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誼醫院

北京友誼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始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史達林元帥和毛澤東主席親自商定,由前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黨和政府在首都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1954年,醫院從甘水橋舊址遷入現址。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親筆為醫院題詞。1957年3月,前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我國,周總理在百忙之中來院參加了移交儀式。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建院之初,我國政府從全國各地抽調了一批優秀的醫療護理骨幹,並選派了高素質的領導幹部,在蘇聯政府選派的120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學護理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各專業學科相繼建立,並以嚴謹的醫療作風和嚴格的醫院管理而著稱;為醫院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幾代友誼人的不懈努力,醫院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一所科室齊全、各具特色、設備先進、服務優良、中西醫結合、具有三級甲等功能,在首都醫療衛生系統有重要影響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始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在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下,由中國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1954年,醫院從甘水橋舊址遷入現址。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專為醫院親筆題詞。1957年3月,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中國,周總理親自來院參加了移交儀式。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9.4餘萬平方米,業務用房所占建築面積19.4萬平方米。全院現有職工2300餘人,其中具有正副主任醫師、正副教授、研究員及相應職稱的高級技術人員近300人。設有臨床及醫技科室43個。日門診量6000人次左右,年出院28000人次左右。現有實際開放床位1256張。作為首批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全市患者均可來院參保就醫;醫院還承擔著8000多名司局級以上幹部的醫療保健任務,並為外賓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服務。

醫療實力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設有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和北京市衛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擁有一批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幹。
經過幾代友誼人的不懈努力,醫院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保持綜合優勢的基礎上,突出特色,打造優勢學科群。率先成立了北京市衛生系統的跨學科、跨專業的疑難病綜合會診中心;發揮強強聯合優勢,成立了以消化內科、普外科、肝病中心為龍頭的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在診治消化急危疑難重症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立了以心血管內、外科合併模式的心血管疾病診治研究中心,開闢了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命的綠色通道。

教學科研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承擔了九五、十五、十一五攻關支撐課題、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公益性項目和市級課題,並擔負著世界衛生組織在寄生蟲、麻風病等方面課題的研究工作。醫院內科學(消化系病)、影像與核醫學2個學科為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近20年來,先後獲國家級、部級、市級、局級科研成果獎400餘項。
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是培養高層次醫學人才的臨床教學基地。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麻醉學系、醫學影像學系、骨科學系、中西醫結合學系、腎病學系、泌尿外科學系等7個學系掛靠醫院。承擔著七年制研究生、五年制本科生教育。同時,承擔著國家級和市級繼續教育項目多項。自70年代開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醫院有研究生導師近90名,有多名教授在國際醫學專業學會任職,有20餘名教授在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學會、北京分會以及國家級雜誌擔任副主委以上職務。

醫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先後與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丹麥、俄羅斯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派出各專業人員出國深造,請外國專家來院講學,不斷引進新知識、新技術,促進了醫院學術水平的提高。

特色專科

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眼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感染內科、普外科、骨科、肝病中心、腫瘤中心、熱帶醫學、器官移植、血液科、麻醉科、麻風病、放射科等。

醫療設備

全身CT、ECT、直線加速器、核磁共振、高壓氧艙、準分子雷射治療儀、紅外線乳腺診斷儀、全數位化心血管造影機、高壓液色譜儀、彩色都卜勒超聲掃瞄器、多功能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儀、電鏡、數位化胃腸機、自動藥物濃度分析儀、血液透析機、雙光子骨密度儀、各種內窺鏡。

合作交流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丹麥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派出各專業人員出國深造,設立李桓英基金會資助青年骨幹出國研修項目,促進了醫院學術水平的提高。
醫院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光榮稱號。
幾代友誼人實踐著“仁愛博精”的友誼精神,鞭策著新一代友誼人以更高的起點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奮力拚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更加高超的醫術,無私的愛心,努力攀登醫學科學高峰,逐步向“綜合優勢明顯,專科特色突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學醫院”的目標邁進,開創北京友誼醫院更加美好的未來。

所獲榮譽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友誼醫院

醫院1991年通過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評審,1989年醫院黨委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連續17年被市政府授予“花園式醫院”,

連續8年被評為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連續17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

據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通知,北京友誼醫院建築已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列入《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

發展目標

實踐著“仁愛博精”的友誼精神,鞭策著新世紀的友誼人以更高的起點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奮力拚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更加高超的醫術,無私的愛心,努力攀登醫學科學高峰,為建成具有一流隊伍、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服務的現代化綜合醫院,開創北京友誼醫院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充滿挑戰和希望的21世紀再創輝煌而努力。

