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是經雲南省教育廳雲教外[2001]143號文批准,於2001年在玉溪成立,是一所非營利的,以促進中國、印度和非洲社會發展為辦學目標的非學歷成人教育學院,屬非營利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基本資料

logologo

機構名稱: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城市:雲南
大分類:教育助學
公益分類:支教
註冊性質:興趣組織
成立時間:2001年
機構地址/郵編:雲南省玉溪市聶耳路49號玉溪師範學院西院郵編:653100

簡介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成立於2001年7月,是“互滿愛,人與人”組織(www.humana.org)在全球開辦的19所培訓發展指導員到貧困地區從事發展援助實踐的學院之一。學院董事會由亞洲TG學院(“互滿愛”下屬機構)代表和玉溪師範學院選派的幹部組成,學院董事長由“互滿愛,人與人”亞洲區負責人擔任。董事會指派中方人員及亞洲TG 學院代表分別擔任學院的正、副校長。現由一名丹麥籍教師負責培訓項目併兼任“互滿愛,人與人”組織雲南發展援助項目負責人。

培訓性質為非學歷成人技能培訓,項目有“國際志願者”項目,“專業志願者”項目和“短期志願者”項目。
課程設計基於“在實踐中學習”的理念,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育計畫的制訂和實施,教師是這一教育過程的導師和推動者。課程主要有社會視野和NGO工作實用技能,社區工作實踐等。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的國際志願者培訓項目稱為發展指導員項目,在6個月的培訓過程中,學生將在充滿挑戰的國際化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中實現自我能力的發展,並同時參與促進世界發展的實踐工作。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的專業志願者培訓項目主要服務於中國的草根組織,NGO以及其他發展工作領域,為各NGO和公益組織提供專業的項目運作人員!該培訓以項目管理和實踐為核心,其中項目運作周期為主線,其他模組為輔,內容包括:NGO項目管理,機構管理,NGO視野,相關知識和技能,個人成長,實踐提高發展項目的管理運作和執行能力。

項目

從2002年起,雲南發展培訓學院先後在玉溪市的峨山縣和新平縣4個貧困山區村委會,與當地鄉(鎮)、村行政機構合作,開展廣義關愛兒童項目,包括以下10項具體內容:一、開展農民技術培訓,提供信息支持和發放無息小額信貸,助農民增收;
二、推動改善家庭、村落衛生狀況,預防疾病,保障健康;
三、支持有條件的自然村開辦幼兒班;
四、幫助組織在校學生開展寓教於樂的活動;
五、解決特困兒童的難題;
六、支持幫助當地中小學生學習英語及衛生、健康和環保知識;
七、參與社區事業發展;
八、推動保護改善自然生態環境;
九、宣傳普及食物安全和營養常識;
十、幫助村民就地舉辦民眾性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活躍生活,促進交流和團結。

到2007年底,學生們組織受訓志願者做了大量幫扶實事,如:先後開辦起14所自然村幼兒班,資助新建教室4個,改造修繕7個,現有156名學前兒童入學。募集善款為學前班集訓教師六輪次,補助津貼;配置教學清潔衛生用品用具和圖書,給入學孩子提供課本、書包、文具。
請專家分四次為近500位村民講授核桃栽培技術。
出資印刷10000本核桃栽培技術手冊,贈送給核桃種植農戶。
近兩年給288戶特困農民發放無息小額信貸,按時還款率達100%。
向玉溪市內近萬名民眾宣傳預防愛滋病知識。
對750位村民進行基本衛生和營養知識培訓。
助農戶建起75個大小便分離式先進環保廁所。
修復停用的55個沼氣系統,並對137戶村民進行了沼氣使用技術和系統維護技能培訓。購買沼氣維護使用手冊600份,贈送給村民。
協助兩個村民組修建自來水設施。
給1400多箇中學生講授環保知識,為近萬人次中學生無償提供英語輔導。
有5200多村民參加不定期由發展指導者倡導舉辦的文化交流晚會。支持一個自然村建蓋起農民文化室。
支持新平縣費賈村完小更新全校學生課桌凳,在校園內外建植良種楊梅櫻桃核桃樹400棵,建設起積蓄澆灌用水的池子一座,購買了抽水泵,輸水管及一批師生勞作所需工具。
支持新平縣新化中心國小,把寄宿生用的50張破損雙台木床,全部更新為堅固耐用的鋼架床。

教學工作

活動活動

1、向學生傳授中國或其他國家和地區從事人道援助工作的理論和技能。主要實踐項目涉及到兒童援助,愛滋病防治教育,農村社區發展,環保教育等。
2、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及社區服務的精神理念。
3、參與中國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各種教學活動。

招生工作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面向國內、外招生,以招收中國大陸籍學員為主。凡18歲以上正常成人,志願從事社會發展工作,有奉獻精神,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基礎,掌握運用電腦和網路學習的基本技能,都可以申請報名入學。

