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測量法

工作測量法

工作測量方法主要用於工作中的績效評估流程。一般用於加工製造行業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測量,為績效評估提供準確可行的數據和模式。

實施步驟

工作測量法工作測量法
工作測量一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時間研究

稱為時間研究的工作測量技術被用來開發績效標準。管理中的許多方面能夠使用這些標準時間,諸如所需員工、分配工作任務、制定標準成本、評估雇員績效和建立工作支付計畫(聯繫服務藍圖中的關鍵作業環節來考慮標準時間)。
時間研究涉及識別和測量重複性工作中的單個工作元素。這些重複性的工作也被叫做工作周期。例如,考慮在當地自助餐廳提供色拉的服務員的職責。這個服務員的一個單獨的工作周期可能包括拿來盤子、裝滿盤子、加工作料並且將盤子送給用餐者。可以通過秒表來測量,並且將每一個工作元素完成的時間記錄在一張觀察表上,工作元素的時間變化和精確水平為決定觀察周期的次數提供了統計基礎。接下來,用時間研究表匯總所有周期中的單個工作要素所花費的總的時間,然後來計算每個工作元素的平均時間。這些平均時間提供了單個服務員的信息資料。但是假如所選擇研究的服務員比平均的服務員快或慢許多,那么管理者就不能基於這些時間數據來進行決策。也就是說,必須計算的是一個合理的平均工人值。
績效員工,分析人員可能認為其工作水準是正常工人的90%,那么。平均工作時間係數就被向下調整到0.9。一個非常快的員工可能被評價為以正常水準工人的110%來工作,那么,平均時間係數將被上調整到1.10。調整的時間被叫做正常元素時間,根據下面公式計算: NTi=Ri(OTi)其中, NTi表示第i項工作元素的正常工作時間, Ri表示第i項工作元素的平均觀測時間; OTi表示員工執行第i項工作元素的熟練等級,用小數來表示百分比。 通過類似的計算可以獲得其餘工作元素的正常時間。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具有主觀性,使用績效等級可能引起爭議

2、工作抽樣

時間研究用於決定完成一項任務所需時間,工作抽樣用於決定人們是怎樣在不同的活動中安排他們的時間。工作抽樣關心的是一個工人從事不同活動的時間比例而不是完成一項活動所花費的時間,這種技術對個人工作的設計和重新設計最為有用,因為沒有對直接的顧客接觸活動設定事先程式
工作抽樣包括7個步驟:
定義活動:將工作分成儘可能少的種類,且不能重合; 設計觀察表格;這種表格應該能輕鬆套用且將來分析時也不費勁; 確定研究時間的長短:研究時間必須足夠長以便能提供一個行動的隨即樣本; 檢測表格:努力將表格用於時間,觀察分好的類別書否被很好界定,觀察表格是否套用方便而且準確; 決定樣本容量和觀察模型:普通的統計方法可以選擇研究樣本容量和觀察時間長短,一般來說,樣本越大,就越準確和有代表性。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決定需要多少觀察資料以達到滿意的準確度。然後設計一個取得那些觀察資料時間表; 進行研究:觀察者必須接受培訓以便能正確使用表格。建議使用兩種方法來降低任何對項目不利的影響,告訴被觀察者並使他們確信他們沒有被評估;在不讓他們知道的情況下,直接觀察。另外,第一、二天的數據應放棄,以使工人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輕鬆自如; 分析數據:一般的統計方法可被用來計算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最簡單的方式是只要將每類觀察的數量加總並計算在那一活動上花費時間的百分比。
3、樣本容量

一般而言,對一個過程會提出一個期望水平,這樣就可以計算出研究所需的樣本容量。樣本容量(或稱觀察的數量)取決於對花在一項具體活動時間比例的估計值和期望的精確度。計算樣本容量的公式是: N=Z2P(1-P)/E2 式中, N:樣本容量 ,Z:期望置信水平的標準正態偏差 ,P:按小數表示的假設比例 ,E:按小數表示的最大允許誤差

