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錫[前涼君主]

張天錫[前涼君主]

前涼悼公張天錫(338年—398年),小名獨活,初字公純嘏,後改字純嘏,前涼文王張駿少子,前涼桓王張重華和前涼威王張祚的弟弟,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最後一位君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輔佐朝政

張天錫張天錫
張天錫,字純嘏,小名獨活,是前涼文王張駿的小兒子。張天錫初字公純嘏,朝見東晉皇帝時,人家笑他三個字,於是自己改字為純嘏。
永和十年(354年),張天錫的哥哥前涼威王張祚繼位,封張天錫為長寧王。
永和十一年(355年),張祚被殺,張天錫哥哥前涼桓王張重華之子前涼沖王張玄靚繼位。昇平五年(361年),九月,右司馬張邕憎恨宋澄獨專朝政,於是起兵攻打宋澄,把他殺了,他的家族也一併滅掉。張玄靚任命張邕為中護軍,任命張天錫為中領軍,一同輔佐朝政。

滅邕專權

張邕傲慢自負,縱行淫虐,網羅朋黨,專擅朝政,濫施刑罰、殺戮,國人都很怨恨他。於是張天錫與親信劉肅等人暗中謀劃剷除張邕。
昇平五年(361年)十一月,張天錫和張邕一起入朝,劉肅和趙白駒跟隨著張天錫,張邕正在宮門前,劉肅砍擊張邕,沒有砍中,趙白駒接著再砍,又沒砍中,他們二人和張天錫一起進到宮中,張邕得以逃跑,率領披甲士兵三百多人攻打宮門。張天錫登上屋頂大聲喊道:“張邕兇惡叛逆,毫無道義,已經殺掉了宋澄,又想顛覆我們一家。你們眾將士世代都是前涼的臣屬,怎么忍心把武器對準我呢?如今我要擒獲的,只有張邕而已,其他人一概不追究!”於是張邕的士兵全都奔散逃走,張邕自刎而死,張天錫把張邕的家族、同黨全部消滅。張玄靚任命張天錫為使持節、冠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輔佐朝政,從此張天錫專擅朝政。

篡奪王位

興寧元年(363年)八月,張玄靚的祖母馬氏去世,尊奉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因為張天錫專擅朝政,與大臣張欽等人謀劃要殺掉他。事情泄露,張欽等人全都自殺。張玄靚十分害怕,要把王位讓給張天錫,張天錫不接受。右將軍劉肅等人勸張天錫自立為王。同年閏八月,張天錫讓劉肅等人趁夜率兵闖進王宮,殺掉了張玄靚,公開宣布時則說他突然死亡,定諡號為沖公。張天錫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時年二十五歲。尊奉母親劉美人為太妃。派司馬綸騫帶著奏章去東晉都城建康請求指令,同時送御史俞歸東返建康。
太和元年(366年),東晉朝廷下詔任張天錫為大將軍、大都督、督隴右關中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刺史、西平公。

大敗而回

太和二年(367年),羌人廉岐自稱益州刺史,率略陽四千家背叛苻堅投靠李儼。張天錫親自前往征討,任別駕楊遹為監前鋒軍事、前將軍,進攻金城,晉興相常據為使持節、征東將軍,進攻左南,游擊將軍張統出白土,張天錫親自率三萬人進駐倉松,進攻李儼。李儼大敗,入城堅守,派其子李純向前秦苻堅求救。苻豎派他的部將王猛救援。張天錫大敗,死者十分之二三。張天錫兵敗後就撤兵而回,立其子張大懷為世子。

