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留學潮

幼童留學潮

幼童留學潮,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公辦重點高中,放棄國內高考轉而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數量在增加,出國留學生當中15歲到18歲占了近三成,中國的人文傳統奉行由“家”而“國”而“天下”,留學卻剪出三者之間的一條捷徑,有人通過它繞道高考,直插中國現行教育體制的背後,有人慾通過它跨越中西隔膜,擠身具有全球化品格的世界公民。

概述

回到銳詞報回到銳詞報
幼童留學潮,就在中國高考生、中考生期盼“金榜題名”時,越來越多的高中、國中生加入了“棄考一族”的行列,送孩子走出國門接受國外的教育,在於人們對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甚至中國的大學失去了信心,究竟多大年齡更適合出國留學其實並沒有定論,對於“幼童留學潮”現象並不能得出操之過急、拔苗助長的結論來,事實上既然國外有著更合理的教育理念與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對於具備條件的家庭來說,選擇幼童留學,其實就和買更新鮮的蔬菜、住更好的小區一樣,再正常不過。

現實趨勢

1、2010年年底國內一家大型留學教育集團發布的抽樣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出國留學的高中以下學歷(包括高中)學生所占比例已達19.75%。這些學生大多未滿18周歲,還有個別的甚至是小學生。訊息一出業界驚呼:幼童留學潮,已經從趨勢轉變為現實。
幼童留學潮幼童留學潮

2、2010年滬上舉行的一次年度留學總結會上,一位教育官員透露:教育部擬不再反對“留學低齡化”。要知道教育部原先從不鼓勵高中及高中以下學生赴海外留學。上述種種訊息傳遞的是一個清晰的信號:又一波“幼童留學潮”,即將來臨。
3、上一波“留學幼童”,還要追溯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1872年至1875年間,由容閎倡議,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12歲。
4、如果說第一波“幼童”肩負著遠赴西洋“師夷之長技”的使命,現在的幼童出國,則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他們擁有的教育機會更多元,但前途未卜。
5、這些擔心不是教育人士的分析,而是“留爸留媽”告訴我的。他們對可能的結果做好了準備,依然願意賭一把。更讓人意外的是,不少“留爸留媽”目標並不高:“我們也沒想過要孩子衝擊美國名校,順順利利讀完大學就行”。“賭博”背後一個個家庭正上演著各自的掙扎,甚至“家庭戰爭”。

現象剖析

幼童留學潮幼童留學潮
1、就好比鮑魚雖貴,卻未必人人吃得慣,裘皮大衣也未必人人穿了都中看,留學這事兒,其實同樣不可能放在誰身上都適合。是否適合國外的教育模式,能否融入國外的校園環境之中,對成人留學生尚且是相當的考驗,幼童留學生們當然不可能輕而易舉邁過這個坎。
2、現實中失敗的留學其實並非沒有先例,到了國外不適應人家的文化和模式,回國之後發現國內的環境更加無所適從,“留學”留得國外呆不住,回國受不了的確尷尬。
3、對於任何一個選擇幼童留學的家庭來說,他們其實並不像常人想像的那樣毫無顧慮,恰恰相反,在邁出這一步的時候,這些家庭其實無不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和風險。

存在弊端

幼童留學潮幼童留學潮
1、無論如何這一步幾乎是“只許勝不許敗”,至少對於那些出去的幼童來說,他們已經沒有太多回頭的餘地,一旦不能適應國外的教育模式,不能在國外教育中脫穎而出,他們也已不可能回來和填鴨式教育、題海里摸爬滾打過來的國內同齡人去比拼分數。這樣的“幼童留學潮”,當然注定不會輕鬆。
2、儘管有著太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幼童留學潮”還是在猶豫中拿定主意,起錨遠航了。的確相比“留學”的種種可能風險,無論是沒有太多起色的國內大學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領域經久不變、固若金湯的種種沉疴,與其讓孩子在人性的長期壓抑中求生,倒不如讓他們保留張揚的個性,哪怕要面對更多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說,“幼童留學潮”與其說是對國外教育的膜拜與追逐,毋寧說是一種逃離。
3、談及“幼童留學”,我們閉上眼想見的是一群中國家長不惜砸鍋賣鐵、削尖腦袋誓把孩子早早送出國門,好在爭奪世界名校這條賽道上“不輸在起跑線上”,然而這群即將漂洋過海的幼童和他們的“留爸留媽”,看到、聽到的情況卻全然不是如此。中國家長的“瘋狂”、中國幼童的“腦殘”,如煙般輕薄的片段與臆想,遮蓋了幼童留學家庭中那些痛苦的掙扎和情非得已。

細數與留學相關的新詞

按慣例,每年春節後的三月份,是申請加拿大、澳洲等熱門國家學府的第一次高峰,業內人士形象地稱之為留學“春運”。
幼童留學潮| 白領留學潮| 中國班| 留學媽媽團| 降落傘孩子| 留學春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