進管理模式(如CIMSMRPIIERP)中,它把一個個孤立的、靜止的活動按照事物運動和其自身發展邏輯聯結起來,把事物間的聯繫作為事物運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適應了組織現代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為許多先進管理模式所採用。

標準成本制、目標成本制和責任成本制在企業套用較多。標準成本是在提高效益和消滅浪費下的預計成本,也是企業在正常經營條件下爭取達到的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把成本目標從企業目標體系中抽取和突出出來,並圍繞它開展各項成本管理和其它管理活動,以指導、規劃和控制成本發生和費用支出。成本企畫作業成本法是當今世界流行的兩種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畫本質上是一種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需要的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形式上採用“倒推”確定目標成本,主要著力點是幫助企業開發設計新產品,或者對原有產品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更有市場競爭力;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是以作業量代替生產工時作為成本分攤的依據,是適應先進制造技術生產環境的成本控制方法。標準成本制、目標成本制與責任成本制存在著某種共同聯繫,而成本企畫為責任成本管理中責任成本的確定和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作業成本法為分攤成本和劃分責任中心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針對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將標準成本制、目標成本制、責任成本制很好地結合起來,吸收成本企畫、作業成本法等最新研究成果,創立適合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構成要素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管理
成本責任流由成本責任元、定位和結構三要素構成。成本責任管理要求責任元清晰,定位準確,結構合理。成本責任元由責任承諾、責任活動、責任評價結果組成,它本質上是責任成本分解、作業、責任約束及獎懲等活動的最小結構單位。定位是對成本責任根據作業單元進行分解的活動,也是成本責任被分解後所處的不同層次。它為實現對成本責任的考核提供條件,是成本責任流實現正確流動的前提,是使成本責任在不同的作業單元層次上與相應的作業單元實現準確對應的活動。如果立足於整個系統並且從經營期的起始點長期地看,則所有成本項目都應該是可控的。所以可以從整體出發,在不同層次上把企業總的成本責任分解成不同作業單元的成本責任,從而實現成本責任的定位。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管理實施方案

成本責任是企業活動(作業)和企業組織(作業單元)的函式,是企業對組織和人員實施的一種約束。責任依附於企業活動而產生,並建立於企業組織基礎上,企業活動以及企業組織都具有層次結構,因此責任也具有層次結構。對外部,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承擔企業責任;對內部,企業責任由企業內部的各組織單元來承擔,這種組織單元可以是對應於企業組織結構的單位或部門,也可以是根據企業成本責任定位要求重新劃分的作業單元,即承擔成本責任的組織單元不僅要適應於企業的組織機構,還要滿足能夠劃清成本責任、能使責權利緊密結合等成本定位要求。無論是班組還是個人,只要能滿足建立作業單元的成本定位要求,也可以成為一個作業單元。所以,可以形成兩種模式的成本責任結構,即把企業各組織單位承擔的責任稱為部門責任,部門責任落實到不同崗位的人員,形成企業責任—部門責任—崗位責任的層次結構;再一種就是企業責任—各層次作業單元責任的層次結構。

流動機理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運用
成本責任流的流動機理包括動因、傳導機制、保障機制。

動因。動因由結構性責任動因和執行性責任動因組成。責任是與組織結構相對應的,組織結構中的不同管理層次的不同部門(作業單元),對應於自身責任具有不同的權力與許可權,這是成本責任產生流動的結構性動因。責任總是與一定的活動相聯繫,活動的正確性由於責權利掛鈎機制而對從事活動的人產生作用。伴隨著產品生產製造過程,它的成本責任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到達正確的作業單元,所以責任具有相對時間性,與產品生命周期相關的責任時間性和責權利掛鈎機制,是成本責任產生流動的執行性動因。

傳導機制。隨著完成由原材料到最終產品這樣一個完整的製造過程,成本也逐漸由原材料開始累積轉移到產品當中,成本責任隨之順次轉移到不同的作業單元,即作業單元對應於企業活動順序而具有責任傳導順序。如果某作業單元將工作轉交給下個單元繼續進行,說明該單元的責任已經完成,後序作業單元則要對前序的成本責任進行核實,並開始新成本責任的實施。以動態管理思想,對責任轉移要區分獨立責任和累積責任。獨立責任是指本崗位工作引發的成本責任,而累積責任是指融入前序成本責任在內的一種累積責任。責任傳導機制就是要建立獨立責任與累積責任的區分和計量機制,明確各作業單元的責任以及上下游作業單元間成本責任的交接關係。傳導機制是實施成本責任流管理的保障。

