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鄉

小寨鄉

小寨鄉(Xiaozhai Xiang)位於藍田縣境中部,距縣政府8.6千米。鄉政府駐小寨村。面積112.5平方千米,人口3.45萬人(2002年)。轄39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小寨鄉小寨鄉
1956年建小寨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1996年孫杜村、壘頭、南良3鄉併入。1997年,全鄉面積112.5平方千米,人口3.8萬。鄉內柏油公路縱橫交錯。轄小寨、北大方、南大方、宜津村、東王家莊、宋牛莊、南尉遲、北尉遲、大寨、西嶽家莊、南良、北良、東南莊、西南莊、南嶽村、北嶽村、良心莊、南安陽城、北安陽城、后庄、壘頭、漫水窪、後張家莊、扶柳城北小魏、南小魏、大魏村孫杜、寇杜村、劉杜村、崔家莊、東興、前照磨、北照磨、皮村、辛莊、謝家莊、東莊、窯窪村39個行政村。

經濟概況

小寨鄉小寨鄉
藍田縣由於人多地少,地處偏僻,且十年十災及歷史原因,藍田縣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狀況。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每年有上萬人外出討要。“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貸款”是當時全縣農村生活的寫照。
改革開放後,在政府在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國家的大力幫扶下,全縣在1999年實現了整縣基本解決溫飽問。貧困面由1985年的86%下降到1999年的4.6%,從此告別了絕對貧困的歷史,外出討要人員大幅度減少。
2003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68元,外出討要農民較多、貧困面較大的小寨鄉人均收入達到1277元,比全縣純收入低91元,不足全國純收入的一半。
據不完全統計,以小寨鄉為例,2002年以來,先後有150多人次外出討要。他們外出討要的東西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過去的以討要糧面為主轉為以討要錢財為主。

討要民眾主要集中在小寨、中寨、梅川文斗等鄉鎮的山區,主要討要地點分布在甘川兩省省會城市和一些發達市縣。

小寨鄉小寨鄉

藍田縣已經派出兩個工作小組應對此事。一組人馬由藍田縣民政局副局長張玉茂帶隊赴濟南調查,聯合公安部門,共4人。一組由縣委宣傳部帶隊,聯合婦聯、民政等多個部門下鄉調查外出務工人員情況,小寨鄉、中寨鄉是核查重點,對確實在外乞討的婦女,讓其家屬進行規勸,動員其回家,對生活確實困難的進行救助。但2008年核實的結果尚未出來。
這種情況不止在2008年。針對這種情況,2007年縣政府由分管領導帶隊,組織宣傳、婦聯、共青團、教育、公安等部門的人員組成工作組,深入小寨等鄉鎮,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堅持經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採取得力措施,對外出討要現象進行專項治理,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這些措施是,一是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幫助這些農民樹立勤勞致富的思想,增強勤勞致富的信心。首先,通過召開村民會議、印發《致小寨等鄉一些民眾的一封信》、《致全鄉中小學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了政策法律法規和致富信息、致富典型事跡宣傳教育,開展了以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公民道德基本規範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文明村”、“文明戶”為重點,從村、社幹部抓起。

教育事業

小寨鄉小寨鄉
2006年12月,小寨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把教育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依法保障教育投入,有效促進了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先後榮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後勤管理先進單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套用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小寨教委現有國中一所,在校學生近1193人;完全國小4所,在校學生2217餘人;有規範幼稚園7個,在園幼兒500多人。

在科教興國的今天,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更加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將把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積累的教育教學的寶貴經驗和他們無私奉獻的蠟燭精神以及優良的工作作風發揚光大。群策群力,努力工作。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興教特色辦學。我們強調: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品格、品格決定命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好習慣,鑄就好品格。要努力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生存、教會學生求知、教會學生健體、教會學生審美、教會學生創造。為培養新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貢獻。

發展政策

小寨鄉小寨鄉
要讓農民認識到乞討可恥

隨著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農民外出乞討的人次越來越少。總有一天,沒有農民再外出乞討。

通過宣傳教育,使農民增強了勤勞致富觀念,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到了外出討要可恥、勤勞致富光榮。
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第一,抓產業,增收入。縣委、縣政府確立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全面提升藥材、洋芋、草畜三大支柱產業,著力培育水電、礦產、旅遊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通過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如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僅種植藥材、洋芋,每戶增收千元以上,從根本上解決了“吃糧靠救濟”的問題。

第二,抓扶貧,增收入。2007年以來,組織2000多名黨政機關幹部到全縣18個鄉(鎮)的確238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引導和幫助貧困戶調整思路、開拓市場、爭取項目、培育產業,發展特色經濟,以確保貧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當地農民減負幅度為42%