醫院專家

沈潞華

女,心臟中心名譽主任、主任醫師、教授。1953—1958年就讀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1958年8月畢業。曾兩次出國進修心血管專業的導管與介入治療。
從事內科臨床40餘年,從事心內科臨床30餘年,博士生導師。1958年畢業後迄今一直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工作,在內科任職。以後從事心血管內科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任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等多種雜誌編委,曾先後獲獎4次,發表過數十篇文章,參編過專業書籍。
擅長心血管內科各領域疾病,特別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方面的診斷和治療有專長。

王天佑

男,原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1963年北京醫學院(北醫大)醫療系畢業,三次赴阿根廷進修。現任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普胸外科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委員(曾任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雜誌、外科雜誌、胸心血管外科雜誌、心血管病雜誌、中國肺癌雜誌等六種核心雜誌編委。衛生部醫療鑑定委員會委員。
從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四十年餘年,現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為胸心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特別在肺癌等普胸外科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利用現代技術綜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為全國著名胸外科專家,被北京市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在國內首次完成“動力性心肌成形術”,在擴張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的外科治療成果突出。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衛生部二等獎二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項,二、三等各一項,論文60餘篇,專著4部。
專業特長: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等胸部腫瘤的外科治療;成人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及大血管病。

王金銘

男,副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學系,在北京友誼醫院從事泌尿外科專業至今,主要從事泌尿外科結石及超聲影像診斷研究。
擅長泌尿外科常見病與疑難疾病的診斷治療,泌尿繫結石診斷治療經驗豐富,從事體外碎石治療10餘年,泌尿系超聲影像診斷研究。

科室介紹

消化內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為特色,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是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掛靠單位、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在消化系疑難病及腫瘤的發病機制、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多次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公益性項目、國家科技部之國際合作項目、“九·五”攻關項目、北京市科委重點科研項目。每年與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協會共同主辦“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承辦衛生部委託的“全國消化醫師進修班”,同時不定期舉辦不同層次的胃鏡、結腸鏡、EUS、ERCP沙龍及“手把手”培訓班,“‘友誼’消化直通車萬里行”被批准為“衛生部第二輪十年百項計畫”,學員們在經過“手把手”的培訓後,臨床技能有了長足的進步,為帶動發展邊遠、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科室工作人員團結協作,積極進取,連續多年被評為醫院先進科室,2008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2007年被評為醫院先進黨支部、北京市衛生局五四紅旗團支部,2006年度被評為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北京市學習型班組先進單位。
2003年,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肝病及普外科強強聯合成立了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進一步突出了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方面的綜合優勢。提出了“急重症直通快車、疑難病一站服務、癌前疾病干預阻斷、醫教研齊頭並進”的宗旨。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除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診斷和治療為特色外,還突出了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手術及腹腔鏡治療、少見和疑難肝病的診斷和治療、慢性肝病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診斷和治療、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和多學科系統綜合治療、肝移植及術後B型肝炎復發的預防和治療。

心臟中心

1952年開展心血管內科臨床診療工作,1958年開展心臟外科手術,1989年成立心血管內科,2000年成立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疾病診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心血管中心”)心血管中心由心血管內科、外科和輔助科室組成。設有3個病區及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病床77張,其中CCU病床8張,心臟外科重症監護病房(ICU)4張。工作人員90餘人,其中正主任醫師7名、副主任醫師8名,博士學位14名、碩士學位12名,護士40餘人。心血管中心是首都醫科大學博士後、博士、碩士培養點,擁有博士導師2名,碩士導師5名。
心血管中心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在心血管常見疾病、疑難重症的治療和搶救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國內率先把心血管內、外科診治融為一體的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面、準確、便捷的醫療服務。擁有心血管造影儀、超聲心動圖機、射頻消融治療儀、運動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及動態血壓檢測等先進的診斷治療儀器。結合醫院其他科室擁有的先進設備,包括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心血管診斷和治療手段。
心血管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是心血管中心的優勢之一。心血管內科可以完成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永久起搏器置入術、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等。特別是經橈動脈冠脈治療技術在中心廣泛開展,80%以上的患者經橈動脈進行,降低了術後併發症,減少了患者術後長時間臥床帶來的痛苦。在國內率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綠色通道”,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開放,對於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提供了必要技術手段,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使死亡率顯著下降。心血管外科可以完成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心臟瓣膜修補置換手術、成人及小兒先心病修補術、大血管手術等,特別是在小切口微創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具有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手術疤痕小等特點。
心血管中心擁有顧復生、沈潞華教授兩位全國知名專家,她們依然工作在臨床一線,言傳身教,悉心指導中青年醫生,使他們摒棄浮躁、勤於鑽研,紮實基本功、技術全面,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心血管中心圍繞糖代謝與冠心病、心力衰竭發生機制與治療、房顫發生與治療開展臨床和基礎研究,主持教育部博士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同時參與國家重點研究課題,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已有多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循環研究、糖尿病、美國生理學等國際著名醫學雜誌上,曾獲得北京市市級、衛生局多項科技進步獎。在教學方面,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七年制教學任務,是心血管內科醫師培訓基地,主辦針對社區醫生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以友誼醫院院訓“仁愛博精”為根本,以熱情周到的服務、精湛的醫療技術為患者解除痛苦。

