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新志願者學校

復新志願者學校

復新志願者學校是一所由社會愛心人士集資而成、志願者接力的非營利性機構。學校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高公鎮呂湖村,學校周圍環境優美,有整齊的道旁樹,春風中飄揚的楊絮,麥子成熟前豐收的味道,以及楊樹葉子影下孩童般天真的笑容。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活動活動

安徽省渦陽縣復新志願者學校是一所由關心鄉村教育的人士建立的非盈利性公益學校,以志願者為主體進行管理和教學,學校提供國中階段基礎教育。我們回響政府三農政策和城市支援農村的號召,在政府的指導下在農村支教和辦學。學校一直探索一種適合於農村的新型、有效的素質教育模式。學校目前有13名教職工,169名學生。

針對當地的特殊的人文環境以及外界世界對孩子的誘惑,學校旨在探索研究一種激發同學興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際生存技能和動手能力,加強對農村孩子的素質教育。學校是“為中國而教”項目的試點,並且在積極進行課改,吸取國內外同類學校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同時,學校也注重對志願者未來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參加管理工作的種種機會。

學校於2008年成為“為中國而教”項目的實踐基地,一直得到香港一心基金會南都基金會堅定的支持,與多背一公斤共同組織活動。

工作目標

1、做農村教育改革的行動者。

2、為中國教育事業培養領導人才和骨幹力量。

3、真實地推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和老師在品格、知識、技能三方面都得到發展。

學校使命

復新志願者學校旨在為當地的農村適齡青少年、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為當地農村培養具有開闊的視野、一定文化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合格人才;在存在經濟、教育差距的沿海和內地、國際和國內之間,構建一個教學交流的平台;探索一種適合於農村的新型、有效的素質教育模式,並逐步影響和帶動當地的其它學校。

教學方法

復新志願者學校一直在探索一種適合於農村的新型、有效的素質教育模式。學校推行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變管理為服務,積極創造平等、民主、自由、活潑的學校文化和環境。

學校強調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生活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的行為,激發學生自發、自主、自覺的參與學校建議、監督、管理中來。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知法、守法、懂得維護自己權益,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的公民。

學校處於民工輸出地,大部分學生自小缺乏父母關愛,缺乏親職教育,比較容易形成冷漠、閉塞,缺乏責任感的性格,學校強調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從學習、生活習慣、集體意識、價值觀和道德觀多方面關心和引導,努力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人際交往方式,力求培養學生成為樂觀、開朗、自律和友愛的年輕人。

以志願者為主體,以積極、主動、合作、兼愛的態度進行管理和教學。強調教育的平等性,包括師生間的平等,學生間的平等,教職員工間的平等。

管理模式

安徽省渦陽復新志願者學校代表封曙厲安徽省渦陽復新志願者學校代表封曙厲

2005年5月14日,學校全體教師會議通過《安徽省渦陽縣復新志願者學校章程》,明確學校定位,規範學校的管理和教學。《章程》為復新志願者學校運行的最高準則。按照《章程》,學校設立理事會,由全體教職工大會選舉產生,並設立一名外圍理事,由關心復新志願者學校的社會人士推舉,現任理事為陳曉輝、封曙歷(理事長)、林國倫、沈韶清、張勇。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由理事會任免,但應當從志願者中產生。學校校務必須公開。

2005年6月24日,理事會任命沈韶清為學校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學校目前以沈韶清(校長)、沈世德(校務秘書)、陳曉輝(教務主任)、林國倫(總務主任)、孫傳美(財務主任)、鮑宇明(外圍組組長)組成了學校管理團隊,對學校日常工作進行協調與管理。

2006年5月19日,理事會成功通過校長職責及考評制度,並且推選出朱慧老師於2006年7月15日起擔任復新志願者學校下任校長。

目前學校志願者老師團隊由陳曉輝、韓麗莉、林國倫、解舒淇、孫傳美、朱慧、沈韶清、鄔凱樂、王繼英、王首福、張勇組成,另外由呂文新、呂從明、木大嫂三名校工。

學校成立學生代表制度,目前以初三張先德王盼盼,初二木魁、木浩(大),初一房曉娟、張敏,預備班王艷萍、姚力偉組成,每周三定期開會,並且不定期增開臨時會議,負責評議學校工作情況,制定學生自主管理制度,討論學生活動項目,提出計畫、預算並且向學校或者外界申請。

