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草

小蓬草

小蓬草,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錐形直根。莖直立,有細條紋及粗糙毛,上部多分枝,呈圓錐狀,小枝柔弱。單葉互生;基部葉近匙形,長7-10cm,寬1-1.5cm,先端尖,基部狹,全緣或具微鋸齒,邊緣有長睫毛,無明顯的葉柄;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直徑約4mm,有短梗,密集成圓錐狀或傘房圓錐狀;總苞半球表,直徑約3mm;總苞片2-3層,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幾無毛;舌狀花直立,白色微紫,條形至披針形;兩性花筒狀,5齒裂。瘦果矩圓形;冠毛污白色,剛毛狀。花期5-9月。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小蓬草 小蓬草

外來侵入種—小蓬草

學名:Conyza Canadensis (L.)Cronq.
英文名:horseweed,Canadian Fleabane
中文異名:加拿大蓬小飛蓬小白酒草
分類地位:菊科
命名來源:[Bull.Torrey Bot.Club. 70: 632. 1943]
中國植物志:74:348

小蓬草 小蓬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1800
生    境:山坡,曠野,田間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草本,通常生於曠野、荒地、田邊、河谷、溝邊和路旁。種子繁殖。以幼苗或種子越冬。
國內分布: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常生長於曠野、荒地、田邊和路旁,為一種常見的雜草
國外分布:原產北美洲,現在各地廣泛分布。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入侵物種之一。

形狀特徵

性狀鑑別 莖直立,表面黃綠或綠色,具細棱及粗糙毛。單葉互生,葉片展平後線狀披針形,基部狹,先端漸尖,疏鋸齒緣或全緣,有長緣毛。多數小頭狀花序集成圓錐花序關,花黃棕色。氣香特異,味微苦。

小蓬草 小蓬草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較厚的角質層,並具長大非腺毛或其殘基。稜角處表皮下可見厚角組織。皮層外側部分與厚角組織切微相間排列的細胞內含葉綠體;較大維管束的外方常見分泌道。維管束大小不一,相間斷續 五殖,老莖中斷續成環或連續成環;較大維管束韌皮部的外側具帽狀韌皮纖維層,纖維細胞壁木化;有時韌皮部內赤有纖維,木質部內導管及木纖維細胞壁均木化。髓寬大,薄壁細胞內常有細小草酸鈣針晶散在。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或平直,外壁可見明顯的角質層紋理。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或為波狀,外壁赤見角質層紋理、上、下表皮均有氣孔和非腺毛,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非腺毛棒狀,長39-143μm,頂細胞較長大,稍尖並常枯萎。葉緣毛長大,長785-1520μm,基腳多細胞,頂細胞狹長,頂端尖。

成分說明

小蓬草 小蓬草

化學成份:全草含揮髮油,其中含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亞油醇酯(linoleyl acetate)及醛類,母菊酯(matrlcaria ester)、去氫母菊酯(dehydromatricaria ester)和矢車菊屬烴(centaur)X。 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β-santalene)、花側柏烯(cuparene)、β-雪松烯(β-himachalene)、α-薑黃烯(α-curcumene)、γ-蓽澄茄烯(γ-cadinene)、檸檬烯、醛類,松油醇(terpineol)、二戊烯(dipen-tene)、枯牧烯(cumulene)、鄰苄基苯甲酸(o-benzylbenzzoicacid)、皂甙、高山黃芩甙(scutellarin)、γ-內酯類,苦味質,樹脂,膽鹼(choline)、維生素(vitamin)C等。

藥理作用

小蓬草 小蓬草

1、抗炎抗菌作用:小飛蓬地上部分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角叉菜膠和甲醛性足腫脹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中的β-雪松烯是抗炎活性成分。 小飛蓬可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全草醚提取液體內外抑菌作用試驗確定香草酸、丁香酸為主要抗菌有效成分。

2、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小飛蓬全草總黃酮水溶性部位可使15-甲基前列腺素F2所致的收縮的離體豬冠狀動脈得到舒張,終濃度為4mg(浸膏)/ml時作用即顯著。小飛蓬水提物有輕微而短暫的降壓作用,可抑制心臟,增加呼吸幅度,但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無作用。

藥理功效

小蓬草 小蓬草

性味: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消腫。主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瘡癤腫痛;外傷出血;牛皮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60年在山東煙臺被發現,1886年分別在浙江寧波和湖北宜昌採到,1887年到達四川南溪。該種能產生大量瘦果,借冠毛隨風擴散,蔓延極快,對秋收作物、果園和茶園危害嚴重,為一種常見的雜草,通過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鄰近其他植物的生長。該植物還是棉鈴蟲和棉蝽象的中間寄主,其葉汁和搗碎的葉有刺激皮膚的作用。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 上海林業技術網 http://www.linye.sh.cn/tech/jianyi/5463.shtml
[2] 中醫世家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x/xiaofeipeng.html

菊科·管狀花亞科·紫菀族

紫菀族為菊科中較大的族,它分布於全世界,尤以美洲溫帶地區種類最多。本族分六個亞族,在我國有五個亞族,29個屬。  
東風菜
田基黃
一枝黃花
翠菊
山馬蘭
小蓬草
杯菊
杯菊屬
毛果一枝黃花
瓶頭草
瓶頭草屬
秋分草
秋分草屬
圓舌粘冠草
粘冠草屬
雛菊屬
刺冠菊
刺冠菊屬
馬蘭屬
蒙古馬蘭
全葉馬蘭
一枝黃花屬
小魚眼草
翠菊屬
阿爾泰狗娃花
狗娃花
狗娃花屬
拉薩狗娃花
普陀狗娃花
砂狗娃花
無舌狗娃花
圓齒狗娃花
魚眼草
東風菜屬
短冠東風菜
女菀屬
紫菀屬
沙生岩菀
岩苑

白酒草屬
木裏白酒草
蘇門白酒草
宿根白酒草
魚眼草屬
粘毛白酒草
裸菀
短星菊
四川裸菀
西疆短星菊
腺毛短星菊
香短星菊
半臥狗娃花
窄葉裸菀
長柄馬蘭
岩菀
華南狗娃花
粘冠草
毛葉紫菀木
黑山寒蓬
菊葉魚眼草
青藏狗娃花
狐狸草
埃及白酒草
台北狗娃花
羽裂粘冠草
麻菀屬
新疆麻菀
氈毛馬蘭
莎菀屬

鈍苞一枝黃花
歧傘菊
歧傘菊屬
韃靼狗娃花
多型馬蘭
岩菀屬
裂葉馬蘭
短葉中亞紫菀木
寬苞毛冠菊
高大中亞紫菀木
台灣粘冠草
狹舌毛冠菊
灰白阿爾泰狗娃花
心葉粘冠草
田基黃屬
千葉阿爾泰狗娃花
寡毛毛果一枝黃花
狹苞馬蘭
灰毛麻菀
狹葉馬蘭
台東阿爾泰狗娃花
勁直白酒草
裸菀屬
再裂台灣粘冠草
單頭台灣粘冠草
北方馬蘭
羽裂勁直白酒草
寬葉魚眼草
糙毛阿爾泰狗娃花粗毛阿爾泰狗娃花 

菊科、飛蓬屬植物

 飛蓬屬(Erigeron L.),菊科,200種,廣布於全球,北美尤盛,我國有33種,各地皆產。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全緣或有齒缺;頭狀花序異性,放射狀,作傘房花序式或圓錐花序式排列;總苞片狹長,近等長或外列的較短,草質,頂端和邊緣為乾膜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