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當歸

岷縣當歸

岷縣當歸又稱“岷歸”。古今中外醫學界公認岷歸為地道藥材,有“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之美稱。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當歸能上能下,可攻可補,有活經補血、調經止痛、去瘀生新、潤腸通便等功效,其中補血效果尤為卓著。歐洲醫學界稱當歸為“中國的婦科人參”。早在1000多年前,岷歸中的“馬尾當歸”就是進貢朝廷的珍品。

基本信息

概況

當歸當歸
縣境內盛產各類中藥材238種,尤以當歸為最,當歸是岷縣的地道中藥材,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歷史,素有“千年藥鄉”之稱。岷縣當歸種植歷史久遠,面積最大,品質最佳,被譽為“岷歸”,遠銷東南亞、港澳台及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歐洲人譽為“中國婦科人參”。岷縣所產當歸無論個體色澤,形狀質地都屬上乘;同時,藥效經源遠流長的中醫臨床驗證也居其它產地當歸之上,是世界當歸中的上品,故有“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之說。
岷縣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當歸種植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岷縣立足這一資源優勢,把傳統產業作為富民、富縣的支柱產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品質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已逐步形成了規模種植、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商品化銷售的產業發展格局。
所獲榮譽所獲榮譽
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岷縣當歸資源,解決生產中存在的栽培工藝落後,病蟲害危害嚴重等主要難題,岷縣相繼開發了《十支歸豐產栽培研究》、《當歸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研究》、《當歸麻口病研究》等國家和省級的科研項目,通過專家技術人員的辛勤努力,總結了一套成功的當歸栽培新技術,病蟲害防治有了新的突破,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特等、一等當歸平均出成率由5%提高到20%一30%,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明顯。《當歸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課題 1988年通過部級鑑定驗收,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9年又獲得了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和國家學術論文獎,從理論上填補了我國空白。

岷歸產業發展概況

“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世界“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世界
近年來,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實施“藥材立縣”戰略,全縣中藥材面積從1995年的5萬畝發展到目前的25.31萬畝,總產量從5000噸左右發展到4.6萬噸,其中:當歸1.6萬噸。全縣中藥材總純收入2.9億元人民幣,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8.1 %。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
2004年,岷縣中藥材種植面積24.02萬畝,占全市藥材種植面積的22%,其中當歸種植面積9.08萬畝,占全市當歸面積的37.5%,占全省當歸面積的33.8%,占全國當歸面積的26.3%;2005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5.31萬畝,其中當歸10.35萬畝。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當歸為主,黃(紅)芪黨參大黃等中藥材全面種植的格局
——加大科技投入,產學研對接,開展當歸GAP規範化種植研究。按照中醫藥現代化的要求,以提高中藥材的優質化、標準化、規範化和市場競爭能力,搶占市場制高點為主攻方向,縣上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與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佛慈集團蘭州佛慈製藥股份公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中醫學院等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合作關係,通過產學研結合,在優質新品種(系)選育,規範化種植技術研究,生物肥料套用,低殘留新農藥、新肥料篩選,組織培養,工廠化育苗技術,藥材有效成份標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初步制定出了當歸標準操作規程(SOP),為當歸產地質量認證登記奠定了基礎。
——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對產業的支撐拉動力不斷增強。近幾年,岷縣在基地建設初步形成規模後,及時調整產業發展思路,制定優惠政策,以良好的投資環境,積極吸引國內外客商來岷縣投資辦廠。目前,全縣已建成了岷州集團GMP生產線、順興和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華興中藥材有限公司岷當生物工程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等30多家以當歸精深加工為主的中藥材龍頭企業,開發研製出了當歸濃縮丸當歸流浸膏當歸飲片、歸芪養生保健佐料、當歸鮮汁美膚水、養足液和當歸保健醋等系列當歸藥品和保健品、化妝品。今年縣上確定並實施了康達公司CO2超臨界萃取中藥材有效成份項目,岷當鮮汁系列皮膚保健品項目,草春堂美膚水項目,岷州集團微孔草油膠囊和順興和、華興公司GMP改造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有力的推動了中藥材產業和地方特色工業的發展。
製成品製成品