課程培訓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發展指導員培訓項目項目期11個月,培訓全程以英文教學進行。培訓過程中發展理論培訓、項目操作技能訓練和在雲南當地的發展援助項目的實踐將穿插交替進行。11個月的培訓合格後,本人可申請到“互滿愛,人與人”國際發展援助組織在尚比亞或印度的項目從事6個月的國際援助實踐。

(1)“發展指導者”培訓專門課程(11個月)
學院提供為期11個月的“發展指導者”培訓課程,理論學習與幫扶實踐鍛鍊並重。擁有完備的教學《大綱》、《計畫》及內容豐富健康的教材庫。重視根據中國國情實際充實完善課程內容。
每年招收四個“發展指導者”團隊,每隊8-15人。前5個月主要在學院學習發展理論和實踐課程,後5個月在新平縣和峨山縣的幾個貧困村定點從事幫扶實踐。圍繞“關愛兒童”基本項目,開展相關10個子項幫扶工作。最後一個月在學院進行總結和評估。

(2)“項目負責人”培訓課程(6個半月)
每年招收4個“項目負責人”團隊的籌備工作在進行中,每隊6-10人。前3個月在學院參加發展理論和項目管理學習,後3個月,參與經雲南省政府批准的“互滿愛·人與人”組織雲南項目辦在臨滄地區開展國際援助項目運作,最後15天回到學院進行總結和評估。

(3)短期志願者體驗班(9天)
計畫開辦短期志願者體驗班,每隊6人,全程9天,為高校和高中在校生提供利用假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機會,加深對社會的認識,經受扶貧實踐鍛鍊,在奉獻社會中豐富生活體驗。

援外實踐

活動活動

中國大陸籍學員受訓結業,本人申請,學院推薦,國際“互滿愛·人與人”組織批准,可以定點到尚比亞、納米比亞和印度從事為期半年援外實踐。
獲準赴國外從事發展援助工作的學員,無需向學院交納任何費用,並可以向學院申請50%以內的國際機票費用以及在國外期間的高額保險費。此外,在國外從事發展援助工作期間,每個月能得到約合人民幣1000元的生活補貼。
在這期間我們會邀請你參與多項學院組織的活動,也可以為下一個團隊的學員們提供幫助。培訓結束以後,對於認同公民社會價值理念和能力突出的學員,學院可以推薦到“互滿愛、人與人”國際組織或者其他從事社會發展工作的機構。

意義

每個人為有志於從事扶貧發展工作的志願者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平台,目標是培養優秀的發展指導者和國際援助志願者,參與廣泛社會發展工作。我們的願景是:讓更多的人都能生活在一個沒有貧困和弱勢的和諧社會中。

NGO組織之教育助學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金鑰匙視障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西部雛鷹助學網
彩蝶計畫
美在心靈大學生志願者團
復新志願者學校
鄉村教育助學促進會
邊城愛心網
大興行知學校
微笑圖書室
燈塔計畫
春苗公益助學中心
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我們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學志願者組織
小桔燈公益捐書活動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
愛心包裹項目
好友營支教組織
紅葉義工愛心公益助學社
上海青聰泉兒童智慧型訓練中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農民之子文化發展中
原平愛心助學站
映山紅助學網
拉祜助學網
九江博愛聾人學校
春蕾助學網

培田客家社區大學
北京同志中心
貴州人公益行動網路
華益助弱服務中心
快樂小陶子教育助學公益工作室
中國紅心網
未來公益網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
多背1公斤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
愛心互助協會
焦作愛心助學會
黃絲帶慈善功德愛心行動
益心網
蒲公英中學
山那邊助學行動
愛心香巴拉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
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
希望之光
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
壹個村小草根公益項目
愛心小站
全球消除貧困聯盟
我學網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西南林學院志願者義務家教協會
民工網
心守家園志願扶貧助學網
百蹊助學網
杭州啟明星兒童康復中心
樂助公益互助平台
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
北京愛源匯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公益小書房
北京新民教育助學研究中心
彩虹村樂助會
公益團話劇社
中國滋根鄉村教育助學與發展促進會
天津心航路中國大教育助學網
中國·支教聯盟
求索網愛心驛站
青春安定社區
原野戶外陽光助學
中國助學網
感恩中國
無私助學網
中國地質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愛心無限民間慈善助學組織

21世紀公益行動
厚朴工作室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
百特教育助學公益
簡單助學論壇
北方助學論壇
北辰區啟智學校
北外青協陽光部落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
緊急救援項目
福安街國小輔讀班
北京泓德中育教育助學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青澤志願者協會
漢中科教扶貧服務社
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
守望志願團體
牧羊部落
華德福教育助學
南方周末愛心志願者同盟
武漢春苗學校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家長教育助學研究所
北京真愛教育助學服務機構
響叮噹(北京)教育助學科技中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北京天下溪教育助學諮詢中心
樂水行助學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