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是2005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原廣州業餘大學、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四所市屬高校合併組建成立,是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2005年3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前身分別是廣州業餘大學、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和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於2005年合併建校並更為現名。2009年5月,廣州市政府批准學院加掛“廣州社區學院”牌子,成為廣州首家社區學院。

學院以“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塑校、特色興校”為辦學理念。辦學定位是:立足廣州,服務廣州,輻射華南,以產業需要和市民需求為導向,服務產業、服務社區、服務市民,使學院發展成為以社區職業教育為主、以嶺南文化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相互交融為特徵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套用技術轉化平台、社區教育與服務示範中心和市民終身學習園地。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校徽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校徽

學院位於國家中心城市廣州,現有5個校區。廣園南校區、廣園北校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白雲山下、麓湖之畔,海珠、濱江及越秀3個校區分布在廣州中心市區。學院建有多功能的現代化圖書館,教學大樓、實訓大樓、宿舍樓、學生活動中心、室內外體育場館等設施一應俱全。數位化校園整體建設和套用水平在全省高職院校中位居前列。
學院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2年,幾十年來為社會各界培養了30多萬人才,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2009年12月,學院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3年10月,學院通過省級示範校培育項目驗收,確立為廣東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06年,學院率先在廣州市屬高職院校中將招生批次從3B提高到3A,面向廣東、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山西、內蒙古、河南、貴州、雲南、甘肅等13個省、自治區招生。第一志願上線率和新生報到率連年保持較高水平。學院圍繞廣州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高端化現代服務業和社區服務4個專業板塊開設了10個專業群,設有信息技術系、機電工程系、商貿系、財會金融系、旅遊系、公共管理系、藝術設計系、城市建設工程系、食品系、套用外語系、社科部、國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等13個教學單位,高職教育研究所和社區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跨入“十二五”發展新的歷史時期,學院正推進辦學體制機制創新,構建以學院為核心,校企雙主體,依託市、區、街三級教育網路,校企社政四方合作的“一核雙體三級四方”社區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通過最佳化師資隊伍結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有省市級精品課程15門,省市級示範專業12個,國家和省市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1個,獲得多項省、市級教學成果獎和教學科研課題立項;實施專業與課程體系改革,建立基於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職業課程體系,全面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在國家、省級和市級技能競賽屢獲優異成績。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達到96.7%,畢業生就業率連年超過98%,位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畢業生社會評價滿意率超過95%。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校企社政四方合作,實施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共建工程,共建實訓基地,共育人才。學院建有集教學、技術開發、培訓、考證等功能於一體的校內外頂崗實習基地194個,包括廣州市動漫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廣州市軟體外包人才培訓中心、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珠江鋼琴學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碧桂園鳳凰酒店管理學院。正在籌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遠望穀物聯網技術學院等。

學院注重培育校本文化根基,形成了“思誠貴和”的校風和“樂學善用”的學風。創建了國內高職院校中首個國學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與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培育有機結合,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質,造就既具有嫻熟的職業技能,又擁有良好品德與和諧人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學院發揚社區教育優良傳統,構建以政府為主導、學院為主體、社區為中心、企業參與的社區教育與服務網路和工作體系,增強學院的社區教育與服務能力,彰顯廣州社區學院的功能。廣州市正依託學院成立“廣州社區教育與服務指導中心”,學院與白雲區政府合作建成廣州社區學院白雲分院。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提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已與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多個國(境)外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選派大批骨幹教師赴國(境)外培訓學習,提高教師職業教育能力。在選派教師出國培訓的同時,也啟動並成功實施了遴選學生出國進修實訓工程,已有三批學生學成歸來。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合作組建成立了“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東方國際學院”,與英國威爾斯格林多大學合作舉辦專升本“3+1”項目,為學生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國際教育交流與出國深造平台,並與國內多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
今天,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正秉承“立人立業”校訓,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創新社區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推進四方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創造新的輝煌,努力將學院建成體制機制改革“先行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創新校”、社區教育和社會服務“示範校”、高職文化建設“特色校”。