前涼滅亡

張天錫所建造的張天錫所建造的
當時苻堅強盛,常常來進攻,軍隊沒有停息的日子。張天錫很恐懼,就築壇殺牲,率典軍將軍張寧、中堅將軍馬芮等,與東晉三公遙相盟誓,獻書信給大司馬桓溫,約定在鹹安元年(371年)夏季誓師共同大舉進兵。派從事中郎韓博、奮節將軍康妙奏表章,並送盟誓文書。
太元元年(376年),苻堅派其部將苟萇、毛當、梁熙、姚萇前來進犯,渡過石城津。張天錫召集人商議對策,中錄事席仂說:“先公既然有舊例,可等待時機再思後變,這是孫仲謀能伸能屈的策略。”眾人都認為席仂年老膽怯,說:“龍驤將軍馬達,率精兵一萬抗禦敵寇,必不敢進。”廣武太守辛章據城固守。辛章與晉興相彭知正、西平相趙疑商議說:“馬達出身於行伍,必不被重用,那么秦軍就要深入了。我們一起率三郡的精兵,斷絕他的糧草運輸,可以決定一國的命運。”征東將軍常據也想先攻擊姚萇,等候張天錫的命令。張天錫率一萬人屯兵金昌城。馬達率萬人迎戰姚萇等,請求投降,軍人散逃。常據、席仂都戰死了。司兵趙充哲與姚萇苦戰,又戰死了。中衛將軍史景也死於陣中。張天錫極為恐懼,親自出城交戰,城中又反叛。張天錫很窘迫,向姚萇等投降,前涼政權滅亡。苻堅先給張天錫蓋好宅第,張天錫來到之後,任為尚書,封歸義侯。

歸晉去世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發兵攻打東晉,即淝水之戰,任命張天錫擔任苻融的征南司馬。苻堅在淝水之戰失敗後,張天錫歸順東晉,東晉朝廷下詔任命張天錫為散騎常侍、左員外,恢復西平郡公的爵位。不久,拜授張天錫為金紫光祿大夫。
張天錫從小有文才,譽滿遠近。到東晉朝廷後,很受恩遇。朝中官員因為他是亡國俘虜,大都一起詆毀他。會稽王司馬道子曾經問他西方的特產,張天錫應聲回答說:“桑葚甘甜,鴟鴞吃了改變聲音;乳酪養性,人吃了沒有妒心。”後來精神昏亂,雖然有爵位,不再被人看作同列。隆安元年(397年),會稽世子司馬元顯執政,常常把他召來,拿他戲弄開心。因為他家貧窮,拜授廬江太守,本官如舊。桓玄專權時,想要招來安撫四方遠地,就用張天錫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隆安二年(398年),張天錫去世,享年六十一歲。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

為政舉措

政治
張天錫繼位後,荒淫聲色,不理政事。當初,安定梁景、敦煌劉肅都憑著家族的關係,從小與張天錫友好親昵。誅殺張邕,劉肅、梁景有功,張天錫很感激他們,賜他們姓張,又改他們的表字,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子看待。張天錫諸子都用“大”為字,所以梁景叫大奕,劉肅叫大誠。又廢世子張大懷為高昌公,改立寵愛之子張大豫為世子,梁景劉肅等都參與政事。人心怨恨恐懼,堂弟從事中郎張憲深切勸諫,不聽取。
外交
太和元年(366年)冬,張天錫派使者到前秦邊境,告知前秦與其斷絕外交關係。

趣聞軼事

張天錫繼位後,頻繁地在園林池塘舉行宴會,政事頗被荒廢。盪難將軍、校書祭酒索商上疏極力勸諫,張天錫答覆說:“我不是好出行,而是出行有所得。觀看早晨開放的花朵,就能尊敬才能出眾之士;賞玩芝蘭,就喜愛有德行之臣;看到松竹,就想念有貞操的賢者;面對清澈的流水,就看重廉潔的品行;流覽蔓延的野草,就討厭貪污的官吏;碰到飄風,就憎惡兇狠狡詐之徒。如果所做之事加以引申,再接觸相關事情,就差不多沒有遺漏了。”

歷史評價

《晉書》:“天錫少有文才,流譽遠近。”
《晉書》:“天錫荒於聲色,不恤政事。”
《魏書》:“天錫驕恣淫昏,不恤民務”

史書記載

《晉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魏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八十七》
《十六國春秋別本·卷七·前涼錄》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前涼文王張駿
母親:劉美人

哥哥

前涼威王張祚
前涼桓王張重華

妻子

左夫人焦氏,生張大豫
美人閻姬
美人薛姬

兒子

高昌公張大懷,張天錫長子
世子張大豫,張天錫次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