加大勞務輸出和移民工作力度,多渠道輸轉農村剩餘勞動力。縣上把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每年組織輸出剩餘勞動力約10萬人次,達到“輸出一個人,帶走一張嘴,掙回一筆錢,養活一家人”的目的。同時,縣上從1994年以來,累計向新疆、酒泉等地移民4萬餘人,這些移民七成以上每年純收入在1500元以上。
小寨鄉認真落實了減輕農民負擔的四項制度,即教育一費制、涉農稅收、價格和收費公示制、農村報刊征訂“限額制”、農民負擔案件(事件責任追究制);落實了“兩取消一降低”(即農業稅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取消農業特產稅,取消牧業稅),2008年全縣農業稅率降代一個百分點減少70萬元,取消農業特產稅減少427萬元;取消牧業稅減少36萬元,與2003年比農稅及附加減少535.6萬元,人均減負1.69元,減負幅度為42%。

原先的乞討村經改革成了致富村
縣上把特困戶、五保戶和受災戶作為民政救濟工作的重點,每年下撥救濟款180多萬元,低保金320多萬元,切實解決了部分貧困農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的生產生活問題。共為2003年的7834戶受災農戶減免款資金44萬
元。
原先有名的要飯村—溝鄉老鴉山村,這幾年通過結構調整、種藥養畜、經商辦廠,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

產業結構調整

小寨鄉小寨鄉
“改革開放實在好,各行各業創新高,黨政軍民齊發展,神州舊貌換新顏。”在魯甸縣小寨鄉,一曲當地農民自編的花燈說唱《共產黨好》歌詞道出小寨鄉2008年的發展變化,也道出小寨農民生活的變化。走進小寨,山村美了,農民富了。小寨的確在變,這一切源於小寨鄉黨委、政府2008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使小寨鄉農民走上一條致富之路。
據統計,2006年小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65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706財政收入402.3萬元,全鄉糧食總產量547萬公斤,人均有糧260公斤,烤菸生產實現收購總數110萬公斤,產值1086.5萬元。另一組數據顯示:2008年,全鄉畜牧業、勞務輸出、經濟林果仍然是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全鄉現存欄生豬14740頭,大牲畜4920匹,山羊3910隻,禽16160羽。2006年,全鄉畜牧總產值達1159萬元,人均占有551元;勞務輸出6152人,實現外出勞務收入2214萬元,人均增收110元。2006年共完成種植核桃苗85000株、花椒4500株、板栗4000株;新植櫻桃14750株;種植蠶桑1000畝;義務植樹3.5萬株。數據表明,小寨鄉的產業步伐加快了,全鄉經濟社會正向著協調、持續、健康方向發展。
小寨鄉區位優勢、自然氣候優勢明顯。為發揮良好的區位優勢,2008年來黨委、政府深入基層調研,掌握鄉情、村情、民情,找準制約小寨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狠抓落實,在鞏固發展好烤菸生產的同時,按照做大做強林果、蔬菜、旅遊等產業的思路,以文明新村建設為載體,以開發農家樂,建優質櫻桃基地、蔬菜基地,建休閒、娛樂、度假為一體的農業生態園為目的,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積極開展各項工作。2008年櫻桃成熟期間,短短20天內就接待遊客10餘萬人(次),實現櫻桃產值440萬元。在櫻桃產業的帶動下,農民還自發引進楊梅、枇杷、山東櫻桃、紅梨等新型果樹進行栽培。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小寨鄉開發建設小寨河兩岸綠色觀賞走廊、蔬菜基地、水果基地建設;以大坪村田家梁子和小寨村田灣兩片蠶桑樣板為重點,搞好栽桑養蠶,帶動大面生產;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採取綜合措施,推動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大規模轉移就業;抓好整村推進、產業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廣泛開闢貧困人口增收渠道;以月亮灣二期開發為契機,引導民眾進一步完善農家樂的服務功能,爭取規範一批農家樂,使之成為集吃、住、休閒為一體的示範戶,輻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2008年,小寨鄉將鞏固培育烤菸旅遊、林果、蔬菜、畜牧業、人力資源開發六大產業,突出抓好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開發、生態恢復等重點工作,力爭年底實現生產總值計畫增長13%、財政收入計畫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元的目標。

休閒旅遊

小寨鄉小寨鄉
小寨鄉依託月亮灣休閒度假區景點的打造,讓小寨旅遊持續升溫,進一步帶動農家樂發展,增加民眾收入。
小寨鄉大平村的農民楊朝清家2004開始搞起農家樂,賺到一點錢的楊朝清2007年在小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又投入10萬元資金加蓋了二層樓房。2008年櫻桃節期間,遊人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收入也比往年翻了一番。楊朝清還準備進一步增加投入,改善自家的環境,增設遊人娛樂設施,提前為明年櫻桃節做準備,吸引遊客入駐農家樂。
據了解,2008年“五、一”期間,全鄉共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600萬元。為搞好農家樂旅遊接待服務,鄉黨委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積極扶持農家樂發展。
2008年,小寨全鄉已發展農家樂33在特色旅遊業的帶動下,部分農戶也正積極加入到發展農家樂的行列中來,為明年櫻桃節接待遊客做準備

相關詞條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