教學特色

1. 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學生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並且實施一些活動。目前進行中的活動如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學校垃圾處理,學生投資並且管理的股份制小賣部等。

2. 學生自主活動,如校廣播站,自己舉辦運動會,自己舉辦全校性文娛活動等。

3. 突破農村英語教學瓶頸,改變農村啞巴式英語教學,讓學生開始說英語,用英語,為農村走向世界培養新世紀外向型的人才。

4. 提供住校學習條件,為父母出門在外的孩子彌補親職教育的缺失,給予家庭般的溫暖,樹立健全的人格與心智,避免孩子因親職教育的缺失或者受當地農村不正當打工風氣影響而走上邪路。

5. 建立農村與外界交流的平台,讓孩子們能夠了解世界,與一些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面對面或者通信,以他們為榜樣,從小樹立遠大志向。

工作要求

教學活動教學活動

1.具有奉獻農村教育工作的愛心和責任心。

2.大學本科或大學以上學歷,對志願者教師,需具備國中教學能力。

3.能接受較長的工作時間: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周工作六天(任課老師每周授課15課時以上),假期中仍需接受培訓和工作安排。

4.需參加和分擔學校的管理工作。

5.身體健康、品行端正。

6.為了不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校園內不得抽菸、喝酒,工作期間不能睡懶覺、上網玩遊戲。

7.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願意適應較艱苦的農村生活條件。

8.團隊合作精神、能與當地農民和民眾溝通、不特立獨行。

9.取得你的家人的同意,至少他們不能阻撓你的支教行為。

作者收穫

1.做出有意義、有成效的奉獻是你的最大收穫。

2.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關愛,給學生帶來美好的將來,實現你的存在價值。

3.為你的一生添加一段難忘的特別經歷,拓寬你的眼界,加深你對社會的認識。

4.對剛離開學校的大學生,可以提升你的素質,取得有用的工作經驗和管理能力,為你的將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學校做為“為中國而教”項目培訓基地,每學期可安排在校志願者參於“為中國而教”的在崗培訓。

6.根據志願者的工作狀況和績效發放有限的生活補助和工作獎勵(工作期內每月收入約為800~1500元)。

NGO組織之教育助學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金鑰匙視障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西部雛鷹助學網
彩蝶計畫
美在心靈大學生志願者團
復新志願者學校
鄉村教育助學促進會
邊城愛心網
大興行知學校
微笑圖書室
燈塔計畫
春苗公益助學中心
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我們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學志願者組織
小桔燈公益捐書活動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
愛心包裹項目
好友營支教組織
紅葉義工愛心公益助學社
上海青聰泉兒童智慧型訓練中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
原平愛心助學站
映山紅助學網
拉祜助學網
九江博愛聾人學校
春蕾助學網

培田客家社區大學
北京同志中心
貴州人公益行動網路
華益助弱服務中心
快樂小陶子教育助學公益工作室
中國紅心網
未來公益網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
多背1公斤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
愛心互助協會
焦作愛心助學會
黃絲帶慈善功德愛心行動
益心網
蒲公英中學
山那邊助學行動
愛心香巴拉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
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
希望之光
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
壹個村小草根公益項目
愛心小站
全球消除貧困聯盟
我學網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西南林學院志願者義務家教協會
民工網
心守家園志願扶貧助學網
百蹊助學網
杭州啟明星兒童康復中心
樂助公益互助平台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
北京愛源匯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公益小書房
北京新民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彩虹村樂助會
公益團話劇社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助學與發展促進會
天津心航路中國大教育助學網
中國·支教聯盟
求索網愛心驛站
青春安定社區
原野戶外陽光助學
中國助學網
感恩中國
無私助學網
中國地質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愛心無限民間慈善助學組織

21世紀公益行動
厚朴工作室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百特教育助學公益
簡單助學論壇
北方助學論壇
北辰區啟智學校
北外青協陽光部落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
緊急救援項目
福安街國小輔讀班
北京泓德中育教育助學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青澤志願者協會
漢中科教扶貧服務社
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
守望志願團體
牧羊部落
華德福教育助學
南方周末愛心志願者同盟
武漢春苗學校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家長教育助學研究所
北京真愛教育助學服務機構
響叮噹(北京)教育助學科技中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北京天下溪教育助學諮詢中心
樂水行助學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