——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初具規模,極大地提高了藥材的商品率。隨著生產基地面積的穩步擴大,為確保以當歸為主的中藥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縣上制訂了以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建立健全市場體系,以市場為導向,搞活中藥材流通的各項方針和措施,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先後建成了岷陽、梅川等一批中藥材專業市場。目前,全縣共有各類中藥材綜合交易市場28個,同時,縣上扶持發展中藥材骨幹行銷企業10多家,藥材加工販運大戶2100多戶,運銷人員達3萬多人。另外,我縣在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設立了辦事處,和許多外商建立了正常的業務往來關係。有5種16個系列產品已遠銷香港及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近千萬元。
——強化品牌意識,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為了保證中藥材質量,提升中藥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岷縣啟動了依靠科技創品牌、依靠標準化種植與精深加工結合創品牌的品牌戰略,藉助“千年藥鄉”、“岷歸”兩大金字招牌及其系列產品的地理標記註冊保護,打造了一批區位優勢明顯的品牌。2001年岷縣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當歸之鄉”。2002年12月,岷縣當歸獲原產地標記認證,這在甘肅乃至西北是第一家。岷州集團生產的濃縮當歸丸已收載國家標準。
特色特色
——中藥材標準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一是2003年,岷縣華興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率先通過“岷歸”的綠色食品認證,並取得出口企業資格證。二是2004年縣中藥材生產技術指導站取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岷縣當歸”證明商標。三是2004年制定了當歸質量安全標準、當歸生產技術標準、當歸產地環境標準,經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實施。四是2004年瑞豐藥業有限公司完成了當歸無公害標準化示範基地認定。五是2005年天津中新藥業在岷縣清水、秦許兩個鄉建設當歸GAP基地500畝,並對基地的土質、水樣進行了全面檢測。

種類及分布

當歸示範基地當歸示範基地
當歸屬植物在我國有26種5變種1變型,但作為正品藥材者僅有1種,即當歸。在我國當歸分布和栽培於甘肅、寧夏、陝西、青海、湖北、湖南、山西、雲南、四川、貴州等省。我省是全國最大的當歸產區。早在1500年前,當歸就在岷縣、宕昌一帶訓為家種,據《本草綱目》記載,“當歸生隴西川谷四陽(武陽今漳縣、岷陽今岷縣、首陽今渭源、洮陽今臨洮)”。
當歸喜冷涼陰濕氣候,其中在岷縣(除閭井鎮)的各鄉鎮、漳縣西南部均產,渭源主產於南部6鄉,臨洮南部5鄉及隴西南部4鄉為零星栽培區,岷縣、宕昌、漳縣、渭源南部為全國當歸重點產區之一和生產基地,歷年種植面積在 5000公頃左右,約占全國產量的70%和全省產量的80%;其內銷量占全國當歸總銷量的60%以上,外銷量占我國當歸出口量的80%以上。
題詞題詞

根據定西市統計資料和區域布局情況,當歸在定西可劃分為三個栽培區域:

最適宜種植區:

岷縣川台區、漳縣西南部及渭源南部半山區,海拔高度2200-2400米,年降水量570~650毫米,年平均氣溫 4.5℃~5.7℃,7-8月平均氣溫15℃—16℃,≥℃積溫2460℃左右,3~5葉期降水量在110毫米以上,成藥生長期降水量達450毫米以上。土壤為黑土類或褐土類,土壤肥沃,質地疏鬆,有當歸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產量高,品質佳,為當歸的主要產區。

適宜種植區:

岷縣東南部、西部、漳縣西部及渭源南部山區,海拔高度2400-2500米,年降水量650毫米以上,7—8月平均氣溫 14℃~15℃,≥0℃積溫2400℃~2450℃左右。3—5葉期降水量在120-130毫米,成藥生長期降水量450~500毫米左右。熱量條件稍嫌不足。

次適宜種植區:

岷縣洮河下遊河壩區、東部馬塢鄉及臨洮南部、隴西南部、漳縣東部零星區域海拔高度2000~2100米的川區。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7—8月平均氣溫18℃左右,≥0℃積溫2600℃左右,3~5葉期降水量在90毫米以下,成藥生長期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部分地方有灌溉條件。
漳縣、岷縣、渭源南部海拔高度2500-2600米的高山區,≥0℃積溫不足2400℃。

