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多羅買

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希伯來文。教會傳說他在猶太國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跡,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最後在亞美尼亞被異教徒棍打、釘十字架、再用刀殺死。

釋義

巴多羅買 意即“多羅買之子”,(天主教譯為巴爾多祿茂)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巴多羅買一名(希臘文“Βαρθολομαίος”,轉寫為“Bartholomaios”)源於亞蘭文,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一般相信他就是拿坦業,因為在十二使徒的名單中他常與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領他信主的。在符類福音馬太、馬可和路加中腓力和巴多羅買常聯在一起而沒提過拿坦業,而約翰福音剛好相反。 除了是十二門徒,巴多羅買被列為升天見證人(使徒行傳 1:4, 12, 13)。

列傳

在約翰福音拿但業是腓力好友。他被形容為起初懷疑彌賽亞來自拿撒勒,說拿撒勒能出好種來嗎。(約翰福音)1章:45-46節),但他仍跟腓力去見耶穌和宣稱他是“神的兒子”和“以色列的王”。根據敘利亞傳統,巴多羅買原名耶穌,因此改用了另一個名字。 據說耶穌升天之後,巴多羅買帶著馬太福音到印度傳教。
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海濱向七個門徒顯現時,拿但業也在內(約廿一:2)。最後在亞美尼亞異教徒棍打、釘十字架、再用刀殺死。
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希伯來文。教會傳說他在猶太國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跡,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
巴多羅買和猶大號稱在1世紀把基督教帶到了亞美尼亞。因此亞美尼亞教堂被稱作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並且他們被認為是教堂的守護聖人。

相關文化作品

在藝術作品中他經常表現為拿著割皮刀,或者象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手上拿著自己的皮。
聖巴托洛繆節在8月24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