保障機制包括約束機制、責權利掛鈎機制和監督仲裁機制。成本責任流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將企業的成本責任分解為能夠相互約束、相互制約的多個作業單元的成本責任,由相關作業單元來實現自我約束。例如,企業的採購成本控制責任可分解為採購員的訂單管理和價控員的訂單審批,二者之間就有一種責任約束關係。建立好責任約束機制,是成功實施成本責任流管理的重要保證。責權利關係是成本責任流的重要要素,在建立責任約束的過程中,要明確責任,依據責任確定權力和利益,利用激勵機制引導作業單元實現責任,避免惡性制約,促進良性制約。建立起責任約束機制後,必然產生一些制約因素,要鼓勵對企業有利的制約,克服不利制約,當出現不利制約後,要有一種機制去解決它,這就是監督仲裁機制。監督仲裁機構的特點是:一要獨立於責任或利益雙方,二要能從企業全局出發進行仲裁

管理模式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管理
成本責任流管理就是將成本責任通過一種機制或模式分解落實到作業單元,並加以考核。它通過對成本責任的產生、分解、轉移、和考核進行計畫與控制,實現的成本管理,它是把成本管理與強化人員管理結合為一體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是落實企業先進管理理念的手段之一。

如右上圖所示,成本責任流管理由作業單元管理、責任定位、責任傳導、責任考核、模擬執行、監督仲裁等環節組成:

成本責任流管理強調多層次、全方位責任分離,按作業單元管理,而不是單純按崗位或人管理。通過將一項成本責任定位為兩個或多個不同作業單元的成本責任,形成基於信息或者客觀數據的上下游業務活動之間的良性制約關係與責任傳導機制。成本責任約束機制以成本控制為中心、權力為手段、利益為激勵,形成清晰的責權利關係。通過模擬執行的手段,監督仲裁成本業務處理過程中的惡性制約或責任糾紛,從而實現基於人員(作業單元)的成本管理。企業成本責任定位是依據企業業務活動流程將企業成本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崗位上。責任傳導管理主要是成本管理責任交接管理,責任傳導也是依據業務活動流程進行的。責任考核是對業務活動流程中的成本責任進行分析、評價,並將評價結果與成本責任指標集進行比較,以衡量崗位職責的實現情況。員工利益管理是依據員工所聘任的崗位目標以及成本責任考核結果,核算其所應獲得的獎勵或懲罰,最終和員工的靜態工資匯總在一起形成員工工資。模擬執行、監督仲裁是通過模擬執行等手段,對成本責任執行過程中的糾紛進行仲裁。

實施方案

成本責任流成本責任流實施案例
信息化是企業實現管理科學化的基礎。只有信息化,事前的計畫才能更科學、合理,事中的控制才能及時、有力,事後的核算才能準確。信息化可以減少管理中感情因素的,所有作業單元在客觀信息面前完全平等,以真實信息為基準可以避免責任雙方的直接交涉,消解管理監督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實施成本責任流管理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組織結構重組責任制度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統的保障。

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是功能部門制,是一種樹型的組織結構,即按照不同的功能和職能設立不同的部門,每個下級部門從屬於某個上級部門,在這種組織結構下,每個單元都由其上一級的功能單元進行管理,工作質量由上級評價,決策由上級進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每一級都會把責任推到上一級,導致扯皮和責任不清,其最直接的後果是使產品設計製造過程執行時間長,產品成本高,它已不能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因此,必須改造傳統的功能組織結構。面向市場的組織結構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以外部或者內部客戶作為每個業務單元的業務輸出接收者,這樣每個作業的執行結果都可以得到及時、正確的檢驗,所有客戶都可以對業務輸出結果進行滿意度評價;二是跨越傳統的功能部門邊界,將原來割裂的業務過程集成起來,減少了不必要的部門間協調和可能出現的扯皮現象。這種組織結構給企業從根本上縮短市場回響時間、降低成本、提高服務和產品質量提供了一種可行方案。採用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將使企業改變傳統的按照功能來配置人員組織結構,變成按照要實現的主要業務流程來配置,從而大大縮短主要業務過程的處理時間,降低產品成本。

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證作業正確、高效完成的必要條件。成本責任流管理要求相應的管理制度必須適應於企業的組織結構,服務於成本控制,使各作業單元責、權、利明晰,獎懲措施能夠到位。在制訂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不同特點,認真聽取基層作業人員的意見,必要時要進行科學的模擬和測算,以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以逐層分解的方式,將責任落實到各層作業單元,通過加強對作業單元的責任管理,藉助數位化、集成化的手段,實現由粗放管理到集約管理,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基於成本責任流的集約化是企業實現各種先進管理理念的要素,是企業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和企業間集成成功運行的基礎。

信息化需要集成的信息系統,以使各方面信息及時、有效、準確地傳達到有關作業單元。信息技術支持是能夠對成本責任流進行模擬執行、監督仲裁的技術基礎,是成本責任流實現正確流動的技術保障。成本責任流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統應該覆蓋企業業務流程的各個部分,即每一個作業單元,以使全部的成本信息完整、準確地傳遞到相應環節,從而保證成本責任流管理的實現。

相關詞條

經濟知識(二)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