岷歸的自然環境

榮譽榮譽
岷縣自然資源豐富,發展中藥材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全縣有集中連片草山2l0多萬畝,天然草場(山)隨處可見,草豐水茂,沒有污染,岷縣的環境條件與其原產地的氣候條件是相對一致的。岷歸的原產地甘肅岷縣地處北緯34°07'--34°45',東經103°14'--104°59'之間,海拔2040—3747米,冬無嚴寒,夏無酷薯,長冬無夏,春秋相連。雨量中等,高寒陰濕。岷歸多生於河岸沖積、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微鹼性的土壤中。

1、氣候

岷歸怕酷暑高溫、乾燥,喜冷涼濕潤,宜在濕度較大的高寒山區栽培。
氣溫:岷縣年平均5.7℃,平均最高14.3℃,平均最低 1.8℃, 1月平均7.1℃,7月平均15.9℃。
最高地溫: 5厘米處32℃,15厘米處26℃。
早霜多在10月上旬,對岷歸影響不大。晚霜在5月上旬,初出嫩苗常受害。無霜期約120天。
日照:年平均日照時數2214.9小時。平均日照率50%。
雨量和濕度:岷縣20年平均降雨量606.7毫米,最少 451.4毫米,最多817.8毫米,大都集中在7—9月,約占全年雨量的70%,雨水調勻的年份,土壤水分保持在18.9 --26.1%,平均相對濕度約68%。

2、土壤

歸忌積水,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腐殖質多的肥沃砂壤土為宜。但當歸對土壤要求不很嚴格。砂土至膠泥土中都能生長,但以砂壤土為好。酸鹼度PH5—8均可,以中性為宜。總之以土壤疏鬆,土層深厚,含有豐富的有機 質,排水良好為宜,忌在低洼積水地、易板結的重粘土鹽鹼土及貧瘠的砂質土上種植。

當歸的特徵與特性

(一)植物學特性

當歸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4~1米。主根粗短呈不整齊圓柱形,花莖直立帶紫色,復傘形花序頂生,雙懸果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1、根
根
屬肉質性直根系,主根明顯。第一年育苗期的主根是典型的肉質性直根系,黃白色、圓錐形,一般高度為7~15厘米,最高可達15~20厘米,直徑為0.3~0.5厘米;由於第一年的起苗和第二年的移栽過程,使側根大量發育,於是便形成肥大多分枝的肉質根,為當歸的藥用部分,全長可達30~50厘米,直徑為3~5厘米,外皮黃白色,斷面呈白色。
2、莖
當歸莖直立、基生、紫色,有明顯的縱直槽紋,分為營養莖和花莖。
營養莖僅存在於營養生長期間,此時尚無花莖發育的必要條件,莖便一直處於營養生長狀態,呈蓮座狀。花莖發育的標誌是莖節的分化和形成,並迅速伸出地面,形成 一個直立的多節、多分枝的莖桿,說明當歸的發育已由營養生長狀態轉入生殖生長狀態,要進入抽苔開花期,早期抽苔的植株,側芽還未大量形成,主莖占絕對優勢,側枝較少。
3、葉
當歸的第一片初生葉有長柄;第二片初生葉柄比第一片初生葉長近一倍;第三片真葉葉柄長3~11厘米,下端膨大;頂端葉片無葉柄。
4、花
當歸為一次開花植物,正常栽培條件下,第三年進入開花期,花期6~7月。
5、果實和種子
當歸的果實為雙懸果,長4.5~6.5毫米,寬4.0~5.2毫米,厚1.1~1.5毫米。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平滑無毛;果期 8~9月。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當歸原產於高山地區,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喜氣候涼爽,怕高溫酷熱,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寒山區生長適宜,往低海拔引種時往往因夏季高溫的危害而失敗。
2、水分

當歸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抗旱性和抗澇性都弱。土壤含水量在25%左右最適宜,無論是育苗期還是成藥期,充沛的降雨是獲得高產的條件之一。但是,土壤水分不宜超過40%,否則,不僅會發生澇害,還易發生根腐病。當土壤含水量在13%以下就要出現旱情,須及時補充水分。
3、光照
當歸屬於低溫長日照發育類型,在長日照條件下生長好、發育快、易抽,這是當歸生長的特點。為了降低提前抽苔率,當歸往往種植於陰坡或平地,而且在幼苗期要用草覆蓋。但在生長的第二年光照不足也不能獲得高產。
4、土壤
土壤宜選擇微酸性至中性、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腐殖土。
5、肥料
當歸喜肥,在營養生長期間,高肥是促進根系發育、獲得高產的重要因素。氮能加速葉片發育,積累營養物質;磷能加速根部的發育,有助於形成龐大的根系;鉀肥可以加速根部的肉質化,提高當歸質量。建議在營養生長的前期應增施一些氮肥;而在營養生長的後期則應增施一些磷鉀肥,這對促進根系發育,提高當歸產量、質量均有好處。

