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教練法

工作教練法

工作教練法在實際中是大量套用的,在工業革命的早期,這種方法就是實際上的師傅帶徒弟的現場指導。師傅憑藉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徒弟,讓徒弟在工作過程中和自己一起幹活,先紹徒弟講一些工作要點,然後自己示範,讓徒弟在旁邊觀察、學習,必要的話,徒弟做些輔助性工作;等到徒弟大體上掌握了一些技能之後,就讓他們自己乾,師傅在一夯指導,直到徒弟完全掌握為止。

運作流程

運用工作教練法培訓員工的前提是完成現場調查的工作,即:首先,邀集調查小組成員,包括有經驗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培訓人員等。其次,進行調查研究,列出完成某項工作的一些步驟,從中選擇一套最好的培訓步驟。最後,在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列出培訓計畫的細節,包括培訓的重點、難點、不同步驟的聯繫。

工作教練法教練工作現場

工作教練的第一步是現場調查,邀集有經驗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和培訓人員組成一個三方面人員參加的工作小組。大家通過調查研究,列出完成某項工作的步驟,可能使用的方法、效率,培訓的可能性和相應的方法,從中選擇一個切實可行的培訓路線。這個過程對於各方面的人員都是有益的,有經驗的操作人員通過討論可以把他們的方法加以系統化的整理,管理人員可以從總體的觀點提出問題,明確工作的要求和技術方案;培訓人員負責把提出的問題加以具體化,有些操作人員提出的方法雖然不錯,但是如果很難在培訓中實踐的話,那就要再想出另一種方案。在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就可以列出培訓計畫的細節。計畫包括培訓的重點.難點,不同步驟的聯繫,這進一步分析的過程可以發現許多過去沒有注意的問題,克服師徒傳授的不足,這對於參與培訓計畫制定的人員也都是十分有益的。

適用範圍

工作教練法適用範圍
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在生產規模比較小、技術很獨特場合中使用起來最有效,例如,手工藝製造,科學研究的某些閉段等等。有些師傅積一生的努力積累了一些特殊的技能、知識、工作的訣竅,獨到的經驗是很難形諸於抽象的概念、語言文字的,只有在共同的工作中才能傳授。這種方法雖然古老,但是在現代的生活中並沒有絕跡。這種方法也有很大的不足,不能指望所有的員工都由這種方法加以培訓,如果企業里所有的知識、技能都用這種方法傳授的話,效率太低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師傅的經驗都是可靠的,他們的知識或技能極有可能並不是最優的,而是可改進的,但往往是連他們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組織培訓就是在這一點意義上改進了師徒制,使之能在更有效的範圍內起到積極作用。

四階段說

工作教練法在培訓過程中要經歷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這個階段首先要端正學員的學習動機,許多學員在剛進入工作現場時,很容易表現出緊張,無所適從,教員要與學員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消除學員的緊張情緒,可以從講解工作的整體情況人手,詢問學員的以往的經驗;要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如果學員對工作已經有一些經驗的話,可以讓他先操作一遍,這樣有助於學員進入學習狀態。
2.演示:教員請學員在可以全面觀察操作的位置上觀察,教員可以把工作的操作步驟向學員解釋清楚,這一步於下一步的聯繫是什麼要交待清楚。如果工作很複雜,就要把整個工作分為幾個部分,按部分講解。要把講解、示範和解釋結合起來,強調工作中的要點、難點,最後加以總結。不同的學員理解能力不同,教員在講授時要注意學員的反應和提出的問題,以決定教學單元的大小和教學的進度。

工作教練法四階段教育

3.操作階段:請學員在實際中試行操作也可以請學員用語言描述一下整個工作的過程,或讓他們提出一些問題,由教員解答;鼓勵學員自己動手操作一遍,注意可能出現的誤操作,防止出現事故和人身傷害。在一個階段的工作完成之後,請學員談一下他對工作的理解,有什麼難點,有什麼感受;還可以請他回答一些具體問題。問題有助於學員把工作中的各種關係從理念上整理清楚,強化他們學習到的知識技能,有助於他們消除緊張情緒;通過他們的操作和回答的問題,還可以了解對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掌握程度。在這個階段中,教員的責任是要把培訓計畫中列出的每一項內容都包括進去,不能由個人的好惡隨便增減內容,這樣做便於克服培訓中的主觀因素的干擾,提高標準化、客觀化的程度。
4.隨訪階段:在反覆重複第三階段的操作後,教員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放手讓學員自己操作。在操作時,有些學員不大顧及是否有人在旁邊,而有些學員則不然,教員可以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指導策略。主要的原則是放手讓學員在操作的過程中逐步地達到操作自動化的程度,讓學員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及時的表揚和肯定有助於學員的正強化,對學員操作的觀察和指導的時間間隔可以越來越大,直至學員達到一定的標準為止。

適應特點

工作教練法的適應性比較廣:一方面,由於其科學可行的培訓計畫、方案和程式化的培訓模式,保證了培訓的標準化和客觀化程度;另一方面,它可以同時培訓多名學員,有效地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因此它既適用於那些工作結構性差的工作,也適用於操作工人的培訓。

工作教練法工作教練法

運用技巧

在組織內部,上級對下級工作指導,下級對上級提工作建議,可以採用教練工作法,但在具體運用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技巧:

工作教練法師傅帶徒弟

1、職位不同,教練方式方法不同。基層員工工作重在細節,強調技術性與技能性。對基層員工教練應該要示範動作結合操作規程。同時,要研究員工的動作,發現分析員工動作中不規範或低效率的細節。對基層經理人員教練工作法運用時,要注意引導他們發現現場問題與分析現場問題。多採用提問句“這樣行嗎?”、“你看看對不對?”、“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等等。對中層管理人員教練工作法運用時,要著重引導他們概念判斷能力提高與運用。如將工作計畫或策劃案交給他們同時不要提出自己的個人觀點,應該先由他們提出具體的操作案。然後,再根據“5W3H”提問,深化他們的思路。教練工作法針對老闆層級管理人員運用時,應該著重在戰略思維上,願景管理上引導。也可以採用這樣的設問句“你曾經想過嗎?”、“會有什麼結果呢?”“有沒有負面作用?”等等。
2、管理人員在運用教練工作法中,不僅僅在工作技能上訓練,而且更重要的要在組織價值鏈人際管理上下功夫。人際管理難度是最大的,在教練工作法運用中,管理人員可以作為模擬對象,站在對立面訓練對方。
3、對一些價值觀方面的決策不要急著教練或指責對方,應該允許對方出現差錯。但要把握一點是,這些差錯的預案必須要在我們管理者手中。往往失敗的教訓更能讓對方接受你的思想、理念、技能與幫助。——這種方法可以適用於比較固執的老闆。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http://wiki.mbalib.com/wiki/%E5%B7%A5%E4%BD%9C%E6%95%99%E7%B7%B4%E6%B3%95
2.http://forum.ceconline.com/FORUM_POST_900001_900132_880217_0.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