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申

張寶申

張寶申,男,著名詩人、評劇創作者。1944年生於北京,回族,山東寧津縣人。中共黨員。為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少數民族創作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58年進北京618廠工作,開始業餘文學創作。1961年畢業於北京永定工業學校。1965年在《北京文藝》、《北京日報》等報刊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同年,出席北京市業餘文藝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為北京市著名的工人作家之一。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79年4月調到中國評劇院任專業編劇,1981年,創作了反映農村改革新生活的現代評劇《銀河灣》(與劉成林合作),由谷文月、張彥生、王景明等主演,榮獲北京市新劇目創作二等獎。1987年,創作了大型評劇《駝龍傳奇》(與仇英俊合作),並根據舞台劇本改編為同名6集戲曲電視劇,1989年4月,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1991年,根據多年的工廠生活積累,並深入首鋼生活,獲得工業改革現實生活的體驗,創作了反映工人新生活、新人物、新視角的大型評劇《黑頭與四大名蛋》,由李惟銓、高闖、賈新年、李金銘、付加祥等主演。該劇突破了戲曲舞台表現工廠生活的難點,一經上演,廣受好評。榮獲了首屆1991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第二屆“文華新劇目”獎和“第六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以及北京市新劇目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等多種獎項。北京電視台拍攝了同名四集戲曲電視劇,獲得了全國電視劇戲曲三等獎。

1994年,創作了反映環衛職工生活的大型評劇《情戀萬家》,由劉萍、李金銘、李惟銓、賈新年、高闖等主演。此劇把清潔工人的新生活,搬上舞台,塑造了新時期環衛職工的新形象,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國總工會領導的好評。中國評劇院二團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成為文藝團體獲此殊榮的代表之一。除以上新創作劇目外,還改編整理過古裝戲曲劇本《鳳雪配》、《畫中人》、《瓜洲渡》、《卷席筒》(三集)和《鳳還巢》等。

個人作品

已發表過400多首詩歌,出版有詩集《四月草》、《彩色的愛》,多首詩作入選《當代短詩選》、《青年詩選》、《中國新時期朗誦詩選》、《中國當代詩人座右銘匯賞》等多種。並以《廠區飛出早春的歌》獲得1981年“北京文學獎”;以《京郊飛翔的小村》獲得北京市慶祝建國35周年徵文詩歌獎等多種獎項。1989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在“回族作家叢書”中,出版了他的中短篇小說集《黑大俠情話》,由作家劉紹棠作序。2001年新出版了《張寶申小說散文集》。

近年來,他致力於電視劇和戲曲電視劇的創作,已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了戲曲電視劇《霧峪村的故事》(與陳奔合作)、《陳州遺恨》等。

成就及榮譽

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二屆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1995年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稱號。兩次榮獲市級勞模,這在作家中是少見的。

評劇名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