(三)生長發育規律

當歸種子萌發至產生新的成熟種子的整個過程,需要跨三年、越二冬,要在三個生長季節內才能完成,可分為三個生育期:育苗期(第一年)、成藥期(第二年)和留種期(第三年)。
1、育苗期
置苗置苗
當歸栽培的主要方式是“育苗移栽”,育苗是當歸生產上的首要環節。育苗期一般不超過120天,百根鮮重為40~ 60克。
2、成藥期
當歸生長的第二年為“成藥期”,頭兩年的當歸,為當歸的營養生長階段,即生產藥材的時期。此時形成直立的地上莖,並開花結果,稱為“早期抽苔”。
3、留種期
當歸育苗用的種子釆自三年生的植株。留種的植株,第二年不採挖,留在田間越冬,第三年8月中、下旬果實成熟即可採收,為生殖生長階段。

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l、主要成分

。岷縣當歸成份含量相當複雜,總的可分為兩大部分,即揮發性和水溶性物質,共105種,同時在當歸葉中也分離出了幾種化合物。觀分別敘述如下。
地上莖地上莖
(1)當歸揮髮油成份及含量。據測定,揮髮油在當歸全身及各部位均含有。如根、莖、葉、花、種子含油率分別為0.5%、0.7%、0.09%、0.28%、0.62%、0.64%。蘭州大學鑑定出37種成份,其中中性揮髮油19種,占揮髮油總含量的88%,主要成分為藁苯內酯,占55.7%。比其它中國當歸、歐當歸含量高出10.7%和20.7%;酚性油12種,占總含量的10%,其中香荊芥酚為主要成份。占酚性油的 64.7%;酸性油6種,占揮髮油含量的2%。當歸根含揮髮油 6種,占揮髮油含量的2%。當歸葉含揮髮油16種,其中以 a一一蒎烯、2、4、6--三甲基苯甲醛分別占總含量的23.4%和23.9%。且多數成份是當歸根內不含有的。
(2)當歸非揮發性成份。當歸水溶性部分也含有很多成份。①當歸多糖為主,占原料的40%左右;②有阿魏酸、尿嘧啶、腺嘌吟、十四醇、香莢蘭、琥珀酸和棕櫚酸等18種,其中14種成份尚未見過報導。還有一種新化合物,暫定為新當歸內酯,尤其是阿魏酸含量以當歸的等級和部位不同均有差異,如二等當歸的頭、身、尾含量分別為0.28%、 0.41%和0.58%。③有水解胺基酸19種,其中纈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蛋氨酸等8種人體不能合成,還有羥基脯氨酸、烏氨酸,天冬氨酸是其它中國當歸中未含有的,胱氨酸、組氨酸、r—氨基丁酸是日本當歸中未含有的。④當歸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15種,如錳、鎳、錸、鋇、硒、鈦、鋇、鉻、鎂等,不同部分的含量高低有很大的差異。⑤尚有維生素A、B、E等。

2、當歸主要成份的藥理作用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總體來講,由於當歸所含有效成份廣泛,並且有不同的功效,因此,冬種化學成份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作用,使當歸具有很好的、廣泛的治療效能。
當歸揮髮油在臨床上具有鎮靜大腦、興奮和麻痹中樞神經的作用,同時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它還具有強大的解痙作用,能松馳肌體滑肌,消除痙攣性肌肉緊張,預計當歸在平滑肌痙攣有關的諸類疼痛症治療上能發揮廣泛的作用。
當歸葉油既有當歸藥香味,當歸多糖為無毒素免疫促進劑,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特別是對某些疾病如腫瘤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對肌體的耐受力試驗中,還證明服用當歸多糖比服葡萄糖要提高40.19%。當歸多糖還具有十分明顯的抗幅射、提高和調節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
阿魏酸是當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份,也是當歸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有效成份。藥理試驗與臨床報告表明以“心血康”命名的阿魏酸鈉酸對冠心病、脈管炎有顯著療效,對腦血管病和白細胞減少症有較好的療效,湖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用當歸注射液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總有效串達到88.5%,除有擴張外周血管,增加血液,改善外周循環作用外,還有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如北京友誼醫院進行了定性腦血栓—欄寨性疾病的試驗,總有效率為94%,顯效率 65%。
當歸浸膏主要是胺基酸、有機酸及其它水溶解的化學成份及無機微量元素。對實驗動物股動血流量增大,降低血壓,促進血紅蛋白和紅血球生成作用都很顯著,“活血化瘀”功效明顯,治療疾病效果高。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當歸栽培加工工藝

