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加減

小柴胡湯加減,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由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組成;主治少陽發熱,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脈弦等症。

基本信息

小柴胡湯加減

【藥物組成】柴胡12克,黃芩12克,太子參15克,法夏10克,甘草6克,炒山梔10克,滑石15克。對無黃疸型肝炎和慢性遷延性肝炎多仍保留用小柴胡湯原方中的大棗4枚、生薑3片,以滋脾通陽,和養營衛。(以上為成人一般劑量,兒童可酌減)
【製作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用主治】疏泄肝膽,健脾和胃,清熱利濕,扶正祛邪。適用於病毒性肝炎。
【隨症加減】 病初起伴寒熱頭身痛者酌加羌活、板藍根;黃疸甚者酌加茵陳、田基黃;脅痛劇者加鬱金、炒青皮、全栝蔞;小便短澀者加海金砂、虎杖;大便秘結者選加大黃、全栝蔞(打);嘔惡著者加藿香、白蔻仁;腹脹甚者加炒厚朴、炒枳實;納差不化者選加炒雞內金、山藥、神曲;肝腫大且質地較硬者加 蟲、桃仁;脾腫大者加鱉甲、丹參;氣虛者加黃芪、白朮;血虛者加當歸、白芍;陰虛者加麥冬、生地。

藥品功效

【臨床療效】共治療307例,臨床治癒268例,占87.3%;好轉達32例,占10.44%;無效7例,占2.25%。29例HBsAg陽性者,經治療後陰轉23例,陰轉率為79.31%。已陰轉者中,治療天數最短為21天,最長為84天,平均陰轉天數為42天。
【資料來源】袁長津,等.湖南中醫雜誌,1989;(3):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