麻醉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麻醉科於1954年由新中國麻醉領域創始人之一,留法歸國的譚惠英教授創建,是北京最早以獨立科室存在的麻醉科之一。繼任領導為我國著名麻醉學專家、曾任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及名譽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主任李樹人教授。現任領導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氣道管理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分會常委田鳴教授。
歷經五十餘年的發展,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學科梯隊完整合理,高學歷人才比例高,其中碩士91.8%、博士30.3%,同時中青年中已培養出一批同時能從事臨床和基礎性研究的新型學術帶頭人和後備隊。我科1983年成為碩士點,1992年成為博士點,現有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生導師2人。
我科堅持醫、教、研三方面共同發展,擁有居國內領先水平的麻醉機、監護儀和搶救設備。所有麻醉科醫生均接受了規範化、正規化和系統化的麻醉醫師培訓,掌握了可套用的各種麻醉方法以及國際先進的圍術期監護技術。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臨床麻醉工作範圍不斷擴大。麻醉科承擔了全院臨床麻醉、麻醉後監護與治療(PACU)和急性疼痛及癌性疼痛治療等工作,每年約實施18000餘例麻醉和近六千例鎮痛治療。同時,在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我科逐步發展形成氣道保護、疼痛治療、麻醉機理研究和麻醉與器官移植等多個研究方向,為2006年成立的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的掛靠單位。是北京地區麻醉學專科醫師培養基地和考核中心。
一、科室人員
正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12人,護土4人。
二、科室設備
各種多功能麻醉機,各種高級監護儀,呼吸器,加溫裝置,血液回收系統,BIS、AEP等圍術期監測設備,能滿足最複雜病人的需要。
四、科室特色:
困難氣道處理、術中自體血回輸、非停跳冠脈搭橋麻醉、肝移植麻醉、腎移植麻醉、產科麻醉、無痛人流及分娩鎮痛、急慢性疼痛治療、無痛胃腸鏡。
三、科室功能
1.臨床麻醉
作為北京醫誼醫院主要臨床科室之一,麻醉科承擔了包括心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婦科、產科、泌尿科、腦外科、眼科、血管外科、導管室和內鏡中心等13個科室和部門的手術麻醉工作,每年實施麻醉約18000例,可承擔各種類型的手術麻醉,包括高難度的器官移植、心胸外科、小兒人工耳蝸等,同時還開展了急慢性疼痛治療、無痛人流等治療,建立了術後恢復室,麻醉質量及安全性均達到國際規定標準。
2.疼痛治療
疼痛不僅使患者精神倍受折磨,還會對重要臟器生理功能產生極其不利的負面影響。疼痛治療是我科的專業方向,同時也是治療特色。我科設立了專門的鎮痛門診和病房,可開展急、慢性疼痛治療,包括腰腿痛、頸肩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等,積極利用專業理論和技術使更多的人遠離疼痛,同時對病房手術麻醉前病人進行麻醉前診斷和相關疾病的治療。對於術後疼痛問題,我科針對不同手術和病人狀況進行個體化鎮痛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科還為相關科室的病人提供分娩鎮痛、癌痛治療和無痛胃腸鏡,為病人愉快疾病期和營造無痛醫院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3.急救復甦
我科參與全院的搶救插管及復甦工作,在急救復甦方面具有大量的臨床經驗,每年參與重症病人的急救800餘例,挽救了無數珍貴的生命,年年均獲得院內“搶救獎”。並擔任院內急救復甦的教學、培訓和考核工作。
4.臨床教學
麻醉科是全國麻醉學專業博士和碩士培養點,每年招收研究生十餘人。同時還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年制、七年制學生的教學和臨床實習工作,每年培養進修醫生10餘人。2006年,在李樹人教授領導下,我科成為當年成立的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的掛靠單位,並由李樹人教授擔任麻醉學系主任。友誼醫院麻醉科是北京地區麻醉學專科醫師培養基地和考核中心,田鳴教授是項目負責人。在田鳴教授領導下,麻醉科擁有兩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氣道管理培訓班》《自體血回輸培訓班》。《中國困難氣道管理指南》由田鳴教授執筆,並主持制定,在麻醉困難氣道處理的臨床實踐和培訓教學方面國際知名,國內領先。