(一)當歸栽培

當歸全生育期約780天左右,分育苗、成藥、留種三個階段,一個生產周期需三年兩冬。
l、育苗。當歸種苗的好壞是影響當歸產量的主要因素。
(1)地點選擇:一般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二陰山區,陰涼潮濕,日照時間短,光線斜射且弱,比較遮陰,有一定坡度,土質以土層深厚肥沃的耕地為宜;
(2)播種:芒種夏至前,在整好的哇面上按畝播量4— 5公斤,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覆蓋3毫米的細土,再覆蓋3厘米左右的不含種子的禾本科野草。透光度約10%,以便遮陰保墒。覆草後用石塊壓位草以免被風吹掉。
(3)苗床管理:播種後40天左右,把覆蓋草輕輕挑起並拔除雜草,苗高約3厘米真葉出現時,平鬆土一次,拔除雜草。直到伏天過後(八月中旬)可將覆蓋的草全部揭去,拔草促進生長。
(4)起苗貯藏:起苗在寒露前後為宜。將苗子用柳條或冰草所成小把,苗、土各半混合(不合土的淨苗不便保存過冬)。苗子貯藏一般有“窖藏”和“乾藏”兩種。窖藏俗稱“濕藏”,要選擇乾燥陰涼、無鼠洞、不滲水的地方,按苗子多少挖長方形或圓形的土坑,在坑底上鋪3一一4厘米的生土,這樣一層苗一層土依次貯放6—7層,使土堆高出地面。最上面覆蓋20厘米濕生土,防止積水腐爛。乾藏俗稱“坑栽子”,在無煙通風的室內用乾土坯砌成1米長、l米寬的方形或長方形的坑,在坑底部鋪一層生土,然後順序整齊將苗子擺一層,苗根向內,苗頭向壁,苗、壁之間留6—8厘米的空隙,這樣一層苗一層土依次貯放6—7層。將苗貯藏完畢後再加一層土,並將土頂部培成魚脊形。

