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

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是一所師範性質的成人學校,初創於1959年9月,“文革”期間停辦,1978年9月恢復。1992年6月通過原省教委備案報批驗收。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正確方向,樹立為基層學校服務,為中國小教師服務,為中國小學生服務的辦學理念,努力把學校辦成師資培訓中心,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資料信息交流中心。

基本信息

學校規模

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設辦公室、培訓處、中學教研室、國小教研室等處室,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科配置齊全、精通業務、經驗豐富、銳意進取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具有高級教師職務12人,中級教師職務26人,初級教師職務3人。42周歲以下的教職工均具有專科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學歷12人(碩士學位1人)。學校已初步建成了設備先進、形式多樣、可持續開發利用的信息資源庫,擁有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音像室和資料室,學校藏書量達2萬多冊。

辦學思想

一、辦學理念:以師為本 服務至上 強化引領 高效培訓

二、辦學宗旨:為基礎教育改革服務 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 為學校健康發展服務

三、辦學目標:建設高質量服務體系,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獲獎情況

尤溪縣教師進修學校多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曾被市評為“十年師乾訓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先進教工之家”, 1995年被省幼教中心評為“幼教培訓先進集體”、1999年被省教委評為“先進國小教研室”和“先進中學教研室”等。2002年再次被省教育廳評為“先進中學教研室”,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科研工作

學校師乾訓工作順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堅持開放、創新、整合、實效的原則,按照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思路,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拓展繼續教育領域,提升服務水平。1978年至1982年,學校受三明師範學校委託,承擔三明師範學校尤溪分班教學任務,共有192名學生畢業。1983年起開展學歷補償教育培訓工作:教師文考補習、教材教法培訓、教師專業合格培訓、中師函授等齊頭並進,其中有874人獲得國小教師專業合格證書,有1333名教師獲得中師函授畢業證書,有322位學員獲得福州幼師函授畢業證書,使本縣國小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從38.6%提高到92%。1990年以來,學校著重致力於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新教師見習培訓、教師職務培訓、校長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小教大專自考助學、骨幹教師培訓等相繼展開。對全縣各完小校長進行崗位培訓和提高輪訓,以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對校長的要求;1995 以來已有457名教師取得國小教育專業大專自學考試畢業證書。目前正加緊對全縣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NIT)考試的培訓工作,力爭在2005年前完成培訓任務。同時,為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配合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相繼舉辦了通識培訓班,全縣中國小教師都參加了培訓,舉辦了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等培訓,有9816人次接受培訓,為我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學校堅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紮實有效、前瞻性的教研、教科研工作。全縣形成了以中國小教研室為“龍頭”,各中學片區、學區為中心,各校(教研組)為基點的三級教研網路,並不斷最佳化各級教研活動的運行機制。積極組織中國小教師參加教育教學研討,及時進行教育教學經驗總結,推廣優秀研究成果,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與水平。課題研究逐步規範,做到中、國小教研員“人人有研究課題、有實驗基地”,一系列課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張思中外語教學法”、國中數學“指導——自主學習”課題研究、“國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國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 “國中一門外語基礎過關教學策略的研究”、“國小數學課堂說的訓練”、國小“ 異步指導,自主樂學”、 “國小語文口語交際”、 “幼稚園音樂教育研究”等一批國家、省、市、縣級課題已如火如荼地展開,有的已通過有關部門驗收,取得了預設的實驗效果,並發揮了積極的影響。

面對新世紀,學校新的領導班子,確立全心全意抓質量,同心同德謀發展的新思路,制定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努力把進修學校建設成為省級示範校,為縣委、縣府提出的“科教興縣”、“教育強縣”的戰略目標做貢獻。

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優秀的專業引領隊伍;用好培訓、教研兩個平台;落實書香校園、特色班級、校本研究三項活動;有效促進全縣教師隊伍建設:

——全面提升教師師德水平。把政治思想納入師德培訓重要內容,並且積極構建了符合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規律的具有時代特徵的中國小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大力提高教師高學歷比例。充分發揮現代遠程網路的優勢,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地大力開展學歷學位提升培訓,使國小教師具有大專學歷,國中教師具有本科學歷,高中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有較大提升,其中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或具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有一定程度提高。

——切實增強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實施教師全員遠程培訓和重點掛校制度,促進教師的新課程理念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與教育創新能力的增強,30%以上的教師能在中心學校以上主持研究課或主講公開課,95%以上的教師教學行為達到新課程的要求,90%的教師能根據當地實際、經濟發展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特別是開發校本課程。

——整體提升教師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全縣95%的中國小教師接受信息技術培訓,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水平及課件製作能力顯著提高。

——不斷壯大骨幹教師隊伍。通過多層次的骨幹培訓,逐步形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梯隊,帶動中國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