預約掛號

為了方便患者準確掛號、及時就醫,現將掛號前相關手續辦理、掛號細則、預約掛號、向患者進行介紹、以指導您順利掛號就診。
一、掛號前建立就診卡
根據衛生局開展實名制掛號的相關規定,及各類保險報銷需要,每位患者在就診前需辦理就診卡。此卡專人專用,不得轉借他人、擅自修改信息、禁止一人多卡,請妥善保管,每次掛號、退號、開藥、交費、取藥、住院均需要此卡。丟失請及時到原辦卡地點查號補辦。
建立就診卡、方便患者就醫
就診卡儲存病人的所有基本信息,醫保報銷信息(條形碼上傳)。
掛號後持就診卡,到指定科室候診,在掛號的同時,患者的掛號信息已上傳到門診就診科室,通過電腦叫號系統自動叫號就醫,代替以往的人工排隊,從而減輕了患者負擔。
就醫時使用就診卡,避免了劃價這一環節,患者可直接交費,然後取藥。
就診卡中儲存患者每次看病時的醫囑,方便複診、開藥。
患者建立就診卡需向工作人員提供準確的相關信息。
各類保險患者請攜帶相關醫療手冊:如醫保患者請攜帶藍色醫療手冊。
自費患者請攜帶身份證。
辦理就診卡時未帶以上證件者,在辦卡前需填寫《個人信息表》,並持此表辦理就診卡。
就診卡的查詢補辦
患者在就診卡丟失或忘記攜帶時需在掛號前進行查詢補辦工作,查詢補辦時,患者需向工作人員提供建立就診卡時提供的相關證件,或直接詳細填寫《個人信息表》即可辦理。
就診卡建立、查詢補辦地點及時間。
門診:新門診樓一層掛號大廳西側建卡處辦理時間6:10~16:40
急診:急診分診台24小時服務
發熱門診:位於新門診樓西側馬路對面平房在發熱門診直接辦理24小時服務 腸道門診:位於新門診樓西側馬路對面平房在腸道門診直接辦理24小時服務
婦產科急診:位於西院婦泌樓1層在婦產科急診直接辦理24小時服務
一門診:在一門診直接辦理周一至周五8:00~16:30
二門診:在二門診直接辦理24小時服務
二、掛號細則
我院掛號分為特需門診掛號、專家號、專科號、普通號、簡易門診號五種類別,掛號形式分為門診直接掛號和預約掛號兩種。每天早7點開始掛全天號,11點以後開始掛下午號;
為了方便患者快捷準確掛號、減少排隊,根據門診科室分布,我院分別在門診樓一、二、三、四、六、七層設立掛號視窗、請各位患者根據自己要掛的普通號科別持就診卡到各層進行掛號;
一層大廳掛號處設有掛號信息顯示屏,通過顯示屏患者可了解當天專家掛號信息,包括出診信息、停診信息,實時掛號數量顯示。
周一至周五掛號地點、時間介紹
一層:開設4個視窗,掛各科專家號開放時間:7:00~16:30中午不休息11:00~13:00隻開放一個視窗,早晨7:00開始掛全天號,11:00停止掛上午號;
二層:開設1個視窗,掛各科專科號,開放時間:7:00~7:30。早晨7:00開始掛全天號;
三層~七層:每層開設1個視窗,掛各科專科號。開放時間:上午7:00~11:00,可以掛全天號,下午13:00~16:30,只掛下午號。
簡易門診(開藥)掛號:僅限於自費患者開藥,其他類患者(如:醫保、公療,)掛簡易門診號開藥,均不能報銷。
掛號時間:周一~周五每天下午13:00~16:30;
掛號地點:門診樓三層掛號視窗;
掛號金額:0.5元。
周末、節假日所有掛號均在一層大廳,其他樓層視窗不開放。
周末為半日門診,掛號時間7:00~11:00。
節假日掛號時間根據節日安排提前制訂。
為解決病人掛號難的問題,進一步方便患者就醫,解決掛號難的問題,我們開展多種掛號途徑,包括特需門診掛號、預約掛號。
特需門診掛號:
患者可在家提前一天打電話預約第二天的特需門診號,預約成功後看病當天到位於8層的特需門診掛號視窗取號,也可在看病當天在視窗掛號。