學院領導

張連緒,院長、黨委副書記。1963年6月出生,河北高陽人,二級教授。1984年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煤礦機械化專業。曾任山西礦業學院和太原理工大學學生處處長,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副院長、院長等職。2016年5月到本院工作,現任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廣州市人大代表。教育部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財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分會副理事長、全國高職素質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哲學學會副會長、廣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
張連緒長期從事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曾獲得山西省德育工程建設先進個人、廣東省職教學會首屆職業院校傑出校長、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編著有《青山湖的探索》、《領導科學概論》、《大學生素質導論》、《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定的理論與實踐》等著作;主持參與了“高職高專教育專業開發過程及條件評價”、“我國一流高職院校發展路徑研究”等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學和科研成果曾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在《中國高教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教育評論》、《青年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

張平,副院長。1957年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副研究員。1983年於華中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歷任廣州市職工大學系副主任、主任、教務處副處長、處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紀委書記;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副院長;現任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多年來一直在成人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併兼任《職大學報》副主編。發表文章30多篇;近年來主持省、市(廳)級課題和教學改革項目7項,市級精品課程1門;總編、主編、副主編並出版高職教材、專著17部(冊)。

徐小鋒,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1966年9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90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獲中山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歷任廣州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局副處長、處長,機關黨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市紀委監察局派駐市人口計生局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市紀委監察局派駐市衛生計生委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主任。現任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張勝紅,副院長。1969年9月生,湖北省天門市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高級會計師。1990年大學本科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專業,1993年研究生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管理工程系運輸經濟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3年4月-2003年9月先後任廣州車輛段助理會計師、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財務處科員、副科長、廣州鐵道資金結算中心部門經理、廣州鐵路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總公司計財部長、廣州鐵路集團客運公司計財部長(副處級)、財務部長。2003年10月-2016年1月在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先後任計財處處長(正處級)、後勤管理處處長、財務處處長。現任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
張勝紅同志長期在國有企業和高職院校從事財務、後勤管理工作,具備註冊會計師資格證,在財務會計領域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現有10個專業群,開設32個專科專業。
信息技術系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物聯網套用技術
機電工程系 套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
商貿系 市場行銷、國際貿易實務、物流管理
財會金融系會計、財務管理、金融保險
旅遊系旅遊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酒店管理
公共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文秘、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
藝術設計系網路新聞與編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城市建設工程系市政工程技術、建築工程技術、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城市園林
食品系食品營養與檢測、餐飲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術
套用外語系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

根據學院高等職業院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73人,其中專任教師431人,專任教師占教職工比例75.22%,生師比20.45:1。

占地面積

學院占地面積202391.8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7553.44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04558.71平方米,實訓室面積46613平方米。

學生數量

截止至2014年8月31日,學院全日制在校生9288人,其中高中起點學生8769人,中職起點學生519人,成高業餘學生3973人,另外,短期培訓16718人次。

學院沿革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由原廣州業餘大學、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廣州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和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成,校本部設在原廣州大學廣園校區。原四校都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而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院校。

原廣州業餘大學,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於1962年創辦、廣州市教育局主管的綜合性成人高等院校。學校原有專任教師90人,其中副教授25人,講師30人,助教35人。擁有與全國各高校互聯的千兆乙太網,有語言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財會模擬實驗室電子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物理實驗室機械實驗室力學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電化教學室多媒體教學室藝術設計室中文圖書資料室。綜合性圖書館藏書近10萬冊。設有理工、文史、外語、藝術四類學科專業。轄屬12個教學系、部:機械工程系、建築工程系、電氣工程系、計算機套用系、套用數學系、套用化學系、經濟系、中文系、文化傳播系、外語系、社科部和培訓部。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適應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更新專業設定,先後開設綜合性、實用性的各類專業50多個。原有普通高職專科生347人,成人專科生4,573人。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造就更多的新型人才,開設了第二學歷教育、自學考試輔導(本、專科)、成人升大補習班、預科班,以及會計、秘書、推銷員等崗位培訓,年均培訓1萬多人次。建校4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各行業的業務骨幹,深受社會各界讚譽。1991年被國務院生產委員會、國家教委、人事部等單位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1992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稱號,1997年在廣東省高等教育廳主持的全省成人高校評估中,被評審“廣東省優秀成人高校”,並被評審五所“廣東省示範性成人高校”之一,1998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優秀學校”稱號。

