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濕一代

尿不濕一代

所謂“尿不濕一代”其實就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中國的嬰兒逐漸開始使用紙尿布之後生長的一代人。它一面將“用過即扔”的文化建立在嬰兒階段,意味著一種便捷的方式為父母擺脫尿布的煩瑣提供了服務;另一面,也減少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的時間,放任了孩子的自由的宣洩的可能。“尿不濕”的逐漸被採用其實自有其象徵意義,它說明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豐裕的一代人的出現和中國的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進程其實是異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詞源

張頤武把一出生就用上尿不濕的“80年代人”稱為“尿不濕一代”。張頤武把一出生就用上尿不濕的“80年代人”稱為“尿不濕一代”。

在“2005北京文藝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把一出生就用上尿不濕的“80年代人”稱為“尿不濕一代”。他認為,“尿不濕”一代的特點就是文化消費能力特彆強。

2010年4月28日,張頤武在北京影視發展話題論壇上再次指出:“80後、90後的年輕人,我用兩個詞來形容他們,難聽的:“尿不濕一代”,好聽的:“鳥巢一代”,向上飛翔的一代。”

產生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尤其是1987年以後,在中國一個品牌產品“尿不濕”開始普及,成為眾多都市人的育人用品。“尿不濕”屬於一次性消費,用完即扔,在孩子使用“尿不濕”的三個小時裡,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是完全放心的。這就使得父母和嬰兒的交流減少了,少了長輩的訓導和幫助,孩子們的性格自由發展,甚至是“放任自流”。

“80後”的這些青年作家,他們就是出生在這個“尿不濕”普及的年代,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一個時期,所以稱之為“尿不濕一代”。由於中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文化主流“尿不濕”也登上了文化的舞台。

特點

一、他們表現自我想像力重於表現社會生活,他們不像我們對社會那么關切,他們關切的是自我的想像力。

二、自由想像力得到了發揮。什麼穿越小說,盜墓小說、玄幻小說,離奇古怪。

三、也是很可貴的一點,就是關注人類的普遍問題重於關注中國的特殊問題,比如環保低碳、社會責任等。

成長

所謂的“尿不濕一代”的80、90後現在已經開始長大了,他們已經顯示了一個物質開始豐裕起來的社會裡的新的青少年的趣味。他們現在已經成了文化消費的主力。由於成長在中國可以說最豐裕的時代,沒有過去的悲情和重負,他們的感情和情緒就沒有那么多沉重,又有中國近二十年高速經濟成長帶來的財富的物質基礎。

這些青少年成了中國現代以來最敢於消費的一代。他們的趣味和愛好現在主導了文化消費的走向。他們買書,韓寒郭敬明就變成圖書市場的主導力量;他們玩遊戲,陳天橋就成了IT首富;他們崇拜偶像,周杰倫F4就成了超級明星。

這種力量的展現使得他們可以在文化的趣味上充分地炫耀自己的高度的豐富性和高度的遊戲性。他們一面有生澀的成長的煩惱,一面卻也是一股無法阻擋的支配創意性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力量。

表現

文學

“青春化寫作”崛起並占據了文學市場的重要位置,引發了文學領域的許多變化:首先是作家‘換代’,原來走紅的王朔等人漸趨沉寂,而郭敬明、韓寒、春樹等人開始崛起。另外,網路文學的發展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勢頭。寧肯的《蒙面之城》這樣的作品和新浪等網站舉行的文學大賽都顯示了網路文學的影響力。在“尿不濕”一代影響下的文學市場中,“青春化寫作”的一朝成名動搖了原有的文學秩序,“文學”的概念和價值判斷的標準都面臨衝擊。

價值觀

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唾手可得,反而沒有那么珍貴了。一切都“用過即扔”反而讓他們迫切地需要一些恆久的價值和觀念。即使這些仍然是消費文化的產物,卻有一種和消費相疏離的意念和想像。

淺析

80、90後的華麗轉身80、90後的華麗轉身

當時“尿不濕”這種新的產品的使用其實是一個消費社會開始降臨的標誌。它一面將“用過即扔”的文化建立在嬰兒階段,意味著一種便捷的方式為父母擺脫尿布的煩瑣提供了服務;另一面,也減少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的時間,放任了孩子的自由的宣洩的可能。

“尿不濕”的逐漸被採用其實自有其象徵意義,它說明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豐裕的一代人的出現和中國的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進程其實是異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曾經“跨掉的一代”突然間就站起來並成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曾經難負一根檁條的年輕肩膀突然間就強大到足以扛起國家和民族的棟樑。

社會一代族

鳥巢一代 | 迷惘的一代 | 平成一代 | 垮掉的一代 | X一代 | Y一代 | 獨一代 | 淘一代 | 卡通一代 | 我一代 | 嬰兒潮一代 | 網一代 | C一代 | 被偷走的一代 | 癌症一代 | 飄一代 | IPOD一代 | 尿不濕一代 | 下一代網路 | 海寶一代 | 失夢的一代 | Gucci一代 | 失落一代 | 世博一代 | 奴一代 | 毓婷一代 | 港生一代 | 大拇指一代 | 優惠券一代 | 電子一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