住院手續

一.辦理入院手續請分別出示以下相關證件:
《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冊》;
《北京市離休幹部就醫手冊》;
《醫療證》和《醫療照顧人員就醫憑證》,契約醫院非友誼醫院的需同時提供公費醫療轉診證明;
《工傷證》原件和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農民工住院就醫卡》及身份證複印件;
《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冊》及《生育服務證》複印件;
《北京市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手冊》;
《北京市城鎮老年人大病醫療保險手冊》;
享受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患者,辦理住院手續時需出示《特困證》原件及複印件,經院醫務部審核後,方可享受住院費用的減免。
二.患者辦理入院手續時提供的醫保手冊及各種證件要留存在住院處統一保管,住院期間一律不外借,如有需到外院結帳的,應找專人負責辦理借出手續。
1.因各種原因在住院當日晚9:30之前未能提供《醫保手冊》或複印件的患者,本次住院費用將不能按醫保結算,待出院時將住院費用全額結清後,由住院處專人負責開據證明,到各醫保繳費地區手工報銷住院費用。
2.因病情需轉到我院住院治療的患者,辦理住院手續時應提供《醫保手冊》或複印件及《北京市醫療保險轉診單》。
3.對於當日晚10:00之後辦理急診入院的醫保患者,當時未能提供醫保手冊的,於次日上午9:00之前將醫保手冊送到住院處,過時將不能享受醫保。
4.對於住院當時未能提供《醫保手冊》或複印件,或根據醫保手冊信息在網路上提示為黑名單的患者,須全額交住院押金,出院結算後到醫保繳費地區報銷。
三.請您妥善保管住院預交金收據,出院時憑此收據辦理住院費用結算手續。
四.患者在住院期間因不慎將住院預交金收據遺失,請到報銷單位開據證明信,同時提供患者本人及經辦人身份證複印件;自費患者提供本人及經辦人身份證複印件,到住院處辦理出院結算手續
手機支付就診試水
2014年9月20日,友誼醫院為方便患者推出支付寶就診服務。本市相關部門透露,雖然實現手機支付的醫保實時報銷尚需時日,但出於方便患者等考慮,也贊同其他醫院嘗試這種手機支付醫療費用的新方式。
據了解,北京友誼醫院聯合支付寶、東華軟體(17.14,0.00,0.00%),正式上線友誼醫院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三方共同推進“未來醫院”計畫。根據該計畫,患者到友誼醫院看病時,無需在醫院大廳多次排隊,在手機上即可完成掛號、繳費、排號候診與就診等環節,大幅縮短就醫排隊時間。北京友誼醫院也是北京地區首家實現支付寶功能,並可以支持醫保的單位。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

魏玫
高級政工師
首都醫科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北京女醫師協會常務理事
北京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高級專業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理事
北京市衛生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
健康報社“健康報社新聞宣傳諮詢委員會”委員

院長

劉建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北京醫學會理事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理事會理事
北京醫院協會副會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仲民
北京醫師協會副會長
北京醫學編委
國外醫學外科分冊主編
北京衛生法學會副會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仲民

儀器設備

LightSpeedCT750HD寶石CT
LightSpeedCT750HD提供世界上最快的探測器,全面提高清晰度,能譜柵成像,使用以往CT一半劑量。高清CT掃瞄器-寶石CT(LightSpeedCT750HD)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寶石CT設定了CT成像的新標準,在提高患者檢查安全性的前提下,成像更為清晰和準確,提高了臨床醫生的判斷水平,特別對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將提供更加有效的幫助,提供給臨床醫生快速準確診斷的影像與工具。它以20年來最新型的探測器(寶石探測器)為核心,實現了業界最快的可見光轉換速度並將其套用到醫療領域。寶石探測器能夠比以往最快速的探測器還要快100倍,在體部增加33%的細節顯示,在心臟成像上增加47%的數據與細節顯示。
PT功能數字乳腺機
PT功能數字乳腺機具有強大的後台工作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字乳腺成像系統,也是北京市首台兼具PV與TE功能的數字乳腺機。早發現、早診斷對於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提高救治率起著重要作用,乳腺癌篩查是及早發現和診斷乳腺癌的最佳方法,而數字乳腺機等影像技術正是乳腺癌篩查的一個主要途徑,將顯著提高乳腺癌早期的病變檢出率。該設備於2009年10月初完成裝機並開始投入使用。

地理位置

醫院地址:永安路95號

郵政編碼:100050

乘車路線:乘6路、15路、59路公共汽車友誼醫院站下

醫院周邊車次: 2路、6路、17路、20路、25路、34路、35路、36路、50路、54路、110路、 120路、707路公共汽車,102、105、 106路無軌電車,803路、819路、822路公交空調車,917路公共汽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