(二)大田移栽

l、選好土壤、調好茬口。栽種當歸應選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的黑土、大黑土、紅壤土、黃壤土為好,茬口以冬春小麥為宜,輪作間隔必須3年以上,一般不種重茬。
2、施足肥料。肥料以腐熟的豬糞、羊糞、油渣、舊坑土、牆土、人糞尿等為佳。
(1)底肥: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達不到者可用其它肥料補足,適當增施油渣及磷肥或磷酸二銨,如果土壤肥力差,可在普遍施肥的基礎上適當集中施肥,如抓窩施、順犁溝施等。
(2)追肥:在鋤二、三遍草時,視苗生長情況合理追肥,畝施發酵的油碴20—30公斤,或磷酸三銨10一15公斤,也可用磷酸二氫鉀灌根。
3、深翻整地:施足肥料後深耕整地,加厚活上層,增力口空氣流通,提高蓄水能力,以利於根系生長。深翻要求達到24厘米以上,有條件的要進行機耕,越冬前深耕2—3遍,並可結合耕第二、三遍進行底肥冬施,有條件的地方要進行冬灌。
4、選好苗子:栽種苗選用無病蟲害感染,無面械碰傷,側根少或無側根,直徑3—5毫米左右大小勻稱的苗子為好,過大、側根過多的苗易抽苔,過小、生活力弱的不易出苗。
5、栽植方法:清明前後採用獨苗、密栽、稀定栽培方法。目前普遍採用的是用钁頭挖窩,在窩的左右兩邊各栽一 苗,窩距、行距各為30—33厘米。
6、定苗:小署前後早期抽苔基本結束時定苗,定苗期間挖窩栽的凡存兩苗的都要撥去一苗,留強去弱,一畝保苗 6000—7000窩。
7、中耕鋤草:加強管理,至少要鋤三遍草,第一遍產夏前後進行,當歸苗出齊後,鋤淨雜草,破除板結;第二遍在芒種季節,當歸苗生長6—9厘米時,要求深鋤,但要防止傷苗動根;第三遍在小署前後當歸封壟時,結合鋤草間苗定苗,拔掉苔株,壅土培根,以後出現雜草隨時拔除。
8、病蟲害防治: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當歸病蟲害有 50多種,相互關係相當複雜。觀介紹幾種常見的病蟲害。
(1)根腐病:該病在當歸產區普遍發生,危害率達3—5%,嚴重時可達50%左右,在發生初期地上部分無明顯症狀,感病組織初變褐色,進而腐爛呈水浸狀,用手輕擦易將組織除去,在根部形成凹斑,後期整個根部腐爛,並有嗅味,地上部分則萎蔫死亡,病源為燕麥鐮刀菌(F.avenacean)防治方法:首先要選苗,發現根部有病斑或出現燒尖現象的苗子不能栽種,也可採用0.1%的托布津或多菌靈噴霧或灌根2—3次,能夠達到局部控制。
(2)麻口病:是影響質量、產量的訂病害之一,當歸各產區均有分布,發病率40—50%,嚴重的地塊高達100%,在當歸整個生育期均有危害,但以前期為主。主要症狀是歸根表皮呈褐色縱裂,毛根增多並畸化,嚴重時表破組織呈乾爛、糠腐狀。
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在當歸栽種期,每畝施1—2公斤。
(3)其它常見蟲害:當歸蟲害很多,危害最普遍的是地老虎、金針蟲、蠐螬、蚜蟲等。這些害蟲在土壤中越彈冬,春暖後開始活動,咬食當歸幼根。隨著當歸的生長危害越加嚴重,直到收挖後仍在耕地作層活動。蚜蟲主要危害當歸的葉片、根部,同時傳播其它病害。

(三)當歸的收挖

收挖時期通常在寒露至霜降之間,以土壤凍結前、當歸停止生長後為宜。在初霜以後,當歸仍能繼續膨大生長,組織內化學物質進一步轉化積累。為充分利用生長季切,提高產量和質量,不可過早收挖,但在霜凍後,當歸下部老葉迅速桔黃,生長已漸停滯,若土壤凍結,根條變脆,容易折斷,不利於操作。通常在收挖前七天左右,先將已停止生長的老葉割去,僅留3厘米的短茬,以便收挖時識別,割葉以後,要防止人畜地踐踏,免遭損失。收挖當歸要使用加長的專用钁頭,長約25—30厘米,植株根的一側下面挖空,再將當歸根挖倒,才能將根挖全,不能傷斷主根和文根,要求根系完整無缺,逐行逐株收挖避免漏挖。在整地時再揀拾一次,將當歸抖去泥土,整理。

(四)當歸的留種

(1)選好地段:在未收挖時,選擇光照較足,土壤肥沃、植株生長良好、牲畜不易踐踏的地段,不挖當歸,保護越冬,作為留種田。
(2)種子收穫:適時採取中等成熟的種子留種。果皮由紅色變為黃褐色的老熟種子不能採收留種。為了保證種子質量,必須分期分批採收,熟一支剪廠支,切忌整支整片收割。將所收的種子連小枝一起紮成把,懸掛在室內或通風之處晾曬,乾燥後脫粒,裝於布袋。

(五)當歸加工

鮮當歸含水量一般約70%左右。收挖時當歸在室內堆放半月左右,根系失水由硬變軟後,可用柳條按等級分紮成扁平的把子,每把鮮重約0.5公斤,然後烘乾。烘乾時首先要選乾燥通風的地方,搭好棚架,架高1.3—1.7米,然後在上面鋪好竹條或細直樹枝堆放把子,一般平放一層立放三層或平放一層立放一層,厚度約30—50厘米為宜,再用豆桿、樹枝、養麥草等作燃料,用水噴濕燃火生煙,使當歸上色。約10天左右,當歸表皮呈黃褐色或金黃色時,用煤火或柴火加熏10天左右,再翻棚用文火烘乾,待全部乾度為70— 80%時,就可停火,讓期自然風乾。

