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媽媽團

想把孩子送出國念大學的媽媽們擔心自己“訊息不靈通”錯過良機耽誤了孩子而紛紛抱團,人們把這些人稱之為“留學媽媽團”。“留學媽媽團”多因朋友、同事、鄰居、同學關係聚攏而來,為了成功將孩子送出國門留學深造,她們相互影響,互通信息。

簡介

擔心輸在起跑線,送孩子出國蔚然成風,想把孩子送出國念大學的媽媽們擔心自己“訊息不靈通”錯過良機耽誤了孩子而紛紛抱團,人們把這些人稱之為“留學媽媽團”。

背景

現在出國留學的路徑多了,可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國外大學的“門檻”似乎也在升高,這讓媽媽們很有危機感,不得不抱團互通信息,“留學媽媽團”應運而生。

形成

留學媽媽團留學媽媽團

以前這樣的媽媽大都是台灣人,現在不少內地媽媽也甘當全職太太,而操持家業的一大重點正是孩子教育。一些“國際高中課程”針對她們的相互影響,採取的市場行銷戰略之一便是打進“留學媽媽團”,比如邀約聚會,請來兩三個正在讀自家學校的學生的媽媽“現身說法”,此舉很容易俘獲別的媽媽們。

“留學媽媽團”多因朋友、同事、鄰居、同學關係聚攏而來,她們相互間的影響很大。媽媽們最常說的話就是:“她的孩子去了,我孩子也要去!”

活動

“留學媽媽團”的成員們要參加“國際高中課程”招生說明會聽取報告,還要參加各留學機構繼舉辦的“行前準備會”,她們捕捉著一切機會,打探和孩子出國留學有關的信息。

評論

“留學媽媽團”的媽媽們大概不會不知道“拔苗助長”的後果,也應該知道有些資質平平的孩子即使“成功留學”,最終仍被淘汰或“自我淘汰”的故事。但她們常常就是一副“不管不顧、勇往直前”的架勢。
這些孩子沒讀過中國的高中課程,如果讀不出國際課程,國內、國外升大學的兩條路就全都堵死了。當然,也有學生“被成功地送出去了”。但在內行人看來,“這是成功的出國,但很可能不是成功的留學”。由於這些學生成績不佳,中介幫他們搞定的一般是當地的語言學校,美其名曰“大學預科”。假如孩子仍不發奮讀書,或者儘管用功卻還是讀不好,也許就要面對“讀不完的語言課程”,也可能會自暴自棄,遊走在國外社會的邊緣,淪為“留學垃圾”。

細數與留學相關的新詞

按慣例,每年春節後的三月份,是申請加拿大、澳洲等熱門國家學府的第一次高峰,業內人士形象地稱之為留學“春運”。
幼童留學潮| 白領留學潮| 中國班| 留學媽媽團| 降落傘孩子| 留學春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