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塔

巴比倫塔

巴比倫塔,又稱“巴別塔”。含米特人的始祖建造起繁華的巴比倫城,巴比倫塔是這裡的標誌性建築。

來源

它具體的由來是:洪水過去後,挪亞又活了350歲,挪亞是950歲時死去的。挪亞的三個兒子的後裔形成了人類的三大支系,居住在世界各地,雅弗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閃是閃米特人的始祖,而含則是非洲民族——含米特人的始祖。
挪亞的後代繁殖得越來越多,遍布地面。那時候人們的語言、口音都沒有分別。他們在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這個地方遇見一片平原,就在那裡住下。因為在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就發明了製造磚的方法,用泥作成方塊,再用火燒透,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建造起繁華的巴比倫城。

修建

人們為自己的業績感到驕傲,他們決定在已比倫修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自己的赫赫威名,並作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標記,以免分散。因為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順利,很炔就高聳入雲。
上帝是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們這樣統一強大,心想,他們語言都一樣,如果真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樣智慧的人趕出伊甸園,又用劍與火看守生命樹上的果子,不讓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類接近自己的狂妄。上帝就離開天國到人間,變亂了人們的語言。人們各自操起不同的語言,感情無法交流,思想很難統一,就難免出現互相猜疑,各執己見,爭吵鬥毆。這就是人類之間誤解的開始,當然這也注定世間要增加一種本屬多餘的職業——翻譯。

分裂

修造工程因語言紛爭而停止了,通天塔終於半途而廢。人們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語言形成許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上帝在這裡變亂了人們的語言。“變亂”一詞在希伯來語中讀作“巴比倫”。所以,以後人們就管那座城市叫巴比倫城,管那座半途而廢的塔叫巴比倫塔。(創31:1-31:9)
又稱“巴別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