當歸的性狀品質鑑別

1、性狀特徵。全當歸長10—15—20厘米,外皮黃棕色或黃褐色,全體有縱紋,歸頭直徑1.5—4厘米,下部生有 3—5條或更多的支根,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小疙瘩狀的鬚根痕跡,質多柔軟、堅韌,斷面黃白色,具有放射狀紋理,習稱“菊花心”。有隙裂,中層有淺棕色環紋,並有多數棕色油點,氣清香、濃厚。
2、品質外觀鑑別。當歸以個頭大,身長腿粗壯,尾短須少、皮細呈褐黃色,茬口粉白色,無冒油(變油黃色),水汀(青色或中心有青圈)、蜂窩(虛泡狀)、麻口(粗皮蟲口)並稱菊花心者為上等貨。個頭雖大而無寸身,腿多且細,多粗皮、皮黑質輕,茬口青色為次貨。因當歸的生產地塊不同,有山前貨(向陽地、、山後貨(背陰地)、黃土地貨之分,普遍以陽山地、黃土地、熟土地所產的當lJ王質量好,陰山地、黑土地產者質量次之,生土地產量雖多,但質量較差。
3、組織鑑別。支根的橫切面:(1)木栓層約由數列木栓細胞組成。(2)皮層菲薄,為數列呈切向延長的細胞,有時見有少數小型分泌腔。(3)韌皮部占根的較大部分,射線寬約10列細胞左右,皮部散有多數分泌腔(於縱切面中觀察,主要為抽室,也有分泌道)呈類圓形,由數個至十多個泌細胞組成,直徑約60—20微米,接近形成層的分泌腔形體甚小。(4)形成層為完整的環。(5)木質部中射線寬十列細胞,細胞多有角形。多數呈切向延長,導管單個或三數成束,作放射排列。木薄壁細胞較射線細胞為小。
木品薄壁細胞中含澱粉粒,不含草酸鈣結晶,根頭部分有髓部。
4、粉末鑑定。粉末呈米黃色,味微甜苦;呈馬蹄蓮綠色螢光。(1)紡錘形韌皮薄壁細胞直徑18—34微米,壁稍厚,非木化,表面(切向壁)有微細斜向交錯的紋理,有時可見菲薄橫隙。(2)油室及油管碎片葉可察見,泊室小看內徑僅25微米,含揮髮油滴。(3)梯紋及網路導管直徑l3--18微米,另有其緣紋孔及螺絲導管。導管帝有時可見紋錘形木薄壁細胞,具菲薄橫隙。此外,有木栓細胞,澱粉粒,偶見木纖維。

當歸的規格標準

岷歸岷歸
全當歸一等:乾貨。上部主根圓柱形,下部有多條支根,根梢不細於0.2厘米,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內,無苔根、雜質、蟲柱、霉變。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內。
三等:每公斤1 00支以內。
四等:每公斤11 0支以外。
五等:(帶頭歸)乾貨,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貨,全歸占 70%,渣占30%,有油性,無苔根、雜質、蟲蛀、霉變。
歸頭一等乾貨,純主根,具長圓形或拳狀,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黃白色,具油性,氣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內。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內。
三等:每公斤120丈以內。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內。

目前當歸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當歸品種的自然退化比較嚴重,出現了抗逆行差等問題;新品種的選育跟不上;種質資源的保護沒有得到重視。
二是當歸早期抽薹和麻口病仍然是影響當歸品質和產量的頑症。
三是種植基地的管理跟不上,規範化程度不高。
四是質量檢測體系不健全。
人類追求、崇尚自然與綠色的腳步正在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活質量和自身的健康,中藥材產業將是人類走進自然與綠色倍受青睞的新寵兒,正如專家所言,面對當代不健康者、“亞健康”者和老年病患者等40億人的龐大群體,中醫藥將是吸引力最強、發展最快、大有作為的朝陽產業。
世界在變,岷縣也在變,不變的是岷縣人民對當歸的深厚的感情,這個岷縣人民千百年來精心呵護培植起來的產業,正迎著陽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藥材地道,人更地道,全縣人民將全力打造國家級的綠色當歸基地為奮鬥目標,通過GAP認證、GMP認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升岷歸的身價,大打質量品牌仗,使岷歸這一古老而有年輕的產業長期穩定地占領國內外市場,真正成為支撐岷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農民致富的小康產業。

甘肅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