原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是198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廣州市經委主辦的成人高等院校。建院20年來,學院按省政府“有計畫、有系統地培養經濟管理幹部”的規定和市委、市政府有關“辦出特色”的指示,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為宗旨,以培養經濟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為己任,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為動力,以“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為校訓,以教學為中心,辦學條件不斷完善,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形成了多形式、多學科、多層次、多功能的有特色的成人高校。多年來,通過擇優引進和在職培養等多種渠道,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職工隊伍已由建院初期的23人發展到153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具有副高職稱的25人,中級職稱的38人,初級職稱的1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含雙學士)的占48%。學院原設有工商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29人專業。建院以來共培養企業領導人以及各類各層次的經濟管理幹部71,609名,其中:大專學歷(含普高)6,451名;專業證書班2,037名;聯辦研究生學歷班(含進修課程)124名;廠長經理統考、崗位資格培訓、工商管理培訓、各種職業資格認證等共62,961名。根據擴招形勢的需要,2001年學院自籌資金6,600萬元,購買了相鄰的有線電廠(關閉企業)的土地和物業,使學院的占地面積由3.6萬平方米擴展到5.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由3.8萬平方米增加到6.5萬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教學環境和條件。學院建有教學樓12,694平方米,辦公樓4,218平方米,飯堂2,026平方米,餐廳921平方米(可供1,500人同時進餐),學生宿舍14,775平方米(可容納全脫產住宿生2,500人),教室57個(其中多媒體教室41個多功能學術報告廳2間),實驗室10多個,接待樓1,218平方米(以培訓中高級管理人員),體育運動場地19,980平方米。學院建有圖書館3,000平方米,藏書16萬冊,中外報刊資料1,000多種。學報公開出版發行。綜合檔案室被評為省特級檔案室。1996年,在廣東省成人高校綜合評估中,學院被評為省級優秀成人高校。2001年被省經貿委評為工商管理優秀學院。2003年被省教育廳、省勞動廳、省經貿委評為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原廣州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是198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廣州市商業委員會主辦的財經類成人高等院校。學院前身為廣州市財貿幹部學校(創建於1962年)。學院同時又掛中共廣州市財貿戰線黨校的牌子。建院以來,學院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改革和發展成人高等教育事業的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生命,走規模、效益、質量相統一的辦學之路,形成了多層次、多規格、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格局。建院以來,已培養大專以上學員8,000人,大專畢業證書生5,000多人,各類崗位培訓,繼續教育達10多萬人次。近幾年學院還與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培養了近千名大學函授本科畢業生。學院編制160人,原有教職工128人。在61名專職教師中,有高級職稱的23人,講師25人,助教13人。學院設經濟管理系、財務會計系、國際貿易系、行政管理系、旅遊經濟系、信息系,設商業經濟研究所(兼學報編輯部、科研處、廣州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處)、圖書館、電化教學中心。學院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方針,承擔了商業系統許多課題。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電子期刊。學院設有9個多媒體教室,1個語言室,4個電腦實習機房,7個實驗客房及2個電化教學室,2個文體室等,開通了校園區域網路。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學院開設大專學歷的專業有:企業管理、金融、會計學、貿易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經濟信息管理、網路媒體製作與管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物業管理、商務英語、英語(外貿)、q與酒店管理、現代文秘、行政管理法律、會計電算化等19個專業。學院先後獲得“全國企業管理培訓先進單位”、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州市“成人教育先進單位”、“繼續教育先進單位”、“環境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原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原名廣州市農業管理幹部學院,是1985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廣州市農業委員會主辦的一所農業類成人高等院校。1994年6月更名為廣州市鄉鎮企業管理幹部學院。1999年經原廣東省高教廳和國家教育部審核,批准作為“新機制新模式”的高職教育試點院校。2001年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培養計算機“軟體藍領”人才的試點院校。學院占地面積65畝,校舍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現已建成25個實驗實訓室、18個多媒體課室、5個語言室以及71個校外實習基地,開通了千兆校園寬頻網。現有計算機600多台,各類圖書10萬冊,報刊、雜誌330多種。學院原有有教職工156人(其中專任教師85人,高級職稱的有19人,中級職稱的有34人,初級職稱的有32人),學院設鄉鎮企業管理系、經濟貿易系、信息技術系、農業技術系、培訓部、基礎部、圖書館。學院現開設的專業有17個,包括網路技術、計算機套用、電子技術套用農產品產業經營與管理、園藝、農業工程技術、綠色食品開發與管理、經濟動物養殖、會計學、會計電算化、物業管理、物流技術與管理、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商務英語、風景園林、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在校生近3,000人。學院除擔負大專學歷教育和農業高等職業技術學歷教育任務外,還有“中共廣州市農業戰線黨校”和“廣州市農業專業繼續教育基地”,負責對廣州地區農業幹部、鄉鎮領導幹部進行崗位培訓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同時還是廣州市財政局設立的會計電算化培訓點。1997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廣州市編委批准,設立“中國綠色食品廣州培訓中心”,作為廣州和中南地區綠色食品專門培訓基地。設在學院的“廣州市農業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是廣州市唯一的農業類職業技能等級考證培訓基地。建院近20年來,共培養了大專學歷學生5,000多人,培訓各類專業人員近2萬人。