在實踐中,對於花在某一項目具體活動上的時間比例的P可以通過小規模的初始研究得出,或者也可以指定一個保守值50%或0.5(這樣能保證樣本的容量足夠大,達到期望的置信水平)。估計P值的第三中方法是根據經驗做一個合理的假設。

工作測量法工作方式圖
4、工作方式圖

工作活動流程及顧客與工作人員的互動作用可用圖形表示。最常用的員工——顧客圖和活動圖。員工——顧客圖:當服務人員的工作周期時間比顧客供應要求的短時,互動可以用一個時間尺度表示。員工——顧客圖可以用於安排工作活動,使得每個雇員每次不止服務一個顧客。上圖顯示的是一家銀行為駕車顧客服務的出納員可以服務兩條車道。我們用平均次數和忽略隨機性的方式簡化這個例子。平均看來,一個顧客15秒進入服務區,服務時間為48秒,用9秒離開。每個顧客用的平均周期時間是72秒,但是每個出納員的平均周期時間是48秒。當出納員在忙於接待第一位顧客時,第二個顧客已經在系統並且在另一個車道等待服務。

活動圖:上面描述的員工——顧客圖在簡單的情形下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但是當涉及多個服務人員和多個顧客的情況下,需要使用更複雜的圖形工具,即活動圖

主要技術

工作測量法工作測量法
工作測量法的主要技術有:

1.秒表計時研究:即用計時裝置或用電影、錄象實測作業中各動作元素所用的時間,根據測量數據計算該項工作所需的標準時間。

2.工作取樣:即按隨機的時距對作業者進行觀察,記錄各種特殊作業或空閒的次數,計算其占全部觀察次數的百分比,以這個百分比來表示整個工作時間中該項作業或空閒時間所占的百分比,進而計算出該項工作的標準時間。

3.預定時間系統:即做各種作業動作所需的時間,將作業活動分解為基本動作,並確定每個動作所需的標準時間。

4.標準數據系統:即更大工作單元的作業時間資料庫,這些工作單元是一些基本作業動作的組塊,並與特定的機器或作業相聯繫。用標準數據系統計算工作的標準時間比預定時間系統使用起來更方便。

相關概念

工作測量法中的樣本容量總體是指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個體是總體中的每一個考察的對象,樣本是總體中所抽取的一部分個體,而樣本容量則是指樣本中個體的數目。比如說,今年我縣參加中考的考生有35203人,想了解我縣35203考生的數學成績,從中隨機抽取了3500份數學試卷進行分析,那么35203考生的數學成績就是總體,從中抽取的3500份數學試卷就是總體的一個樣本,每一分數學試卷的成績是個體,樣本容量就是3500,樣本容量是沒有單位的。(抽取的樣本必須具有代表性)

實例介紹

工作測量法牙齒工作長度測量法
牙齒工作長度測量法

1 測量方法
先用紙捻將根管內液體大致吸乾,然後,將紙捻插入根管內,其長度略長於估測的牙齒工作長度(擴大根管時探測的長度或牙齒的平均長度)1~2mm。此時,大部分患者均訴根尖處有一過性的輕微疼痛或不適(此為紙捻尖端超出根尖孔刺激尖周組織。取出紙捻後可發現紙捻尖端基本都有浸濕和折曲,部分紙捻尖端還有血性液體浸濕痕跡,故將紙捻測量長度減去其尖端折曲部分或浸濕痕跡的長度即作為該牙的實際牙齒工作長度。

2 根管充填效果觀察
選擇根尖孔敞開或已擴通的前牙62個,其中,上前牙44個,下前牙18個,年齡18~37歲。並按上述方法測定牙齒工作長度,然後充填根管。充填後立即拍攝X線片,並按公式計算牙的實際工作長度。
根管充填效果評定標準 根據牙片上根管充填物與根尖平面的關係定為以下三個等級,超填:充填物超過根尖0.5mm以上;欠填,充填物未達到根尖1mm以上;適填,超填小於或等於0.5mm、欠填小於或等於1mm。
結果 共充填62個前牙根管,其中,適填52個(占83.9%),欠填8個(占12.9%),超填2個(占3.2%)。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