校訓、校風、學風和校歌 

校訓:立人 立業

校風:思誠 貴和

學風:樂學 善用

校歌:我與羊城同輝煌


社團組織

學生組織: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共產主義青年團委員會(簡稱院團委)、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聯合會(簡稱院學生會)、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院社聯)、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自律委員會(簡稱院自律會)和各系團總支學生會(簡稱系團學)。

學生社團:截止至2013年9月,登記在冊的學生社團有48個,其中廣園南北校區分布有40個學生社團,海珠校區分布有20個學生社團。
按學生社團的不同性質,可分為六大類,包括公益類、文學類、文藝類、體育類、學術類、國學院。
1、公益類: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揚光青年志願者協會、紅十字會、環保協會、社工協會、心理健康促進會、勵志社;
2、文學類:校報學生記者團、圖書協會、風雅文學社;
3、文藝類:廣角攝影協會、電影協會、森·深·心話劇社、街舞協會、音樂協會、學院學生電視台、廣播台、廣播站;
4、體育類:籃球協會、小球協會、排球俱樂部、輪滑協會、健身協會、定向越野協會、跆拳道協會、裁判團;
5、學術類:英語協會、插花藝術協會、汽車協會、動漫社、計算機協會、食品協會、會計學會、金融學會、市場行銷學會、電子協會、創意服裝社、ERP沙盤創業學會、魔方社、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協會、IT服務協會、魔術協會;
6、國學院:國學經典講習團、清心茶藝社、國樂社、鹿鳴文社、藝翔棋藝社、墨閣社、中華武術協會。

校區地址及交通情況

廣園南校區(地址:廣州市廣園中路248號)

1、廣園客運站、廣園購物中心所有車(走約4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175、179、181、182、199、240、241、24、257、257快、265、273、298快線、298、36、38、46、540、60、63、805、大學城1線、旅遊3線、夜35

2、大金鐘路站所有車(走約66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127、223、245、265、304、36、522、834、891、旅遊3線、885

3、廣園客運站所有車(走約46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175、179、181、182、199、241、24、273、257、257快、265、298快線、298、38、46、540、60、63、805、885、大學城1線、旅遊3線、夜35

4、柯子嶺站所有車(走約62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36、529、544、546、547、561、66、76A、76、805、810、864、885、大學城1線、夜32、夜9

5、市交控中心站所有車(走約56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189、278、36、544、546、547、561、66、76A、76、810、864、夜32、夜9  

廣園北校區(廣州市廣園中路511號 郵政編碼:510405 )

1、景泰坑站所有車:175、179、182、189、199、240、241、24、257、265、273、298、298快線、38、46、540、60、63、885、大學城1線、旅遊3線、夜35  

海珠校區(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207號 郵政編碼:510300)

1、捷運二號線鷺江站A出口:(往左走約50米到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海珠校區)

2、客村站(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海珠校區門口)

濱江校區(地址:廣州市濱江中路遠安路75號)

越秀校區(地址:廣州市越秀北路80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